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HR的困境与出路(PPT 46页)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559070 上传时间:2017-03-29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HR的困境与出路(PPT 4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人力资源-HR的困境与出路(PPT 4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人力资源-HR的困境与出路(PPT 4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人力资源-HR的困境与出路(PPT 4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人力资源-HR的困境与出路(PPT 4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HR的困境与出路(PPT 4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HR的困境与出路(PPT 46页)(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讲:熊星 中国管理科学院院士 中企联高级管理顾问 深圳市十大金牌顾问 美国人力资源协会会员 来自资料搜索网 (海量资料下载 关于 近 10年 天都在做两件事情 人 +制度安排; 6年管理顾问,辅导过 30多家企业,走访和研究过 100家以上的优秀公司,致力于改善两个因素 人的配置效率 +制度安排的效率。 曾经就职的两家企业: 海王集团 : 2005年营业收入超过 100亿,海王生物、海王英特龙公司分别在深交所和香港上市。 深圳电信 : 2005年营业收入近 80亿,作为中国电信赢利水平最高和制度创新最多的运营商之一。 中国企业制度安排的缺陷 1、基于 “ 人 ” (企业家),而不是基于 “

2、文化和战略 ” ; 不同意见讨论 ” 的基础上作出的判断 (果对新项目决策没有不同意见,会暂停执行,一定时间后再议) ; 是没有规则和流程,或者规则和流程不明朗 /不清晰下的冲突等。 (珠海某企业) 2、制度缺乏激励的功能,或者激励的功能不足; (北方某奶制品企业) 3、制度内部不一致 (制度建设就如写文章;闭门造车;市场部一年内发出 50多个文件,如何执行?) 。 (深圳某黄页广告公司) 报告提纲 一、 二、 三、 四、 五、提问与交流 一、企业面临的课题 客户越来越多,利润越来越少; 成本越来越高,问题越来越多; 职位越来越高,时间越来越少; 经理越来越忙,员工越来越不满意 ; 数据显示:

3、世界 500强企业的利润率,普遍处于 2平,美国房地产公司平均利润率 5%。 顾客越来越不相同 , 任性而善变 , 细分市场越来越小 ,服务也越来越专业化; 定做 、 个性化 、 不可替代 , 这些因素成为了市场的主流 , 并决定着企业未来市场上的成功 。 顾客已经发生变化 企业开始关注无形的非财务指标:顾客满意度、员工忠诚度等。 华为基本法 :人力资源资本的增值,优先于财务资本的增值 。 环境发生了什么? 4S: 静态的 ( 单一的 ( 简单的 ( 安全的 ( 4D: 动态的 ( 多样化的 ( 困难的 ( 危险的 (举例: 1、 2004年,美伊战争对石油及相关产业的影响,价格的刚性原则受到

4、冲击! 2、竞争者的市场操作,已经严重影响了市场的正常竞争,我们不能改变! 优秀企业的选择 当有形资源(土地、资金、设备,甚至包括技术要素)对生产力的贡献越来越小,当外部环境变得越来越难以控制时,卓越的企业如何选择? 1、企业开始关注无形的非财务指标:客户满意度、员工忠诚度等。 2、企业家和经营者,开始将目光由 “ 外向内聚焦 ” ,从企业资源优化和运营效率中,重新塑造企业的核心能力。 核心能力已经发生变化 原有的核心能力: 技术领先; 成本领先; 品质卓越; 市场占有率领先; 未来的核心能力: 运营效率领先; 人才素质 /结构领先; 服务效率 /层次领先; 信息平台领先; 优秀企业的理解 沃

5、尔玛: “天天优质,天天平价”不是他们的核心能力,而建立在全球共享系统上的“供应链即时反应的管理平台”才是核心能力。 华为: 2004年,在公开媒体上,美国思科公司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真正的竞争对手只有一个,就是华为”。 任正非:我们真正战胜竞争对手的重要因素是 管理和服务 ,并不完全是人才、技术和资金,这些都可以引进来,而管理和服务是无法引进的。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华为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是管理和服务的进步问题。人才、技术和资金三个要素, 没有管理形不成力量,没有服务到不到目标。 正确的岗位 (基于产权结构和战略的组织结构 /岗位设置体系); 正确的人才 (基于核心职责和胜任素质

6、的人才选拔 /配置体系); 正确的事情 (基于目标和业绩的考核 /分配体系)。 观点:一个不对的位置,一个不对的人,一件不对的事,都会大量损耗组织的资源,影响组织核心能力的表现。因此, 度安排及日常工作,与公司的核心能力息息相关! 流程效率的提升; 人才素质的提升; 服务效率 /层次的提升; 观点:任何流程,哪怕是全世界最自动化的流程,都离不开操作者的行为和意识。因此,人才质量和持续的教育培训十分关键! 员工多样化 , 更多的选择要求有更多的机会; 经营管理者面对业绩和成本的双重压力 , 要求提供有效的资源和支持; 过剩的是产品与服务 , 而稀缺的是人才与科学的机制 。所有企业 , 都必须重新

7、定位自己的核心能力 。 而这些 ,都离不开 二、 建立的制度不严谨 , 执行的过程出现太多的问题; 我们天天都在招聘 , 可每个企业为什么总是缺人才 ? 我们天天在搞培训 , 可为什么员工还是不能胜任工作 ? 员工流失可能的危害 据我们的研究,员工流失率高的企业,普遍存在问题: 1、人力资源成本相对更高 (美国劳工部调查显示, 61%;替换新员工的成本甚至高达辞职者工资的150%。 ); 2、效率相对更低(因岗位空缺、新员工技能不足等因素导致); 3、事故或者失误率相对更高(因员工情绪、新员工胜任程度等因素导致); 4、品质稳定性相对更低(岗位交接、空置、技能不足等因素)。 华为的价值观:企业

8、最大的浪费,就是经验的浪费!员工流失会大量丧失企业宝贵的经验资源。 公司开展的变革 , 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增加了麻烦; 员工的理解和支持 ? 为什么我们的变革总是把员工推上了“ 被告席 ” ? 人性化管理的偏差 许多企业在强调 “ 以人为本 ” 管理的同时 , 忽略了人性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 例子:微软的人性化管理建立在完善的分工协作和规范 、 流程基础上 。 市场负责 , 保证围绕客户需求; 开发过程负责;将项目分成若干段 , 工程师在提交成果时 , 把开发过程用手册或流程固化下来 。 从而保证任何一个人变动 , 都不会影响开发过程 。 研究表明 员工服从的更多是操作流程 , 而不是主管的权力

9、 。 无论你技术水平多高 , 你都不可以决定做什么 。 只有在流程和规则之上 , 才有真正的 “ 个人与组织的冲突 ” , 才有人性化的管理 。 一个没有原则和崇高目标 、 标准的企业 , 一定不是好企业;一个没有高标准工作成果要求的上司 , 同样不是好上司;员工跟随他们不会有很好的前途 。 我们在强调管理 “ 人性化 ” 的同时 , 不要忘记了 “ 科学 ” 是前提;我们要倡导 “ 科学 +情感 ” 的管理 。 引进的管理工具走样 , 不能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 对管理工具的背景缺乏系统把握 , 不能发挥作用;甚至因加得减 , 增加了管理成本 , 却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总是处于被动状态 。 对

10、新技术使用的偏差 我们在重视诸多管理方法 、 工具的同时 , 对这些东西产生作用的背景缺乏必要的理解和把握 。 我们太急于利用新技术和新工具 , 但我们往往得不到预期的结果 , 领导满意度和员工认同度都很低 。 举例: 平衡记分卡 ) 进行绩效管理; 60度反馈法进行绩效管理 。 熊星, 才富 2005年第 11期, “ 顾问寄语 ” 。 研究表明 任何管理工具 , 如果缺乏持续的 、 正确的理念支持时 , 就无法发挥作用 。 理念是方法的灵魂 , 必须建立在强化企业价值观 、 执行公司战略和引导员工认同的基础上 。 如果方向出现问题 , 我们的努力会是公司的负担 。 三、 被边缘化 , 难以

11、找到在公司的核心定位与价值回报的支点; 难以将 公司期望与员工期望 , 通过制度安排有机地结合起来; 难以为业务部门提供有效的支持 , 抱怨 越来越多; 难以平衡短期工作与长期工作之间的关系 , 常常处于救火状态 ; 难以平衡 劳资关系 及矛盾 , 老板和员工的满意度都在下降; 缺乏 组织关怀和行业荣誉感 。 四、 1、 运用人力资源政策和策略 , 营造一个 高绩效的工作环境 ; ( 让平凡的人 , 做不平凡的事情 ) 2、 针对性地开发员工的潜能 , 并 发挥每一个人的优势 。 ( 每个人都做到百里挑一 , 员工处于 “ 恋爱状态 ” 而不是 “ 在职退休 ” 状态 ) 高绩效工作环境的标准

12、 美国劳工部的专家研究了被美国所公认的 40家全球 500强企业,他们是企业高绩效的代表。他们的研究表明,在这些运营卓越的企业中,具有以下八个方面的共性。 高绩效企业 大指标 1、组织在培训和连续的学习方面的投入高于竞争者; 2、组织内部对信息的分享程度高于竞争者; 3、组织内部员工对管理决策的参与程度高于竞争者; 4、基于战略和文化,组织结构的合理性高于竞争者; 5、组织内产权关系及劳资关系的协调性高于竞争者; 6、更重视为员工提供与绩效相关的薪酬; 7、员工安全性和归属感高于竞争者; 8、组织为员工所提供的工作支持高于竞争者。 熊星, 经理人 2001年第 1期。 A、企业人均产值的增长; B、合格员工的保留率; C、教育培训达成的成效。 过配置和资源优化,来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结论一:思路决定出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