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柴动力并购德国凯傲动因与绩效分析 赵敏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6103817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潍柴动力并购德国凯傲动因与绩效分析   赵敏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潍柴动力并购德国凯傲动因与绩效分析   赵敏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潍柴动力并购德国凯傲动因与绩效分析   赵敏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潍柴动力并购德国凯傲动因与绩效分析   赵敏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潍柴动力并购德国凯傲动因与绩效分析   赵敏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潍柴动力并购德国凯傲动因与绩效分析 赵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潍柴动力并购德国凯傲动因与绩效分析 赵敏(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编号:201001904029毕毕 业业 论论 文文题 目 潍柴动力并购德国凯傲的动因及绩效分析 指导教师 杨 颖 学生姓名 赵 敏 学 号 201001904029 专 业 会计学 教学单位 德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二 O 一四年五月十五日所 有 内 容 均 要 求 对 齐 彩 色 图 标 居 中。 表 格 中 的 时 间 均 不 修 改, 实 际 答 辩 时 间 按 通 知 时 间 进 行。德州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书 2014 年 03 月 15 日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 业会计学 姓 名 赵 敏 学 号201001904029 论文(设计)题目潍柴动力并购德国凯傲的动因及绩效分析 一、选

2、题目的和意义1.选题的目的 2012 年潍柴动力 7.4 亿欧元并购德国凯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本选题旨在 研究此次并购的动因及分析其并购后带来的绩效如何。 2.选题的意义 跨国并购在发达的国家,特别是在资本市场的运行比较规范的国家,已经形成了一 套完整的运行机制。但在我们发展中国家还没有形成这么完整的机制,通过此次案例的 动因及绩效分析,意在为一些该案例的关注者或是投资者消除疑惑,同时也为我国现有 企业的管理层提供决策所需的依据,对正在并购和准备并购的企业成功实施并购具有借 鉴的作用。 二、本选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国内外关于跨国并购的研究现状 (1)近年来,世界出现了跨

3、国并购的热潮,国外学者已经取得了较丰富的相关研究 成果,但是国内学者有关跨国并购的理论研究成果与实务界对跨国并购的热情相比有些 滞后。 (2)国外学者关于并购动因研究认为其与主要是为了获得新的资源和技术;加快进 入国外市场;获得协同效应而进行跨国并购。Markides 和 Williamson 认为基础核心能力 进行的多元化并购有优势。(3)国内学者就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的问题、并购目标的搜寻、融资与支付方式 以及并购后的整合等问题展开了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存在着: 并购对象大多为海外绩效地下的破产企业;企业整体竞争力弱,体质约束问题严重;缺 乏跨国并购战略,并购计划准备

4、不足;缺乏国际型人才,整合管理能力弱。尽管如此, 通过跨国并购获取核心技术依然是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吴添祖和陈丽 华,2006) 。实证研究也表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行为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增长(潘永辉, 2012) 。 2.发展趋势 有关跨国并购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将体现在以下几个特点:(1)将核心竞争力与跨国并购密切结合,以获取和培育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对目标企 业的搜寻、筛选、定价以及并购融资与支付方式、风险防范和整合管理等跨国并购全过 程进行研究。(2)开展特定行业的跨国并购案例研究,为特定行业的跨国并购提供实务指南;(3)将战略管理理论与跨国并购理论结合起来开展跨国并购战略研究。三

5、、课题设计方案 1.基本内容 本选题总共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并购理论基础与文献的综述,分别介绍企业并购动因理论、企业并购绩 效国内外文献综述。第二部分是潍柴动力并购德国凯傲案例分析,分别介绍并购双方简介与并购背景。第三部分是潍柴并购凯傲动因分析,动因总结了四个方面。第四部分是潍柴并购凯傲的绩效分析,分为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两个方面进行详 细评价。第五部分对此次并购进行总体评价得出结论。2. 本选题拟采取研究途径及方法(1)文献研究法: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 认识的方法。(2)比较法:比较潍柴动力并购前后绩效,并与同行业进行比较,横向纵向综合比 较潍柴这次并购

6、的成功与否。(3)案例分析法:对并购的全过程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出这次并购案执行的动因。四、计划进度安排 1.起止时间:2013 年 12 月 20 日2014 年 05 月 20 日 2.分阶段要求 (1)2013 年 12 月 20 日到 2014 年 01 月 20 日 收集、整理材料,编写提纲。 (2)2014 年 01 月 21 日到 2014 年 03 月 15 日 撰写并提交开题报告。 (3)2014 年 03 月 16 日到 2014 年 04 月 15 日 撰写并提交论文初稿和中期检查表。(4)2014 年 04 月 16 日到 2014 年 04 月 30 日 修改并提交论文

7、修改稿。 (5)2014 年 05 月 01 日到 2014 年 05 月 20 日 修改并提交定稿,进行答辩。五、主要参考文献1陈传刚.国内外企业并购动因理论文献综述J.北方经济,2011, (4). 2张智.企业并购的动因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2012, (7). 3魏文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动因浅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 (114). 4林铁铮.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绩效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 5岷江.潍柴集团和考格尔签署合作意向书J.运输经理世界,2012, (9).指导教师意见及建议 签名: 年 月 日教学单位领导小组审批意见:组长签名: 年 月 日德州学院毕业论文(设计

8、)中期检查表院(系):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会计学 2014 年 04 月 15 日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潍柴动力并购德国凯傲的动因及绩效分析学生姓名赵 敏学 号201001904029指导教师杨 颖职 称副教授计划完成时间:2014 年 05 月 20 日毕业论文(设计)的进度计划1.起止时间:2013 年 12 月 20 日2014 年 05 月 20 日 2.分阶段要求 (1)2013 年 12 月 20 日到 2014 年 01 月 20 日 收集、整理材料,编写提纲。 (2)2014 年 01 月 21 日到 2014 年 03 月 15 日 撰写并提交开题报告。 (3)2014 年

9、03 月 16 日到 2014 年 04 月 15 日 撰写并提交论文初稿和中期检查表。(4)2014 年 04 月 16 日到 2014 年 04 月 30 日 修改并提交论文修改稿。 (5)2014 年 05 月 01 日到 2014 年 05 月 20 日 修改并提交定稿,进行答辩。完成情况:1.2013 年 12 月 20 日到 2013 年 12 月 23 日在图书馆翻阅大量期刊,并与老师交流, 拟定论文题目; 2.2013 年 12 月 25 日到 2014 年 03 月 02 日,以自己的选题为中心,搜集有关资料, 并对资料进行修改,制定自己的写作提纲; 3.2014 年 03

10、月 03 日到 2014 年 04 月 15 日,根据写作提纲扩充写作内容并且在老师 的精心指导下完成初稿; 4.2014 年 04 月 16 日到 2014 年 05 月 01 日,按照进度,对初稿进行反复修改,并最 终定稿。指导教师评议签 名: 年 月 日备 注:目目 录录引言 1一 并购动因理论及绩效分析文献综述1(一)企业并购动因国内外文献综述 1(二)企业并购绩效国内外文献综述 2二 潍柴动力并购德国凯傲案例分析3(一)企业简介 3(二)并购背景简介 4三 潍柴并购凯傲动因分析5(一)技术协同效应 5(二)财务协同效应 6(三)绕过贸易壁垒 6(四)提升行业地位,创造品牌增值 6四

11、潍柴并购凯傲绩效分析7(一)财务绩效分析与评价 7(二)非财务指标绩效分析与评价10五 结论 11参考文献11谢 辞13院 (系): 经济管理学院 专 业: 会计学 学生姓名: 赵 敏 学 号: 201001904029题 目: 潍柴动力并购德国凯傲的动因及绩效分析指导教师评语: 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德州学院毕业论文评语院 (系): 经济管理学院 专 业: 会计学学生姓名: 赵 敏 学 号: 201001904029 题 目: 潍柴动力并购德国凯傲的动因及绩效分析评阅人评语:评定成绩: 评阅人签名: 年 月 日 德州学院毕业论文评语院 (系): 经济管理学院 专 业: 会计学

12、学生姓名: 赵 敏 学 号: 201001904029 题 目: 潍柴动力并购德国凯傲的动因及绩效分析 答辩小组评语: 评定成绩: 答辩小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指导教师评定成绩 (30%)评阅人评定成绩评阅人评定成绩 (30%)答辩小组评定成绩答辩小组评定成绩 (40%)综合评定成绩综合评定成绩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年年 月月 日日德州学院毕业论文评语德州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 2014 届 会计学专业 毕业论 文1 潍柴动力并购德国凯傲的动因及绩效分析赵 敏(德州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山东德州 253023)摘摘 要:要: 并购作为企业资本运营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继收购法国博杜安游艇发动机公司后,潍柴动力在 2012 年 9 月份又花费 7.4 亿欧元结盟德 国凯傲,此次并购打破了中国企业在德国的并购额记录,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选取 这一案例为研究对象,主要分析了此次并购的动因,对并购前后的公司绩效进行比较,并得出结论。 关键词:关键词: 潍柴动力; 并购; 并购动因; 绩效分析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加上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企业间的并购行为日益频繁,而且并购的规模和领域也不断扩大。要实现现代企业的扩张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内生的增长,通过自身的积累与扩大,另一种是外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