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控制yu职业防护讲解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961423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PPT 页数:157 大小:7.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染控制yu职业防护讲解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感染控制yu职业防护讲解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感染控制yu职业防护讲解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感染控制yu职业防护讲解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感染控制yu职业防护讲解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感染控制yu职业防护讲解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染控制yu职业防护讲解课件(1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0/8,1,ICU感染控制与职业防护,山东省立医院 解 晨,2018/10/8,2,内 容 提 纲,ICU感染控制的意义 ICU感染控制的实践手消毒与洗手职业防护,2018/10/8,3,SARS,还会再来吗?,2018/10/8,4,医院感染知识,医疗的因素 病人在医院内直接或间接接触病原菌的机会较多。 病原菌侵入的机会较多,如各种诊疗技术操作可损伤皮肤粘膜,而让正常菌群进入体内。 各种手术治疗的影响 免疫抑制治疗 抗菌药物的影响,2018/10/8,5,真菌感染增加北京协和医院感染科病房 1980年至2000年真菌感染发生数量的变化,2018/10/8,6,按照科室的不同:综合

2、ICU的感染率较高,为27.7%,主要是下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内科中,血液科和神经内科较高,为10.58%和7.00%; 外科中,烧伤科和神经外科较高,为9.77%和8.53% 儿科中,新生儿科较高,为5.00%,主要是呼吸道感染。,2018/10/8,7,医院感染的危害,增加病人痛苦 增加医疗费用 影响医院效率 影响医院声誉,2018/10/8,8,与医院的效率、效益密切相关,延长病人住院时间外科伤口感染的病人住院日延长8.2天,产科手术延长3天,普通外科手术延长9.9天,整形外科手术延长19.8天(WHO,2002)据美国Jarvis于2000的报道,泌尿系统感染延长1-4天,外科手术

3、感染延长7-8天,每例伤口的治疗费用为4002600美元;医源性肺炎延长7-30天(Jarvis,2000);,2018/10/8,9,武汉同济大学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例病人延长住院时间10.37天;中山大学附一院、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及福建省人民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延长住院时间1518天;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对1999年12月2001年2月外科SICU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的研究表明:延长住院时间31天。,2018/10/8,10,增加了医疗费用美国每年因医院感染增加67亿美元医疗费用(Jarvis,2004);联邦德国每年医院感染的花费510亿马克;英国每年因医院感染增加17亿

4、英镑医疗费用。,2018/10/8,11,武汉同济大学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例病人人均多支出5058.28元;中山大学附一院、中南大学附属湘雅医院及福建省人民医院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每例医院感染病人增加医疗费用24003200元;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对1999年12月2001年2月SICU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的研究表明,每例病人增加医疗费用18368.1元。,2018/10/8,12,美国医院感染控制效果研究(SENIC)全国病床994,000张投入医院费用4000亿美元/ 年感染控制成本8亿美元/年(占全国医院总投入0.2)医院感染控制节约资金24亿美元/年,2018/10/8,

5、13,一、ICU感染的原因,1、易感人群密集。 2、医疗仪器消毒与灭菌不彻底。 3、介入性检查与治疗多。 4、内环境的污染与无菌技术操作不严。 5、抗生素应用不合理及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6、完全胃肠外营养引起肝功能下降及肠道内菌群失调。,2018/10/8,14,影响ICU医院感染的因素,病人因素:传染性、传染期 医疗因素:吸痰、插管、呼吸机应用、支纤镜操作、常规诊疗操作 防护因素:防护设备与质量、防护意识、防护技术与技巧 环境因素:病区结构与设置、通风与风向 管理因素: 暴露时间: 医护人员身体状态,2018/10/8,15,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救治一线的医护人员 医生: 护士: 病人生活护

6、理人员 病人运送人员 病区清洁工人等 进入ICU的家属、亲友,2018/10/8,16,ICU病人医院感染的特点,.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美国大型医院感染率为46,我国三级医院感染率为9.1,据文献报道:有2530的院内感染发生在ICU,ICU的院内感染率为15%18%,明显高于普通病区据美国报道,有些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率竟高达42%.大多数院内感染发生在已有严重基础疾病的病人.病原体是具有多重耐药的条件致病菌往往由两种以上复合感染.感染途径多为侵入性操作进入,机体全身免疫力下降时正常菌群移位定植.ICU院内感染处理棘手有时病人因院内感染而致命,治疗院内感染往往较处理原发疾病更困难,2018/10/

7、8,17,危重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因素,一、病人的易感性 二、有创监测操作多,侵入性导管放置成为感染的重要原因 三、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四、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的应用 五、其他药物的副作用 六、胃肠外营养的应用 七、ICU病室环境因素影响 八、设备的再污染 九、人为因素,2018/10/8,18,二、ICU内感染途径,1、空气传播。 2、接触传播。 (1)由污染的敷料、器械、食品及药剂等直接传播。 (2)由医护人员手、鼻等处的细菌间接传播。 3、自身感染。,2018/10/8,19,三、ICU内感染部位,1、呼吸道; 2、泌尿道; 3、血管内、血液内; 4、创口及创内引流; 5、腹腔内、胸腔内;

8、6、其它(眼、耳、口腔、皮肤、会阴部等)。,2018/10/8,20,发展中国家主动监测研究的医院感染率(),2018/10/8,21,按感染部位不同,前5位的医院感染分别是:,2018/10/8,22,2003年现患率调查NI的部位分布,2018/10/8,23,内源性感染病原体来源,2018/10/8,24,国外:美国每年5-10万人发生静脉插管感染占院内感染的13%。 国内:有报道ICU中与导管相关的感染占30%。其中中心静脉插管感染占静脉导管感染的90%。静脉导管尖端培养致病菌阳性率为25%,其中有37%的血培养为阳性,血培养阳性者病死率达66.6%,静脉插管感染的现状,2018/10

9、/8,25,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的肺部感染率高达7-70%; 有人报道81例机械通气病人有56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高达69%。 感染源: 自身皮肤、咽喉部、呼吸装置 感染途径:口咽部定植菌下移呼吸装置污染自身菌群移位医护人员手传播污染的器械为媒介周围环境传播(床边、洗手池、听诊器。),气管切开与气管插管的肺部感染,2018/10/8,26,四、ICU感染的预防1,1、布局合理; 2、室内空气的净化与消毒及效果监测; 3、污染用物及一次性医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4、医疗设备与器具的清洁与消毒; 5、ICU的工作人员要求; 6、注意病人各种留置管路的观察、局部护理与消毒,加强医院感染监测;,201

10、8/10/8,27,感染控制的管理,ICU的感染控制 ICU设备 - 減少人流 - 卫生设施:缓沖间,洗手及更衣设备 - 病床空间:20 m2 - 病床距离:2 m - 空气消毒及淨化 (e.g. 紫外线) - 隔离病房 室內之基本清洁及消毒 - 门、窗、柜、床及地面之清洁及消毒 - 空调滤网的定期更换,2018/10/8,28,四、ICU感染的预防2,7、正确合理应用抗生素; 8、加强对各种监护仪器设备、卫生材料及病人用物的消毒与管理; 9、严格探视制度,限制探视人数。探视者应更衣、换鞋、戴帽子、口罩,与病人接触前要洗手; 10、对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药菌感染的病人,严格消毒隔离措施。,2018

11、/10/8,29,内 容 提 纲,ICU感染控制的意义 ICU感染控制的实践手消毒与洗手职业防护,2018/10/8,30,搞好ICU感染管理工作 三个关键环节,组织落实 监测得当 措施有效,2018/10/8,31,ICU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目标 预防医务人员因接触而感染 预防病人感染 预防病人间交叉感染:感染病人与其他病人 预防危重病人的继发性感染(细菌、真菌、病毒等) 预防其他进入人员的感染(家属及探视人员等),2018/10/8,32,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

12、径,易感人群,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医院感染的传播链,2018/10/8,33,ICU 医院感染管理措施,传染源病人管理 针对传播途径的措施: 保护易感者,2018/10/8,34,ICU 预防院内感染的基本原则(1),切断传播途径(针对相应病毒和细菌、真菌) 病人排出物消毒 空气消毒 手消毒 污染物品消毒 环境消毒,2018/10/8,35,ICU预防的基本原则(2),保护易感人群(针对未受感染的人) 没有疫苗没有特异性预防措施 严格的个人防护 避免接触传染源 增强体质,避免过度疲劳 避免感冒等有发热症状的常见病。,2018/10/8,36,ICU的消毒方法,1、净化ICU的环境; 2

13、、进出ICU病房的方法; 3、ICU内手指消毒与患者诊治顺序; 4、喷雾器与加湿器的消毒; 5、空气过滤器的消毒; 6、人工呼吸机床与麻醉机的消毒; 7、内窥镜的消毒; 8、其它ICU内预防感染对策。,2018/10/8,37,管理病人传染源的原则,尽早隔离收治的感染病人 限制病人/医务人员活动范围,减少院内感染 减少病原体排放污染,2018/10/8,38,传染源病人管理隔离,隔离是防止传染病传播最有效的手段。隔离的目的:减少病人交叉传染;减少病人传给其他病人。 隔离的方式:飞沫隔离、空气隔离和接触隔离 隔离的措施:隔离病人传染源;保护性隔离。,2018/10/8,39,隔离的实施方法:严格

14、分区,1、区域隔离: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2、房间隔离:清洁区、污染区,2018/10/8,40,隔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概念不清。 分区不明确、各区之间有交叉。 缺乏实际的隔离屏障。,2018/10/8,41,隔 离 室,设置:经空气、飞沫传播疾病的必须要有隔离室,相同病原菌感染的患者可在同一隔离室。 隔离室的条件:负压系统,气流应从清洁区流向污染区,每小时换气6-12次;有病人时隔离室的门应关闭。,2018/10/8,42,目的,1 A系统 2 B系统 3 普遍预防 4 体内物质隔离系统 5 标准预防,隔离的种类,2018/10/8,43,隔离的种类 :A系统,严格隔离、接触隔离、呼吸道

15、隔离、结核菌(病)隔离(抗酸杆菌AFB隔离)、肠道隔离、引流物-分泌物隔离、血液-体液隔离,2018/10/8,44,B系统的隔离措施,采用的隔离措施是根据每种疾病的需要单独考虑。 对每种疾病是否采取单间病房、戴口罩、穿工作服或戴手套,用“是“、“否“或者有条件的“是“列在各栏目中, 并列出感染材料和要求隔离的期限。,2018/10/8,45,标准预防隔离,把所有病人(无论是门诊病人还是住院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不包括汗液、除非被血液污染)、破损的皮肤、黏膜等一律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物质,凡接触这些物质时均须采取适当的消毒、隔离等防护措施,以降低医务人员和病人、病人和病人间的微生物传

16、播的危险。,2018/10/8,46,标准预防隔离,第一部分:“标准预防”适用于医务人员接触所有病人的预防措施 第二部分:针对有传染性的病人或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体,按其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是除“标准预防”以外的隔离措施,是必须阻断传播途径才可预防的感染。包括传播途径空气隔离、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2018/10/8,47,基于传播途径的预防,是针对有传染性或疑有传染性的患者或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病原菌感染的预防,是除标准预防以外的隔离措施,必须通过中断传播途径才可预防的感染。包括有三类:空气隔离、飞沫隔离和接触隔离。他们可以联合为有多重途径传播的感染性疾病的隔离。,标准预防隔离,2018/10/8,48,标准预防:基本特点,即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即防止疾病从患者传至医护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护人员传至患者 目的:既达到减少病人间相互传播病原体的危险,也达到降低医院工作人员蒙受感染风险的目的。 标准预防已被广泛使用,并付诸实施,确见成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