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必学-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与策略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199882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4.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必学-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与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马必学-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与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马必学-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与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马必学-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与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马必学-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与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必学-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与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必学-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与策略(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教育研究的热点与策略,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1,2,当前高职教育学术研究的重点,3,教育研究的策略与路径,4,学术的内涵与学术力,引言: 学术并不神秘,学术并不是研究型大学的专利,是大学的两个本质特征之一 没有学术的高校称不上高校,没有研究和创新就没有学术,一流的学校,靠一流的教师; 一流的教师,靠一批名师显现; 名师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写出来的。教师与教书匠的区别 在于学术和研究,教师发展,现代大学的职能,蔡元培讲:“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梅贻琦讲: “大学之大非大楼之谓也,乃大师之大”,因此,凡大学之使命有二:一是学生之训练,二是学术

2、之研究。威廉冯洪堡(德国内务大臣):创建柏林大学,提出大学应成为从事教育和研究的基地,强调大学要追求科学发展。他认为“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是因为大学的目的是追求科学,而其他一般学校只是学习既成的知识。”因此,大学要强调教学与科研并重。正因为这样,柏林大学的创建成为世界高教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查尔斯范希斯(美威斯康辛大学校长):把大学的任务概括为三个方面:培养学生成为有知识专长的公民;发展知识;把知识传播到人民群众中去。,大学职能演变,2. 大学的演变,古埃及:公元前25世纪-僧侣(寺庙)学校:研究和传授天文学、数学、测量学、建筑学、医学等高深知识,培养皇家的天文官等中国:公元前23世纪(蔡元培考

3、证)-上庠:主要教授乐技,培养乐师,后演变为以培养公共政治服务的官员仕人以及从事文化教育的文人为主。至春秋时期臻于成熟,标志为礼记(大学篇)其言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一般认为,公元前四世纪的苏格拉底以讲演、交谈的方式在各种场合施教作为大学教育的起源,以他的学生柏拉图在在雅典创办学园作为标志。比东方晚了近2000年。因此,有西方学者讲:“光明来自东方“、“历史从东方开始“。诞生于中世纪的意大利波隆那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被

4、认为是大学诞生的标志。早期大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例如,波隆那大学的前身是法律学校,1158年成为正式大学后主要教授罗马法和教会法,后又增设了医学和神学。巴黎大学最初是建立在三所教会学校基础上的,以神学最为著名,主要培养神职人员,随后又增设了文学、医学和法律学科,后来成为欧洲大学学习和效仿的榜样。1810年,威廉冯洪堡建立柏林大学,将研究和教学结合起来,并确立了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的原则,这被认为是现代大学的开端。,历史从那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那里开始,而且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过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 -恩格斯 没有教育科学,就没有科学的教育。 -袁贵仁这是一个需

5、要理论,也能创造理论的时代。-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一位思想家,一. 学术的内涵与学术力,学术:一般是指较为专门且系统的学问,也泛指各种知识的体系(包括科学、技术等等) 。梁启超认为:学术由“学”与“术”组成,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也(是真理的探求);术也者,取其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是真理的运用)。“学者术之体,术者学之用” 。严复:学与术异,学者考自然之理,立必然之例;术者据既知之理,求可求之功。学主知,术主行。 “学” 是探求与发现(是什么?);“术”是应用与发明(怎么做?),因此,学术的本质在于研究和应用、在于系统、在于创新。,美国前教育署长、卡耐教育基金会主席欧内斯特博耶(Earn

6、eat Boyer)学术的使命:“我深信大学有责任去扩展学术的范围。我们卡内基基金会最近发表了一份报告,题目叫做学术的反思。我们在这份报告里提出了一种新的学术范式,确认学术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基本方面。首先是探究的学术。我们认为大学应当继续通过科学研究来发现新的知识,拓展人类的知识领域。第二种学术,即整合的学术。我们认为,把科学发现置于一个更大的背景、促进更多的跨学科交流和对话、发挥几个不同的相邻学科的综合优势,是当前学术界的一种急迫的需要我们还提出了传播知识的学术。最后,为了避免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我们提出了应用知识的学术。,学术研究:是人类一种自觉的精神活动,它是针对一定的问题和对象,按照一定

7、的方向、途经、方法和规程,进行专门的研究和探求,以得到系统性知识和理论的过程。学术研究分为“为学术而学术”和“经世致用”两种,前者是纯理论和学术研究,后者是科学理论的应用研究。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学术研究的重点是办学实践的总结提炼和教育新理论应用研究。工作问题化、问题课题化;课题研究化、研究理论化,什么是学术力量,学术力量:学术力量是指学校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学生的潜在的学术水平,以及通过教学、管理、学术研究、科技开发、教学研究等与学术有关的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一种学术能力。它与市场力量、领导力量、教学力量、文化力量等一起,共同组成推动学校发展前进的动力,并且它比其它力量更具有能量潜力。任何一

8、个事物,其生存必然要有基础,其发展必需要有动力。学术性是大学的本质属性之一,更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的最直接显现。学术及其学术氛围是大学文化最基本的要素,学术力量是提高办学水平、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质量、服务社会能力的基础。,二. 当前高职教育发展的热点问题,发展目标-现代职教体系 人才培养定位-技术技能型 办学模式-产教研结合、校企深度融合 教育制度-现代学徒制,多元招生 教育评价-教学工作珍断与改进 教育技术-幕课、微课、翻转课 教育与社会经济-第四工业革命与职教,当前职教发展的重点、热点、兴奋点,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制度体系科学-有无话语权 理论体系先进-有无作为 横向对接适应(外部)-

9、有无地位 纵向衔接立交(内部)-有无位置 区域布局合理-有无位次 专业结构完善-有无亮点 质量保障有力-有无认同,教育体系基本框架示意图,普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体系 继续教育体,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 教职成20149号现代学徒制有利于促进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建立现代学徒制是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就业体系互动发展,打通和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0、建设的战略选择;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各地要高度重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加大支持力度,大胆探索实践,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能力和水平,现代学徒制的本质与特征,本质:现代学徒制是产教融合的基本制度载体和有效实现形式,也是国际上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主导模式。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旨在解决企业招工难等难题,近年来,现代学徒制颇受到欧洲等地

11、一些老牌制造业国家重视,其中英国已制定了复兴学徒制计划,德国、瑞士等国家也在强化完善现代学徒制体系。特征:六并举招生与招工并举 学生与准员工并举 老师与师傅并举 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并举 理论知识与技能并举 学校与企业并举,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 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 教职成厅20152号二、内涵与任务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工作过程。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和改进制度的主要任务

12、是:1. 理顺工作机制 2.落实主体责任。3.分类指导推进。 4.数据系统支撑。5.试行专业诊改。,翻转课如何翻? 在课堂理念上,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翻转; 在主角定位上,由“教师本位”向“学生本位”翻转; 在教师预设上,由指令的“刚性预设”向生成“弹性预设”的翻转; 在教学程序上,由传统的“先教后学”向“先学后教”翻转; 在学习方向上,由习惯的“以教定学”向“以学定学”翻转; 在教学方式上,由教师的“单边讲授”为主向“合作讨论”为主翻转; 在学习心态上,由“被动接受”向“质疑探究”翻转; 在评价方式上,由传统的“单项评价”向现代“多元评价”的翻转。,科技大发展(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

13、追赶世界,18世纪中叶以来,人类历史上先后发生了三次工业革命,发源于西方国家及衍生国家,并由他们所创新所主导第一次工业革命(1760-1840年)“蒸汽时代”,标志着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奇迹第二次工业革命(1840-1950年)“电气时代”,使得电力、钢铁、铁路、化工、汽车等重工业兴起,石油成为新能源,并促使交通的迅速发展第三次工业革命(1950-),“信息时代”,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被卷入到全球化进程之中,以智能制造(机器人、三D打印、自动化等)、大数据、互联网+(电子商务、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等)时代为标志。包括能源革命、材料革命、环境革命、生物革命(

14、等。第四次工业革命对社会生产(工作)、生活带来四大变化 劳动岗位的整合与优化,岗位的知识和技术含量提升 社会人才结构发生变化,操作技能型人才减少,心智技能型和高技能型人才增加 社会生产(工作)的时空及时空价值发生变化 人们的生活内容和方式发生变化,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与职业教育,机器的发展:人工操作控制机器 数字指令控制机器(NC) 电脑控制机器(CNC) 自动換刀多轴数控加工中心(MC) 由 机床、加工中心和机器人组成的柔性制造系统(FMS)机械制造技术发展: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计算机辅助工艺编制(CATT) 计算机辅助检测(CAT)

15、机械制造企业发展:工厂自动化 由电脑控制机器(CNC) 、自动換刀多轴数控加工中心(MC)、 数控机床、加工中心、机器人组成的柔性制造系统(FMS) ,自动化立体仓库组成的计算机综合管理生产系统,,机器人职业教育,富士康昆山基地采用多功能机械手2000多台,员工从高峰期的万人下降到目前的4万多人,产值确增加了近1倍。淮安淮鑫棉纺织公司细纱车间使用机械手,过去每生产万锭纱需要140人,如今仅耍39人,工人减少近3/4,产值确增加了10多倍。泰州康翔铝业有限公司年外销30万支汽车轮毂,使用机械手后,生产环节的员工由过去的600人,减少到现在的200人。,“大数据”与职业教育,简单地讲,大数据就是网

16、上在线的巨量资料。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有了大数据的概念和相关应用,2012年,美国政府由白宫牵头,启动了一个“大数据发展计划”,这个计划的推出被视为进入大数据时代的标志性事件。特征是:1. 数据体量巨大。数据量已经从TB(1024GB=1TB)级别跃升到PB(1024TB=1PB)、 EB(1024PB=1EB)乃至ZB(1024EB=1ZB)级别。2. 数据类型繁多,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等。3. 价值密度低,蕴含的商业价值高。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4. 处理速度快。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手机、平板电脑、PC以及遍布地球各个角落的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无一不是数据来源或者承载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