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模拟试题和答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110645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模拟试题和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模拟试题和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模拟试题和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模拟试题和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模拟试题和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10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模拟试题和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10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模拟试题和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 10 月全国自考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模拟试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在每小 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 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皮亚杰独创的一种研究儿童思维发展的方法是() A. 观察法 B. 临床法 C. 测试法 D. 作业分析法 答案:B 2. 儿童辨别空间方位的区域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能认识上下方位的物体 B. 只能认识靠近自己身体的物体 C. 只能认识正对自己的物体 D. 能逐渐认识前后和左右两个维度方位是一个连续的整体 答案:D 3. 在学前儿童数学教

2、育目标的纵向层次中,最具操作性的是() A.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总目标 B.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目标 C. 小、中、大班数学教育目标 D. 数学教育活动目标 答案:D 4. 对客观物体的相互位置关系的认识是() A. 空间概念 B. 狭义的空间概念 C. 广义的空间概念 D. 空间方位 答案:B 5. 儿童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是() A. 口头数数 B. 按物点数 C. 说出总数 D. 按数取物 答案:C 6. 根据前苏联学者的观点,儿童空间概念的发展,具体表现为儿童在 进行() A. 空间定位时的参照标准的发展 B. 空间定位时的参照系统的发展 C. 空间定位时的系统的发展 D. 认识空间方位

3、时参照系统的发展 答案:B 7. 儿童最初理解的时间概念是() A. 白天和黑夜 B. 整点和半点C. 星期和天 D. 年和月 答案:A 8. 儿童在计数时,最初需要用手点着物体逐一计数,逐渐发展到可以 用眼看着物体默默计数,这反映了儿童在数学学习中具有() A. 从同化到顺应的心理特点 B. 从个别到一般的心理特点 C. 从具体到抽象的心理特点 D. 从外部动作到内部动作的心理特点 答案:D 9. 下列属于学前儿童小班认识几何形体教育要求的是() A. 认识圆形、正方形、三角形,正确说出图形的名称 B. 初步感知图形之间的简单关系 C. 学习区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D. 学习不受颜色、大小和

4、摆放位置的影响,正确辨认图形 答案:A 10. 如看数拍手,按要求摸图形等游戏属于() A. 运用多种感官进行的数学游戏 B. 竞赛性的数学游戏 C. 结合音乐的数学游戏 D. 结合体育活动形式的数学游戏 答案:A 11. 下列哪一选项是大班儿童的时间概念发现呈现出的年龄特点() A. 儿童能掌握一些最初步的时间概念 B. 儿童对于具体相对意义的时间概念如昨天、明天、今天还不能掌握 C. 儿童能理解并会说出早晨、白天、晚上、夜里等词汇 D. 儿童对时间的认识逐渐向更长、更短的时间段扩展 答案:D 12. 儿童常常认为早上就是起床的时候,上午就是上幼儿园的时候, 这说明儿童的时间概念具有() A

5、. 主观性 B. 含糊性 C. 易和空间关系混淆的特点 D. 易受实际生活经验影响的特点 答案:D 13. 哪种教学方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 A. 操作法 B. 演示讲解法 C. 谈话法 D. 观察法 答案:A 14. 在数学操作活动中,活动设计的重点是() A. 教育目标的确定 B. 材料的提供和活动规则的确定C. 操作材料的活动方式 D. 教师的指导和评价 答案:B 15. 几何形体是对客观物体形状的() A. 分析与比较 B. 抽象与概括 C. 归纳与集合 D. 描述与反 答案:B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30 分) 1. 为什么要对学前儿童进行数学教

6、育? 答案:早期数学教育的重要价值在于培养儿童基本的数学素养。包括 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主动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的态度等。学前儿童学 习数学,不仅对学前阶段的发展,而且对他们今后学习,乃至一生的 发展,都有重要意义。具体概括如下:(1)数学教育帮助学前儿童正 确地认识世界; (2)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思维发展; (3)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的情感和个性发展。 2. 简述幼儿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的过程和特点。 答案:学前儿童加减运算能力发展的过程及特点: (1)34 岁 3 岁半以前的幼儿面对实物,却不知道用它来帮助进行加减运算。他 们要依靠成人将实物分开、合拢给他看,才能说出一共有几个或还剩 下几个。

7、他们不理解加减的含义,不认识加减运算符号,数的运算对 这个年龄的幼儿来说是困难的。 (2)45 岁 4 岁幼儿一般会自己运用实物进行加减运算了,但在进行运算时,需 要将表示加数和被加数的两堆实物合并,再从第 1 个一个一个地逐一 点数后说出总数(即得数)。减法与此一样。这时幼儿完全依靠动作 思维,是在最低的思维水平上学习数的运算。但 4 岁以后的幼儿已经 表现出有初步的运用表象进行加减运算的能力了。 (3)56 岁 5 岁以后,幼儿学习了顺接数和倒着数,他们能够将顺接数和倒着数 的经验运用到加减运算中去。此时,多数幼儿可以不用摆弄实物,而 是用眼睛注视物体,心中默默地进行逐一加减运算。 5 岁

8、半以后,随着幼儿数群概念的发展,特别是在学习了数的组成以 后,他们在教师引导下,开始运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加减运算,这样 就从逐一加减向按群加减的水平发展。 3. 学前儿童分类教育的指导要点有哪些? 答案:学前儿童分类教育的指导要点有: (1)明确各种分类活动的特点,引导幼儿进行分类活动。 (2)引导幼儿认识分类标记,让幼儿按标记进行分类。 (3)在分类活动中,教师应重视运用多种表现形式,帮助幼儿积累经 验。(4)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教师应结合各种情景,引导幼儿学习分类。4. 为什么说数学教育促进学前儿童主动性、独立性、任务意识和规则 意识的发展? 答案:通过数学教育可以形成儿童积极主动、独立的

9、个性品质。首先, 通过数学活动为儿童提供主动参与活动的机会。儿童在活动中可以自 己选择活动内容和材料,自己独立完成各种数学操作活动,这对培养 儿童积极、主动、独立、自主的个性非常有益。其次,由于规则在数 学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此可以通过数学活动要求儿童按照 一定的规则进行操作,使儿童形成规则意识,学会遵守规则。最后, 通过数学教育还可以培养儿童的任务意识。儿童起初并没有明确的 任务意识,有时在操作中会忘记自己正在进行的操作任务。在数学活 动中,儿童会根据老师的要求逐渐形成初步的任务意识。总之,通过 数学教育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5. 教师口述应用题时有哪几种形式? 答案:教师口

10、述应用题有两种形式: (1)是在口述应用题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运用教具等直观材料进行示 范,以帮助幼儿理解应用题的含义和结构。 (2)是教师口述应用题,幼儿进行解答,此时幼儿理解应用题,完全 凭借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考,这不仅提高了幼儿智力活动的水平,同 时也促使幼儿的加减运算由动作水平的加减向表象水平的加减过渡。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3 小题,22 题必做,23、24 题中任选一题。每 小题 10 分,共 20 分) 6. 数学教育为何能帮助儿童正确地认识世界? 答案:首先,数学能帮助儿童精确地认识事物的数量属性。儿童接触 的各种事物都和数、量、形有关,要解决各种问题就需要运用数学来 加以解决

11、。其次,数学能帮助儿童概括地认识事物。儿童学习的数学 内容中包含着许多诸如对应、等量、可逆等数学关系,而数学教育可 以帮助儿童体验并注意到蕴涵在具体事物中的抽象关系,获得对事物 之间关系的认识。最后,数学教育能培养儿童对数学问题的敏感性, 用数学方法解决日常遇到的问题。总之,通过数学教育,儿童能掌握 一些初步的数学知识,发展基本的数学能力,并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 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三、论述题(本大题共 3 小题,1 题必做,2、3 题中任选一题。每小 题 10 分,共 20 分) 1. 试述在学前儿童数学教育中教师的“教”和儿童的“学”之间的关 系? 答案:数学知识是一种逻辑知识。这种知

12、识不是通过简单的“教”传 递给儿童的,而是通过儿童自己的活动主动建构起来的。儿童建构数 学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思维能力。如果教师过于注重让儿童获得某 种结果,而“教”给儿童很多知识,或者希望儿童能“记住”什么数 学知识,实际上就剥夺了他们自己主动地获得发展的机会。事实上, 无论是数学知识,还是思维能力,都不可能通过单方面的“教”得到 发展,还必须依赖儿童自己的活动,也就是自己的学,通过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获得。儿童的学习活动过程就是和环境之间主动的 相互作用的过程。它既包括和物(学习材料)的相互作用,也包括和 人(教师、同伴等)的相互作用;既包括外在的摆弄、操作学习材料 的过程,也包括内在

13、的思考和反思的活动。在活动的过程中,儿童不 断吸收、同化新的经验,同时也不断改变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以完 成新知识的建构过程。 教师“教”的作用,其实并不在于给儿童一个结果,而在于为他们提 供学习环境:和材料相互作用的环境、和人相互作用的环境。当然, 教师自己也是环境的一部分,也可以和儿童交往,但必须是在儿童的 水平上和他们进行平等的相互作用。也只有在这样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儿童才能获得主动的发展。 2. 试述幼儿数概念形成、发展的过程与特点。 答案: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发展包括计数能力的发展,对数序的认识、 数的守恒及对数的组成的掌握等几个方面。 (1)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 计数(数数)是一种有

14、目的、有手段、有结果的活动。计数的结果与 计数的顺序无关。 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顺序是:口头数数,按物计数,说出总物,按数 取物。 幼儿早期的计数能力尚不稳定,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幼儿计数活动。研 究表明:影响幼儿计数活动的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在物体空间分布相同的情况下,点数物体的大小对幼儿计数活动会产 生影响。因此,提供幼儿点数的物体大小要合适。 计数物体的空间分布对计数活动也有影响;幼儿计数活动的方式也会 影响其计数活动的成绩;同时呈现并继续保持不变的计数对象对幼儿 的计数活动有利,而相继呈现并先后更替的计数对象对幼儿的计数活 动则较难。 (2)幼儿对数序的认识 数序,即自然数的顺序,指的是每

15、个自然数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以及 与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 幼儿计数能力的发展,为幼儿学习数序,形成数列概念做了最初的 准备。幼儿的计数活动,为幼儿数序的学习积累了最初的感性经验。 认识数序,即要能按序的观念排列 10 以内的自然数列。因此,幼儿 要能比较 10 以内数的大小、理解 10 以内数与数之间的数差关系。 幼儿对数的序列的认识,还包括对序数的认识。 (3)幼儿对数的守恒的掌握 数的守恒指幼儿对数的认识能不受物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形式的影 响,正确认识 10 以内的数。 数的守恒标志着儿童概念发展水平,也是儿童思维过程结果的一种表 现。 除空间排列形式变化的影响外,客观刺激物的不同,数目大

16、小的不同, 以及异数比较中的两数差别的大小不同等,都会影响儿童的守恒能否 达到。 (4)幼儿对数的组成的认识数的组成包括数的分解与组合。 47 岁儿童掌握数的组成、分解的发展水平和特点: 4 岁半以前的儿童完全不能理解数的组成和分解。儿童从 5 岁开始有 可能理解,有 10%30%的幼儿会完成部分数的分解和组成。6 岁幼儿 接近基本完成,完全会分解、组成的人数达到 40%。6 岁半组和 7 岁半 组的幼儿大部分已能掌握 8 的分解、组成,完全掌握的人数达到 65%85%。此时,幼儿能够完全地说出或用实物摆出 8 的各组分解或 组成的形式,不需要任何提示,有的幼儿表现出相当熟练和有顺序。 3. 联系实际说明为什么选择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活动的内容要注意生活 性 答案:选择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内容要注意生活性,就是指数学教育 内容应与幼儿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这些内容应该是幼儿所熟悉的, 也是他们所能理解的,让他们感受到数学可以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 问题。数学反映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在丰富多彩的 客观世界中,任何物体、任何现象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儿童 的日常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