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童)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6156769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童)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童)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童)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童)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童)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童)(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世界,从专制到民主 从人治到法治,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制,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追求民 主,资本主义民主,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民主法 制,社会主义民主,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外交,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专题一 从专制到民主 从人治到法治-政治民主化进程,【专题概览】,奴隶制民主,第一讲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单元概览】,奴隶社会: 分封制、宗法制,封建社会: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夏商周 (前2070年-前221年),秦朝-清朝 (前221年-1840年),以秦为界,第一讲 古代中国的

2、政治制度第1课时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考点解读】,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背诵提示】目的、对象、内容、受封者的义务、权利、社会结构、作用,分封制(狭义:西周实行,春秋战国遭到破坏),目的: 对象: 内容: 受封者的义务:权利: 分封制的结构: 作用:,巩固统治,同姓亲族、功臣、先代贵族,“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 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积极: 消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军队、收税,土地和人口,巩固统治 扩大疆域,诸侯享有较大独立性,导致春秋 战国的割据混战。,广义的分封制,中国古代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后来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制,存在诸侯王

3、,例如溥仪的父亲载沣就是醇亲王,但诸侯王已多不掌握封地的政权和军权,封国的官吏全由中央任免。,C,(2008年高考,1)、“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背诵提示】宗法制的目的、特点、当时的作用、当今的影响,宗法制,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地位的制度。,维护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在继承问题上的矛盾。,(1)核心内容(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2)规定了相对的大宗、小宗之别。(3)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互为表里。,积极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防止贵族之间因

4、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有利于发扬尊敬祖先的传统 2.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 3.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和祖国统一,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二)宗法制,消极性: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1传宗接代方面容易出现重男轻女的思想 2任人唯亲,违背平等、法制意识,概念 目的 特点影响,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A具有男尊女

5、卑的思想 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C,(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难点),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紧密结合。,宗法制是早期政治制度的核心,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 分封制在血缘关系方面的体现就是宗法制。 二者共同维护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与团结。,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属于贵族政治); 2.有专制色彩,但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地方具有独立性) 3.等级森严,贵贱有序。,元,汉,秦,明 清,察举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唐,皇帝制 三公九卿制,郡国并行制 及解决,三省

6、六部制,行省制,废丞相 设内阁 军机处,中央: 君主专制,地方: 中央集权,选官用官,郡县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公正公平,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君权和相权的博弈,第2课时从秦朝至清朝君主专制的演进,第2课时从秦朝至清朝君主专制的演进,君主专制:一种决策方式,体现的是君臣关系,指君主 的个人专断独裁,常与加强君权、削弱相权相对应。,1.皇帝制度;秦朝官僚机构近三年江苏省未考过 2.三省六部制 13年:江苏 选 3.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12年:江苏 选10年:江苏 选 4.军机处 13年:江苏.选,思考1:宰相制度的演变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创立期、鼎盛

7、期、调整期、衰落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秋至秦朝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宰相制度处于创立期。春秋时期,相逐渐成为一个固定官名。到了战国,世卿制度被打破,相职在诸侯国内普遍设置。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确立宰相“掌丞天子,助理万机”,使之成为正式官职。,请回答:(1)据材料一回答,春秋至秦朝中国政治体制有何历史性变化(2分)宰相制度赋予了宰相何种权力和地位?(2分),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变化:世卿世禄体系被官僚体制冲击;血缘关系被地域 关系所冲击;中央集权制开始形成。 权力:辅佐皇帝,参谋决策 地位:百官之首,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材料二:汉承秦制.宰

8、相制度在汉初至武帝时为鼎盛期。西汉时期宰相的职责无所不统、无所不包,几乎参与国家所有重大事务的决策。但宰相制度的鼎盛时期很短暂,不足百年。百余年间,宰相被杀的也达30多人。在宰相制度走向鼎盛的汉朝,宰相已从一相发展为三公。西汉丞相府属员多达300多人。由于两汉选官途径广泛,宰相出生也杂,从布衣到宗室,各种出身都有。,请回答:(2)据材料二谈谈汉朝宰相制度的历史特点(3分)“鼎盛时期很短暂,不足百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特点:职责权限大;权力逐渐被削弱;办事机构庞大;出身复杂。 原因:汉初宰相权力膨胀,相权和皇权间矛盾暴露;专制皇权加强的需要。,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材料三:魏晋至宋为调整

9、期。两汉时期,由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迅速暴路,宰相制度很快便进入调整期。,请回答:(3)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宰相制度调整的核心是什么?以唐朝为例加以说明。(3分),特点:职责权限大;权力逐渐被削弱;办事机构庞大;出身复杂。 原因:汉初宰相权力膨胀,相权和皇权间矛盾暴露;专制皇权加强的需要。,图一,请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中图一、图二的两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的共性和本质区别。(3分),本质区别:中国的三省六部制维护的是地主阶级封建君主专制政体,(1分)美国的三权分立维护的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1分),共性:分权与制约。(1分),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

10、延伸拓展1:阅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 (2)依据材料二,回答明太祖对丞相的设置有何看法?其理由是什么?为此明太祖采取了什么对策。(4分),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对策:废除丞相和中书省,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2分),看法:反对设置丞相。(1分),理由:丞相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1分),地位: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其升

11、降和权力大小由皇帝决定。(2分),材料三: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窜定,有不留数字者,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随之矣。故阁臣无不惴惴者。摘自皇明大政记 (3)据材料三,说明明朝内阁大臣的职权和地位。(3分),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职权:内阁大臣协助皇帝草拟政令;(1分),皇帝直接任命,加强封建君主专制,仅对皇帝负责,仅拥有议政权(草拟),内侍机构(非法定),首相提名,国王任命,限制君权,维护(资)民主制度,名义上对国王负责 实际上对议会负责,拥有行政权,最高行政

12、机关,小农经济,落后世界,资本主义,顺应潮流,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材料四:军机处,地处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近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赵翼檐曝杂记 (4)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军机处的职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机构设置的影响?(4分),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达。(2分),影响:全国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2分),消极方面: 政治上:皇帝个人独断,易导致暴政。 (1分),材料五:中国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奉我一人之淫乐),而变得更为凶暴。他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

13、,疆域没有这么辽阔,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六:中国明代的封建专制制度却起着完全不同的历史作用。 把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当作自己的根本任务。 郝侠君中西500年比较 (5)根据材料五、六以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评价。(6分),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积极方面:(扩大疆域)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分),实质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统治。 (1分),经济上:阻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1分) 思想上:禁锢思想,摧残人性,阻碍科技进步。 (1分),严重阻碍中国社会进步,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

14、流。 (1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 (1分) 政治制度发展历程是要从专制走向民主法治。 (1分) 专制到民主法治是个长期、曲折、复杂的过程。 (1分),结合君主专制的发展历程和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历程的认识。(3分),君主专制皇权与相权,(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丞相),秦:确立皇帝制度、建立三公九卿制度,唐:完善三省六部制,明:废丞相设内阁,清:设军机处,建立,发展完善,进一步加强,发展到顶峰,材料: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选自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

15、十八届三中全会),秦朝至明清皇权强化的特点,图一 :西汉长安城 图二:北宋东京城 图三:明朝北京城 注:未央宫:是汉朝君臣朝会的地方。 大 内:指皇帝宫殿或宫内库房。 紫禁城:又称宫城,现在的故宫,为明清两朝的皇宫。,材料一:,(1)从图中三个朝代都城的城市布局图看,中国古代王朝政治中心位置的变迁有何趋势?这种趋势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趋势:政治中心趋向都城中心位置。,本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央和地方的较量,首先要注意从宏观角度把握含义、发展历程、演变趋势及评价;其次要注意区分几个地方行政制度的异同;最后联系现实思考地方制度和选官制度变迁对当今国家管理

16、和人才选拔的启示,第3课时从秦朝到清朝中央集权制的演进,1.郡县制近三年江苏省未考过 2.郡国并行制 10年:江苏 选 3.行省制度 11年:江苏 选10年:江苏 选 4.选官制度 12年:江苏.科举制材11年:江苏 选11年:江苏 选,分封制,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封建时代,西汉初年,元朝,诸侯相对独立,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是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产生过积极作用,但后期破坏了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封国制不利于地方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往来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