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尝试与探索

上传人:luoxia****01801 文档编号:55889811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尝试与探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说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尝试与探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说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尝试与探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说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尝试与探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尝试与探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说题”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尝试与探索弗赖登塔尔曾提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在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 要学的东西通过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和帮助学生进行这种再创 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o 学生,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重视学生探索新知 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只有重视过程的教学, “展示背景、挖掘本质、暴露思维、推迟 判断”,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是活动的、动态的、开放的、才可以使数学结论生动、鲜活、 充实、成为可以理解、易于接受的东西,便于同化或顺应于学生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的认 知结构,成为学生的真知而实现有意义的学习。说题,就是在学生经过认真、仔细、

2、严谨的审题,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说 清题意,说出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说出问题的拓展和延伸,说出解题后的感想等, “说题” 教学与传统习题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课堂上的主角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变师教的“一言堂” 为学生的“群言堂”,改变了学生听教师讲的被动的学习局面。常见课型的“说题尝试”:命题教学说“产生过程”在中学数学中,数学命题是数学知识的主题的主体,是数学推理的要素和数学证明 的依据,是学生数学学习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数学命题 本身可以看成一个蕴涵着很多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典型例题,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关 注结果,还应挖掘教材之间的内在联系,发挥数学知识的教

3、育教学功能,对于此类知识的 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大说:“命题的获得过程”。学生亲自参与发现困惑的情 景、尝试的过程、经历探索过程的磨砺,汲取更多的思维营养,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提高解题能力。1.案例“菱形”的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白纸、小剪刀、想一想怎样利用折纸、剪切的方法,既 快又准确地剪出一个菱形?师:下面,找几个学生代表说说自己的菱形是怎样做出来的。生 1:我把长方形的纸先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然后剪一个直角三角形,打开即 是菱形生 2:我裁出两张等宽的纸条,把他们交叉重叠在一起,重叠的部分就是菱形。生 3:我将长方形的纸对折,再在折痕上以任意

4、成为底边,剪一个等腰三 角形,打开即是菱形。师:大家说的棒极了,你们知道这样做的理由吗?生 4:生 1 剪出的菱形是经过了两次对折,由于折痕 OA=OC,折痕 OB=OD,所以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又因为两条折痕是互相垂直的,即 ACBD,又 OA=OC, 所以 BD 是 AC 的中垂线,即 AB=BC,由菱形的定义,可知平行四边形 ABCD 是菱形。生 5:生 2 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在纸条的边缘上,他们彼此平行,所 以它是平行四边形。再以一组邻边为底写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由纸条等宽得到这个 两条高相等,因此这组邻边也相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生 6:生

5、 3 得到菱形的理由是:根据对折,等腰ABC 和等腰BCD 是全等的,因 此,AB=BD=DC=AC,所以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又 AB=AC,平行四边形 ABCD 是菱形。师:由刚才的分析你能发现什么样的四边形是菱形吗?生 7:由方法 1 知,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由方法 2 知,一组邻边 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由方法 3 知,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2.教学反思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堂时间的限制,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做所谓的“无用 功”,急急忙忙地抛出了结论,这样做使得活的数学知识变成了一堆毫无意义的符号和难以 记忆的公式、法则,使数学发现、数学探索中“火热的

6、思考”被淹没,学生获得的知识犹如 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因而在教学中应舍得花时间营造知识过程的氛围,突破学生学习的 障碍,同时,形成繁难的情景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例题教学说“数学本质”数学例题和习题的教学是数学解题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例题是为引入新知识做解 题示范、加深理解和初步应用、提高能力而设计的题目,它体现教材的深度和广度、体现 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要求,课本例题的最大特点是针对性强,基础性强,但大多数课本例题 是一题一问、一题一解,给学生的思维空间较小。尽管和老教材相比,新教材在部分例题 解答后面安排了“思考”这个环节,对例题进行了一

7、些挖掘但大多数例题仍缺乏纵向的引伸, 如何让学生再解题时,将题目说透、说出自己的解题思维、说出问题本质、说出新旧知识 的有效连接就变成例题“说题”教学中重点要做的文章了。1.一道例题的教学设计师:已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y=k+1+2+2。求 k 的值。生 1:当 k+1=1,即 k=0 时符合题意。生 2:我还有一种情况,当 k+1=0,即 k-1=-1 时符合题意。生 3:当 k-2=0 时也可以,即 k=2.师:那我们再提供答案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思路。生 1:既然是一次函数,自变量的最高次数就是 1,可得 k+1=1,此时,k-20,因 此,k=0.生 4:不对,这个时候 k-2 是不等于

8、 0 了,但它等于-2.生 1:等于-2 不行吗?生 4:不行,这样的话,表达式右边的第一项与第二项就抵消掉了。生 1:我怎么没想到,还真是不行呢?生 2:k-1 是常数也可以,因为表达式中已含有了一次项 2.由于 0,k-1 的指数 为 0 即可变成常数,因而有 k+1=0,得 k=-1,此时 y=0+2+2=-3+2+2=2-1,显然是一次 函数。生 3: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只需 k-2=0,即 k=2,则 k-1 将自行消失,此时 y=0?3+2+2=2+2 同样也是一次函数。师:几位同学各抒己见,都对自己的答案作了解释,说明大家善于动脑,可喜可贺! 其中学生 1 的说法经不住拷问,已退出

9、了答案的行列,其他两名同学的求解,逻辑严密, 已通过了全体同学的认证,至此可知:k 的值为-1,2.师:如果要你独立完成此题,该怎样考虑所有的情形?这些情形都合理吗?2.教学反思课本例题一般都具有典型性、示范性和关联性,它们或渗透着某些数学方法,或体 现了某种数学思想,或提供某种重要结论。教学时,教师如果忽视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基 本环节,急于讲应用、盲目讲应用、不分析、不研究数学知识的本质,重形式、重一招一 式的技巧,不利于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不利于求异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样也不利于 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解题能力的提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题目的根源、条件、结论和 解题方法等方面进行说题,通过

10、追本溯源、一题多变、一题多解更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 认识例题本身所蕴涵的教育价值,学会怎样进行数学思维,怎样运用数学知识进行思考、解题,如何表述自己的解题过程等等。思维素质和心理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教会学生“数学思维”始终是数学教学 的主题。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应该把学生看成题目的奴隶,而应该把题目看成载体,为 了更好地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本质,课堂中适当地进行?h 题活 动,能够使学生在教学行为实施过程中,主动参与思考,在积极的探索中让学生不仅仅学 会“写”数学、 “做”数学,而且善于“说”数学,让他们自觉地尝试失败和体验成功,充分挖掘 学生的潜能,增加师生的交流与对话,扩大解题教学的交互性,进一步给学生展示的空间 和时间,说题教学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它不但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 是教师教学方式的一种改革,用“说题”的方式组织教学,课堂效率高,学生学习效果好, 课堂也会更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经济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