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课件第二章藏象学说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833746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PT 页数:84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课件第二章藏象学说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中医课件第二章藏象学说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中医课件第二章藏象学说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中医课件第二章藏象学说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中医课件第二章藏象学说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课件第二章藏象学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课件第二章藏象学说(8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藏 象 Viscera,广东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成晓燕 联系电话:13728487579(687579),藏象指人体内在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 变化反映于机体外部的征象; “藏居于内,形现于外” 方法:司外揣内,即以表知里,脏 腑,五脏: 心、肝、脾、 肺、肾,六腑:胆、胃 小肠、大肠、 膀胱、三焦,奇恒之府: 脑、髓、骨、脉、 胆、女子胞,一、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一)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关系,脏腑的生理功能特点,化生和贮藏精气,受盛和传化水谷,形态似腑,功能似脏,素问.五脏别论:“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满指精气盈满

2、;实水谷充实,五 脏,六 腑,奇恒之府,藏而不泻,泻而不藏,藏而不泻,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神人的生命活动及其外在体现。精、气、神称为人身三宝。,(二)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病理及其相互 关系以及与脏腑的关系,一、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以五脏 为中心,五脏与六腑相表里,五脏与形体官窍联结成整体,五脏与精神情志相关,二、藏象学说的特点,(一)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二)以“象”来考证“脏”的功能活动 (三)解剖、生理、病理学的统一体,五脏,六腑,肝 心 脾 肺 肾 心包,胆 小肠 胃 大肠 膀胱 三焦,五脏,五志,肝 心 脾 肺 肾,怒 喜 思 悲 恐,(一)心解剖位置:胸腔

3、两肺之间,横膈之上,外有心包包裹;五行属性:心属火;表里配属:心与小肠相表里;主体功能:1、心主血脉 2、心主神志;,五 脏 第 二 节 脏 腑,1、心主血脉,血脉,心气,心主血脉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全身,发挥营养和滋润的作用。,“脉为血之府”,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脉管通畅,心气 充沛,血液充盈,A.,.B,C.,血脉,神,广义:人体整个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狭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主神志心具有主宰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幻灯片 14“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本神),2、心主神志(心藏神),“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争论中医将现代医学中

4、脑的功能归属于心,而分属于五脏,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悸心烦、失眠多梦、神志不宁、 甚至狂躁谵语,反应迟钝、健忘、精神萎靡、嗜睡、意识朦胧甚至昏迷、不省人事,心主神志 功能正常,精神饱满、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心主神志 功能异常,(1)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2)心开窍于舌 (3)心在志为喜“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喜则气缓” (4)心在液为汗“心主血,汗为血之余”,3、心与形窍志液的关系,心包又称

5、心包络,是心的外膜;功能:保护心 。“代心受邪”,附:心包,五 脏 第 二 节 脏 腑,(二)肺解剖位置:位于胸腔,位置最高,又称“华盖”;五行属性:肺属金; 表里配属:肺与大肠相表里;主体功能:1、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 2、主宣发肃降 3、通调水道,肺主气,主呼吸之气,主一身之气,调节全身气机,气的生成(宗气),宗气=自然界清气+水谷精气,1、肺主气、司呼吸、朝百脉,气机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肺司呼吸 肺具有呼吸功能;,肺朝百脉:起到助心行血的作用。,2、肺主宣发肃降,肺 气,宣 发,A. 排出体内的浊气; B. 将水谷精微和津液输布全身; C. 宣散卫气,将代谢后的津液转化 为汗液排出体外。

6、,A. 吸入自然界清气; B. 将清气、津液、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将代谢废物和多余水液下输于肾、膀胱转化为尿液排出体外; C. 清肃肺和呼吸道内异物。,肃 降,向上、向外,向下、向里,病理方面肺失宣降:咳嗽、气喘,水谷 水液,胃,精微 水液,脾主运化,全身,体外,肾(膀胱),尿液 体外,散 精,宣发,肃降,肺,汗液,清者,浊者,3、肺主通调水道,“肺主行水”、“肺为水之上源”,失于宣发,失于肃降,无汗,皮肤水肿,小便不利,水肿,肺失宣降,4、肺与形窍志液的关系,(1)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 皮毛包括皮肤、汗腺和毫毛等 (2)肺开窍于鼻 (3)肺在志为悲悲、忧同为肺志。“悲则气消” (4)肺在液为涕

7、,(三)脾解剖位置:位于中焦,在膈之下;五行属性:脾属土;表里配属:脾与胃相表里;主体功能:1、脾主运化 2、脾主升清 3、脾主统血。,五 脏 第 二 节 脏 腑,水谷 水液,胃,精微 水液,脾主运化,全身,体外,肾(膀胱),尿液 体外,散 精,宣发,肃降,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1、脾主运化,汗液,清者,浊者,湿、痰、饮、水肿,“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虚生湿”、“脾为生痰之源”,浮肿,臌胀,腹胀、食欲不振(纳呆)、便溏 或完谷不化、倦怠、消瘦,运化水谷 功能失调,运化水液 功能失调,A、腹胀、便溏; B、神疲乏力、头晕目眩; C、若脾气下陷:脱肛、内脏下垂。,2、脾主升清

8、(散精),“脾气主升”、“脾以升为健” 脾主升清可防止人体内脏下垂,脾不升清,各种出血:肌衄、便血、尿血、 月经过多、崩漏等。,肌衄,3、脾主统血,脾主统血统摄血液在脉内运行,不使其逸出脉外。 原理:脾气的固摄作用(气摄血),脾不统血,足痿软,4、脾与形窍志液的关系,(1)脾在体合肉、主四肢,其华在唇 (2)脾开窍于口 (3)脾在志为思“思则气结”思则气结案 (4)脾在液为涎涎口内津液中较为清稀部分,有润泽口腔,助吞咽与消化功能。,思则气结案,一女新嫁后,其夫经商二年不归,因不食,困卧如痴,无他 病,多向里床坐。丹溪诊之,肝脉弦出寸口,曰:此思男子 不得,气结于脾,药独难治,得喜可解。不然,令

9、其怒。脾 主思,过思则脾气结而不食,怒属肝木,木能克土,怒则升 发而冲开脾气矣。其父掌其面,呵责之,号泣大怒,至三时 许,令慰解之,与药一服,即索粥食矣。朱曰:思气虽解, 必得喜,庶不再结。乃诈以夫有书,旦夕且归。后三月,夫 果归而愈。 (古今医案按) 以情志相胜取效心理疗法,(四)肝解剖位置:位于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五行属性:肝属木;表里配属:肝与胆相表里;主体功能:1、肝主疏泄 2、肝主藏血,五 脏 第 二 节 脏 腑,1、肝主疏泄,肝主疏泄指肝具有疏通、调达、升发的 特性,有调畅人体全身气机的功能。,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协调气血运行;幻灯片 33 促进消化吸收; 幻灯片 34 调

10、节精神情志; 调理冲任二脉。(4)调理冲任二脉,生理上:肝主疏泄正常 气机调畅 血行调畅“ 气行则血行” 病理上:气机郁结:胸胁、少腹胀痛; 血行不畅 瘀血:胸胁刺痛;肝气上逆:面红目赤、头目胀痛、烦燥易怒血随气逆:吐血、咯血、甚则薄厥,(1)协调气血运行,肝疏泄不及,肝疏泄太过,肝主疏泄,脾升胃降,前 提,促进胆汁的分泌、排泄,(2)促进消化吸收,肝主疏泄,肾主闭藏,女子经血、男子精液的正常排泄,应用:生殖系统疾病从肝肾论治,(4)调理冲任二脉,冲脉、任脉同起于胞宫,与女子月经有关,“女子以肝为先天”,男子精液封藏在肾,排泄在肝,肝肾同源,肝主藏血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以及防止 出血的作

11、用。肝有“血之府库”之称。 肝调节血量主要是对外周血量的调节。 素问.五脏生成篇:“故人卧血归于肝”。 王冰注:“肝藏血,心行之,人动则血运于诸经, 人静则血归于肝藏。何者?肝主血海故也。”,2、肝主藏血,(1)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爪为筋之余” (2)肝开窍于目 (3)肝在志为怒“怒则气上” (4)肝在液为泪,目赤生翳,目红肿痒痛,3、肝与形窍志液的关系,肾,(五)肾解剖位置:位于腰部,“腰为肾之府”;五行属性:肾属水;表里配属:肾与膀胱相表里;主体功能:1、肾藏精 2、肾主水 3、肾主纳气,五 脏 第 二 节 脏 腑,广义的精: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的精微物质,如机体中的气血津液、从饮食物

12、中吸收的水谷精微等 。,狭义的精:指生殖之精,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机能的基本物质。包括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和机体发育成熟后自身形成的生殖之精。,精,1、肾藏精,肾藏精肾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 素问六节脏象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先天之精,后天之精,不断培育充养,活力资助,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人出生后,机体从饮食物中摄取 的营养成分和脏腑代谢所化生的 精微物质。,肾中精气(肾精、肾气),“肾为先天之本”,天癸:人体肾中精气充盈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一种精微物质,具有促进人体生殖器官发育成熟和维持人体生殖功能的作用。 【天癸-促性腺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

13、H)】,素问.上古天真论:“ 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肾中精气主生长

14、、发育和生殖,肾阴:具有滋润、濡养的功能;,肾阳:具有温煦、推动的功能;,肾中精气 (从阴阳属性划分),病理: 肾阴虚(“阴虚则内热”):腰膝酸软、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男子遗精、女子梦交等; 肾阳虚(“阳虚则外寒”):腰膝冷痛、形寒肢冷、小便不利、阳痿早泄、宫寒不孕等。,水谷,津液,脾胃,肾,肺,尿液,散精,宣发,肃 降,膀胱,升 清,降 浊,汗液,2、肾主水,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气化作用,呼吸表浅,或呼多吸少,动则喘甚,肾主纳气肾摄纳肺吸入自然界之清气,保持吸气的深度,防止呼吸表浅。“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3、肾主纳气,肾不纳气,(1)肾在体合骨,主骨生髓,其华在发 齿

15、为骨之余,发为血之余; (2)肾开窍于耳及前后二阴 “肾主二便”; (3)肾在志为恐 惊恐同为肾志;“恐则气下”; (4)肾在液为唾唾口内津液中较为稠浊者。,4、肾与形体志液的关系,解剖位置:胆附于肝,胆内藏胆汁生理功能:1.主疏泄,主决断 2.助消化胆既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府肝与胆的关系生理方面:1、胆汁来源于肝;2、情志方面:肝主谋虑,胆主决断;病理方面:肝胆同病:如肝胆火旺、肝胆湿热,六 腑 第 二 节 脏 腑,(一)胆,解剖位置:位于膈下,上接食道,下通小肠生理功能:1.受纳与腐熟水谷 “太仓”、“水谷之海”2.主降浊 “胃气以降为顺”脾与胃的关系,六 腑 第 二 节 脏 腑,生理方面,纳运协调:脾主运化,胃主受纳,燥湿相济: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升降相因:脾主升清,胃主降浊,病理方面:脾胃疾病,(二)胃,解剖位置:位于腹中,上端接胃,下端接大肠生理功能:1.主受盛和化物2.泌别清浊“小肠主液”,六 腑 第 二 节 脏 腑,心与小肠的关系心有实火:心烦、舌赤、口舌生疮;小肠实热:尿少、尿热赤、尿痛。,(三)小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