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科技服务中小企业的构想

上传人:luoxia****01802 文档编号:56102842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科技服务中小企业的构想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职院校科技服务中小企业的构想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科技服务中小企业的构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科技服务中小企业的构想(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院校科技服务中小企业的构想1 概述目前我国的企业除国家和地方重点直属的大企业外,其余是由中小企业构成的,随 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它们不仅是国家经济发展的 不可忽视的生力军,也是高职院校再就业的广阔市场。高职院校每年为这一市场输送了大 批高技术高技能人才,某种意义上讲,只有服务好中小企业并使之发展壮大,才能为高职 院校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2 服务中小企业的着力点产品开发能力低是普遍现象一个企业要保持旺盛的发展势头,必须要有市场占有率的拳头产品,产品的竞争其 实就是人才的竞争,中小企业在产品开发中由于受企业规模的制约基本处于劣势,在引进 人才方面不能与大企业

2、抗衡,使中小企业在产品开发中明显感到不足1。本科院校毕业生 绝大部分更愿意到大企业中去,使得中小企业在产品开发中由于没有人才而凸显落后。笔 者在走访中小企业时发现好多企业没有设产品开发部门,有的只是零星几个人,所以中小 企业急需产品开发人员,这也正是高职院校对中小企业科技服务的着力点之一。制造水平低亟待提升加工能力由于中小企业底子薄,高技能人才相对数量不足,由于资金问题许多企业不愿意购 买高精度设备,更加剧了在承接高精产品时加工能力不足这一问题。例如在数控加工机床 这一代表先进机械制造水平之一的设备,有的中小企业仅有一台或几台,有的干脆没有, 这就限制了中小企业在加工制造能力上的发展。高职院校

3、有许多为自身提供实训的数控加 工设备,如能为中小企业提供科技服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选项,这是着力点之二。综上看出,高职院校在服务中小企业方面大有可为。高职院校有科技和人才的优势, 企业可以为高职院校提供科技创新的实验基地,能做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3 服务中小企业的构想为了搭建中小企业与高职院校联系的桥梁,应找出双方沟通的最佳切入点,笔者经 过调研认为下面三种方式可以为高职院校与中小企业提供合作。平台模式许多地方都在构建或已经建立了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平台2,这种模式主要是有实力 的高校或政府机构在做,高校有很多已研发出的新产品处于终试阶段,为尽早形成生产力, 在政策的支持下,搭建了科技服务平台。

4、在这个平台上,可以为企业提供人才、产品、设 备、资金、营销等服务,这样,中小企业可以通过这个平台,选择自身所需要的东西,如 创新能力不足的中小企业可以从这个平台模式中获得研发成果,自身在开发产品时少走一 些弯路,同时降低了用于开发新品的成本。高职院校也可以搭建或参与这个平台的建设, 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和技能型人才的输送。在这个平台中,可建人才资源库,将有研发、 制造、维护、营销等能力的人才组织起来,为中小企业服务。合作模式高职院校为中小企业科技服务也可采取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更为直接和有效,企业 获益时间最短。因为高职院校的师资大部分来自企业,知道企业的需求,又有丰富的实践 经验,与企业对接最为

5、容易。在这些师资力量中,不乏有开发新产品的高手,操作先进设 备的能手,能够为企业提供看得见的科技服务。企业在获取新技术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学 校的先进设备完成开发新品前的技术准备,寻求企业员工在高职院校进行深造或培训的机 会。同时也可为高职院校接收技能型人才,还可作为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锻炼高职院校 的学生,达到双方共赢。中介模式中介模式是连接高校与企业的桥梁,可以活跃在需求者的技术持有者之间3。高职 院校的创新成果作为持有者可将成果转化,而企业作为需求者要获得成果,双方都需要信 息,中介模式可以在这两者之间大有可为,将各种需求传递到高校和企业中去,高职院校 可以在官、产、学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三种模式,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去实践,中小企业在最小投资的情 况下,得到最好的结果,这是中小企业所乐见的。4 结束语为企业做好科技服务,首先要了解企业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模式与企业 对接,使双方受益。由此看来,合作模式是高职院校为企业科技服务的最理想模式。高职 院校的师生可以发挥为企业服务的一技之长,企业可以利用高职院校人才、设备为提高企 业技术创新水平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