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机制研究

上传人:luoxia****01806 文档编号:55883203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机制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机制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机制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机制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机制研究(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机制研究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开放,国际经济环境带来的危机与影响日益加剧。国际金融危 机的生成与传导机制的研究对于我国目前金融发展与政策改革有着重要意义。一、国际金融危机的生成国际金融危机的生成都无一例外地有其背后驱动因素,这些潜在的因素包括不当的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金融衍生品泛滥、银行顺周期操作、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国际货 币体系的僵化以及金融监管缺位等。本文主要内容是分析并归纳国际金融危机的形成条件。长期宽松型政策长期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会给经济带来隐患:低利率政策吸引大量投资,增加了投 资和投机需求,引导资金流向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最终导致生产过剩、资产泡沫破灭,

2、由 虚拟经济危机到实体经济。低利率政策被公认为导致美国此次次贷危机的主要因素。汇率风险当一国货币对外升值时,会严重影响该国对外出口总量,进而影响该国经济总量, 造成出口商品和劳务滞销,大范围破产和失业,国内投资严重不足,经济陷入萎靡;反之 如果出现严重贬值,则国内居民纷纷抛售本国货币,资本外逃,造成本国货币汇率进一步 下跌。因此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都是各国央行最终目标之一。信息不对称风险从国家与银行的关系来看,随着银行体制改革的深化,银行自主权加大, “逐利”的市 场经济行为得到进一步的强化,加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金融工具日益繁多,银行业务范 围不断扩大,作为所有者的国家对银行的监督成本和监督

3、难度大大增加,银行有各种便利 条件从事违规行为而不被观察到,从而造成道德风险。金融创新产品泛滥、高杠杆操作和监管缺失金融衍生产品设计之初是为了回避和转嫁标的资产风险,但是由于监管不到位等原 因导致衍生产品泛滥,不仅不能规避原有风险,反而会将风险成倍地转移和扩散。除此之 外,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以超出原有杠杆率十倍甚至二十倍的规模进行交易。一旦发生 了违约损失,因为杠杆的放大作用会导致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巨额亏损资不抵债而破产 倒闭。二、国际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目前国内外关于金融危机传导机制的研究浩如烟海,但是从传导途径上可以分为三 大类:国际贸易传导、国际资本流通传导和传染效应。国际贸易传导随着世

4、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成为国与国之间最重要的经济关系。所以当一国发 生金融危机时,与之贸易往来密切的国家必然会受到冲击。因此,贸易传导是金融危机传 导路径中最重要的一种。1.贸易溢出效应。贸易溢出效应是指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可以通过与其有直接或者 间接贸易关系的国家面临基本经济面恶化的可能。这种溢出效应主要是通过价格效应和收 入效应得以实现。2.产业联动效应。产业联动效应是指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虽然不同,但它们都倾向 于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出口,增强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从而使得全球范围内的出口产业 牛产能力急剧扩大,各国经济因出口产业紧密联系在一起,一国发生的金融危机通过产业 联动效应传导到其它国家

5、。国际资本传导当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对外开放资本市场,国际资本在全球金融市场上有了足够的空间和自由。国际资本的流入为本国带来投资机会的同时,也成为危机在国家间传导的重 要渠道。国际资本传导分为直接投资型传导和间接投资型传导。1.国际资本直接流入。直接投资无外乎两种:证券投资和实物投资。国际资本流入 为他国带来了投资机会,刺激本地经济增长,同时也使得本国的资本增值。但当本国发生 金融危机时,本国的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开始清算其在其他市场上的资产,造成本国金融 市场上大面积的流动性紧张。2.国际资本间接流入。国际资本间接流入是指依靠国际银行贷款发生的危机传导。 如果发生危机国是债权国,那么在债权国的金

6、融市场流动性紧张的压力下,自然会减少国 际贷款,缩小信贷规模,造成其他债务国流动性短缺;如果发生危机国是债务国,那么债 务国很有可能发生主权信用违约,一方面使得本国陷入流动性不足的恶性循环之中,另一 方面因为债务违约而使得债权国遭受损失。传染效应1.净传染效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定义为:“一国的危机可能使债权人重新评 估其他国家的基本因素,即使这些因素客观上没有变化,或可能导致债权人降低其资产组 合的风险,趋向高质量”。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由于经济预期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性, 再加上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天生具有趋利避害的倾向,会极大地引起世 界范围内的恐慌。2.季风效应。季

7、风效应的概念最先由 Masson 和 Mussa 提出:工业化国家经济政策的 变化以及主要商品价格的变化等原因,导致新兴市场经济的货币危机或资本的流进流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推进,各国经济趋于同步,世界各国在产业上的联动性增强加剧了 季风效应,从而导致经济更加不安全。当然,除了以上几种主要的传导路径外,金融危机还可能会以旅游、房价等其他多 种途径传导和扩散。三、政策建议根据以上的研究结果发现,金融危机通过汇率与外贸、流动性需求、市场预期、产 业联动效应传导途径影响我国经济。为了做好金融危机防范工作,我国一方面要加强金融 监管,防止金融危机在我国的进一步蔓延;另一方面要尽快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8、经济增长 模式转型,以谋取经济长期稳健发展。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尽快建立国际金融危 机早期预警机制我国正处在经济全面转型时期,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应当尽早建立国际金融危机早 期预警机制,定期观测系统性和非系统性风险指标,分析“失常”指标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并及时做好对应的防范工作,以隔绝危机传导。目前发达国家所使用的危机预警指标包括 短期债务率、外汇储备/短期外债、外债总额/经常账户收入、负债率、资本净流出流入率、 银行不良资产率、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金融企业资产负债结构的对称性等。加强金融业监管目前,我国实行的是“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模式,即整个金融业的监管由中国人民 银行、银监会、证监会

9、、保监会分工负责。但是我国金融业监管体系仍然不容乐观:监管 部门众多却自成体系,无法形成合力;金融法规仍然不健全,如对待金融机构恶性竞争超 规模放款等问题还有待完善;即使有法可依但仍然有个别执法不严的情况出现。金融监管 体制的缺陷对我国金融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危害不言而喻,所以加强金融监管应当成为维 持金融业稳定的首要工作。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调整产业结构也就意味着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目前处在以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 业为主的阶段,产业技术水平低,消耗自然资源大,未能使资源有效利用。除此之外还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力求从过度的工业化向服务业转换,以此促进目前的经济结构尽快调 整至以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我国经济增长现有模式是依靠净出口拉动内需,引入外资来刺激国内投资,从而发 展国内经济,而作为“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却始终没为中国经济做出明显贡献。金融危机 以后,美元大幅贬值,人民币小幅上升,净出口贸易额随之下降,中国经济即见疲软。经 济增长对国外经济的依赖程度越高,经济的稳定性则越差。因此将经济增长点由投资和出 口转向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上。这也就客观要求了鼓励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导向,已缓解 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自相矛盾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