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规范化培训(护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士规范化培训(护理制度)(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士规范化培训 护理工作制度,医院护理工作制度职责,护理核心制度(16个) 护理管理工作制度(41个) 护理部门工作制度 (18个) 护理岗位职责 护理管理岗位职责(9个) 护理管理岗位职责(4个) 临床护理岗位职责(5个) 其他护理岗位职责 (12个),制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护理分级 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1年版) 2012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 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版) 卫生部医疗服务监管司2010年9月出版的医院工作制度与人员岗位职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护士条例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结合医院护
2、理工作实际进行修订和增订。,护理规章制度是护理工作者长期实践的科学总结,反映了护理工作的规律和特点。而护理核心制度是护理规章制度的核心部分,其中查对、交接班、输血、医嘱执行、抢救工作制度等在临床工作中至关重要,是护理工作安全和质量的重要保证,护理核心制度内容,1.护士注册、执业管理制度 2.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3.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4.护理分级制度 5.查对制度 6.抢救工作制度 7.值班、交接班制度 8.护理文件书写与医疗文件管理制度, 9.医嘱执行制度 10.护理查房制度 11.护理会诊制度 12.护理病例讨论制度 13.消毒灭菌隔离制度 14.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 15.护理新业务、新技术
3、准入制度 16.安全输血制度,一、护士注册、执业管理制度,未经护士执业注册者不得独立从事护理工作 护士执业注册有效期五年 注册护士在特殊护理岗位工作必须经过相应岗位技能培训方可上岗 护理部、大科护士长定期检查各科有无非注册护士独立执业,按照国务院颁发的护士条例执行护士注册、执业管理,二、护理质量管理制度,1.有健全的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对全院护理质量行使指导、检查、考核、监督和协调职责 2.制定护理质量标准、考核办法和持续改进方案 3.制定年度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和措施,建立质量可追溯机制 4.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质量和安全教育每年至少1次,二、护理质量管理制度,5.检查各项护理质量标准落实情况,
4、并有记录 6.关键环节、重点部门、重要岗位有质量标准与质量保证措施 7.建立与规范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制度 8.建立和完善护理会诊、护理病历讨论和护理查房制度 9.对护理质量标准进行效果评价,并体现在持续改进的过程中,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1.建立健全相关安全管理制度、重点环节的应急预案和患者的告知制度,实施监督、检查、评价和整改 2. 纳入三级质量管理中,加强关键环节、薄弱环节的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3.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对特殊患者应加强护理,预防坠床、跌倒发生 5.制定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护措施,完善防护设施,督促落实,三、护理安全管理制度,6.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5、每年至少1次 7.严格执行各项护理操作规程,认真落实消毒隔离制度 8.严格执行药品管理规定,剧毒、麻醉药品加锁专人保管,每班交接,做好登记 9.急救器材、药品齐备完好 10.采用多种形式对患者和家属实施安全知识宣教,四、分级护理制度,护理级别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护理,在患者一览表上作相应标记(特级以红灯或红三角标记、一级以绿灯或蓝三角标记、二、三级不作标记,病危以红灯或红标记),护理级别由谁决定,由医师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护士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医师依据患者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并动态调整,当护理级别与患者情况不吻合时
6、,护士长或责任护士可向医师提出调整护理级别的合理建议,特级护理依据,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护理要点,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依据,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手术后或者
7、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护理要点,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一级护理,一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依据,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护理要点,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
8、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二级护理,三级护理,4.1 依据: 4.1.1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未依赖的患者,可确定为三级护理。 4.2 护理要点: 4.2.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4.2.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4.2.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2.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五、查对制度,查对制度是保证患者安全,防止不良事件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因此,护士在工作中必须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严格执行“三查七对”,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9、,查对制度,医嘱查对制度 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 输血查对制度 手术患者查对制度 供应室查对制度 饮食查对制度,医嘱查对制度,1.转抄和处理医嘱后须复核医嘱,准确无误后交责任护士执行 2.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楚后,方可执行 3.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经双方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并暂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二人核对后再丢弃。,医嘱查对制度,4.整理、转抄长期医嘱及长期医嘱执行单后须经二人查对 5.医嘱必须每班查对,办公室护士每日与当班护士对照电子医嘱、病历牌、长期医嘱执行单、治疗单、护理栏等查对并双签全名,护士长每周大查对一次,护士长不在时,须指定护士进行查对并签名。
10、,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1、服药、注射、处置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 一注意:用药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药效及副作用,做好记录,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检查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则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时,用前须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5、发药、注射、输液时,如患者
11、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后方可执行,输血查对制度,1.医护人员到输血科取血时与发血者双方必须共同做好“三查八对” “三查”:查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查对血袋有无破损渗漏;查血液颜色、质量是否正常 “八对”:对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病室、血液有效期、血型及配血试验结果,输血查对制度,2.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仔细进行“三查八对”,确定无误后进行输血,并两人签名 3.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条码贴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同输血记录保存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统一处理,手术患者查对制度,1.核对患者:应根据手术通知单和病历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12、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配血报告及患者识别腕带 患者入手术室后,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确保患者安全 2.查对无菌包外3M指示带、包内灭菌指示卡显示灭菌是否合格,查看手术器械是否齐全、适用,手术患者查对制度,3.手术物品查对 : 3.1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使用的器械、缝针、纱布、纱垫等须认真点清数目 3.2把好四关:手术开始前、关闭体腔前、体腔完全关闭后、皮肤完全缝合后,清点数目相符,手术患者查对制度,3.手术物品查对 : 3.3清点责任人:洗手护士、巡回护士、主刀医生。四清点时,洗手巡回护士应对每件物品唱点两遍
13、并准确记录 3.4手术取下的标本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随同病理检验单送检,案例1,40床病人呼叫铃响,需要更换液体瓶,在治疗室台面拿出40床的液体:氨基酸500ml+氯化钾10ml,仔细核对床号、姓名、液体质量后接瓶并签名,交代不适拉铃。后被发现液体贴错,将氨基酸当作平衡液。,药名未核对,案例2,患者孕16周保胎入院,医嘱5%GS500+30ml硫酸镁静滴,错配成5%GS500+30ml氯化钾,直到第二天早上8点核对药品才发现,当时药液余量150ml,患者无任何反应,急查生化钾离子正常,错误的用药,安全用药之5个“正确”,正确的病人 正确的药物 正确的剂量 正确的途径 正确的时间,六、抢救
14、工作制度,1. 抢救工作由有临床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的医师和护士承担,由科主任、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遇重大抢救应立即报医务科、护理部,并上报院领导,根据病情提出抢救方案,涉及法律纠纷的要报告有关部门,六、抢救工作制度,2.急救器材、药品齐备完好,做到“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定量保管、定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二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抢救物品一般不外借,以保证应急使用,六、抢救工作制度,3.熟练掌握相关抢救技术和抢救用药,熟悉各种抢救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4.参加抢救人员应全力以赴、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时
15、、准确执行医嘱,用药、处置正确无误 5.若遇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在通知医生的同时,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测量生命体征,实施给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配血、止血等措施,六、抢救工作制度,6.对危重患者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实施特别护理,及时评价护理计划的完成情况 7.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用药种类要进行详细交接。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者必须复诵一遍,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医生应及时据实补写医嘱。药品空安瓿须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丢弃,六、抢救工作制度,8.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作好记录,不能及时书写的应在抢救结束6小时
16、内补记,并注明 9. 同时,要做好家属安抚工作 10.抢救完毕,及时清理用物,补充药品、器材,进行终末消毒处理等,案例4,某医院急诊室来了一位急诊抢救病人,呼吸急促,痰液无法咳出,急诊科护士立即准备好电动吸引器吸痰,打开吸引器后发现吸引器故障无法吸痰,立即更换吸引器,后病人因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家属认为医院抢救不及时,仪器故障导致延误抢救,造成病人死亡,引起纠纷。,七、值班、交接班制度,交接班是各班次护士之间对护理工作进行衔接的必需方法,确保护理工作在临床工作中顺利进行,突出了护理工作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交接班的不严格而导致一些不该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因此交接班制度是护理人员工作实践中要执行的
17、重要制度之一,七、值班、交接班制度,晨交班要求: 护士长提前15分钟进入病房 目的:了解患者夜间情况 评估夜班护士工作情况 针对性的指导白天工作 交接班的种类 集体交接班 各班次交接班:白班、中班、夜班,交接班内容,1.交清患者总数、出入院、转科、分娩、手术、病危、死亡人数及病室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2.重点患者交接:抢救、危重、大手术患者护理完成情况;有无压疮、各种导管固定和引流通畅情况;危重患者护理记录;急诊、新入、特殊检查、治疗、输血及情绪异常的患者重点交接并记录 3.医嘱执行情况,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及各种治疗处置完成情况,及尚未完成的工作 4.急救器材、药品,贵重、毒麻、限剧药品 5.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