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痿病已完成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127110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痿病已完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医内科学痿病已完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医内科学痿病已完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医内科学痿病已完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医内科学痿病已完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痿病已完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痿病已完成课件(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痿 病,概述,一、定义痿病系指脏腑内伤,肢体筋脉失养 导致肢体筋脉驰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症又称痿躄。 痿肢体痿弱不用 躄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与痹病的区别.,肌萎缩型,痿病轻证:“睑废”,见眼睑下垂,概述,二、源流 首见于内经,并有专篇论述。 分类:皮痿、脉痿、筋痿、骨痿、肉痿 病因病机 : “湿热不攘 ” “ 肺热叶焦” 治则 : “治痿独取阳明”,“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攮,大筋软短, 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肺热叶焦” 肺燥不能输津于五脏, 五体失养,肢体痿软,“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 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源流,汉、晋、隋、唐很少

2、有专篇论述,列入风、痹、厥、虚劳等诸证之中。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出“痿证属内脏气不足之所为也”的病机特点。,源流,金元.张子和 强调火热 儒门事亲首次鉴别痿病与风、痹、厥的异同。,“夫四末之疾,动而或痉者,为风; 不仁或痛者,为痹;弱而不用者,为痿; 逆而寒热者,为厥;此其状未尝同也。 故其本源,又复大异。”,源流,朱丹溪丹溪心法专列痿论,病机:“痿之不足,乃阴血也”。 治疗:“痿证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 “泻南方补北方”。即补肾清热的 治疗大法用虎潜丸,通过滋阴养血而达到清 五脏内热之目的。,源流,景岳全书强调精血亏虚致痿“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亦不少矣”。叶

3、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肝肾肺胃四经之病”。 丹溪心法 、类证治裁瘀血致痿,概述,三、范围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急性脊髓灰质炎、运动神经元疾病、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症、周期性麻痹、癔症性瘫痪或脊髓颅脑损伤等。,神经源性中枢、周围、神经肌肉接头性 肌源性遗传、炎症、代谢 废用性 缺血等,病因病机,痿 病,肺热津伤,津液不布,湿热浸淫,气血不运,脾胃亏虚,精微不输,肝肾亏损,髓枯筋痿,痰瘀阻络,筋脉失养,温热疫毒 邪热未尽,居处潮湿 肥甘厚味,后天失养 久病大病,禀赋不足,房劳太过,外伤跌仆,久病入络,四肢 筋脉 肌肉 失养,手足乏力,筋脉弛缓,肌肉萎缩,脾失健运 痰湿内生,病机小结,诊断,1主

4、症:上肢或下肢,一侧或双侧肢体筋脉驰缓,肌肉痿软无力(软瘫)。甚至瘫痪,日久肌肉萎缩。 2伴随症:由于肌肉痿软无力,可有上眼胞下垂,声嘶低喑,抬头无力,甚则呼吸、吞咽困难。 3. 病史:由感受外邪或内伤积损的病因,或多缓慢起病,也有突然发病。 4神经系统检查:肌力、肌张力下降,肌容积萎缩。可作肌电图、肌酶谱、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行肌肉活检等。,鉴别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治 疗 原 则,“治痿者独取阳明”的含义一则补益后天:益胃养阴、健脾益气。二则清阳明之热邪:“取”又取走、清除之意。,“痿证断不可作风治”。治风之药,以发散疏泄为主,易伤津耗血,酿成坏病,“泻南方,补北方”

5、。即补肾清热的方法。 痿病日久,皆累及肝肾,故须重视补益肝肾,育阴清热。,主症,次症,舌脉,病起发热,或热退后突然出现肢体软弱无力,咽干呛咳。,皮肤干燥,心烦口渴,小便黄少,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细数。,肺热津伤,治法:清热润肺,濡养筋脉。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 临床应用: 1.壮热、口渴、多汗重用石膏,加银花、连翘、知母:清泻肺热 2.呛咳少痰、咽干不利加瓜萎、桑白皮、川贝:清热润肺止咳 3.肺胃阴伤,见身热退净,食欲减退,口燥咽干较甚者用益胃汤加山药、苡仁、谷麦芽等:润胃健脾,固护阳明 4.肺热津伤日久转为五脏受灼、肝肾阴亏者结合滋补肝肾,达到滋水清金之目的。,清燥救肺参草杷, 石

6、膏胶杏麦胡麻, 经霜收下冬桑叶, 清燥润肺效堪夸。,主症,次症,舌脉,四肢痿软,肢体困重,足胫热蒸,尿短赤涩。,发热,胸闷脘痞,肢体麻木、微肿。,舌质红,苔黄腻。 脉象:濡数。,湿热浸淫,治法:清热利湿,通利筋脉。 方药:加味二妙散化裁。 临床应用: 1.湿盛,胸脘痞闷,肢重且肿加厚朴、茯苓、苡仁、泽泻:加强理气淡渗利湿; 2.长夏雨季加藿香、佩兰:芬香化浊,健脾除湿; 3.热邪偏胜,身热,小便赤涩热痛加忍冬藤、连翘、公英、赤小豆:清热解毒利湿; 4.热盛伤阴,见形体消瘦,足胫热蒸,心烦,舌红,苔花剥,脉细数去苍术,加生地、麦冬、玄参:养阴清热。,苍术燥湿健脾; 黄柏清下焦之湿热, 萆薢、防己

7、导湿热下行, 当归、川牛膝活血养血, 龟板滋阴潜阳,益肾健骨。,湿热留注下焦,易耗肾阴,须慎用辛温苦燥之品,及时用 清淡滋阴善后。,主症,次症,舌脉,肢体痿软无力,食少,便溏。,腹胀,面浮,面色不华,气短,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 脉象:细弱。,脾胃亏虚,治法:补脾益气,健运升清。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临床应用: 1.肥人多痰,脘腹胀闷六君子汤:健脾化痰; 2.中气下陷,头晕气短,声低懒言补中益气汤:益气升阳举陷。,参苓白术有四君, 山莲扁豆砂薏仁, 桔梗载浮枣汤引, 健脾渗湿此方珍。,主症,次症,舌脉,起病缓慢,下肢痿软无力,腰脊酸软,不能久立。,下肢痿软,甚则步履全废,腿胫大肉渐脱,

8、目眩发落,耳鸣咽干,遗精或遗尿,或见妇女月经不调。,舌质红,少苔。 脉细数。,肝肾亏损,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方药:虎潜丸加减 (熟地、龟板、知母、黄檗、 虎骨白芍、锁阳、陈皮、干姜) 临床应用: 1.阴虚热甚,口干尿赤,胫热去锁阳、干姜,加鹿角胶、 牛骨髓、猪骨髓:加强补肾填精 ; 2.精亏血少气虚,面色萎黄,心悸,怔忡加黄芪、党参、 当归、阿胶、鸡血膝:益气补血 ; 3 .阴损及阳,畏寒阳痿,小便清长,舌淡,脉细无力 去知母、黄柏,加鹿角胶、紫河车、仙灵脾、巴戟天:补肾温阳 。,主症,次症,舌脉,外伤病史或久病体虚,四肢痿软,肌肉瘦削,手足麻木不仁。,肌肉活动时隐痛不适,四肢青筋显露

9、。,舌质黯淡或青紫,瘀点或瘀斑,苔薄白或白腻, 脉细涩。,脉络瘀阻,治法:益气养营,活血去瘀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味,补阳还五重用芪, 归芍芎龙桃红依, 益气活血通脉络, 中风后遗偏瘫宜。,预防调摄,1.防潮湿、适寒温、远房帏、调情志。 2.加强护理(保持功能位,防止挛缩、肉疮)、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救治(辅助呼吸,排痰)。 3.加强肢体功能活动及按摩、针灸,防止萎缩。,病例分析,于某,男性,42岁。因四肢无力2天而就诊。患者2天前作重体力劳动后,全身汗出、口渴,随即自觉全身无力,下肢为甚。次日出现四肢无力,不能自行起床、站立、步行,双上肢不能举。伴神疲,气短,心悸,脘腹胀闷,口淡纳差。追问病

10、史患者已反复发作1年余。 刻诊:四肢肌肉无萎缩,双下肢肌力2级,肱二头肌及股四头肌腱反射消失。未引出病理性神经反射。舌淡,苔薄白腻,脉沉弱。查:血钾2.8mmol/L。心电图示T波低平、U波明显。,病例分析,陆某,男,48岁。因双下肢无力、肌肉萎缩5年而入院。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小腿无力,易疲劳,跑步变慢,逐渐出现双小腿肌肉萎缩,双足骨间肌萎缩呈弓状足,双手大小鱼际肌萎缩,无关节肌肉疼痛,伴腰背酸软、畏寒、夜尿多。诊见舌质淡黯,边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涩。,辨虚实缓急 (1)实:起病急,发展较快,肢体力弱,肌肉萎缩尚不明显,属肺热津伤(温病)或湿热侵淫。 (2)虚:起病缓,病程长,渐进发展,筋脉弛缓,肌肉萎缩明显者,属脾胃肝肾亏损之证。,辨脏腑病位病起发热、咽干、呛咳,或热病后出现肢体痿软不用者,病位多在-肺;四肢痿软,食少便溏,腹胀,病位多在-脾胃;下肢痿软无力明显,甚则不能站立,伴腰脊酸软,头晕耳鸣,月经不调者,病位多在-肝肾,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