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燃易爆企业消防安全培训课件[1]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809651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2.3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易燃易爆企业消防安全培训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易燃易爆企业消防安全培训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易燃易爆企业消防安全培训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易燃易爆企业消防安全培训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易燃易爆企业消防安全培训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易燃易爆企业消防安全培训课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易燃易爆企业消防安全培训课件[1](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易燃易爆企业消防安全 培训课件,岳池县公安消防大队 杜川,岳池港华燃气有限公司消防安全培训,消防安全工作概述 火灾的危险性及发展阶段 主要起火原因及防火对策、防火巡查内容 如何处置应对突发火灾事故 火场逃生 二氧化碳(co2)、推车储压式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特大火灾事故案例讲解、分析,消防安全培训内容,第一章 消防安全工作概述,第二章 易燃易爆火灾的危险性及发展阶段,一、火灾的危险性 从消防角度考虑,衡量气体的火灾危险性主要依据它们的燃烧能力以及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的浓度和参考其它理化性质来确定的。 可燃气体的基本特性是: 1化学活泼性。具有高度化学活泼性和氧化性能的气体,在普通状态下即能与很

2、多物质起反应易发生燃烧或爆炸,气体的化学活泼性越强,氧化能力越强,其为危险性越大。 2比重和扩散性。气体的比重是指与空气重量之比。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在空气中可以无限制的扩散,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而且能够顺风向飘动,这是造成可燃气体起火爆炸和蔓延的重要因素。比空气重的可燃气体泄漏后,往往飘浮于地面、沟渠和厂房死角等处,长时间聚集不散,一旦遇着火源即能燃烧和爆炸。 3可压缩性和受热膨胀性。气体都能被压缩,而且在一定温度下加压可以变成液体,所以气体通常都以压缩或液化状态储存于钢瓶中。但是,气体压缩和液化有一个极限压力和极限温度。气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受热温度越高,体积膨胀越大,形成的压力也就越

3、大。因此,在储运和使用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时,要注意防热、防晒、严禁火烤、水烫、拖拉和摔撞。 4腐蚀性。在生产储运中,具有腐蚀能力的可燃气体能腐蚀设备,削弱设备的耐压强度,严重时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因此,对受压的气体容器要定期检查其耐压强度。 5毒害性。某些可燃气体(如硫化氢)和助燃气体(氯气)具有毒性。,二、火灾的发展阶段 火灾的发生、发展就是一个火灾发展蔓延、能量传播的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热量传播有以下三种途径: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热传导:是指热量通过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位传递到温度较低部位的过程。影响热传导的主要因素是:温差、导热系数和导热物体的厚度和截面

4、积。导热系数愈大、厚度愈小、传导的热量愈多。 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火场中通风孔洞面积愈大,热对流的速度愈快;通风孔洞所处位置愈高,热对流速度愈快。热对流是热传播的重要方式,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 热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当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热辐射成为热传播的主要形式。火灾在建筑物之间和建筑物内部的主要蔓延途径有:建筑物的外窗、洞口;突出于建筑物防火结构的可燃构件;建筑物内的门窗洞口,各种管道沟和管道井,开口部位;未作防火分隔的大空间结构,未封闭的楼梯间;各种穿越隔墙或防火墙的金属构件和金属管道;未作防火处理的通风、空调管道等。,

5、4燃烧的特殊形式爆炸。由于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1)爆炸分上下极限:爆炸极限是指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通常以体积百分数表示。可燃气体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也称燃烧下限。可燃气体与空气组成的混合物,能使火焰传播的最高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上限,也称燃烧上限。 (2)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主要有:初始温度、初始压力、惰性介质及杂质、混合物中氧含量、点火源等。 初始温度高,爆炸极限范围大;初始压力高,爆炸极限范围大;混合物中加入惰性气体,爆炸极限范围缩小,特别对爆炸上限的影响更

6、大。混合物含氧量增加,爆炸下限降低,爆炸上限上升。,第三章 CNG汽车加气站、天燃气储配站火灾的主要原因及防火对策、防火巡查内容,1天然气本身具有危险性天然气的主要成分甲烷属一级可燃气体,甲类火灾危险性,爆炸极限为515 (VV),最小点火能量仅为028mJ,燃烧速度快,燃烧热值高(平均热值为33440kJm3),对空气的比重为055,扩散系数为0196,极易燃烧、爆炸,并且扩散能力强,火势蔓延迅速,一旦发生火灾难以施救。 2泄漏引发事故站内工艺过程处于高压状态,工艺设备容易造成泄漏,气体外泄可能发生地点很多,管道焊缝、阀门、法兰盘、气瓶、压缩机、干燥器、回收罐、过滤罐等都有可能发生泄漏;当压

7、缩天然气管道被拉脱或加气车辆意外失控而撞毁加气机时会造成天然气大量泄漏。泄漏气体一旦遇引火源,就会发生火灾和爆炸。1995年9月29日,四川自贡富顺华油公司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因钢瓶泄漏燃烧发生爆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3高压运行危险性大压缩天然气加气站技术要求充装站的压缩机必须加压至25MPa以上,才能将天然气压缩到钢瓶内,这是目前国内可燃气体的最高压力贮存容器。若钢瓶质量或加压设备不能满足基本的技术要求,稍有疏忽,便可发生爆炸或火灾事故。1995年10月7日,四川省遂宁市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因钢瓶质量问题发生喷射燃烧,火焰柱高达20余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万余元。系统高压运行容易发生

8、超压,系统压力超过了其能够承受的许用压力,最终超过设备及配件的强度极限而爆炸或局部炸裂。,一、 CNG汽车加气站、天燃气储配站火灾的主要原因,4天然气质量差带来危险在天然气中的游离水未脱净的情况下,积水中的硫化氢容易引起钢瓶腐蚀。从理论上讲,硫化氢的水溶液在高压状态下对钢瓶或容器的腐蚀,比在4MPa以下的管网中进行得更快、更容易。从以往事故被炸裂钢瓶的检查情况看,瓶内积存伴有刺鼻气味的黑水,有的达到了25-5kg,其中积水里的硫化氢含量超过了8083mgL。1995年8月12日,四川绵阳地方天然气公司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因脱水工序处理不净,在给钢瓶充气时而发生爆炸并起火成灾。5存在多种引火源商业

9、性汽车加气站绝大多数建立在车辆来往频繁的交通干道之侧,周围环境较复杂,受外部点火源的威胁较大,如邻近建筑烟囱的飞火,邻近建筑的火灾,频繁出入的车辆,人为带人的烟火、打火机火焰、手机电磁火花、穿钉鞋摩擦、撞击火花、化纤服装穿脱产生的静电火花,燃放鞭炮的散落火星,雷击等,均可成为加气站火灾的点火源。操作中也存在多种引火源,加气站设备控制系统是对站内各种设备实施手动或自动控制的系统,潜在着电气火花;售气系统工作时,天然气在管道中高速流动,易产生静电火源;操作中使用工具不当,或因不慎造成的摩擦、撞击火花等。6安全培训不规范新建CNG加气站的操作人员因不熟悉CNG新技术和未经过必要的培训就上岗操作,或没

10、有定期复训,容易出现违章作业或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对安全知识尤其是消防知识知之甚少,不能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和没有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随着燃气行业多种经营体制的发展,部分经营不规范的中小型企业,严重忽视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二、 CNG汽车加气站、天燃气储配站火灾的主要防范对策,1防火间距符合要求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内压缩机组和贮气瓶组与周围建、构筑物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的规定。加气站内的总平面布置应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城市燃气设计规范进行,除储气瓶(储气井)、生产建筑和必要的辅助设施外,不宜布置其他建筑。加气站生产、办公室应分区设置。加气站区

11、内的储气瓶组(储气井)、压缩机间、调压间、加气机等应有明显分隔,并符合规范规定的间距。2保证天然气储存安全储气瓶应选用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的产品。加气站宜选用同一种规格型号的大容积储气瓶,大容积储罐具有瓶阀少、接口少、安全性高等优点。目前我国加气站采用较多的是国产60L钢瓶。当选用小容积储气瓶时,每组储气瓶的总容积不宜大于4m3,且瓶数不宜大于60个。在城市建成区内总容积不应超过16m3。小容积储气瓶应固定在独立支架上,卧式存放,便于布置管道及阀件,方便操作保养,易于外排除积液。根据安装、检修、保养、操作等工作需要,卧式瓶组限宽为1个储气瓶的长度,限高16m,限长55m。同组储气瓶之间净距离

12、不应小于003m,储气瓶组间距不应小于15m。储气井的设计、建造和检验应符合国家行业标准高压气地下储气井SYT6535的有关规定。储气井的建造应由具有天然气钻井资质的单位进行。加气站的储气瓶(储气井)间宜采用开敞式或半开敞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有利于可燃气体扩散和通风,并增大建筑物的泄压比,屋面应采用非燃烧轻质材料制作。储气瓶组(储气井)与压缩机、调压器间、变酉己电间,在不能满足相应防火间距要求时,应采用钢筋混凝土防火隔墙隔开,隔墙顶部应比储气瓶组(储气井)顶部高1m及以上,隔墙长度应为储气瓶组(储气井)总长,并在两端各加2m及以上,隔墙厚度不应小于o2m,可防止事故时相互影响。防火墙应能

13、抵抗一定的爆炸压力。,3天然气质量符合标准进站天然气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天然气GBl78201999中规定的类气质标准和压缩机运行要求的有关规定。增压后进入储气装置及出站的压缩天然气的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车用压缩天然气GBl8047的规定。若进入加气站的天然气硫化氢含量大于20msm3时,站内应设置脱硫装置,脱硫塔设在压缩机前可保护压缩机组,选用双塔轮换使用,有利于装置运行和维护。当进站天然气需脱水处理时,脱水可在天然气增压前、增压中或增压后进行,脱水装置设双塔。4设置安全保护装置在远离作业区的天然气进站管道上应设紧急手动截断阀,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事故,自控系统失灵时,操作人员可靠近并

14、关闭截断阀,切断气源,防止事故扩大。手动紧急截断阀的位置应便于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切断气源。锗气瓶组(储气井)进气总管上应设安全阀及紧急放散管、压力表及超压报警器。每个储气瓶(井)出口应设截止阀。以保证储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及发生事故时能及时切断气源。为防止进站加气汽车控制失误撞上储气设施造成事故,储气瓶组或储气井与站内汽车通道相邻一侧,应设安全防撞拦或采取其他防撞措施。压缩机出口与第一个截断阀之间应设安全阀,安全阀的泄放能力不应小于压缩机的安全泄放量;压缩机进、出口应设高、低压报警和高压越限停机装置;压缩机组的冷却系统应设温度报警及停车装置;压缩机组的润滑油系统应设低压报警及停机装置。加气机应设安全

15、限压装置;加气机的进气管道上宜设置防撞事故自动切断阀;加气机的加气软管上应设拉断阀,拉断阀在外力作用下分开后,两端应自行密封,当加气软管内的天然气工作压力为20MPa时,拉断阀的分离拉力范围宜为400-600N。加气机附近应设防撞柱(栏),防止进站汽车失控撞上加气机。加气站内的天然气管道和储气瓶组应设置泄压保护装置,以便迅速排放天然气管道和储气瓶组中需泄放的天然气。在储气瓶组事故时紧急排放的气体,火灾或检修设备时排放系统气体,一次泄放量大于500m3(基准状态),很难予以回收,只能通过放散管迅速排放。压缩机停机卸载的天然气量,一般太于2m3(基准状态),并且泄放次数平均每小时23次以上,排放到

16、专用回收罐较为妥当。因为天然气比重小于空气,能很快扩散,拆修仪表或加气作业时一次泄放量小于2m3(基准状态)的气体可排人大气。泄压保护装置应采取防塞和防冻措施。加气站不同压力级别系统的放散管宜分别设置,放散管管口应高出设备平台2m及以上,且应高出所在地面5m及以上。,5选择适当材质的设备增压前的天然气管道应选用无缝钢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8163的有关规定。增压后的天然气管道应选用高压无缝钢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5310或不锈钢无缝钢管GBT14976的有关规定。对严寒地区的室外架空管道选材还要考虑环境温度的影响。由于天然气内含有硫化氢、二氧化碳

17、、残存凝析油等腐蚀性介质,加气站内与压缩天然气接触的所有设备、管道、管件、阀门、法兰、垫片等的材质应具备抗腐蚀、耐老化等能力。加气站内的所有设备、阀门、管道、管件的设计压力应比最大工作压力高10,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应低于安全阀的起始工作压力。埋地管道防腐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质管道及储罐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0007的有关规定,并应采用最高级别防腐绝缘保护层。6控制和消除引火源加气站内爆炸危险区域的等级范围划分应按(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确定。按照(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范GB50058的规定,使用高于或等于相应作业区域气体级别的防爆电气设备。爆炸危险区域慎用移动式和便携式电器,禁止私拉乱接,违章用电。加气站的站房和罩棚按建(构)筑物的防雷考虑,一般都采用避雷带(网)保护。天然气储气瓶组必须进行防雷接地,接地点不少于2处。储气瓶组、管道、法兰及其他金属附件均进行电气连接并接地。雷雨天气应停止加气作业。严格控制修理用火,严禁烟火和明火,防止摩擦撞击打火,作业时不得使用电气焊、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装饰装潢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