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品种介绍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5820943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殖品种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养殖品种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养殖品种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养殖品种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养殖品种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殖品种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殖品种介绍(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淡水新品种养殖简介,一、福建省淡水水产养殖主要品种,鱼类 甲壳类 藻类 贝类 两栖类 爬行类,1、鱼类,青鱼 草鱼 鲢鱼 鳙鱼 鲤鱼 鲫鱼 鳊鱼 鲂鱼,泥鳅 黄鳝 鲶鱼 黄颡鱼 鳜鱼 乌鳢 鲈鱼 白鲳,罗非鱼 鮰鱼 香鱼 长吻鮠 鳗鲡 鲟鱼 鳟鱼 倒刺鲃 河鲀,2、甲壳类,虾类 (南美白对虾 罗氏沼虾 青虾 螯虾) 蟹类(中华绒毛蟹),3、两栖类 爬行类,龟 鳖 蛙,5、养殖方式,池塘养殖 水泥池精养 流水养殖 稻田养殖 水库养鱼 网箱养鱼 放流增殖,二、新品种养殖介绍,倒刺鲃 鲟鱼类 翘嘴红鲌 香鱼 黄颡鱼 彭泽鲫,彭泽鲫养殖,特点 1、产量高 2、生长快 3、病害少 4、可自繁 5、饲料要

2、求简单 6、单养混养均宜,彭泽鲫养殖,彭泽鲫的生物学特征 彭泽鲫是鲫属中的一个地方品种,又名芦花鲫、彭泽大鲫, 原产江西 省彭泽县丁家湖、太泊湖、芳湖等天然水域。 江西省水产研究所和九江市 水产研究所对彭洋鲫进行了6代人工选育后,其生长速度比培育前快50, 比野生鲫的生长速度快2498,具有生长快、个体大、 营养价值高等优 良性状。彭泽鲫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鲫属;其背部呈深灰黑色, 体形为 标准纺锤形;头短小,吻钝,口端位呈弧形;无须,下颌向上稍斜, 从下 颌底部至胸鳍基部呈平缓的弧形。雄性个体胸鳝尖长, 末端可达到腹鳍基 部;雌性个体胸鳍较圆钝,未达到胸鳍基部,侧线鳞在30片以上。 中生

3、长, 对底质肥活、底栖生物丰富的水体最适应。,基本特性,彭泽鲫为广温、杂食性的鱼类。它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很广, 能终年正 常摄食和生长。下至冰封的水下,上至38水温也不影响它的生存。 其繁 殖最佳温度为2024,生长最佳水温为2530。 彭泽鲫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除对水温的适应范围广之外, 对水体pH值、水质变化、溶氧等都有很强的忍受力,能在各种水体最适应。,繁殖,彭泽鲫产粘性端黄卵,其相对怀卵量为121 144粒g。 和其它鲫一样是多次产卵类型。水温在 1322时,从受精到孵化出膜的时间为5363h。 彭泽鲫雌雄鱼1冬龄(12月龄)就可达到性成熟。一般选择2冬龄、 体 重达03kg以

4、上。无创伤,无病状。 在受精产卵前 分池培养; 鱼巢的安置。鱼巢材料不粗不滑,粘性好,通透性好。 比例搭配, 最好为雌:雄23:1,(水温达到18时),繁殖,鱼巢移池放置。 加注新鲜水20cm左右, 使 池水深达90100cm,淹没鱼巢510cm。 彭泽鲫大量产卵一般在夜晚23 点 钟至次日上午11点钟之间,所以每隔1220h,移去粘满卵的鱼巢到孵化池, 再换上新鱼巢到产卵池。 在孵化池出苗后4 5d将鱼巢移出,经消毒后还可第2次使用。 刚孵出的仔鱼由于嫩小,尚不能游动,处于“粘巢”阶段。23d后, 仔鱼卵黄消失,鳔充气,鱼苗能够平游摄食。,苗种培育,彭泽鲫的食性十分广,能以浮游动物、浮淤植物

5、为食, 也能摄食底栖 动植物及有机碎屑等。 这时开始一般每天喂豆浆2 3次,每亩 每天用黄豆23kg,慢慢逐天增加用量,并按水质情况, 相 应追施有机肥料。 从水花到夏花鱼种,每亩可培育4050万尾,当夏花鱼种达到3cm 左右时,可以出售苗种,也可分池专养或套养成冬片鱼种。 一般条件和情况下,鱼种池面积要求13亩,放养密度根据出塘 规格确定,并搭配鲢鳙鱼夏花鱼种及草鱼种15002000尾亩。,成鱼养殖,池塘主养池塘面积以25亩,水深15m以上,池底淤泥1015cm。放鱼种前鱼池消毒杀野。一般放养鱼种规格宜大不宜小, 密度:冬片鱼种 1500尾亩左右或夏花鱼种2000尾亩左右。每亩 搭配草鱼、

6、鲢、鳙冬片鱼种40左右。 池塘套养成鱼池中混养也是一种效果很好的方式, 混养的彭泽鲫鱼种以大规格 冬片为宜,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放养密度每亩200300尾, 其它鱼 的放养规格和数量根据具体条件而定。饲养管理以投喂精饲料为主、 结合 施肥培养水质为辅。,水库与湖泊养殖,天然饵料丰富、 水质较肥的小 型湖泊和水库是较适合放养彭泽鲫的。采取投饵、 施肥的精养成半精养的 湖泊水库养殖彭泽鲫效果最好。 在消落区植被良好的水库和肥沃的湖泊, 彭泽鲫的生长速度甚至超过它在池塘中的生长速度。 为了提高其成活率, 一般以放养大规格的冬片鱼种为宜。放养时间冬、春两季均可, 密度一般 为2050尾亩。 值得注意的

7、是水库、湖泊中收获的鲫鱼,即使个体很大, 形态极似彭 泽鲫,也不能留作繁殖亲鱼。因为彭泽鲫一般当年即具有繁殖能力,水库、 湖泊中即使每年干水也难免会有野生鲫存在, 它们会与彭泽鲫进行种内杂 交,产生杂种后代。杂种后代往往与彭泽鲫形态很相似,很难与亲本区分。,网箱养殖,网箱规 格一般在1628m2,高为23m为宜,网口大小以不能逃鱼为前提,尽可能 地最大。网箱材料选用33的聚乙烯网线为好。 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放养5cm 以上规格的彭泽鲫冬片鱼种或夏花鱼种200300尾,同一网箱内的鱼种一次 性投足。规格必须整齐。投食白天投,以少量多次为佳。经过半年的饲养, 鱼体平均体重可达250g左右,每平方米产

8、量可达50kg以上。,鱼病的预防与治疗,彭泽鲫常见的疾病为体表动物性病原体引起的鱼病, 特别是夏花阶段 最易得。别的如锚头鳋病、 车轮虫病及体表植物性病引起的鱼病如水霉病 及烂鳃病等的治疗及预防同其它鱼类防治无异。 而彭泽鲫体表的孢子虫病 的预防是夏花阶段最要重视的。,倒刺鲃,倒刺鲃属的分类情况: 有关倒刺鲃属的分类问题,杨君兴和陈银瑞早期曾作过研究探讨(1995),并指出该属共有5个有效种,即中华倒刺鲃、倒刺鲃、黑脊倒刺鲃、云南倒刺鲃和多鳞倒刺鲃。前三种间的主要外形区别如表1、图版1。黑脊倒刺鲃,异名光倒刺鲃、刺鲃,俗称光鱼、溪魁、粗鳞等;倒刺鲃,俗称青竹鲤、青竹鲃、草包鱼等;中华倒刺鲃俗称

9、青波等。,倒刺鲃属三个常见种的主要外形区别,图版1:倒刺鲃属的三个常见种外形图,营养价值,蛋白质含量:中华倒刺鲃黑脊倒刺鲃倒刺鲃; 脂肪含量:黑脊倒刺鲃中华倒刺鲃倒刺鲃; 水分含量:倒刺鲃中华倒刺鲃黑脊倒刺鲃; 灰分含量:黑脊倒刺鲃中华倒刺鲃倒刺鲃; 氨基酸: 肌肉中蛋白水解氨基酸18种,3种鱼肌肉中各种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较高;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4种鲜味氨基酸,在黑脊倒刺鲃、中华倒刺鲃和倒刺鲃中分别占总氨基酸的37.93%、38.89%、39.24%;3种鱼肌肉均含有牛磺酸,是人类条件性必需营养素,主要依赖于食物供给,具滋养强壮、补充营养、促进代谢、改善心、肝功能等方面的独特作

10、用。,养殖情况,1、主要特性: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富含各种氨基酸、鳞片可食用; 杂食性鱼类、对蛋白质的要求不高,经驯化能摄食人工配合饲料;抗病力强,养殖全过程很少发病,养殖与运输容易。 2、养殖方面: 养殖方式(以黑脊倒刺鲃为例):主要有水泥池精养、土池养殖、网箱集约化养殖等,池塘养殖模式有主养和混养。 养殖成本在10元/kg以下,经济效益较高。 已成为福建、广东、广西、江西等省市的主要淡水养殖品种之一。 3、网箱养殖关键技术: 放养密度:全长5厘米以上,80150尾/。 防跳:盖太阳网、外套网范围内配1.0米高网片。 出售:捕大留小。,4、人工育苗,人工育苗可批量生产。但仍然以人工授精为主

11、。 黑脊倒刺鲃的绝对怀卵量较小,人工育苗工作量较大;中华倒刺鲃和倒刺鲃的绝对怀卵量大,育苗产业化较大。 存在问题: 苗种来源:主要天然苗种,未经人工选育,性状差异大,生长速度较慢、个体间差异大;规格不整齐。 饲料:没有专用的人工配合饲料,饵料系数大。,黄颡鱼养殖,一、 黄颡鱼的生物学习性 二、 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技术 三、 黄颡鱼人工养殖技术,黄颡鱼的生物学习性,1、黄颡鱼的特征 : 黄颡鱼在分类上隶属于鲶形目,鮠科(也有记为鲿科),黄颡鱼属,有 黄颡鱼、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光泽黄颡鱼4 种。 目前用于人工养殖的主要是黄颡鱼和江黄颡鱼。黄颡鱼的分布很广,许多天然水 域都有它的踪迹

12、。黄颡鱼虽然个体较小,但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很受消 费者欢迎。,黄颡鱼特征,须4对;上颌须长,末端达到或超过胸鳍基部。体无鳞。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刺比背鳍刺长,前、后缘均具锯齿。脂鳍较短,臀鳍条2125。尾鳍分叉。鼻须:一半为白色另一半为黑色。最大可达0.75公斤左右。在静水或缓流的浅滩生活。白天潜伏于水底层,夜间活动。杂食,主食底栖无脊椎动物。成熟雄鱼肛门后面有生殖突。45月产卵。亲鱼有掘坑筑巢和保护后代的习性。分布较广,产量大,肉嫩,少刺,多脂肪。最大约1.5市斤。是普通食用鱼类。分布十全国各上要水系。,江黄颡鱼,头顶覆盖薄皮。须4对,上颌须未端超过胸鳍基部。体无鳞。背鳍刺比胸鳍刺长

13、,后缘具锯齿。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也有锯齿。腹鳍未端达臀鳍。脂鳍基部稍短于臀鳍基部。臀鳍条2125。为底层鱼类。江河、湖泊中均能生活,尤以江河为多。主食昆虫幼虫及小虾。最大个体2市斤左右。分布于长江和珠江水系。,光泽黄颡鱼,吻短、稍尖。须4对,上颌须稍短,未端不达胸鳍基部。背鳍刺较胸鳍刺为长,后缘锯齿细弱,胸鳍刺前缘光滑,后缘带锯齿。腹鳍未端能达到臀鳍起点。脂鳍基部短于臀鳍基部,臀鳍条2225。尾鳍深分叉。个体小,常见为814厘米。江湖中、下层生活。食水生昆虫和小虾。45月在近岸浅水区产卵。生殖时,雄鱼在水底掘成锅底形圆穴,上面覆盖水草,雌鱼产卵于穴中,雄鱼守候穴旁保护鱼卵发育。个体不大,常见

14、体长为80140毫米。分布于长江水系。,岔尾黄颡鱼,吻短。须4对;上颌须长,未端超过胸鳍中部。体无鳞。背鳍硬刺后缘具锯齿。胸鳍刺与背鳍刺等长,前、后缘均有锯齿。脂鳍短。臀鳍条2123。尾鳍深分叉。鼻须全为黑色。”为江河、湖泊中常见鱼类,尤以中、下游湖泊为多。营底栖生活。食昆虫、小虾、螺蛳和小鱼等。个体不大。分布于长江水系。,黄颡鱼主要区别,黄颡鱼 颌须达超胸鳍基 胸鳍刺长于背刺 胸鳍刺前后具齿 鼻须半白半黑 江黄颡 颌须超过胸鳍基 胸鳍刺短于背刺 胸鳍刺后缘具 岔尾黄颡颌须超过胸鳍中 胸鳍刺等于背刺 胸鳍刺前后具齿 鼻须全为黑色 光泽黄颡颌须不达胸鳍基 胸鳍刺短于背刺 胸鳍刺后缘具齿,黄颡鱼生

15、物学基本特征,为底层鱼类,喜息于静水或缓流中。在池塘中,白天潜于水底,晚上出来觅食。但仔鱼在晴天喜在上层集群。黄颡鱼是以动物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在自然条件下,孵化出膜35天,以自身的卵黄为营养,以后幼鱼以轮虫、枝角类、水蚯蚓等为食。成鱼阶段主食各种小鱼、虾。人工养殖时,既可摄食动物饵料,也可摄食人工配合饲料。在生长速度方面,以江黄颡鱼最快,自然条件下,一龄鱼2050克,二龄鱼50150克。人工养殖时,一龄可达150300克。黄颡鱼适应性很强,有一定的耐低氧环境的能力,最适生长水温为2228。,黄颡鱼繁殖习性,黄颡鱼的性成熟年龄, 雌鱼为2龄,雄鱼一般3龄。在自然界,雌雄比例大致为1:1.2

16、以上。黄颡鱼的怀卵量与体长、体重有关,据统计,体重100150克,怀卵量18506895粒。一般平均为30005000粒/尾。繁殖期间,雌、雄鱼有明显区别,雄鱼肛门后有一明显的生殖突,雌鱼无此标志。黄颡鱼的受精卵为沉性,圆扁形,淡黄色,粘性较强。在水温25时,经72小时左右即可孵出鱼苗。,黄颡鱼的人工繁殖技术,1、 亲鱼: 来源与选择:可从江河、水库、湖泊中捕捞,也可在人工养殖的商品 鱼中挑选。要求个体大,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性腺发育良好。 成熟年龄与体重:年龄23龄,黄颡鱼体重150克以上,江黄颡鱼200 克以上。雌、雄鱼比例可1:2搭配。 雌雄鉴别:苗种及未发育成熟的鱼鉴别困难,体重50克

17、以上、尤其发 育成熟的鱼较易鉴别。雄鱼体形细长,在臀鳍与肛门之间有一突出的生殖突 ,长5毫米以上;雌鱼体形粗短,腹部膨大柔软,无生殖突。 同一批鱼雄鱼 大于雌鱼。 培育:亲鱼池一般12亩,深11.2米,水源充沛,水质良好,环境 较安静。进出水口要设拦鱼设施。在亲鱼入池前要彻底清塘。每亩可放亲鱼 100公斤左右,可再混养鲢、鳙鱼种200300尾。因黄颡鱼与鲤 、鲫鱼在 摄食方面有一定的矛盾,所以亲鱼池中不再投放这些品种。 亲鱼的饲料可喂一些小杂鱼、小虾,也可将鱼、蚌、虾肉等用机器加工 成肉糜投喂。如用配合饲料,鱼粉要有较大比例,蛋白质要占36%-38%。加 工成软、湿饲料当天投喂。当水温上升到10以上时即可投喂。日投饲量为 水温10-15,饲料占体重的1%-2%,15-20,2%-3%,20-25,3%- 4%。每天喂两次,饲料投在固定的饲料台上。 要保持亲鱼池有较高的溶氧,每隔7-10天向亲鱼池冲一次水,可起到增 氧、改善水质和刺激亲鱼性腺发育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科普读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