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十堰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调查与思考

上传人:luoxia****01801 文档编号:56186163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支持十堰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调查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金融支持十堰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调查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金融支持十堰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调查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支持十堰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调查与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支持十堰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调查与思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行业,我市为东风汽车公司商用车基地。东 风汽车公司目前新能源汽车申请专利 139 项,39 种车型进入国家节能推荐目录。我市汽车 及零部件汽车产业为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一、基本情况十堰市汽车产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 40 年发展历程,形成 了以东风汽车商用车公司为主导,地方企业为依托,整车企业为骨干,众多汽车配件企业 及汽车经销企业产业化一条龙的产业格局,并成为我市第一支柱产业。目前,我市形成了 重、中、轻、微、客、专用车等全系列发展态势,产品覆盖整个商用车领域。十

2、堰已成为 名副其实的“中国卡车之都”、 “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商用车基地。十堰地区虽然不是节能 与新能源汽车研发基地,但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提供了雄厚的技术支持。二、十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和不足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1.有龙头企业带动。一是东风公司的带动。十堰作为东风公司商用车的主要生产基 地,提出了“打造中国第一、世界前三”的宏伟目标,无论过去、现在、将来都将是十堰汽 车工业的最大龙头。二是东风渝安的带动。东风渝安是东风公司与民营资本合作成立的专 业生产微型车的整车企业,由于产品选型准确,一上市就受到用户的青睐,呈供不应求之 势,几乎连年实现成倍增长。三是三环专汽

3、的带动。三环专汽是省内除东风公司以外的第 二大商用车生产企业,近几年的产销量在 1 万辆以上,位居行业前 10 名,对我市汽车零部 件的带动作用明显。2.汽车零部件产业比较发达。在东风公司的带动和帮助下,我市地方汽车零部件产 业经过 40 年的发展,已具备相当规模,产业优势明显。一是产品品种齐全。在商用车领域, 各种类型的零部件一应俱全,已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链,大到车身、车架、车桥等主要总 成,小到汽车螺丝钉,在十堰境内几乎都能找到生产厂家。二是生产手段齐备,专业化水 平较高,生产能力较大。从工艺手段来看,铸造、锻造、汽车模具制造等多项工艺全省第 一,数控机床、大型加工中心、专业化流水线等已得

4、到广泛采用;从生产能力来看,重点 企业的主导产品都达到 25 万辆份以上,铸造、锻造能力分别达到 20 万吨、10 万吨。三是 产品系列化、市场多元化程度逐步提高。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部分产品基本形成了产品 系列化、市场多元化格局,实现了与北汽福田、济南重汽、安徽奇瑞、郑州宇通、江西五 十铃、安徽江淮、沈阳金杯、厦门金龙、广西柳汽等多个主机厂配套,抗风险能力明显增 强。3.专用车发展前景广阔。专用汽车具有特殊用途,与普通载货车相比,具有生产批 量小、附加值高的特点。近几年来,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发展异常迅猛,平均每年以 20%30%的速度增长。我市的专用车从 1981 年开始起步,经过 20 多年

5、的发展,已经成 为国内重要的专用车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共有自主品牌的汽车 16 个,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汽车及底盘品牌有 4 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改装车品牌有 12 个。全市专用车行业现 有生产能力达 10 万辆以上。其中:工程自卸车占我市专用车产销量的 70%左右,在全国 具有较强的影响力。不足方面主要表现在1.汽车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薄弱,缺乏自主品牌。由于长期以来比较重视引进产品 和技术,缺乏产品研发的实践,没有形成产品研发的整体力量,没有在核心技术的消化吸 引上下功夫。另外,随着东风公司技术中心迁往武汉后,地方汽车工业技术综合研发和集 成创新出现了空白。组建由政府引导,企业为主体的研

6、发中心势在必行。2.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差距比较明显。随着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东风公司 产品的更新换代,一些地方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没有跟东风新结构调整的步伐,技术改造投 入严重不足,不少企业仍然沿用东风公司八十年代的工艺装备,产品的技术含量低,易受 到假冒产品的冲击。大部分零部件企业生产的产品毛坯件、工艺加工协作件、零散小件占 生产总量的 90%左右,独立的总成件、系统件仅占 10%。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是汽车 零部件的技术基础较弱,长期滞后于整车的发展,技术更新投入不足,专业化程度底。3.汽车产业的集中度低。全市规模以上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 270 户,除东风公司以 外,全市地方 20 亿

7、元以上的规模企业仅 3 家,10 亿元以上的 1 家。企业经营规模偏小, 抵御风险的能力偏弱。三、政策建议加强政策指导,引导银行信贷投向目前,各银行普遍感到对本地汽车行业的整体状况不甚了解,对市场前景和信贷支 持的风险难以把握。建议政府相关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出台相应的法规和政策,支持汽车金 融业务的发展;利用期刊、季度分析会、论坛、年会等多种形式,定期向银行发布汽车行 业信息,进行风险提示,引导银行信贷投向。创新金融服务,实现汽车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考虑到汽车产业投资额大、风险集中的实际,银行信贷投入可采取主办行制度与银 团贷款相结合的方法,形成责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投资格局。此外考虑

8、到汽车产业链 条联系较紧的实际,大力开展针对上下游汽车企业票据承兑贴现业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 下建立专门的汽车票据市场,加快汽车行业的资金流动。在支持发展汽车信用消费上,除 了鼓励中资、外资银行与大型汽车经销商联合大力开展汽车消费信贷、租赁等业务外,还 要进一步完善汽车信贷抵押办法,优化汽车消费信贷外部环境。加快个人和企业征信系统建设,防范金融风险紧紧依靠政府部门,依托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信息平台,把每个企业、每个 项目、每个公民的资信情况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使个人信用和企业信用有据可查,并建 立起信用等级查询制度,以防范金融风险,推动汽车产业信贷业务的发展。要在社会上逐 步弘扬诚信风尚,定期通报不诚信人员名单,改善信用环境,拓展个人融资渠道。在加大 对汽车行业的投入的同时,银行要防止信贷资金过度集中在某个行业和企业,应充分运用 人民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查询功能,监控企业资金变化情况,有效规避营销风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