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大一轮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岳麓版)第六单元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140270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104 大小:74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大一轮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岳麓版)第六单元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_第1页
第1页 / 共104页
步步高大一轮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岳麓版)第六单元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_第2页
第2页 / 共104页
步步高大一轮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岳麓版)第六单元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_第3页
第3页 / 共104页
步步高大一轮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岳麓版)第六单元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_第4页
第4页 / 共104页
步步高大一轮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岳麓版)第六单元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_第5页
第5页 / 共1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大一轮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岳麓版)第六单元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大一轮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岳麓版)第六单元第15讲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10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讲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和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第六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岳麓版,必修,Contents Page,目 录 页,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考点二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答题必背要语,热考视角,练出高分,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1.商业 的发展,一、古代商业与城市的发展,(1)商周时期:商朝产生了职业商人和最早的货币;周朝实行“ ”政策。 (2)春秋战国:私商逐渐取代官商,“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 (3)隋唐时期: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大都会。,工商食官,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

2、研,考点一,1.商业 的发展,(4)宋元时期: 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元代更广泛流通纸币。 (5)明清时期:货币经济占据主要地位,农产品商品化, 广泛使用,出现了著, 名的 、晋商等区域性商人群体。,宋代,白银,徽商,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从周秦至唐: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的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 交易;城市的职能主要是 、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 宋代以后: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间限制,一些乡村也可以进行贸易;打破了时间、经营范围的限制,如出现了夜市、晓市、草市等;官府放松限制,城市的 大大增强。,2.城市的繁荣,(1)

3、城市功 能的变化,政治中心,经济功能,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唐宋时期沿海 城市:由于海上贸易的兴盛,带动了我国沿海一大批城市的兴起;港口“蕃客”云集,船舶数不胜数,货物堆积如山。 明清时期 市镇兴起:除南北两京等传统大都会外,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兴起,商业繁荣、人口密集;江南地区尤盛。,(2)新型城市的兴起,港口,工商业,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图解识记 古代商业的发展,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二、重农抑商政策,1.原因:商业的不稳定性及商人的流动性大等特点不利于中

4、 央集权。,3.影响: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落伍于 潮流。,世界工,业文明,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深层点拨 在我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始终贯穿始终,从来都没有彻底改变过。只不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的经济政策不断受到冲击,政府为了统治和税收的需要也采取了相应的保护和扶植措施。,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主题一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变化的趋势,1.商业场所的变化: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有固定的时间、地点限制,宋元时期这一限制被打破。 2.交易内容的变化:先以贩运、交易地区间的土特产品,经营统治者所

5、需要的奢侈品为主要内容,后以交易普通老百姓所需要的农副产品以及手工业品为主要内容。,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3.交易媒介的变化:商品交换最原始的形态是以物易物;随着商品交换的内容和地域的扩大,出现了以贝壳为代表的一般等价物;随着贸易进一步发展,一般等价物开始固定为金属货币;秦统一后,统一了货币;北宋时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明清时期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4.商人组织的变化:由最初的宗族血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组织(徽商、晋商等商帮)和行会。,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5.城市职能的变化: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

6、化、专业化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涌向城市,城市人口不断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6.交易范围的变化:由地区贸易向全国性贸易、国内贸易向对外贸易扩大。,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讲史料,史料 自宣德东去,东角楼乃皇城东南角也。十字街南去,姜行。高头街北去,从纱行至东华门街、晨晖门、宝箓宫,直至旧酸枣门,最是铺席耍闹东去乃潘楼街,街南曰“鹰店”,只下贩鹰鹘客,余皆真珠匹帛、香药铺席。南通一巷,谓之“界身”,并是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每一交易,动即千万,骇人闻见,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街南

7、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 导读 由史料信息可以看出,宋代专业化市场得到发展,街巷店铺林立、市坊界限打破。 由可以看出,宋代商品交易种类繁多、数额巨大。 由可以看出,宋代娱乐经济繁荣。,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练史料,史料 (2014天津高考,节选改编)(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

8、易,并不得收其算”。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北宋商税简表,漆侠中国经济通史宋代经济卷,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探究 分析史料,说明宋代的商业状况和商业政策。 答案 状况:商业不断发展;商业地位重要。 政策:重视商业,如适当减免商税。,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主题二 古代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表现,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主流价值取向。 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

9、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 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 4.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讲史料,史料 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欲于器用服玩之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惟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崇尚朴实,不为华巧。如此日积月累,遂成风俗。 清世宗实录,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导读 史料表明,雍正帝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本业,而工商业是末业。具体原因是他认为工商

10、业不能生产粮食,而且与农业争夺劳动力。面对工商业比农业获利多,百姓争相从事工商业的情况,主张采取措施,使百姓回归农业。,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练史料,史料 (2014天津高考,节选改编)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 摘编自邱树森、陈振江新编中国通史,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探究 指出史料中汉武帝采取的

11、措施及其目的。 答案 措施:征收资产税(算缗),鼓励告发不如实申报资产的商人(告缗)。 目的:抑制商人势力,增加财政收入。,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1.(2014江苏高考)唐前期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后期则规定:“中县户满三千以上,置市令一人、史二人,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若要路须置,旧来交易繁者,听依三千户法置”。由此可见唐后期( ) A.市的建置制度已有所调整 B.县不满三千户绝不许设市 C.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监管 D.只有州县所在地才许设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解析 材料“其不满三千户以上者,并不得置市官”等说明允

12、许设市,只是不满三千户的不设官员管理,故B项错误。 依据“要路须置”(交通要道设置市)可知D项错误。 “市令”等的设置表明市的交易仍受官府监管,故C项错误。 答案 A,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2.(2014山东高考)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 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解析 从所给材料看,A项的说法显然错误。 注意题干时间是唐宋时期,而自然经济解体是在

13、近代,在唐宋时期,传统经济也就是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故B项的说法错误。 从所给材料看,出现了专门的以种植一种作物为主的农户,实际上是强调了当时农业发展商品化的程度提高,D项内容材料中没有涉及。 答案 C,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3.(2014福建高考)乾隆以后,“关东每岁有商船二三千只至于上海”,“载豆、麦、杂粟,一岁三运以为常”。据此,判断有误的是( ) A.商品经济繁荣 B.长途贩运发达 C.区域经济发展 D.抑商政策改变,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解析 解答本题

14、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含义与题眼“有误”。材料反映了从关东到上海的商船情况,体现了长途贩运发达,区域经济的发展,“商船二三千只”“一岁三运”说明了商品经济的繁荣。中国封建社会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故D项说法有误。 答案 D,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4.某同学在写一篇论文,其中涉及“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这一论点,下面能作为他写作论据的是( ) A.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 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 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出现著名的商帮 D.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民间集市开始形成,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

15、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解析 注意题眼“宋代”“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 B、C两项都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不符合宋代的情况,排除; D项是草市,始于南北朝时期,应排除。 答案 A,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5.中国古代,都城的定位成为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它使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此外,中国古代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这主要说明中国古代城市( ) A.以商业职能为主 B.以政治职能为主 C.市民价值观念的变化 D.商业限制被打破,考点一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一,解析 中国古代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商业职能依附于政治职能。“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体现了城市对农村的管理及农村服务于城市等特点。故选B。 答案 B,考点二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主干梳理,深化探究,高考调研,考点二,1.发展:资 本主义萌 芽产生,(1)产生: 以后,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经营形式。 (2)地位:只是在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稀疏出现, 仍占主导地位。 (3)障碍:自然经济的抵制;官府的沉重剥削;统治者固守重本抑末传统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