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简)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56109464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PPTX 页数:35 大小:126.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戏曲(简)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国戏曲(简)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国戏曲(简)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国戏曲(简)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国戏曲(简)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戏曲(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戏曲(简)(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戏剧 一、戏剧 戏剧是一种种通过舞台演出而诉诸观众感官的艺术形式,其中心是演员的表演。因之,又被人称为“舞台艺术”或“演员艺术”。围绕着演员的表演,戏剧包含着文学因素(剧本)、音乐因素(音乐伴奏、音响效果及戏曲、歌剧中唱腔等)、美术因素(布景、灯光、舞台布景)、舞蹈因素(演员优美的动作、姿态)等多种因素,是一种综合艺术。在戏剧作品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由于性格所追求的目的不同,而展开的矛盾斗争叫戏剧冲突。戏剧作品总是由一个冲突的提出、发展和解决而得到完成的。戏剧冲突的成功与否是戏剧失败的关键,所谓戏剧性正是由于戏剧冲突解决得独特、新颖、有丰富内涵而形成的。,中国的传统戏剧被称之为“戏曲”,它

2、与古希腊悲喜剧和古印度的梵剧是世界上三种最古老的戏剧文化。 中国戏曲的成熟晚于西方。但中国戏曲具有“产生晚、成熟快、数量多”的特点。在其800多年的历史中,产生了数以千计的剧作家、数以万计的剧目,活跃着300多个地方戏剧种,它们是我国文学宝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是中国传统的戏剧形式。是包含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各种因素综合而成的。 虽说它的渊源来自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但区别一个剧种所显示的最大的特色,首先仍表现在它来自不同声腔系统的音乐唱腔。这些音乐唱腔则是以所产生地区的语言、民歌、民间音乐为依据,并兼收其他地区音乐而产生的。各个剧种的剧中人物大

3、部分由生、旦、净、末、丑等不同脸变化的角色行当充任。表演上着重运用以生活为基础提炼而成的程式性动作,和虚拟性的空间处理。讲究唱、念、做、打等艺术,表演运输和富裕舞蹈性,技术性很高,构成有区别其他戏剧而成为完整的戏曲艺术体系。,中国古代戏剧因以“戏”和“曲”为主要因素,所以称做“戏曲”。中国戏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传奇和明清传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戏和其他地方戏的传统剧目在内,它是中国民族戏剧文化的通称。,一、中国古代戏剧 (一)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源流 中国戏曲的发展过程是漫长的。 原始社会,人们祭祖祭鬼神时和娱乐时,会载歌载舞。这与戏曲的起源有关。 诗经里的“颂”,楚辞里的“九歌”,就是祭

4、神时歌舞的唱词。 先秦时,音乐歌舞之外有了“说白”的表演艺术。那些以插科打诨、调笑滑稽为职事的宫廷演员,被称之为“俳优、弄人、倡优”。 从春秋战国到汉代,在娱神的歌舞中逐渐演变出娱人的歌舞。,汉代时,表演艺术称为“百戏”,它泛指民间各种伎艺,主要有以竞技为主角抵戏与歌舞戏。角抵戏的代表剧目为东海黄公。它已具一定的戏剧特性:故事情节、两个扮演固定角色的演员、化妆,且须按黄公必败、白虎必胜的规定情节演出。 唐代时,歌舞戏曲剧目众多,代表作为大面、钵头与踏摇娘等。还产生了以问答方式表演的“参军戏”在戏曲史上有较高地位。参军戏逐渐形成了一个程式:两个角色,一为参军,一为苍鹘,内容皆滑稽调笑;结束时总是

5、苍鹘骂打参军。,宋代时,戏曲形成。宋统治者鼓励工商业活动,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生了市民阶层。随之说话、戏曲、曲艺等市民文艺应运而生。宋代的演出场所叫“瓦舍、勾栏”。演出说唱、杂技、竞技、戏弄、乐舞等。在宋代,各种伎艺都在瓦舍、勾栏内演出,相互吸收,取长补短,便孕育出来一个新的、有数个角色以代言体说唱并运用歌舞演故事的艺术形式,被时人称为“杂剧”。 北宋及辽金时期,在鼓子词和赚词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诸宫调这种讲唱文艺形式。鼓子词是用一个曲牌反复演唱,赚词是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套曲演唱,诸宫调则用同一宫调的曲牌组成套曲,再用若干宫调的套曲组成长篇,间以说白来演唱故事。今存唯一的全本诸宫调作品是董

6、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金院本即是金杂剧,与宋杂剧一脉相承。 宋杂剧、金院本、诸宫调,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戏曲,但其中包含了大量戏曲的成分,它们是戏曲的雏形,是早期的戏曲艺术形态,是元代杂剧的母体,它们距成熟的戏曲形式元杂剧只有一步之遥。 南北宋之交,在南方温州地区孕育成了南戏。南戏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结合了温州一带的歌谣小戏而形成的。其故事大都比较长,一般剧目都有三五十出之多。其角色主要有生、旦、净、末、外、贴、丑七种。其在元代发展、成熟,并最终发展为明、清传奇。,(二)元杂剧体制与代表性作家作品 元杂剧有成熟的戏剧形态,其体制更为成熟,特色更鲜明 1、元杂剧的剧本包括曲文唱词、宾白和科范三个

7、部分。其中曲文是剧本的核心。 剧本的基本形式是“四折一楔子”,一折就是用同一个宫调演唱的一套乐曲,既是相对稳定的音乐单元,也是剧情发展的一个段落。一本四折,构成戏剧故事发展的四个环节。 楔子是指四折之外的场次,一般放在开端或折与折之间。现存元杂剧大体都符合四折一楔子的体制规范,只有少数作品有变通。,宾白有独白、对白、带白、插白等多种。科范是指剧本中所提示的演员在场上的表情和动作。如“出门科”等。 元杂剧剧本后面例有“题目正名”,也叫做“题目”或者“正名”,用两句或四句对子总括全剧内容,最后一句作为全剧的剧名。,2、元杂剧的角色分工更趋细密。有正末、外末、冲末、正旦、外旦、老旦、净、孤、学老、卜

8、儿等。元杂剧一个本子只能由一人演唱,其他人只能用说白表演来配合主角演出。由正末主唱的叫做末本,由正旦主唱的叫做旦本。 3、元杂剧兴盛起至元代前期,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异质”因素,意识形态控制,社会思想较多地摆脱了传统规范的束缚,有利文化发展。其次,元代城市经济繁荣,戏曲演出社会化商业化,促进元杂剧繁盛。最后,元代轻视士人,导致士人仕进艰辛,他们或嘲风弄月,或为衣食而参加杂剧创作,造就了一批戏曲专业作家,与大批技艺精湛的演员为元杂剧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4、元杂剧的发展三个分期: 初期元杂剧逐渐脱离宋金杂剧而独立,并逐渐走向繁荣。作品约分为四

9、种类型: 历史剧有单刀会赵氏孤儿(纪君祥 )梧桐雨汉宫秋等; 社会剧有窦娥冤 潇湘夜雨秋胡戏妻等; 公案绿林剧有鲁斋郎陈州祟米 蝴蝶梦双献功李逮负荆等。 婚恋剧有墙头马上 曲江池张生煮海柳毅传书等。 这一时期的剧作家全是北方人,最主要的有关汉卿、白朴、高文秀、纪君祥、马致远等。,关汉卿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戏剧家,元杂剧的奠基人。他是大都 (今北京市)人。多与当时的杂剧、散曲作家交好,博学能文,滑稽多智,常出入歌楼酒馆,放浪形骸玩世不恭。 关汉卿一生所作杂剧约66种,现存较可靠的有16种。其剧作种类繁多,内容丰富:社会剧以窦娥冤思想成就最高;爱情风月剧以救风尘望江亭等为代表,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妇女形象

10、;历史剧以单刀会西蜀梦等为代表,均借缅怀历史来表达对现实的感受,充满时代精神。 关汉卿毕生从事杂剧创作,使元杂剧体制趋于完备,写出了富有民族特征的戏曲典范之作,是本色派、豪放派的开创者。 白朴的墙头马上梧桐雨; 马致远的汉宫秋黄粱梦,都是初期的优秀之作。,中期:是元杂剧的继续繁荣和题材风格转化期,呈现出文人剧、爱情剧和隐逸道化剧鼎立的情况。文人剧的著名作品有荐福碑王架登楼等,深刻揭示了元代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爱情剧从市井化的文人风流转向以礼节情的伦理要求。这一时期出现王实甫的西厢记堪称划时代的杰作。其他优秀的爱情剧还有两世姻缘等;隐逸道化剧包括岳阳楼陈持高卧等。 晚期:是元杂剧整体上走向衰微时

11、期,由于创作中心的南移,逐渐走向衰微。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家有萧德祥、秦简夫、郑光祖等,而以郑光祖名声最著。其代表作有倩女离魂 王柴登楼等。他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被称为“元曲四大家”。,南戏: 北杂剧占据了元代舞台,但流传民间的南戏并没有消失,且随着南北戏曲的交融,在元顺帝时期又蓬勃发展起来,涌现出被称为“南戏四大传奇”的“荆、刘、拜、杀” ( 荆钗记刘知远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和被称为“南戏之祖”的高明的琵琶记。 现存最早的南戏剧本是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其中张协状元被认为是宋代作品, 宦门子弟错立身和遭盆吊没兴小孙屠是元代作品。这三种剧本保留了宋元南戏的本来面目。琵琶记是民间戏文与文人创作相结合

12、的成功之作,是南戏振兴和成熟的重要标志。,中国四大悲剧: 关汉卿窦娥冤 马致远汉宫秋 白朴梧桐雨 纪君祥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爱情剧: 关汉卿拜月亭 王实甫西厢记 白朴墙头马上 郑光祖倩女离魂,(三)明清传奇体制与代表性作家作品 明代南戏经过明初百余年的酝酿,随着南戏四大声腔(海盐腔、余姚腔、飞阳腔、昆山腔)流播全国,至明嘉靖、隆庆时期,声腔愈变愈繁。文人加入南戏的创作队伍,使南戏的剧本体制不断规范,音乐体制也逐渐格律化,剧本中的民间性减少,而文人趣味增加。嘉、隆时代的昆山人魏良辅,在吸收南北曲诸腔长处的基础上,改革了昆山腔,使之趋于谨严,彻底改变了南曲的民间风格。梁辰鱼按照格律严整的昆山腔创作了

13、浣纱记,标志着文人传奇的基本确立。,传奇的本意是指记述奇人奇事。唐宋人用“传奇”指称小说体裁,而明清是指戏曲体裁。明清“传奇”体制特征如下: 一是副末开场。在全剧之前由”副末“上场,以剧外人的口气介绍剧情大意或创作意图; 二是分出标目。以“出”或“折”作为剧情的段落; 三是分卷。传奇通例分为上下卷; 四是出数。一般都在三十出以上; 五是生旦家门。副末开场后的随后两出,例由生扮男主角登场、旦扮女主角登场。介绍自己,引出剧情; 六是下场诗。剧本在每出末尾照例由角色念诵两句或四句韵语,表明本出结束,或者总结本出和为下出留下悬念; 七是音乐格律体制。就是南九宫十三调。要求每出一个宫调,一韵到底,普遍采

14、用南北曲合套。,汤显祖是明代最杰出的戏剧家,他力主文学作品应表现“童心”、“性情”和“真情”,强调以“意趣神色”为主,不主张拘泥于音韵格律。其最著名的剧作是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临川四梦”。在其影响下,形成了一个松散的戏剧派别,即临川派。 3、繁荣期:万历二十八年直至明亡,是明传奇的繁荣期。这个时期是明传奇创作最为兴盛的时代,出现了孟称舜、冯梦龙、吴炳、李玉、阮大铖、范文若等众多名家。传奇的文体风格逐渐成熟,在创作上也有一些新的趋势。,4、南洪北孔:康熙年间,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分别选取唐代唐玄宗和杨贵妃、明末侯方域和李香君的历史故事,书写国家兴亡之感,曲折地反映了城市人民

15、的民族情感,成为清朝一代最杰出的戏剧作品,将清代戏曲创作推向高潮。“南洪北孔”的出现,集传奇创作之大成,树立了两尊不朽的艺术典范,同时也意味着中国古代戏曲创作曲终奏雅。 康熙五十八年以后,以杂剧和传奇为中心的戏曲创作日渐衰落,剧坛最重要的动向是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声腔衰落和以乱弹为代表的花部声腔的崛起。各种地方戏蓬勃发展,以曲牌联套体为特征的传奇、杂剧创作逐渐退出了文学舞台。,(四)元杂剧和明清传奇的区别 (1)杂剧体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传奇没有楔子,第一出是家门,又叫开场,由副本说明创作意图,介绍剧情概况,它不是剧情的组成部

16、分。开场之后,第二出才是正戏。开场用的是词牌而不是曲牌。 (2)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唱、白、科,但不像杂剧那样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而是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传奇中不称科而称介;重要人物上场时光唱引子,继以一段定场白,每出戏有下场诗。,(3)杂剧和传奇在音乐上都采取曲牌联套的方式,所不同的是: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传奇每出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创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例如哀江南就就是一套北曲。北曲豪迈雄壮,南曲婉转柔媚,因而传奇与杂剧的音乐风格各异。 (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色增多,分工更细。杂剧的主角是未、旦,传奇的角色是生、旦。传奇也有末,但不是主角。 总之,传奇与杂剧相比,规模宏大,曲调更丰富,角色分工更细致,形式更自由灵活,因此更便于表现生活。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