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2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6052526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2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2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2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2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2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2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年高中地理 第4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2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学业分层测评 新人教版选修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第第 4 4 章章 旅游开发与保护旅游开发与保护 第第 2 2 节节 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建议用时:45 分钟)学业达标北海银滩沙质为高品位的石英砂,为国内外所罕见,被专家称为“世界上难得的优良沙滩” 。20 世纪 90 年代初,这片海滩的中区正式开发,提供旅游服务。近年来人们发现,银滩的沙质明显变成灰黑,原来平缓的潮间带沙滩变得起伏不平,形成积水槽沟,造成沙滩萎缩和变黑。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政府于 2002 年 12 月初发布通告,在未来 40 天内,将全国 4A 级景区北海银滩公园内 33 幢建筑全部拆除,还滩于海。据此回答 12 题。1 1造成沙滩萎缩和变黑的直接

2、原因是( )A人工建筑干扰了海岸沙滩自然发育过程B海洋资源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C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环境污染日益加剧D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科学论证2 2公园内 33 幢建筑全部拆除,还滩于海是因为( )过多人工建筑改变了海水动力状况使沙滩萎缩建筑给背景环境造成破坏 扰乱当地的社会秩序 建筑布局不合理,对旅游区造成严重水污染A B C D【解析】 第 1 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北海银滩变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的干扰作用,所以 A 正确;B 选项是海洋资源开发的特点;C 选项沙滩上黑色的物质是表层白色石英砂被冲刷掉后,露出的下层含钛铁矿、电气石等黑色矿物,不是污染造成的;D 选项北海银滩旅游区的开发

3、经过了严格的科学论证。第 2 题,本题主要考查旅游活动带来的环境问题。北海银滩素以“滩长平,沙细柔,浪平静”闻名,这与北海银滩长期稳定的海水动力平衡和泥沙运动有关。防波堤的建设破坏了这种平衡,阻隔了泥沙运动使沙滩萎缩,宾馆、饭店、建筑过于靠近沙滩;其污水渗入海滩,也破坏背景环境,造成视觉污染。扰乱社会秩序的是过多的旅游者,而不是建筑物。【答案】 1.A 2.D据研究,南岳衡山绝顶的祝融峰景点,总面积 477 平方千米,一天开放 12 小时,每人游览时间取 15 分钟,人均最低空间标准 5 平方千米,则祝融峰的极限时点容量为 95 人次,据此完成 34 题。3 3衡山春节游客爆满,这将产生什么后

4、果( )破坏旅游资源 污染水体 产生噪音,但不会影响生态环境 对设施没有影响2A B C D4 4为此,可建议旅游部门采取的措施是( )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向潜在旅游者提供参考信息帮助旅游者避开饱和旅游地 扩大旅游景点规模,尽量多地容纳旅游者 旅游景点内对旅游者实行空间上的分流 限制游览时间,加快游览节奏A B C D【解析】 第 3 题,游客爆满,可能会导致旅游资源的破坏,包括基础设施,会产生噪音污染、水体污染等。第 4 题,旅游区的规划应以游客获得身心享受和满足为目标,不能限制游览时间和游览节奏,景点也不可能无限制扩大。【答案】 3.A 4.B5 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近几年,颐和园的年

5、平均接待游客量都在 600 万人次以上,特别是节假日和黄金时段日均接待游人数量已经突破了最佳游人接待量 6 万人次,高峰日甚至超过了最大游客接待量 10 万人次,达到 15 万人次。但游客流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古建筑区是颐和园中的拥挤区,除上午 68 时外,游客流量经常超过旅游环境容量。这么大的游客量不仅使颐和园的文物古建筑超负荷承载,而且还损害了游人的游览质量,甚至造成了不安全的因素。(1)颐和园每日的旅游合理容量是_万人次,旅游极限容量是_万人次。(2)颐和园游客流量经常超过旅游环境容量将会造成的问题:对游客而言: _;对颐和园而言: _。(3)为解决颐和园游客流量过大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

6、有_。【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可以从中找出第(1)、(2)题的答案。对于解决颐和园游客流量过大问题的措施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答。【答案】 (1)6 10(2)损害游人的旅游质量,甚至造成不安全因素 使文物古迹遭受损失(3)提高门票价格,实行内部空间旅游分流管理,采取限流措施等能力提升6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彝族火把节成为著名旅游品牌后,凡有彝族聚居的县、市争相举办盛大的火3把节,而且火把越做越大。某县一次火把晚会,全城变成火的世界,大街上的“火把”长达千米。火把用幼松树干制成,旁观的老人说:“火把闪闪,山上树倒!”材料二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这是著名影星成龙在公益公告中说的广

7、告词,但是每年却有大量的野生动物被制成旅游工艺品,同时也有很多游客喜欢消费野生动物制成的菜肴。(1)读材料一分析,彝族火把节中火把的制作会造成_生态破坏,过多的游客和过多的火把会造成_污染。因此,对于彝族山寨来讲,应分散客流,改变火把物质,制订和严格执行保护森林的政策制度。(2)读材料二分析,购买野生动物制成的旅游工艺品或者消费野生动物制成的菜肴造成的问题是( )A造成环境问题 B对生物产生危害C破坏地表环境 D破坏视觉效果(3)针对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我们应该采取哪些环境保护措施?【解析】 火把节中的火把是用幼松干制成的,所以彝族火把节中大量火把制作会造成森林生态破坏,并且火把的燃烧和大量

8、的游客还会造成大气污染。购买野生动物制成的旅游工艺品或者消费野生动物制成的菜肴会对生物造成危害。为了保护旅游环境,我们应该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加强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普及旅游环保教育,建立环境保护区,提倡绿色旅游等。【答案】 (1)森林 大气(2)B(3)在旅游开发中要加强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普及旅游环保教育,建立环境保护区,提倡绿色旅游等。7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西部某地区地理简图。材料二 1992 年九寨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每年到此旅游的中外游客不断增多。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高级督察员桑塞尔以前参观九寨沟时曾留下一句忠告:“旅游是对景区的挑战,游人增加

9、会损害景观本身,带来很多不利影响。所以旅游开发要相当谨慎。 ”4(1)九寨沟在图中的对应字母是_,试分析该地区发展旅游资源的优势与不足。(2)旅游活动中游客会对旅游环境造成哪些不利影响?(3)九寨沟内著名的五彩池,是阳光、水藻、湖底沉积物的“天作之合” 。近几年,却出现水位大幅度下降的现象。试分析五彩池水位下降的原因。(4)九寨沟旅游景区进一步发展的措施有哪些?(至少写出三项)【解析】 由材料可知该地区为四川省九寨沟地区,该地区自然景观丰富,是世界“自然遗产” ,旅游价值极高。但由于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对该地区的资源、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这就需要政府和旅游区管理者采取恰当措

10、施,保护旅游资源,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答案】 (1)C 优势:旅游资源独特,具有非凡性,游览价值高,集群性好,地域组合好。不足:客源市场远,位于深山地区,交通通达性较差,旅游的环境承载量较小。(2)造成环境污染,对动植物资源、背景环境、文物古迹、视觉效果的破坏,影响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等。(3)游客增多,沟内经营规模扩大,使水资源遭受污染和浪费,导致水位下降。(4)制定发展政策:“沟内游,沟外住” 、 “以开发为目标,以保护为前提”等;控制人员进入量;加大环保力度。8 8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具竞争力的比较优势;神奇秀丽的自然风光、浓郁迷人的民族风情,孕育着贵

11、州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贵州向中外游客呈现的是一个“自然、健康、安全”的生态旅游目的地。(1)生态旅游是一种_的旅游形式,其突出特点是_。(2)贵州旅游资源丰富,从地质地貌上看_独特,从气候上看位于_气候区,植被类型多样,物种丰富。(3)为适应生态旅游,旅游开发中应注意哪些问题?(4)有人认为旅游业是“无烟工业” ,也有人认为旅游业会污染环境,应限制其发展,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解析】 生态旅游是维护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旅游形式,是一种在享受自然和文化资源的同时,对其保护负有一定责任的旅游方式。生态旅游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把生态保护作为既定前提,也就是把环境保护放在首位,通过减轻环境压力来平衡经济利益,保

12、护旅游区景观和文化资源的完整性,实现不同时代之间的利益共享和公平,从而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贵州地处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地貌类型多样,特别是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贵州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物种丰富,水资源丰富,植被茂密。【答案】 (1)人与自然和谐 把生态保护作为旅游既定前提 (2)喀斯特地貌 亚热带季风5(3)生态旅游目的地的基础设施不应设在脆弱敏感的生态区域;住宿设施要由当地人自主经营管理,以保持地域文化的完整性;采用节能设备,所用能源及设施不要给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提供以地域产品为主的饮食(最好是绿色食品)及旅游纪念品;控制游客数量,以便控制和防止过度利用旅游资源;培训生态旅游的策划者和导游。(合理即可)(4)这两种看法都是片面的。因为:旅游开发会产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并非“无烟工业” ;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可起到促进作用和带动作用,不能因污染环境而限制其发展;旅游业对环境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主要还是人类旅游活动中的不良行为所导致的,故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提倡文明旅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