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961831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生物学与免疫学》重点(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 免疫:是指对抗体识别与排除抗原性异物,维持机体生理平衡的一种功能,正常情况下,对抗体有力利:免疫功能失调时,会产生对机体有害的反应。2. 抗原:是一类能刺激抗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的产物在体内外产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3. 抗原决定簇:是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集团,又称表位,它的种类,数目,空间构型决定了抗原的特异性。4. 异嗜性抗原:是指在无种属关系生物间存在的共同抗原。5. 抗体:是机体的免疫系统受抗原刺激后,B 细胞转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6.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

2、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上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7. 单克隆抗体:是指对一个抗原决定簇,由一个 B 细胞分化增值的子代细胞集团,即单一纯系细胞合成的抗体。8. 补体系统:是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及组织具有酶活性的一组与免疫有关的球蛋白所组成的酶反应系统,它包括多种因子。9. LAK 细胞: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NK 细胞或部分 Tc 在体外培养时,在高剂量 IL2诱导下,成为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的细胞,称 LAK 细胞。10. 免疫细胞:指所有参加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前体细胞。11. 细胞因子:是指由活化的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合成与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小分子多肽。12. APC:即抗

3、原提呈细胞,能表达被特异性 T 细胞识别的抗原肽:MHC 复合物的所有细胞,主要包括单核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 细胞。13. 免疫应答:是指免疫细胞识别抗原,自身的活化,增殖分化,产生效应物质,将抗原破坏,清除的全部过程。14. 免疫耐受:是机体接受某种抗原刺激后所产生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15. 超敏反应:是指某抗原或半抗原再次进入致敏的机体,在体内引起特异性体液或细胞免疫反应,由此导致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16. 传染性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在遭受胞内寄生菌或病毒以及某些真菌感染过程中发生的 T细胞介导的变态反应。17. 类风湿因子(RF):自身变性的 IgG 分子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

4、自身变性 IgG 的自身抗体称为类风湿因子,这类自身抗体以 IgM 为主。18. 人工自动免疫:是用于人工接种的方法给抗体输入抗原性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免疫应答获得免疫力的方法。19. 质粒:是细菌体内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是一种双股闭合环状DNA20. 荚膜:某些细菌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的一层粘液性多聚物,其成分为多糖或多肽。21. 热原质:由大多由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产生,极微量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可引起发热反应,故名热原质。革兰阴性菌的热原质就是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热原质耐高温,高压灭菌不能破坏。除去热原质的方法用特殊石棉过滤,最好办法是蒸馏。22. 细菌素:某些细菌产生的一种抗生素类物质,

5、可抑制与其亲缘关系较近的细菌生长,故名细菌素。其抗菌谱较窄,其产生受质粒控制,临床上主要用于细菌的鉴定。23. 培养基:人工配制的供给细菌生长繁殖的所需的营养物质称为培养基。培养基本身必须 1 澄清无菌,并有一定的酸碱度。24. 菌群失调症:当正常菌群在组成和数量上发生明显改变时,称为菌群失调。当这种失调状态进一步发展,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就成为菌群失调症。25. 消毒:是指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一般不能全部杀死非病原菌和芽胞。26. 灭菌:是指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非病原菌和芽胞。27. 无菌操作:是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操作方法,无菌指灭菌后的无活菌状态。28.

6、转化: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 DNA 片段,并将其整合到自己菌体基因中去,从而获取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特征的过程,称为转化。29. 转导:以为和噬菌体为媒介,将供体菌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受体菌中,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部分遗传性状的过程,成为转导。30. 嗜血症:病原菌由原发部位一时性或间断性侵入血流,但未在血中繁殖,且无明显中毒症状,称菌血症。31. 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繁殖,造成抗体严重损害,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成为败血症。32. 隐性感染:当机体抗感染免疫力较强或病原菌侵入的数量不多,或毒力较弱时,感染后对抗体损害较轻,不出现临床症状或出现的临床症状不明显,称为隐性感染隐性感染后,机体可获

7、得特异性的免疫力。33. 袍子:是真菌的繁殖器官,一条菌丝上可以长出多个孢子。在环境条件适宜时,孢子又可以萌发成菌丝并发育成菌丝体。34. 真菌中毒症:有些真菌在粮食或饲料上成长,人畜食用后可导致急性或慢性中毒,称为真菌中毒症,引起中毒的可以是本身有毒的真菌也可以是真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毒素。35. 病毒体:结构完整并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其实是病毒在易感细胞内复制增殖后,释放到细胞外的可短暂独力存在的,具有感染性的微粒。36. 干扰现象:“两种病毒同种感染同一个细胞时,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的复制,称为干扰现象,干扰现象非常普遍,可以发生在同一种,型株之间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种型株之间

8、还可以发生在活病毒与灭火病毒之间干扰作用发生的机制还不完全明白了病毒之间的干扰作用可终止感染,是宿主康复,接种疫苗时,应注意避免干扰作用对免疫效果的影响。37. 垂直传播:那病毒等病原体微生物由孕妇传给胎儿的方式称为垂直传播。38. 潜伏感染:某些病毒经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基因可以在一定的组织细胞内长期潜伏,但不产生感染性病毒,当某些条件打破了病毒和机体之间的平衡,如感染发热应用免疫抑制剂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潜伏机体的病毒可重新增殖传播,引起急性病变,如单纯疱疹病毒和谁都一带状疱疹病毒,平常隐藏在感觉神经节细胞内,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可反复发作引起唇疱疹和带状疱疹。39. 慢病毒感染:是指某些病

9、毒感染机体后,潜伏期很长,甚至长达数十年,一旦出现症状即呈现亚急性进行性,最终多为致死性感染,如 HIV 的感染。40. 干扰素:是细胞在受到病毒物质的诱导下,由细胞基因编码产生的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蛋白质,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功能。41. Done 颗粒:是一种结构完整的有感染性的 HBV 颗粒存在于 HBV 感染者的血液中,1970年 done 用电镜首次观察到,故名为 Done 颗粒。二:填空题1. 根据分化程度微生物分为:真核细胞性微生物,原核型细胞微生物,非细胞型微生物。 2. 免疫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3. 在异常情况下免疫防御过高回引起(超敏反应)

10、反应过低或缺陷则可发生(免疫缺陷病)。4. 抗原表面能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特殊化学基因称(表位或抗原决定簇)。5. 半抗原具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活性)半抗原与蛋白质结合后为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6. 抗原具有两个基本特征(免疫原型)和(免疫反应性)。7. 抗原的特异性是由(抗原)决定的。8. 免疫需要的具备条件(异物性)(大分子物质)(一定的化学组成和结构)(宿主的遗传特性)。9. 抗毒素是中和(外毒素)的抗体。 10. 交叉反应的出现时是由(共同抗原)的存在。 11. 动物来源的抗毒素对外毒素来说是(抗体)对人而言是(抗原)。12. 细菌外毒素经甲醇处理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称为

11、(类毒素)。 13. 机体最先产生的 Ig 是(IgM)血清中含量最多的是(IgG)婴儿从出入中得到的是(SigA) ,能通过胎盘的是(IgG)与 I 型变态反应有关的是(IgE)。14. 人工 Ig 的血清型包括(同种)(同种异形)(独立型)15. 婴儿胃肠道内的局部特异性免疫是由母体的乳汁中的(SIgA)决定的。16. Ig 的(Fab)段与抗原结合(Fc)段决定 IG 抗原性。17. 人工制备的抗体型有(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基因工程抗体)。 18. 免疫球蛋白的生物活性有(结合抗原)(活化补体)(结合 Fc 受体)(通过胎盘和粘膜)。19.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中 C3 转化酶是指(

12、C4b2b)C5 转化酶是指(C4b2b3b)旁路活化途径中的 C3 转化酶是(C3bBb)C5 转化酶(C3bnBb)。20. 补体片段的炎症介质作用包括(过敏毒素),(趋化作用),(激态样作用)。21. T 细胞表面的主要受体有(抗原受体),(白细胞介素受体),(有丝分裂原受体),(绵羊红细胞受体)。22. B 细胞的表面主要受体有:抗原受体,补体受体,促分裂原受体,白细胞介素受体,IgGFc 受体。23. 单核噬细胞系统是指血液中(单核细胞)及组织细胞中的(巨噬细胞),他们的作用是(吞噬杀伤功能),(提呈抗原),(合成分泌细胞因子)和(抗肿瘤作用)。 24. 具有杀伤作用的淋巴细胞是(L

13、AK)(NK 细胞)(细胞素 T 细胞(TC))有特异性抗体存在发挥作用的是 (NK 细胞)有特异性的是(胞毒 T 细胞)。25. 抗原提成细胞主要有(B 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单核吞噬细胞)。26. 免疫应答的三个过程是(感应阶段),(反映阶段),(效应阶段)。27. 免疫耐受的形成遇(抗原因素)和(集体因素)有关。28. 集体的细胞免疫是(T)细胞在抗原的作用下,通过释放(淋巴因子 )和(TC)直接作用来实现的最终将(靶细胞)破坏,从而达到(抗原)的目的。29. 体液免疫的生物学效应有(中和作用)(调理作用)(通过 ADCC效应)(激活补体)(免疫病理损伤)。 30. 细胞免疫的生物学效

14、应有(抗包内微生物感染)(抗肿瘤免疫)(参与移植排斥反应)(引起免疫损伤)。31. 免疫应答的主要特征(特异性)(记忆性)(MHC 限制性)(放大性)。32. Th 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主要通过抗原提呈细胞表面的(抗原肽MHCII 类分子复合物)与 Th 细胞表面(TCRCD4)相互作用后产生的。33. 人工自动免疫是向机体输入(抗原物质)免疫出现的(晚)但维持时间(长)多用于(预 防)。 34. 一般活疫苗优点是接种次数(少)用量(小)免疫效果(好)。 35. E 花环和淋转实验检测机体(T 细胞的免疫)功能,正常人外周血淋转率和花环形成率为(60%-80%)。36. 免疫增强的药物可以用于

15、(恶性肿瘤)(免疫缺陷)(胞内寄生菌感染)辅助治疗。 37. 细菌的基本结构从 外向内分别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鞭毛)(芽孢)(菌毛)。 38. 细菌细胞壁共有成分是(肽聚糖)G+菌细胞壁特有成分是磷壁酸,G-菌细胞壁特有成分是(脂蛋白)(外膜)(脂多糖)多层结构组成。39.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有(物质转运交换),(分泌胞外酶),(呼吸作用),(生物合成),(形成中介体)。40. 异染颗粒可用来进行(细菌鉴别)。 41. 革兰氏染色的意义有:(鉴别细菌),(指导选择药物),(了解细菌的致病性)。 42. 荚膜是构成(细菌致病性)的重要因素,鞭毛是细菌

16、的(运动)器官。 43. 菌毛有(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种,与致病有关的是(普通菌毛)可传递遗传物质的菌毛是(性菌毛)。44. 临床上常以杀灭(芽孢)作为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 细胞壁的功能有(维持细菌外形),(支持保护细胞),(物质交换),(具有抗原性)。45. 革兰染色阳性菌呈(紫色),阴性菌呈(红色)。46. 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是:(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适宜的 PH0,(气体)。47. 细菌以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一般细菌繁殖一代只需(20-30)分钟时间,结核杆菌繁殖一代需要(18-20)小时。 48. 细菌生长繁殖的曲线可分为(迟缓期),(对数增长期),(稳定期),(衰退期),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最好选用对数(增长期)。 49. 在体液免疫培养基中,细菌呈(均匀浑浊),(沉淀),(菌膜)生长现象50. 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发生明显改变是,可出现(菌群失调)。 51. 正常菌群对机体的有益作用包括(生物屏障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和(抗肿瘤作用)。 52. 某些正常菌群获得致病性条件是寄居部位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