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盛世”_教学设计_教案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960954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元盛世”_教学设计_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开元盛世”_教学设计_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开元盛世”_教学设计_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开元盛世”_教学设计_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开元盛世”_教学设计_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元盛世”_教学设计_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元盛世”_教学设计_教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 3 课 开 元 盛 世 教案1.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初步了解唐朝开元时期政治经济的发展情况。主要内容有:开 元年间政治清明的“开元之治”,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技术的提高,商业的繁荣及城 市的发展,形成“开元盛世”等一系列史实。2通过对历史现象的归纳和分析,提高归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图片、动 画等辅助教学,提高观察能力;通过学习唐玄宗前、后期的统治变化,能够客观地评价历 史人物。2.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难点难点 1重点“盛世经济的繁荣”一目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为盛世最重要的反映在经济繁荣方面。2难点曲辕犁、筒车是唐朝先进的农业工具,但是它们的结构原理和先进性

2、,学生不易理解, 难以形成准确的概念。而且,现在的学生对于农具的了解又极少,因此农业工具的改进是 本课教学的一个难点。3. 教学用具教学用具 多媒体工具4. 标签标签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导入一:讲新课以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首诗忆昔,有人知道这首诗 的作者是谁么?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晚年所作。诗中的前三句向我们描述 的一个什么样的局面呢?这个繁荣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开元盛世”,虽然这 其中有一定的溢美成分,但也不是没有根据,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开元盛世” 。导入二:唐朝前期处于繁荣阶段,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封建盛世时期。唐太宗 统治时期,他吸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任用贤臣,善于听取大臣们的批

3、评和意 见,从而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面,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之后的武则 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继承了唐太宗时期的一些政策,下令奖励农 桑,发展农业生产。还重用有才能的人做官,社会经济继续发展。武则天的统治,上承“贞观之治”,向下又开启了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前 期,唐朝达到了全盛时期。你了解唐玄宗么?想领略唐朝前期的盛世风采吗? 今天我们来共同探讨这一段历史。(二)讲授新课1“开元之治”开元之治局面是怎么样形成的呢?我们得先了解唐玄宗即位前的唐朝政局:武则天死后,唐朝政局动荡不安,先是唐中宗复位,而由于他昏庸懦弱,大权 落入皇后韦氏及其女安乐公主手中。韦皇后于 710

4、年将中宗毒死,开始临朝听 政,想做第二个武则天。睿宗李旦之子李隆基与姑母太平公主合谋,杀死韦皇 后和安乐公主及其党羽,扶睿宗复位。睿宗即位后,李隆基被立为太子,但大 权掌握在太平公主手中。太平公主有拥戴之功,大树私人势力,当时有一种说 法,“宰相七人,五出公主门”,可见太平公主与李隆基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712 年 8 月,李隆基在姚崇、宋璟等人的支持下,先发制人,太平公主被赐死 于家。不久,睿宗将帝位传给李隆基。李隆基继位后,改年号为开元,李隆基 即为唐玄宗,亦称唐明皇。至此武则天下台之后动荡的局面才稳定下来。唐玄宗即位前期,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唐朝一步步走向繁盛。请同学们在教材中 找到,他是

5、怎样做的呢?(1)重用人才。唐玄宗走马任姚崇的故事,说明唐玄宗对人才的重视。姚崇早 年为武则天提拔重用,官至副宰相。开元年间,唐玄宗先后任命正直干练的官 员姚崇、宋璟、张嘉贞、张九龄等人为宰相,在他们的辅助下,针对时弊,进 行了一些卓有成效的改革。(2)除了任命姚崇做宰相外,还特别重视地方吏治,把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到地 方任职,并亲自考核县令政绩。(3)节俭。开元初,唐玄宗还命人烧毁宫内一批珠玉锦绣,表示不再用奢侈物 品的决心。因为上述各项改革,开元年间吏治清明,政局稳定,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推动了教育文化的繁荣,成为唐王朝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之治”。请同学比较唐玄宗和他曾祖父唐太宗有哪几

6、点相同的地方?都善于用人,重视吏治,重视农业生产,戒奢从简。都出现了中国封建时代著 名的治世开元盛世和贞观之治。史书上称其统治为“贞观之风,一时复振” 。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盛世经济的繁荣要了解一个国家或王朝经济发展情况,主要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三方面入手。农业我国封建社会一直都是以农为本。我们先了解一下这个最重要的生产部门 农业。(1)据统计,唐玄宗开元时期共修水利 38 处,天宝时又修 8 处,合为 46 处。 不仅遍及黄河、长江流域,连边远山区也有。(2)农耕技术也有很大发展,北方的农业经济有较快的恢复和发展,精耕细作 的农田越来越多。南方首先是水稻广泛采用育秧

7、移植栽培,产量大大增加。唐代的水稻,广泛采 用育秧移植栽培技术。方法是将稻种先培育成秧苗,再移植到稻田中,这种方 法至今仍在沿用。大家想想,育秧移植栽培与以前的漫天撒种、靠天吃饭的种 植方法比起来,有哪些先进之处?育秧移植栽培推广后,农民可选择健康、茁 壮的秧苗移植,保证了收获时的产量和质量。其次,唐代还大量栽种早稻,也 就是一种在六七月份就可以收割的水稻。这样,在气候温暖、雨水充沛的南方 就可再抓紧时间种第二次水稻,于是出现了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 粮食产量大大增加。当时,高梁、荞麦等并非中原的农作物也来到黄河流域安 家落户,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3)蔬菜有许多新品种,大都是从西域传

8、入的。唐时的蔬菜新品种有菠菜(唐代由尼泊尔传入我国的)、莴苣和食用菌等。茭 白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水生蔬菜,世界上以之为蔬菜而进行培育的唯有我国。(4)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我国是茶的故乡,是世界上种茶、制茶、饮茶最早的国家。茶最初被当作一种 药材,在长期的医药实践中,人们认识到茶不仅可以治病,而且味道清香,可 以清热解渴,是一种很好的饮料。西汉时,完成了从药用到饮料的过渡,当时 已有煮茶、卖茶的记载。东汉著名医学家华佗就已认识到茶对人能起到兴奋大 脑和心脏的作用。三国时,江南一带已形成饮茶习惯。魏晋南北朝时,茶被用 来招待客人。唐时南北统一,各地交往密切,饮茶

9、风气从南方传入北方,中唐 以后又从中土传往塞外,渐成为各族人民日常生活之必需品。黄河流域的关西、 山东饮茶之盛,达到了“累日不食犹得,不得一日无茶”的地步。在一些城市, 已经出现专门卖茶的茶馆。由于茶的需要量大增,刺激了茶的生产和贸易,除野生茶树外,大量进行人工 栽培。唐时茶叶产地遍及今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 苏、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陕西等省。茶叶生产已是江南农业的重 要部门。茶树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也有显著进步。南方的茶叶,通过大运河和陆路大批运往北方。793 年唐政府征收茶税,“十税其一”,是年征得茶赋 40 万缗,约当全年收入的 1/15。(茶马古道是唐宋以

10、来汉藏民族之间进行商贸往 来的重要通道,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以马帮为主要运输方式的一条古代商 道。传播茶文化。)唐代茶业承前启后,不仅在南北朝的基础上有了迅速发展,而且影响及于世界。 从唐代开始我国的茶叶相继输往世界各国。至今各国语言中茶字语音,无不源 出于我国的茶字,可见茶是我们祖先对人类饮料的一大贡献。陆羽,唐朝人,我国古代著名的茶叶专家。所著茶经一书,内容十分广泛, 对茶的起源、茶的形状和种类、茶的产地、采茶的器具、制茶的过程、煮茶的 方法、饮茶的茶具、茶叶优劣的区分和水质品第的鉴定等,都做了比较全面系 统的论述。这是我国茶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茶书,对后世 研究茶史有相

11、当影响。从宋代起,陆羽就被人称为“茶神”了。现在有许多茶 楼起名叫做陆羽,也是借助他的声望。(5)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辕犁和筒车。曲辕犁:耕犁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它的结构也是随着时代的变迁 而发生着变化。(对比)唐以前笨重的长直辕犁,回转困难,耕地费力。看汉 代耕犁有一个又直又长的犁辕。江南农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一种轻便的 短曲辕犁,又称江东犁。曲辕犁由 11 个部件组成。重大改进有三处。长直辕改成了短曲辕。(看录像) 不仅转弯灵便了,还使整架犁体积变小,重量减轻,用一头牛牵引就能运行自 如,改变了过去二牛抬扛的耕作方法。节省了人力、畜力。另外,唐代人还对 耕犁的其他细节

12、进行了改造。西汉耕犁已装有犁壁,唐代时加以改进,唐朝 的犁壁呈圆形,可自动将土推至两侧,减小了耕犁前进的阻力,而且能翻覆土 块,以断绝草根的生长。曲辕犁装有犁评,可调节铲入地的深浅,便于深耕 或浅耕。而这些看似简单的改造,都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辛勤劳作中摸索 出来的,是他们智慧的结晶。改造后的曲辕犁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犁。除 了耕地,灌溉在农业生产中也是至关重要的,我国人民很早就使用各种水车进 行灌溉。到唐代,由于农业发展很快,不仅平原地区良田万顷,就是山地、丘陵一带的 荒地也被大量开垦。为了适应那里的需要,人们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 这是一种利用水力转动的筒车。筒车用竹或木制成一个大型

13、立轮,由一个横轴 架起,可以自由转动。轮的周围斜装上许多小竹筒或小木筒。把这个转轮安置 在溪流上,使它下面一部分浸入水中,受水流之冲击,自行旋转不已。轮周斜 挂的小筒,当没入水中时满盛溪水,随轮旋转上升,由于筒口上斜,筒内水不 流洒。当立轮旋转 180时,小筒已平躺在立轮的最高处,进而筒口呈下倾位 置,盛水即由高处泄入淌水槽,流入岸上农田。这对解决岸高水低、水流湍急 地区的灌溉有着重大意义。这种自转不息、终夜有声的筒车,确实是人无灌溉 之劳而田有常熟之利。一昼夜可灌田百亩以上。功效比翻车大得多。同时既节 省上人力、畜力,又提高了效率。但它也有局限性,在水势平缓处它无法发挥优势。可见,古代科技是

14、在不断发展、循序渐进的。筒车最适宜用在岸高水低、 水流湍急的地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唐朝时这种水车就已传到日本。(6)人们积极抗旱,治理蝗灾,抗拒天灾的能力增强了。手工业丝织业:唐代丝织品的花色、品种繁多,而其精美和织造技术的高超主要反映 在当时妇女们多姿多彩、精致华美的服装上。丝织品品种花式繁多,争奇斗艳, 琳琅满目,主要有绢、绫、锦、罗、纱、绮、等。出示阿拉伯商人与唐朝官员的对话,阿拉伯商人与唐朝官员的对话中反映出什 么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唐朝丝织技术高超,丝绸质地很薄。唐代长安 的官营丝织业作坊,设备先进,技术水平高,是全国的纺织中心。唐代中央政 府设有织染署,专为皇室和百官大臣织造

15、高级丝绸。织染署属下有 25 个作坊, 负责不同的工种,可见当时纺织、印染业的分工,已经非常精细。陶瓷业:图片。除丝织品外,中国的陶瓷器也是世界知名。唐朝陶瓷业达到很 高的水平。瓷器制造至此才与陶器制造完全分离,成为一个独立的手工业生产 部门。唐代人以陶瓷器为日常生活用品,许多精品还有很高的艺术价值。那时 出现了一批制瓷名窑。唐代陶瓷器品种很多,以越窑青瓷和邢窑白瓷最负盛名。 它们各具特色,其中精品更令人爱不释手。邢窑产品远销海外日本、埃及、印 度等地。图中唐朝的白瓷为邢窑烧的白瓷汤瓶,通体呈白玉般的色泽,使造型 更显稳重。闻名于世的唐三彩也是在这时创制的,是陶器的一种。唐三彩是一种铅釉陶器。

16、 它先以白色黏土作成陶胚,放在窑内素烧。陶胚烧成后再上釉进行釉烧,彩釉 多是白、黄、绿、褐、蓝等色。化学分析表明,彩釉主要是矽酸铅,用铅和石 英配制而成,透明无色。制作时先在白地的陶胎上涂一层无色釉,然后再涂各 种金属氧化物作为呈色剂,进行釉烧。工匠们可以配出浅黄、翠绿、天蓝等色 彩。由于铅釉高温流动的性质,烧时往下流淌,呈现出从浓到淡的层次,融合 绚丽,斑驳淋漓,成为闻名于世的唐三彩。这表明,当时工匠们对化学原料特 性的认识、对火焰的控制,已达到很高的水平。本来陶器的特点是胎质粗糙, 釉色不透明,但唐三彩却以独特的工艺而引人注目。(影片)这种精湛罕见的 工艺成为陶瓷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至今它仍以其明丽的色彩和生动的造型而 备受世人青睐。唐三彩制作精细,造型独特,很受外国人欢迎。印度、伊朗、 埃及、日本、朝鲜和意大利等十多个国家,都曾发现唐三彩制品。由此可见, 唐三彩是唐代重要的出口货品。农业、手工业发展迅速,人们为获得不同的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