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908573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PPT 页数:118 大小:7.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乔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乔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乔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乔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乔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乔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乔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课件(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 邛崃市中医医院.乔文波,项目背景,人类的健康面临糖尿病的威胁日益增重,糖尿病患病率和糖尿病患者数快速增长。 据IDF统计,2000年全球有糖尿病患者1.51亿,目前全球有糖尿病患者2.85亿,且正以每年新发700万患者的速度猛涨,估计到2025年全球将有3.80亿人患糖尿病,2030年将有近5.00亿人患糖尿病. 亚洲已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地区,全球糖尿病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Sicree, Shaw, Zimmet. Diabetes Atlas. IDF www.idf.org.2006,糖尿病正在全球逐渐蔓延开来,基因易感性,糖耐量正常,糖耐

2、量受损,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环境,胰岛素脉冲样分泌受损,第一时相胰岛素反应缺失,细胞衰减期,细胞缺失,潘长玉主译,Joslin糖尿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5,T2DM的发展进程,T2DM进程是B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的过程,新诊断糖尿病时 B细胞功能较之后时期好,-12,-10,-8,-6,-4,-2,0,2,4,6,0,20,40,60,80,100,诊断,病程(年),B细胞功能 (%),UKPDS16.Diabetes 1995;44:1249-1258,IDF在2006年发起了一项称之为为糖尿病联合起来的行动,反映了世界各国就糖尿病对人类健康危害的高度认知和重视 2006年1

3、2月20联合国通过全球共同抗击糖尿病的决议 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更改为“联合国糖尿病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主要内容,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糖尿病的管理 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低血糖 慢性并发症 高危人群的筛查和2型糖尿病的预防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主要内容,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糖尿病的管理 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低血糖 慢性并发症 高危人群的筛查和2型糖尿病的预防,我国几次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1. 全国糖尿病研究协作组调查研究组.全国14省市30万人口中国糖尿病调查报告. 中华内科杂志1981;20:678-83.

4、 2. Group NDPaCC.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nd its risk factors in China 1994. Diabetes Care 1997;20:1664-9 3. 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478-84,惊人的数字!,目前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大城市糖尿病患病率已达8%左右,亦即每12个成人中就有一人患糖尿病 按IDF的估算,我国每年将有新发糖尿病患者101万,亦即每天有新发糖尿病患者2767人,或每小时有新发糖尿病患者115人,近10年,我国糖尿病发展趋势迅猛,80年代

5、初,1%,2002年,2.6%,2007年,8%,糖尿病患病率,2007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糖尿病学分会网站http:/ 不干预治疗,每年以10%的速度发展为糖尿病,从糖尿病的高血糖类型来看,单纯负荷后高血糖类型占新发糖尿病的40%,总糖尿病患病率 (Panel A) 和糖尿病前期 (Panel C) 初步的、年龄标化的总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病率见 Panels B和 D.,NEJM 2010,362;1090-1101,中国20岁以上成人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的患病率,9.7,15. 5,强大后备军,IDF(2010年3月数据)预测2030年 糖尿病患者将达五亿人,Due to the ne

6、w study, we expect the projected estimates of the number of people with diabetes in the year 2030 will be close to half a billion.,往事不堪回首?,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1),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2),经济发达程度和个人收入与糖尿病患病率有关,在18 岁以上的人口中,城市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4.5%,农村为1.8%。,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卫生部,2004,Zhang B et al. Zhongguo Yi Xue Ke Xu

7、e Yuan Xue Bao. 2002, 24:452-456.,0,10,20,30,40,50,60,并发症,百分比 (%),31.5,39.7,51.1,41.8,9.3,17.3,25.1,下肢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高血压,冠心病,心血管疾病,针对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统计的回顾性研究 1991-2000年,中国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高,N = 3469,中国糖尿病的并发症医疗费用耗费巨大,在医院治疗的病友中约每2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名伴有并发症! 有并发症患者每年住院次数是无并发症患者的2.74倍! 有并发症患者每年医疗费用上万元,是无并发症的10倍

8、!,陈兴宝等,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年第11卷第4期 P238-41,如不采取控制措施, 糖尿病将给中国居民健康带来重要威胁,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3),20岁以下人群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儿童肥胖率已达8.1%,2型糖尿病患病率尚缺乏全国性资料,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卫生部,2004,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4),1994 年 25 岁以上人口全国调查确认的糖尿病患者,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70%,远高于发达美国的48%,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5),表型特点 肥胖程度低于西方:我国T2DM患者BMI平均 24kg/m2, 白种人超过30kg/m2 胰岛功能可能更差,更易出现 B 细胞

9、功能衰竭,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的原因,遗传因素 中国人可能为糖尿病的易感人群,富裕国家华人患病率在 10%以上,明显高于当地的白种人 环境因素 膳食结构改变,总热量过剩 生活模式不健康,体力活动减少,肥胖 社会老龄化 我国男性预期寿命已达 71 岁,女性达 74 岁,糖尿病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2002年全国营养调查结果),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478-84,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主要内容,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糖尿病的管理 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低血糖 慢性并发症 高危人群的筛查和2型糖尿病的预防,糖代谢的分类

10、,血糖值为mmol/L,*为单纯性IGT或IFG,糖尿病诊断标准,葡萄糖口服负荷试验 (OGTT),只要是空腹或随机血糖为正常值上限的人群,均应行 OGTT 检查,以降低糖尿病的漏诊率 HbA1c 不能用来诊断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同样 OGTT 检查也不能用来监测血糖控制的好坏,如何减少糖尿病漏诊率?,仅查空腹血糖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指出,只要是空腹或随机血糖为正常值上限的人群,均应行OGTT检查,建议,同时检查空腹及OGTT后2小时血糖值,理想调查,指南,欧洲/中国心脏调查: 仅查FPG糖尿病的漏诊率较高,人群比例 (%),人群比例 (%),欧洲心脏调查 漏诊2/3,中国心脏调查 漏诊80,

11、糖尿病的分型 (WHO,1999),1. 1 型糖尿病 1.1 免疫介导 1.2 特发性 2. 2 型糖尿病 3.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 3.1 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 3.2 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 3.3 胰腺外分泌疾病 3.4 内分泌疾病 3.5 药物和化学品所致糖尿病 3.6 感染所致 3.7 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 4. 妊娠糖尿病 (GDM),1 型还是 2 型糖尿病 ?,1 型还是 2 型糖尿病 ?,单用血糖水平不能区分1型还是2型糖尿病 1型、 2型和成人迟发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在年轻糖尿病患者鉴别困难 血清C肽和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的检测有助于鉴别诊断 如果对诊

12、断有任何不确定时,可先做一个临时性分类,用于指导治疗。然后依据对治疗的初始反应再重新评估,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主要内容,2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糖尿病的管理 糖尿病的治疗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低血糖 慢性并发症 高危人群的筛查和2型糖尿病的预防,基本原则,近期目标 控制糖尿病症状,防止出现急性代谢并发症 远期目标 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建立较完善的糖尿病教育管理体系,为患者提供生活方式干预和药物治疗的个体化指导,糖尿病教育和管理,患者一经诊断就应接受糖尿病教育 糖尿病教育课堂 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指导 教育管理的形式 建立糖尿病治疗单

13、元 团队式管理(医生、教育师、营养师、患者) 建立呼叫和回呼系统,教育的内容,疾病的自然进程 糖尿病的症状 并发症的防治,特别是足部护理 个体化的治疗目标 个体化的生活方式干预措施和饮食计划 规律运动和运动处方 饮食、运动与口服药胰岛素治疗或其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自我血糖监测和尿糖监测(当血糖监测无法实施时),血糖结果的意义和应采取的相应干预措施。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如疾病、低血糖、应激和手术时应如何应对 糖尿病妇女受孕必需做到有计划,并全程监护。,血糖监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 长期控制血糖最重要的评估指标 血糖自我监测 适用于所有糖尿病患者 尿糖的自我监测 受条件所限无法作血糖时,也

14、可以采用尿糖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治疗之初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 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六个月检查一次 患有血红蛋白异常性疾病的患者,HbA1c的检测结果是不可靠的 HbAlc 测定应采用可溯源到DCCT曾使用的方法,血糖自我监测的频率,血糖控制差的病人或病情轻危重者应每天监测4-7次,直到病情稳定,血糖得到控制。当病情稳定或已达血糖控制目标时可每周监测1-2次 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在治疗开始阶段每日至少测血糖5次,达到治疗目标后每日自我监测血糖2-4次 使用口服药和生活方式干预的患者每周监测血糖2-4次,血糖监测时间,餐前血糖监测 血糖水平很高者 有低血糖风险者 餐后2小时血糖监测 空腹

15、血糖控制良好,但 HbAlc 仍未达标者 睡前血糖监测 注射胰岛素,特别是中长效胰岛素者,夜间血糖监测 胰岛素治疗已接近治疗目标而空腹血糖仍高者。 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检测血糖 剧烈运动前宜监测血糖,血糖控制状态分类,HbA1c6.2%时PPG贡献为80%,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07;77:280,HbA1c达标(7.0%),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2007;77:280,饮食治疗,原则 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各种营养物质 目标 获得并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 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

16、包括血脂异常和高血压 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 维持合理体重: 超重的患者:在3-6个月期间减轻5%10% 消瘦的患者:恢复理想体重并长期维持,糖尿病的管理:指南的饮食治疗原则,脂肪:不超过30%,碳水化合物:55%-60%,蛋白质:15%-20%,我国饮食结构与其他国家比较,与英美人群相比,我国纯热能的精制糖摄入较低,淀粉摄入较高,占每日功能百分比,碳水化合物,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55%-60% 主要成分为复合碳水化合物,尤其是含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豆类,全麦谷物,燕麦和水果 蔗糖提供的热量不超过总热量的10% 可以摄入少量的食糖。作为健康食谱的一部分,无热量的甜味剂可以用来替代食糖 每日进三餐,碳水化合物均匀分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