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ppt职业危害与职业健康管理技术 开发区职业健康监督工作培训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6103057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PPT 页数:148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ppt职业危害与职业健康管理技术 开发区职业健康监督工作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8页
精品ppt职业危害与职业健康管理技术 开发区职业健康监督工作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8页
精品ppt职业危害与职业健康管理技术 开发区职业健康监督工作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8页
精品ppt职业危害与职业健康管理技术 开发区职业健康监督工作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8页
精品ppt职业危害与职业健康管理技术 开发区职业健康监督工作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ppt职业危害与职业健康管理技术 开发区职业健康监督工作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ppt职业危害与职业健康管理技术 开发区职业健康监督工作培训课件(1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职业危害与职业健康管理技术 开发区职业健康监督工作培训,2010年8月12日,2,2,内容提要:,职业健康和职业卫生工作内涵 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 当前职业健康与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健康特征(特殊工作场所与重点行业的职业病危害防护)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调查方法 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技术 健康监护与健康管理方法 职业健康危害的控制技术 职业健康管理措施与技术要求,3,3,有毒有害作业 企事业个体单位,有害因素,作业人群,识别,评价,控制,一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职业病与 职业多发病,二级预防,三级预防,康复治疗,一. 职业健康管理和职业卫生工

2、作内涵,4,4,有毒有害作业 企事业单位,有害因素,作业人群,发现识别,评价,控制,环境监测,就业前 体检,定期体检,离岗体检 退休体检,职业病 职业多发病 职业禁忌证,健康监护,宣传教育 人员培训,康复治疗,职业健康管理与职业病防治工作范围,提供依据,监督,法规标准法令,职业流行病学调查 劳动卫生学调查,科学研究,5,二、北京市职业病防治工作现状,(一)建立健全了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体系 北京市制定和完善了相应的职业卫生工作管理办法和规范性文件,如北京市职业病报告管理办法、北京市职业卫生技术机构管理办法、北京市印刷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范、北京市家具制造业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规范

3、等。 卫生部:(1)17个职业病防治法配套规章;(2)职业卫生标准460余项:放射卫生防护标准93项;职业病诊断标准103项;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43项;,6,(二)劳动条件改善取得重大成效,每年都针对职业病危害突出的行业、人群,重点开展了职业卫生专项检测评价工作,从源头上减少职业病危害起到了重要作用。 卫生部、安监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9部委:主题:(1)七行业:制鞋、绣花、家具制造、装饰材料、玩具制造、皮革加工、箱包加工(2)有毒有害化学品生产、销售和使用专项整治(3)乡镇企业、农村个体工商户职业病危害专项整治(4)煤矿、制药行业和农药生产企业专项治理,7,(三)职业卫生示范企业与基础

4、职业卫生服务,示范企业:全国2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56家企业被评为“国家职业卫生示范企业”称号; 用人单位自身规范管理和基层职业卫生服务的模式; 10个省份19个县(区):北京、重庆、广东、湖南、河北、上海、福建、广西、安徽、贵州 (四)宣传教育,提高职业病防治法治意识,8,(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资质管理(准入)(建设项目评价、检测与评价、职业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 建立了工作程序、条件、标准 全国资质机构情况(2009):建设项目(职卫):甲级38家、乙级420家化学品毒性鉴定:25家放射卫生(器材和产品):7家职业健康

5、检查:1813家;职业病诊断:416家;,9,北京市资质情况:,建设项目职业危害:甲级6家、乙级4家、丙级4; 放射卫生评价:甲级2家、乙级1家、丙级1家;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23家; 放射卫生检测与评价:6家; 职业健康检查:31家; 职业病诊断:5家;,10,三、当前职业健康与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公共卫生问题;云南水富县农民工尘肺病事件; 河南张海超“职业病诊断事件”; 湖南莱阳民工到广东深圳维权事件; 高碑店市农民工苯中毒; 福建省仙游县和安徽省凤阳县农民工矽肺病; . ,11,1.关于职业病诊断工作,职业病诊断工作指南(讨论稿)共七章37条。总则 职业

6、病诊断原则 职业病诊断申请 职业病诊断申请的受理与复核 职业病诊断 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与报告 职业病诊断记录与档案管理,12,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 (送审稿),第41条 “职业病诊断、鉴定办法”,修改为“职业病医学诊断办法”,“鉴定”改为“认定”第42条第一款: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综合分析下列因素,作出职业病医学诊断:(一)用人单位提供或病人自述的职业史;(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或者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材料;(三)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结果等。,13,第四十五条:当事人取得职业病医学诊断证明书后申请职业病待遇的,应当向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申请职业病认定。职业病认定办法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7、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等部门制定。职业病医学诊断、治疗和认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14,第四十八条增加:用人单位没有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不提供或者不如实提供职业病医学诊断、认定需要的职业卫生和健康监护等资料,影响职业病医学诊断、认定的,应当承担相应责任。职业病医学诊断、认定,需要有关部门或者机构协助提供病人的职业史或者劳动关系、职业病危害接触史和现场危害调查与评价资料的,有关部门或机构应当予以协助。,15,3.我市职业健康与职业病防治现状与问题,职业病新发病人数量较多。从我市职业病统计报告看,2003-2008年共有新发职业病4262例,平均每年新诊断800余例,并且由于职业病具有迟发性和隐

8、匿性的特点,新发的职业病例将陆续显现。 尘肺病是我市主要的职业病。每年新诊断的尘肺病占全部新发职业病的95%以上,且以煤工尘肺、矽肺、石棉肺、陶工尘肺为主。,16,中小企业职业病危害隐患大。中小企业占用人单位的比重量大,吸纳外来务工者多,人员流动性强,且多数仍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生产,工作场所劳动条件差,缺乏必要的职业病防护。 急性职业中毒事故时有发生。近几年,由于密闭空间作业场所职业卫生管理薄弱,劳动者缺乏基本预防中毒知识和自救互救意识,导致死亡事故时有发生。,17,用人单位法制意识薄弱,职业病防治责任不落实(1)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评价覆盖率低;(2) 职业性健康检查受检率较低,职工

9、健康监护工作得不到落实;(3)职业卫生与职业病知识力度和宣传教育覆盖率低;(4)中小企业生产工艺落后,设施、设备简陋,职业病防治管理水平低,投入不足。,18,18,职业危害因素是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因素。 主要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四、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健康特征,19,19,1.职业病名单 10类115种,一、尘肺 13种 二、职业性放射疾病 11种 三、职业中毒 56

10、种 四、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5种 五、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3种 六、职业性皮肤病 8种 七、职业性眼病 3种 八、职业性耳鼻 3种 九、职业性肿瘤 8种 十、其他职业病 5种,20,20,2.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将职业病危害因素分为十大类: 1、粉尘类2、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3、化学物质类4、物理因素5、生物因素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21,21,3.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分类标准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11、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按导致职业病危害的直接原因分类(卫生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22,22,(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1、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铅、汞、苯、一氧化碳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等 2、物理因素 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低温 异常气压:如高气压、低气压 噪声、振动; 非电离辐射:如可见光、紫外、红外、激光等 电离辐射:如X射线、射线等。 3、生物因素 如炭疽杆菌、布菌、医务工作者可能接触到的生物传染性病源物等。,23,23,(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

12、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理等; 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 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 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24,24,(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所致危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25,25,4.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健康特征,职业环境应视为接触和的多方面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社会心理和人机因素等。劳动者过度接触这些职

13、业因素,就会产生不良影响,损害健康,甚至引起职业病、工伤和工作有关疾病等。损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各类因素的本身的特征、接触条件以及个体反应的特性。,26,根据四个方面判断:,(1)作业场所特征:作业场所职工数? 活动范围? 作业类型?(生产车间、建筑工地) 生产工艺?(原料至产品等) 生产过程?(工序密闭?开放?通风?) ,27,(2)职工接触模式:进人机体的途径? 存在方式? 接触时间? 防护情况? 重点人群? .,28,(3)危害的定性评价危害的资料:流行病学资料、毒理学资料、临床观察、环境调查资料等; 产品和其他物质资料:卫生与安全期刊、毒性和健康效应数据库以及文献:物质安全资料说明书(MS

14、DS、有害成分百分比)以及美国化学文摘服务社(CAS、化学品标识符、编号和阈限值),包括健康危害、防护设备、预防措施等信息。,29,(4)职业危害因素的健康危害:最常见的存在方式:气体、蒸气、液体和气溶胶(尘、烟、雾) 气体:泄漏、高温加工 蒸气:灌装、混合、清洗、喷射、干洗等; 液体:溶剂、酸、碱等 尘:打磨、切割、压碎、过滤等; 烟:焊接、切割等 雾:喷洒、电镀、切割、喷漆等;,30,5.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特征,化学危害: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急性、慢性等; 腐蚀性:接触部位组织破坏(皮肤、眼、消化道);浓酸、浓碱、磷; 刺激:组织炎症、湿疹、皮炎、水肿等; (皮肤:酸、碱、溶剂等;呼吸:

15、氨、氯气、光气、臭氧等) 变态反应:皮肤(甲醛等)、呼吸(异氰酸酯等) 窒息:甲烷、乙烷、CO、硫化氢、氰化氢等; 癌症:苯(白血病)、氯乙烯(肝血管肉瘤)、联苯胺(膀胱癌)、石棉(肺间质瘤)等; 生殖效应:生殖和性功能、后代影响:锰、二硫化碳、乙醚、汞、CO、铅及溶剂等。 其他:噪声、振动、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等。,31,(1)毒物与职业中毒:,职业中毒分为三种类型:急性中毒:短时间(几秒至小时)吸入引起的中毒。 慢性中毒:经数月数年时间接触引起的中毒。 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和慢性中毒之间的类型。,32,全身性毒物:,脑:溶剂、铅、汞、锰等; 周围神经:正己烷、铅、砷、CO2等; 造血:苯; 肾脏:镉、铅、汞、氯代烃等; 肺:二氧化硅、石棉、煤尘等;,33,毒物急性毒性表现,毒物作用于机体因毒物的毒理不同,机体出现中毒的不同症状,可推测其某物质的中毒,为确定检验毒物项目提示方向。实例: 瞳孔缩小、肌纤维颤动、多汗和口吐白色泡沫等-有机磷农药中毒较特殊的表现 呕吐物和呼吸气中有电石气臭味及口渴-磷化锌中毒的常见的症状 口服后瞬间至几分钟有呕吐、尖叫一声、强直性或阵发性抽搐、类似癫痫发作、昏迷者-毒鼠强(没命鼠)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