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创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850311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15.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柱创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脊柱创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脊柱创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脊柱创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脊柱创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脊柱创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柱创伤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ppt课件(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脊柱创伤影像学诊断进展 Advanced Imaging in Spine Trauma,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 杨海涛 吕发金 欧阳羽 吕富荣 罗天友,脊柱构成人体躯干的支柱,结构复杂,具有静力学、动力学特点及保护性功能。 脊柱的构成: 脊椎骨 椎间盘 脊髓 韧带 周围肌肉,脊柱创伤是门、急诊的常见损伤,约占全身骨关节外伤的,在全身骨关节损伤中占有重要地位。脊柱损伤不仅使身体支持功能丧失,还可造成脊髓和脊神经损伤导致截瘫,并可严重影响内脏的生理功能,甚至造成残废或死亡。,脊柱损伤常较复杂,往往同时累及椎体、附件、椎间盘、硬膜、脊髓及血管等构成联合伤。时间就是生命、就是功能;多次搬动有

2、可能加重神经损伤。早期合理的影像学检查及诊断对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概要(Outline),正常解剖及力学特点 正常影像学解剖 影像学方法、选择 颈椎外伤 胸腰椎外伤,脊椎的基本结构,第颈椎 前弓 后弓 两个侧块 其他椎骨 椎体 椎弓 七个突起 椎弓: 椎弓根 椎板 同侧上下两个关节突组成脊椎小关节, 有关节软骨和关节囊,其他附属结构常用术语,椎管:椎孔 椎间孔 侧隐窝 韧带:前纵韧带 后纵韧带 棘上韧带 棘突间韧带 十字韧带 黄韧带 项韧带 横突间韧带 关节:关节突关节 肋横突关节 椎肋关节 钩椎关节 寰枕关节 寰枢关节,椎体静脉丛,脊髓平面,C2 C7 = add +1 for cord

3、 level T1 T6 = add +2 T7 T9 = add +3 T10 = L1, L2 level T11 = L3, L4 level L1 = sacro coccygeal segments,脊神经节段,脊柱的功能单位及力学性能,脊柱的功能单位 相邻两个椎体及其间的连接结构称为一个运动节段(motion segment)前部是两个椎体、椎间盘和纵向韧带后部是相应的椎弓、椎间关节、横突和棘 突以及其间的韧带,脊柱的动力学脊柱载荷主要由体重、肌肉活动、韧带产生的预载荷与外加载荷等因素产生。,冠状面切割观察:松质骨骨小梁按照力线走行垂直方向 从椎体的上面至下面水平方向 连接到椎体的

4、旁侧或外侧 矢状面切割观察:骨小梁呈斜行扇形走行a) 从椎体上面到上关节突和棘突b) 从椎体下面到下关节突和棘突上述骨小梁的交错编织,起到加强椎体阻抗的作用。而相互交织呈三角形的部位阻抗力较薄弱,是临床上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椎体的生物力学,脊柱外伤的病理力学,通常是由间接外力所致 最常见C1-2、C5-7、T12-L1 屈曲、伸展、分离、压缩、剪切和旋转外力损伤 最常见是屈曲外力 屈曲、压缩力导致骨折 剪切、旋转外力导致韧带撕裂、脱位,概要(Outline),正常解剖及力学特点 正常影像学解剖 影像学方法、选择 颈椎外伤 胸腰椎外伤,正常颈椎影像学表现,(张口位)齿状突与寰椎侧块距离正常4mm

5、或双侧对称(不具有特征性) (侧位)齿状突与寰椎前弓距离:成人2mm,儿童4mm 儿童颈部前屈时C2椎体前移(C2-3假脱位),后伸时消失 C4以上椎前软组织CTX线 一般骨折者:CTMRX线 CT显示骨折线优于MR X线检查:长曝光呼吸技术、仰卧水平侧位,概要(Outline),正常解剖及力学特点 正常影像学解剖 影像学方法、选择 颈椎外伤 胸腰椎外伤,上颈椎损伤 枕骨髁部骨折 寰枕关节脱位 寰枢关节半脱位、旋转半脱位 寰椎爆裂性骨折(Jefferson骨折) 寰椎前弓撕脱骨折 寰椎后弓骨折 枢椎椎弓峡部骨折(Hangman骨折) 枢椎椎体骨折 齿状突骨折 寰枢间韧带损伤,分 类,下颈椎损伤

6、 颈椎半脱位(前脱位或后脱位) 椎体单纯压缩性骨折 单纯关节突关节脱位或绞锁 双侧关节突关节脱位或绞锁 椎体爆裂性骨折 椎体矢状骨折 椎体水平骨折 椎板骨折 椎弓骨折 关节突骨折(单侧或双侧) 棘突骨折 钩椎关节骨折,齿状突骨折 在成人颈椎损伤中约占10%-15%。使寰枢关节的稳定性下降,可导致急性或迟发性颈髓压迫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机制:主要是由水平剪切力与轴向压缩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寰椎侧块撞击所产生的剪切力在损伤中起重要作用。,常见的颈椎损伤,病理与临床多为齿状突基底部横行折断,可发生不同程度的移位屈曲型损伤可伴随寰椎向前脱位过伸型损伤则伴随寰椎向后脱位常见临床症状为枕部和颈后部疼痛,常

7、有枕大神经分布区域的放射痛。严重者可发生呼吸骤停,常立即死亡。,临床分型(Anderson分型),影像学表现 X 线 齿状突骨折伴随寰椎前脱位 侧位片 齿状突伴随寰椎向前移位 张口位片 齿状突基底部有横行骨折线齿状突骨折伴随寰椎后脱位侧位片 齿状突伴随寰椎向后移位 张口位片 齿状突基底部有横行骨折线,CT薄层横断扫描,并做矢状面和冠状面重建 MRI 可较好地显示齿状突移位和脊髓受压移位情况,对于外伤性血肿和寰枢间韧带损伤显示好,型骨折,型骨折,型骨折,寰枢椎脱位又称“寰枢关节旋转脱位与固定”,由Wortzman于1968年首先报告。分外伤性和自发性两类。临床以特发性斜颈、头颈僵直与旋转受限为主

8、要表现。,影像学表现线平片、CT、MRI可不同程度地显示齿状突与寰椎侧块的解剖关系改变及寰齿间距离的变化,MRI还可显示横韧带和翼状韧带的损伤改变。,正常C12轴向旋转时齿状突与寰椎侧块会发生4mm;中立位双侧齿状突侧块间距差:儿童3mm,成人2mm视为异常。 侧位齿状突寰椎前弓间隙(成人)3mm为寰椎前脱位。,轻型损伤 寰椎多无前移位 寰齿间距3mm(儿童4mm) 旋转运动范围正常 屈曲型损伤 寰椎多向前移位 齿状突与寰椎前弓间距5mm 寰枢椎半脱位 枢椎齿突与寰椎两侧块间距 离不对称齿状突与寰椎前弓间距3mm,寰椎爆裂骨折(Jefferson Fracture),Hangmans frac

9、ture (枢椎椎弓骨折),过度伸展损伤;不稳定骨折 型(65%) 线形骨折C2-3间盘正常 型(28%) C2椎体移位C2-3椎间盘破裂韧带撕裂C3上缘压缩骨折 型(7%) C2移位双侧小关节脱位,Hangmans Fracture 型,寰枕关节脱位,Harris线12mm,下颈椎屈曲型损伤 损伤机制和病理来自头颅后方的直接或间接暴力从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同时作用于头部 头颈部猛烈向胸前屈曲项韧带、棘间韧带、颈椎后部韧带、小关节韧带撕裂,同时伴有椎体压缩粉碎骨折及椎体向前脱位,分类及特点 颈椎椎体压缩骨折 较常见,多属稳定型,症状轻,预后好 颈椎椎体爆裂骨折 多由纵向垂直压缩暴力所致,好发于C

10、5、6椎体,属不稳定型骨折,较少见,症状重,预后差,影像学特征为粉碎性骨折并伴有骨折片进入椎管内,颈椎前半脱位 多发生于成年人,发病多较隐匿,易误诊漏诊。常见于头屈曲位高台跳水或后枕部暴力损伤。韧带等软组织可出现广泛撕裂,出血及血肿 颈椎单侧或双侧小关节脱位 通常由屈曲和旋转暴力协同作用所致,以C4以下节段多见,概要(Outline),正常解剖及力学特点 正常影像学解剖 影像学方法、选择 颈椎外伤 胸腰椎外伤,1、单纯屈曲压缩骨折 临床最多见 主要累及前柱,属稳定型骨折 椎体前缘压缩,后缘高度不变 骨性椎管结构完整 根据压缩程度又分、型,胸腰椎骨折分类,2、爆裂型骨折 多为垂直压缩暴力所致 主要累及中柱,可涉及后柱及三柱 椎体向四周裂开 椎体前后均变扁 椎弓根间距增宽,3、安全带型骨折(横断型骨折) 由于横向极度屈曲剪切力所致 是非常严重的损伤,发生率约1%-2% 骨折线常涉及中后柱 折线经过棘突、椎板、椎弓根和椎体,折线后方裂开。 椎管结构破坏严重并累及脊髓 暴力经过韧带结构,亦可造成棘上、棘间韧带和黄韧带断裂,关节突分离,椎间盘后部破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