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版1学生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案例分析 2014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933521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PPT 页数:135 大小:3.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版1学生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案例分析 2014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修改版1学生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案例分析 2014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修改版1学生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案例分析 2014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修改版1学生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案例分析 2014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修改版1学生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案例分析 2014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改版1学生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案例分析 201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版1学生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案例分析 2014(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生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案例分析,哈尔滨学院 周淑红 ,导引案例:2、5倍数的特征(这节课来自一所生源比较好的学校) 老师在黑板上写出:895、1024、11300、449 师:这些数都很大,我能不计算就知道哪个是2的倍数?哪个是5的倍数?(老师故意显得很“牛”的样子) 许多学生高高举手齐说:“我也能,我也能”。 教师略微迟疑的指名回答。 生1:“895、11300是5的倍数,1024、11300是2的倍数。 师:他说的对吗? 生2:“对,因为个位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是0或5的数是5的倍数。我还知道个位是0的数既是2也是5的倍数”。(全班随声回应表示支持),“没想到这么多学生都

2、知道了!真不知道该怎么教了?”这是课后老师的第一句话。,困惑1:当我“自信”的站在讲台上实施教学设计的时候,刚呈现课题,许多学生已经把主要内容喊了出来,我还要让学生“懂装不懂”吗?,困惑2:面对我精心安排的情境或活动,学生却兴趣索然;我还要继续吗?,困惑3:我认为学生应该会的却不会,我认为掌握不太好的却出乎意料的顺利,究竟是什么地方出现了问题?,困惑4:苦思冥想,难以出新,教学实际与预设的效果相差很远,如何完成一节让自己畅快自豪的好课?,?,作为老师,我对学生做到了然于胸了呢?,回到导引案例:显然老师缺乏课前对于学生的了解,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这个案例折射出平时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教学活动的

3、设计仍然更多地从教师如何教的角度来考虑,而忽略了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一、教师做学生研究的意义 (why?) 二、学生研究的内容 (what?) 三、学生研究的方法(how?),学生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案例分析,我们的预言都错了 1979年中美初级教育考察互访报告,1.中国教育的反思,(一)背景:为什么要做学生研究,一、教师做学生研究的意义,惯子如杀子,老师苦口婆心讲一天,不抵学生网上转一圈,社会教育,孩子们的反应,不易的教师,2.中国教育的反思看自己,终身学习者:信息化时代,即终身学习时代,职前教育不足以保证教师一劳永逸。教师需要终身发展,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 终身学习的示范:在基于

4、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的教学环境中,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源,教师不能再把传递知识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是要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学习”,指导学生懂得从哪里获取自己需要的知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成为会学习的终身学习者。,教师所处的时代(1):信息化时代,教师所处的时代(2):教育改革时代,重视的对象: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作用凸显 专业化:以素质教育为指引的基础教育改革,需要能够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改革的对象:提升教育质量,必须提升教师质量 去专业化:补缺模式(“继续教育工程”等)的教师“培训”在一定程度上是以教师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或不足为前

5、提假设的,因此,教师是被改造、被发展的对象,巨大压力承载者:望子成龙的家长对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往往“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家长关心的仍是自己的孩子能否上大学、进名牌。追求升学率,使教师承受巨大压力。 无限责任担负者:一些家长或出于工作上的繁忙,或出于常年打工在外,把孩子的教育全部托付给学校(教师既当老师又当父母,承担无限责任。学生一旦出了安全事故,学校和教师被告上法庭者并不新鲜 。 独自苦撑局面者: “三间”(时间、空间、人际之间 )的丧失,使得支撑学校和教师工作的生活文化基础坍塌(学生难教);教育出现病态:家庭教育智育化、社区教育空洞化、学校教育疲惫化。,教师所处的时代(3)

6、:独生子女时代,“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给儿子的信,(1)中国教育,(二)意义: 1.学生研究凸显教育的本质,社会本位,社会需求是主导:学而优则仕 孔子:因材施教 朱熹:循序渐进:“读书之法,当循序而有常” 蔡元培:尚自然展个性,教育方针:德智体美劳五育,(2)西方教育,学生需求为中心:人的本质是自由的,倡导通才,个性解放 苏格拉底:教育的目的是发展人的自然禀赋 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让智力充分发展) 赫尔巴特: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必须以心理学为基础,多方面兴趣理论,杜威,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

7、目的,皮亚杰认为人类的智力发展是有序进行的,这种按时间次序进行的阶段,中间是不会改变的。对每个个体来说,智力的发展又是随着每个特有的遗传特征和环境特点而改变的。,婴儿期0岁到2岁:感觉运动阶段,属于直观行动思维(感知动作思维)水平。 幼儿期2岁到7岁:前运算阶段,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水平。 学龄初期7岁到12岁:具体运算阶段,这些运算仍是零散的,还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是形象抽象思维水平。 少年期12岁到15岁:形式运算阶段,即具体运算思维在经过不断同化、顺应和平衡,在旧的具体运算结构的基础上初步出现新的运算结构,是经验型为主的抽象逻辑思维水平。,皮亚杰: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

8、步建构起来,“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不同的建构主义流派对学习观的共同认识是:强调复杂学习环境和真实的任务;主张用多种方式表征教学内容;主张理解知识建构过程;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突出“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目的为了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多元智能理论语言智能、 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节奏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主义智能1983年美国霍华德加德纳智力的结构,后现代思想:倡导个性,人的成长是个性化的,大班上课是不人道的

9、(大课之后应马上跟着小课,给学生讨论和表现的机会),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数学现实数学化再创造,儿童学习数学是一种有指导的“再创造”的过程。要让儿童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经历学习过程,用自己理解的方式去探求未知。,2.学生研究转变了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对待培养目标的认识和态度上 (培养什么样的人?为什么培养?怎样培养?),专业理念与师德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教育理念是教育行为的内在依据,教育行为是教育理念的外在表现。,1.对小学生的态度与行为关爱小学生,重视小学生身心健康,将保护小学生生命安全放在首位。2.对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将小学

10、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小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研究转变的是教师的思维方式以及对教学工作甚至生活的态度。,一个基点:热爱数学 三个维度:人文精神、科学素养、道德品质 六个层面: 1.数学本身的文化内涵,以优秀的数学文化感染学生 2.数学内容的美学价值,以特有的数学美陶冶学生,3.学生研究反映了数学学科德育的总体设计,3.数学课题的历史背景,以丰富的数学发展史激励学生 4.数学体系的辩证因素,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学生 5.数学周围的社会主义现实,以昂扬的斗志鼓舞学生 6.数学教学的课堂环境,以优良的课堂文化塑造学生张奠宙数学学科德育的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学生研究

11、从广义上看,是指为了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而从工作需要出发,教师对学生所进行一系列的调查、研究与分析等研究活动。从狭义上看,是指教师为了有效的达成学生的发展目标,对学生的知识、经验、兴趣、情感以及学习方式、问题解决策略和障碍等方面进行了解、分析与把握的过程。,二、学生研究的内容,存在的问题,思想误区:狭义化不是数学教师的事行动误区:功利化顺便时研究,(一)什么是学生研究,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环节是由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所构成: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教师的“教”就是为了学生的“学”,而学生的“学”也影响着教师的“教”。,事实上,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促

12、进学生的全面发展。,1.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 2.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 3.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 4.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 5.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借鉴曹才瀚、蔡金法数学教育学概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二)“学生研究”研究什么,1.研究学生的知识基础,案例: 二年级下册推理学情分析,如果我不得不将诸多教育心理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即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奥苏伯尔,说 一 说,返回,案例5角的初步认识师: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角。 生活中哪些地方有角呢? 生:黑板上; 生:钟面上; 生:还有墙角、桌角。,A教师:那是角吗?请你

13、再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搞清楚后,再回答。B教师:你看这位小朋友可真会联想。讲到角,就想到了我们的墙角和桌角。这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词语啊!让我们来观察比较一下,这里的角和我们今天学习的角,有没有什么不同呢? 生观察并说。 师:是啊!它们两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有很多的不同。我们看,从一个墙角上,可以看出几个和我们书上画的一样的角呢? 生:三个。 师:从一个桌角上看呢? 生:也是三个。 ,学生头脑中已经有着许多和“学校数学”内涵不同但名称相同的概念,有着很多被称为“日常数学”或“民俗数学”的知识。研究学生,就必须要了解孩子们已有的实际认知结构,并努力地促进二者的相融。,反思,返回,2.

14、研究学生的思维特点,小学儿童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好强与好胜,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但仅凭这种欲望和动机往往是不能完成探索的,教学中适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既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策略,又提供了实施目标的具体手段(解题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思维过渡,而且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抽象思维的重要途径,将极大地促进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发展与完善。,新课程标准下教师的职责已不再是只传递知识,而是要引导、激励学生思考。数学教学的艺术不只在于传授的本领,更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引导、启导、诱导;组织、示范、矫正;在学生不疑处设疑,在学生不问处设问,让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

15、去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从而学会怎样学习,怎样思考,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儿童空间思维水平发展的阶段性,下面哪两个图形最像?,从小学生几何思维水平的发展看,大致有以下阶段:1.水平0 前认知阶段2.水平1 直观化阶段3.水平2 描述/分析阶段4.水平3 抽象/关联阶段,什么是数学问题数学问题是指人们在数学活动中所面临的、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境状态。数学问题不同于一般的练习题,它是一种情境,它可能有一解或多解,它具有足够的复杂性,能对学生形成一定的挑战。,数学问题的特征 (1)障碍性 (2)探究性 (3)可接受性,例:把一根1.5米长的长方体木料横锯成4个小长方体,表

16、面积增加了9.6平方厘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多少?,案例:复数的引入,再现了数学家卡当的重要的艺术 把10分成两个数的和,使它们的乘积为40 他按照以往的经验列出方程:x(10-x)=40 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迷惑不已,你知道为什么吗? 你想怎么解决? 为了使负数开平方,你觉得应该引进一个什么数,才能使运算能进行下去? 根据大家的想法,假设引入i,使 i2 = -1,你觉得应该会产生哪些新的形式的数呢?,01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片段评析,师:我们学过的010这些数之间有一定关系,常常能形成一些有趣的问题。 出示:把0、1、2、3、4、5、6、7、8、9十个数填在里,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学生思考一段时间后,但没有人能解出来。),师:数学中有些问题的道理就在我们生活当中。你们想想生活中的什么像“=”这样也是衡量两边物体的大小和轻重的?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积极发表意见。有的说像称,有的说像跷跷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