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解你的员工,欣赏你的员工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559185 上传时间:2017-03-2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解你的员工,欣赏你的员工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解你的员工,欣赏你的员工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解你的员工,欣赏你的员工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解你的员工,欣赏你的员工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解你的员工,欣赏你的员工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解你的员工,欣赏你的员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理解你的员工,欣赏你的员工(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第三讲 “理解你的员工,欣赏你的员工” 现代管理理论与实践 对人性问题的探讨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希望解决的问题 对员工的态度 1、态度的含义 态度是关于客观事物、人和事件的评价性陈述 2、态度的结构 认知成份 情感成份 行为成份 3、态度的作用 态度代表一种基本倾向(积极的、肯定的、正面的或消极的、否定的、负面的),决定了人际关系之间的基本特征和可能产生的结果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一、西方管理界对人性问题的探讨 1、 经济人假设 ( 1)人性本恶 ( 2)好逸恶劳是人的天性,人不愿意、也没有能力承担责任 ( 3)人工作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报酬、维持生存的需要

2、 ( 4)因此,应该用奖赏结合处罚的手段促使人努力工作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2、 自我实现人假设 ( 1) 人性本善 ( 2) 劳动和创造是人的天性 , 人愿意也能够承担责任 ( 3) 人工作的目的除了获取报酬之外 ,也为了在工作中发挥才能和创造性 ( 4) 因此 , 应该创造条件让人的智慧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 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目标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3、超 复杂人假设 ( 1) 人是复杂的 , 不能简单地用善 、 恶来划分 ( 2) 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 ( 3) 同一种管理方法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效果 ( 4) 因此 , 不能简单地肯定一种方法而否定另一种方法

3、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霍桑实验 19271932 目的 确定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结果 非经济人假设 /内在激励 /非正式组织 /提倡新型管理方式 意义 行为学派的兴起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4、人际关系学派的主张 社会人假设 ( 1) 人工作的动机主要是社会需要 , 而不是经济需要 ( 2) 工业革命和工业化的结果 , 使工作变得单调而无意义 , 因此 , 必须从工作的社会关系中去寻求工作的意义 ( 3) 非正式组织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 , 因此 , 对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 4) 人们最期望于领导者的是能承认并满足他们的社会需要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5、 员工与组织

4、利益的一体化 ( 1) 企业对员工的雇佣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 终身雇佣制与年功序列制 ) ( 2) 员工参与管理 , 上下结合制定决策 ( 3) 实行个人负责制 ( 4) 建立融洽的上下级关系 ( 5) 对职工进行全面的培训 , 使员工具有多方面的工作经验 ( 6) 长期考核评价与稳步提拔晋升 ( 7)控制手段较为含蓄而非正式,但检测手段要正规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二、需要驱动行为 需要理论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1)需要的五个层次 生存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社交的需要 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生理的需要、生存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 交往、社交的需要

5、尊重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层次金字塔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需要层次理论的要点 需要的层次梯度 主导需要 主导动机驱动行为 低层次需要未满足时对高层次需要的抑制作用 低层次需要满足后需要自动向高层次需要跃迁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中国工人的需要结构调查 05101520253035生存人 社交人 自我实现人三维柱形图 1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2、 E:生存需要 R:社会关系需要 G:成长的需要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生存需要 关 系 的 需 要 发展的需要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三、人性问题的哲学探讨 ( 一 ) 人的三重属性 1、 自然属性 人是生物长期进化而来的高

6、等动物 2、 精神属性 人是有精神活动 ( 包括理性思维和情感意志 ) 的特殊动物 3、社会属性 人是以群体方式生存和生活的动物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人的本质 ( 二 ) 人性是自然属性 、 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1、 “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 自然属性 2、 人是理性的动物 ( 人生活在三维时间之中 ) 精神属性 3、 “ 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社会属性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三)实践是人的三重属性相统一的结合点 实践的内涵 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包括所谓“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三方面的内容 实践 联系个人与自然、人与人类、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桥

7、梁和纽带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人 人类与个人 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 1、存在先于本质 2、人是自身的历史 3、人的本质是一系列选择的结果 4、人必须对自身的命运负责 5、自我设计与自我实现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人人皆可为尧舜 1、是否具有挖掘自己潜力的强烈意识 2、是否找到挖掘自己潜力的有效方法 3、机遇 帮助员工成长,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问题探讨:现有管理理论的局限 现象 管理理论基本来源于美国 原因 二战后美国经济的发展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无限制 扩张 后果 管理基本上是美国模式 弊端 实证主义与实用主义的狭隘性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建议 建设以多元

8、文化为基础的管理理论与实践体系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多样性导致稳定性,单一性导致脆弱性 各种文化的特征、差异与合理内核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的事实 人 管理对象不同的文化背景需要不同的管理思想进行引导 现有管理理论本身存在诸多局限性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四、企业与员工的双赢模式 1、人际关系模式 孤立的关系 弱肉强食的关系 寄生的关系 共生的关系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企业与员工的共生 “请来本店吃饭,否则你和我都会挨饿! ” 劳资关系 劳资对抗 劳资合作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2、员工为企业带来什么? ( 1) 企业任务的承担和实现 ( 2) 企业利润的来源 ( 3) 企业发展的动力

9、( 4)企业文化的认同与传播、创造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3、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回报 传统观念 员工回报 =工资 +福利 =物质利益 现代观念 员工回报 =物质利益 +发展需要 +自我实现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1, 9 9, 9 5, 5 1, 1 9, 1 对任务的关心 对人的关心 放任型管理 俱乐部型管理 战斗集体型管理 任务型管理 中间型管理 4、管理坐标方格理论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优秀组织的特征 一个团队 一个家庭 一所学校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五、劳资关系 劳资关系的模式 劳 方 资 方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范、约束、监督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国家相关法规

10、介绍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六、员工希望从企业得到什么? 1、如何吸引希望得到的员工 员工选择职业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 1) 报酬 ( 工资 、 福利 ) ( 2) 发展机会 ( 能力增长 , 职位晋升 ) ( 3) 企业文化 ( 宽松的环境 、 良性竞争 ) ( 4) 行业背景 ( 选择朝阳行业 ) ( 5) 地理位置 ( 大中城市 ) ( 6) 出差机会 ( 商务旅游 、 出国 ) ( 7) 企业规模 (规模适中或大企业)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2、如何留住需要的员工? 员工跳槽时考虑的主要因素 资料来源:中华英才网 1999年底

11、对 1436人进行的网上调查 培训 65% 931票 工资 26% 367票 企业公众形象 6% 82票 单位离家近 3% 42票 其他 1% 14票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问题讨论 “能干的不听话” 1、你是否遇到过 “ 能干但不听话 ” 的下属或同事? 2、现在你的手下有这种人吗? 3、你对这种人怎么看?怎么用? 4、 “ 听话但不能干 ” 与 “ 能干但不听话 ”相比,你更愿用哪种人? 5、你自己是不是就有点 “ 能干但不听话 ” ?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能干但不听话的原因 1、认为上司还不如自己 不服气 2、认为企业对不起自己 待遇太低 3、认为自己是不可替代的 自我陶醉 4、不在乎这份破工作 选择的机会多 5、与上司有宿怨 不让你好受 6、性格缺陷 偏执,心理疾病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七、非正式组织及其引导 1、 非正式组织 所谓非正式组织 , 是指由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观念 、 兴趣 、 爱好 、 性格的个人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相对稳定但没有明确界限的群体 。 非正式组织的普遍性 非正式组织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 几乎凡是有正式组织的地方 , 就有非正式组织的存在 , 而且同一个正式组织中存在的非正式组织往往不止一个 。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组织类型 /特征 正式组织 非正式组织 形成过程 设计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