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培训课程教育心理学第46章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932225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4.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培训课程教育心理学第46章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教师资格证培训课程教育心理学第46章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教师资格证培训课程教育心理学第46章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教师资格证培训课程教育心理学第46章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教师资格证培训课程教育心理学第46章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培训课程教育心理学第46章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培训课程教育心理学第46章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次课:4-6章,第四章 学习动机,评价目标 识记学习动机、自我效能感、问题情境等基本概念 理解学习动机的结构及其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观点 运用学习需要形成的两条途径在实际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分析需要层次理论、成败归因和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的启发作用,提纲,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 第二节:学习动机的理论 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 (一)动机及其功能定义:引导和维持个体活动,是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结构。动机的三种功能(多选)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强化功能,(二)学习

2、动机及其基本结构,二、学习动机的种类,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结论: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惟一条件。,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1、强化理论,行为主义认为,一种操作发生以后,接着呈现强化刺激,那么这个操作发生的概率就增加。 强化后果对操作行为的增强作用是自动实现的,无需认知的中介作用。,2、需要层次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 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基本观点 (1)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尊重、自我实现。 (2)五种基本需要按一定顺序逐级上升。(3)只有低一级需要基本满足后,高一级需要才能成为行为动力。,2

3、、需要层次论(续),“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3、成就动机论),阿特金森(Atkinson) 他从成就动机中区分出两种不同的倾向:追求成功的动机倾向与避免失败的动机倾向。 这两种力量的组合形成如下四种情况:,成就动机的结构影响人们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 求成型的人喜欢选择有50%把握、有一定风险的工作; 避败型的人倾向于回避有50%把握的工作。,4、成败归因理论,维纳(Weiner)使归因理论不断完善。他提出,归因可按三个维度分类:内外源、稳定性、可控性。,成败归因理论的理论与实际作用,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 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个体的心理特征; 有助于从特定的

4、学习行为及其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情况下可能产生的学习行为。,5、自我效能感理论,提出者:班杜拉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个人对自己是否能够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理论的主要观点:人的行为受行为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第三节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论述、简答),1、创设问题情境,实行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 正确指导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1、创设问题情境,实行启发式

5、教学,问题情境: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努力克服,学生经过努力又是可以克服的那样一种学习情境。问题情境具有障碍性、探索性和可接受性。,2、根据作业难度,适当控制动机水平,耶尔克斯多德森定律,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学习反馈指对学习过程或结果的了解与知悉。反馈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1)激励动机作用(2)提供信息作用 为了有效的激励学习动机,反馈应该是即时的、充分的。,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归因 积极的归因模式(请仿写第二句) (1)成功能力强自豪、自尊增强对成功的期望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2)失败 / 。 消极的归因模式(请仿写第三句) (3)成

6、功 / 。 (4)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第五章 学习的迁移,评价目标: 识记迁移、正迁移与负迁移、垂直迁移与水平迁移、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定势等基本概念 理解早期的四种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结合实力分析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定势等因素对迁移的影响;分析如何应用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迁移,提纲,第一章:学习迁移概述 第二章:学完习迁移的基本理论 第三章:迁移与教学,第一节 学习迁移概述,(一)什么是学习迁移? 定义:学习的迁移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

7、论语.述而,(二)迁移的种类,1、正迁移与负迁移 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也称干扰。指一种学习中学得的经验对另一种学习起阻碍作用。,骑自行车,骑摩托车,打羽毛球 (压腕),打网球 (不压腕),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加涅),水平迁移:垂直迁移:,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梯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3、特殊迁移与一般迁移(布鲁纳),特殊迁移(special transfer):具体知识与动作技能的迁移。 一般迁移(nonspecial transfer):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

8、的迁移。这一类迁移是教育的核心。,“面积计算原理:面积可加”,4、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三)迁移的作用(简答),1、迁移对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直接的促进作用。 2、 迁移是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的有效途径,是能力与品德形成的关键环节。 3、迁移规律对于学习者、教育工作者以及有关的培训人员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第二节 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一、形式训练说二、共同因素说三、类化说四、关系理论,第三节 迁移与教学,一、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简答、论述) 如果是简答题,回答时形式如下: 题: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答: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1、相似性2、原有认知结构3、学习的心向

9、与定势,如果是论述题,回答时形式如下: 题:请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答: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 1、相似性 相似性由两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共同成分越多,相似性越大,就有利于迁移。如英语和法语有较大的相似性,学习时较容易产生迁移,而英语和汉语相似性较小,不容易产生迁移。2、原有认知结构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原有认知结构对前一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这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其次,原有的认知结构的概括水平对迁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再次,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策略以及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控制的元认

10、知策略,这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3、学习的心向与定势心向和定势是先于一种活动而又指向该活动的一种动力准备状态。心向和定势对迁移的影响究竟是积极的影响还是消极的影响,关键是要使学习者意识到定势的这种双重性,既要又要,二、促进迁移的教学(简答、论述) 如果是简答题,应这样回答: 题:促进迁移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答: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如果是论述题,应这样回答: 题: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如何从教学方面促进学生学习 的迁移。答: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精选教材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

11、泛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而每一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技能和行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其迁移价值较大,较适合作为教材内容。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精选的教材只有通过合理的编排才能充分发挥其迁移的效能,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第六章 知识的学习,评价目标: 识记知识、知识直观和知识概括的类型、记忆的三个系统 理解知识及知识学习的分类、提高知识直观效果的方法、提高知识概括效果的方法、遗忘规律及遗忘的原因 比较三种直观方式的优缺点,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提纲,第一节 知识学习概述,一、知识的类

12、型知识就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后获得的 信息及其组织。,二、 知识学习的类型(区别分类、选择题),三、知识学习的过程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 知识学习过程包括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知识的提取三个阶段。 四、知识的学习作用(简答)1.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校的主要任务之一。2.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和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3.知识学习是创造性生产的必要前提。,第二节 知识的获得,一、知识直观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 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 物的具体的、感性的、特殊认识的加工过程。 (一) 知识直观的类型(简答题)1.实物直观2.模象直观3.

13、言语直观,(二) 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简答、论述题),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简答、论述),二、知识的概括 (一) 知识概括的类型感性概括VS理性概括 (二) 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简答、论述题),一、三个记忆系统,反应R,瞬时记忆(感觉记忆) 编码方式:感觉后像 保持时间很短:0.252秒 未进入意识状态,部分信息被注意,进入短时记忆,其余迅速消退,容量:72 项目组块 分成: 直接记忆和工作记忆保持时间:5秒2分,经过复述,转入长时记忆,未及时复述部分被后来信息覆盖,造成遗忘,容量无限信息来源:对短时记忆的深加工或者印象深刻一次性获得的保持时间:1分钟以上,容量无限遗忘原因:自然衰退、干扰等,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二、 知识的遗忘及其原因(一) 遗忘及其进程,表明人类的遗忘不是均速进行的,刚学过是先快后慢 以后在短时间内的遗忘比较快,量也比较多 随着时间的消逝,遗忘逐渐缓慢下来,到了一定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二) 遗忘的理论解释(简答),三、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简答、论述题),如何合理进行复习?,谢谢, 请下课后认真 翻看教材和真题!,课件邮箱: 密码:2011yangyan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