老年护理学老年人的心理卫生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218299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护理学老年人的心理卫生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老年护理学老年人的心理卫生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老年护理学老年人的心理卫生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老年护理学老年人的心理卫生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老年护理学老年人的心理卫生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年护理学老年人的心理卫生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护理学老年人的心理卫生ppt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老年人的心理卫生,目的和要求,1. 熟悉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2. 了解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 3. 熟悉老年人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 4. 掌握老年人情绪与情感的评估方法。 5. 掌握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6. 了解心理健康的定义; 7. 熟悉心理健康的标准; 8. 掌握维护和增加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进入老年期,人的各种生理功能都逐渐进入衰退阶段,并面临社会角色的改变、丧偶等生活事件,老年人必须努力面对和适应这些事件。在面对和适应过程中,老年人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心理变化,影响着老化过程、健康状况、老年病的防治和预后。,第一节 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一、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大量

2、的研究表明,老年期的心理变化伴随生理功能的减退而出现老化,使某些心理功能或心理功能的某些方面出现下降、衰退,而另一些心理功能或者心理功能的某些方面仍趋于稳定,甚至产生新的适应代偿功能。,老年人心理变化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的变化(脑功能下降、记忆力衰退)智力是学习能力或实践经验获得的能力。人的智力与个体因素(如遗传、身体状况等),社会环境因素(文化水平、职业等)有密切关系。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记忆能力变慢、下降,有意识记忆为主,无意识记忆为辅,再认能力尚好,回忆能力较差,表现在能认同熟人但叫不出名字。,2、人格变化(情绪不稳定、自控能力差)人到了老年期,人格(即人的个性,包括性格

3、、兴趣、爱好、倾向性、价值观、才华和特长等)也相应有变化,如对健康和经济的过分关注与担心所产生的不安与焦虑,保守、孤独、任性,把握不住现状而产生的怀旧和发牢骚等。,5、喜安静、惧孤独、不耐寂寞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多数老人由于神经抑制高于兴奋,故不喜噪杂、喧闹的环境,愿意在安静、清闲的环境中生活、工作和学习。,6、希望健康长寿老人们看到社会进步与儿孙茁壮成长,就希望自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旦生病则希望尽快痊愈,不留后遗症,不给后辈增加负担,尽可能延年益寿。,二、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影响因素,1、各种生理功能减退2、社会地位变化3、家庭人际关系4、营养状况5、体力或脑力过劳6、疾病,老有所为与身心衰老的

4、矛盾具有较高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的老年人,通常在离开工作岗位后,都不甘于清闲。,三、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矛盾和心理需求,矛盾: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老有所养与经济保障不充分的矛盾既是社会矛盾,也是社会心理矛盾。安度晚年与意外剌激的矛盾,心理需求:生理需求 安全需求 情感需求 适应需求 独立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四、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社会角色的转变导致的心理不适 家庭和家庭关系导致的心理不适 衰老和疾病导致的心理不适孤独寂寞 空虚无聊 人老健忘 人老话多 睡眠不调,第二节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评估,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对其老化过程、健康长寿、老年病的治疗及预后均有较大的影响,所以掌握老年人的心理活

5、动特点和影响因素,正确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对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指导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情绪和情感的评估,(一)焦虑是个体感受到威胁时的一种紧张的、不愉快的情绪状态,表现为紧张、不安、急躁、失眠等,但无法说出明确的焦虑对象。常用的评估的方法有三种:1、访谈与观察2、心理测验汉密顿焦虑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3、焦虑可视化标尺技术,(二)抑郁抑郁是个体失去某种其重视或追求的东西时产生的情绪状态,其特征是情绪低落,甚至出现失眠、悲哀、自责、性欲减退等表现。常用的评估方法有三种:1、访谈与观察2、心理测验汉密顿抑郁量表老年抑郁量表3、抑郁可视化标尺技术,二、认知的评估,

6、认知是人们认识、理解、判断、推理事物的过程,通过行为、语言表现出来,反映了个体的思维能力。认知功能对老年人是否能够独立生活以及生活质量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老年人的认知的评估包括思维能力、语言能力以及定向力三个方面。,三、压力与应对的评估,进入老年期后 ,日常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件都可以给老年人带来压力,如果应对不当,将给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第三节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一、焦虑焦虑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几乎人人都有过焦虑的体验。适度的焦虑有益于个体更好地适应变化,有利于个体通过自我调节保持身心平衡等,但持久过度焦虑则会严重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一)焦虑的原因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力不从心;

7、疑病性神经证;各种应激事件;某些疾病或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二)焦虑的表现焦虑是包括指向未来的害怕不安和痛苦的内心体验、精神运动性不安以及伴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三方面症状,分为两类。急性焦虑表现为急性惊恐发作慢性焦虑表现为持续性精神紧张,(三)焦虑的防护1、评估老年人焦虑程度;2、指导和帮助老年人及其家属认识分析焦虑的原因和表现,尽量避免使用或慎用可引起焦虑症状的药物;3、指导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自我疏导和自我放松,建立规律的活动与睡眠习惯;4、谦让和尊重老年人,关心体贴老年人;5、重度焦虑应遵医嘱应用抗焦虑药物(如地西泮、利眠宁等)进行治疗。,(四)焦虑的评估,汉密顿焦虑量表 汉密顿

8、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由Hamilton于50年代编制,是一个使用较广泛的用于评定焦虑严重程度的他评量表,项 目 主要表现 1焦虑心境 担心、担忧,感到有最坏的事将要发生,容易激惹 2紧张 紧张感、易疲劳、不能放松、易哭、颤抖、感到不安 3害怕 害怕黑暗、陌生人、一人独处、动物、乘车或旅行、公共场合 4失眠 难以入睡、易醒、睡眠浅、多梦、夜惊、醒后感觉疲倦 5认知功能 注意力不能集中、注意障碍、记忆力差 6抑郁心境 丧失兴趣、抑郁、对以往爱好缺乏快感 7躯体性焦虑 (肌肉系统) 肌肉酸痛、活动不灵活、肌肉和肢体抽动、牙齿打颤、声音发抖 8躯体性焦虑

9、(感觉系统) 视物模糊、发冷发热、软弱无力感、浑身刺痛 9心血管系统症状 心动过速、心悸、胸痛、血管跳动感、昏倒感、心搏脱漏 10呼吸系统症状 胸闷、窒息感、叹息、呼吸困难 11胃肠道症状 吞咽困难、嗳气、消化不良(进食后腹痛、腹胀、恶心、胃部饱 感)、 肠动感、肠鸣、腹泻、体重减轻、便秘 12生殖泌尿系统症状 尿频、尿急、停经、性冷淡、早泄、阳痿 13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口干、潮红、苍白、易出汗、紧张性头痛、毛发竖起 14会谈时行为表现 一般表现:紧张、不能松驰、忐忑不安、咬手指、紧握拳、面肌抽动、手发抖、皱眉、表情僵硬、肌张力高、叹 息样呼吸、面色苍白。生理表现:吞咽、打呃、安静时心率快、呼

10、吸快、腱反射亢进、震颤、瞳孔放大、眼睑跳动、易出汗、,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分界值:总分超过29分,提示严重焦虑;超过21分,提示有明显焦虑;超过14分,提示有肯定的焦虑;超过7分,提示可能有焦虑;小于7分则提示无焦虑 因子分析:将第1-6项以及第14项分数相加,除以7,得到精神性焦虑因子分;将第7-13项分数相加,除以7,得到躯体性焦虑因子分。因子分提示病人焦虑症状的特点,二、抑郁抑郁和焦虑一样,是一种极其复杂、正常人也经常以温和方式体验到的情绪状态。只是作为病理性情绪,抑郁症状持续的时间较长,并可使心理功能下降或社会功能受损。抑郁高发年龄大部分在50-60岁之间。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

11、的功能性精神障碍之一,抑郁情绪在老年人中更常见。老年人的自杀通常与抑郁障碍有关。,(一)抑郁的原因增龄引起的生理、心理功能变化慢性疾病与躯体功能障碍和因病致 残导致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较多的应激事件发生低血压症孤独消极的认知应对方式,(二)抑郁的表现抑郁症状主要包括三个主要方面 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行为活动减少(三)抑郁防护老年抑郁的防护原则是减轻抑郁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健康状况,降低医疗费用和死亡率。,三、孤独孤独是一种心灵隔膜,是一种被疏远、被抛弃和不被他人接纳的情绪体验。孤独感在老年人中常见。,(一)孤独的原因离退休后远离社会生活;无子女或因子女独立成家后成为空巢老人;体弱多

12、病,行动不便,降低了与亲朋来往的频率;性格孤僻;丧偶。,(二)孤独的表现孤独寂寞、社会活动减少会使老年人产生伤感、抑郁情绪,精神萎靡不振、常偷偷哭泣,顾影自怜,如出现体弱多病,行动不便时,上述消极感会加重。久之,身体免疫功能降低,为疾病敞开大门。,(三)孤独防护摆脱老年人孤独,一方面,需要子女和社会共同努力日常生活的照顾和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另一方面,老年人也可以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活动和培养兴趣爱好。,四、自卑自卑即自我评价偏低,就是自己瞧不起自己,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当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一)自卑的原因老化引

13、起的生活能力下降疾病引起的部分或全部生活自理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的丧失离退休后角色转换障碍家庭矛盾,(二)自卑的表现一个人形成自卑的心理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从而怯于与人交往到孤独地自我封闭。本来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也会认为“我不行”而放弃追求。他们看不到人生的光华与希望,领略不到生活的乐趣,也不敢去憧憬那美好的明天。,(三)自卑的防护1、为老年人创造良好、健康的社会心理环境,尊老敬老;2、鼓励老年人参与社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挖掘潜能,得到一些自我实现,增加生活的价值感和自尊;3、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应注意保护,在不影响健康的前提下,尊重他们原来的生活习惯

14、,使老年人的需要得到满足。,第四节 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一、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定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将心理健康定义为:“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力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心理健康包括二层含义:一是与绝大多数人相比,其心理功能正常,无心理疾病;二是能积极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顺应环境,建设性地发展完善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也就是说,心理健康不仅意味着没有心理疾病,还意味着个人的良好适应和充分发展。,(二)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综合国内久心理学专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的研究,结合我国老年人的实际情况,

15、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标准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界定认知正常情绪健康关系融洽环境适应行为正常人格健全,二、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一)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原则1、适应原则心理健康强调人与环境能动地协调适应2、系统原则人是一个开放系统,人无时无刻不与自然、社会文化、人际之间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发展的原则人和环境都在不断变化发展,人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时期、不同身心状况下和不同或变化的环境中,其心理健康状况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动态发展的,所以,要以发展的观点动态地把握和促进心理健康。,(二)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措施1、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只要老年人能保持乐观、通达,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积极进行身心保健,是完全可以达到健康老年化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