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复习教师版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5792376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复习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文言文复习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文言文复习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文言文复习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文言文复习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复习教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复习教师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沭阳如东实验学校七年级(上)语文期中文言文复沭阳如东实验学校七年级(上)语文期中文言文复习习主备:周效艳 审校:刘晓文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一、古代寓言二则古代寓言二则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郑人买履( (2)宁( )信(3)遽( )契( )其舟 (4)先自度( )其足 (5) 遂不得履( ) (6)宁信度( ),无自信也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置之其坐 坐:同“座”座位(2)而忘操之 操:拿,携带(3)反归取之 反:同 “返”返回 (4)遽契其舟 遽:立即,匆忙(5)楚人有涉江者 涉:渡,从水上经过(6)宁信度 宁:宁可 3翻译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人曰

2、:“何不试之以足?”(3)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4)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4.两则寓言的寓意分别是: 郑人买履: 刻舟求剑: 二、二、幼时记趣幼时记趣(一)写出下面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一)写出下面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明:_ _ _物外:_ _ _私:_ _ _素:_ _ _ 称快:_ _ _神游:_ _ _拔:_ _ _方:_ _ _ 或千或百: 项为之强: 徐喷以烟: 盖: 观之正浓: 鞭数十: 作青云白鹤观: (二)找出本文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二)找出本文的两个通假字,并解释。 强同僵,僵硬 邱同丘,土山 4.课文的描写充满童真童趣,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3 分

3、) 答: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理由:正当“我”看得格外入神时,癞蛤蟆破坏了“我”的兴致。恼恨之极,却并不想 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这充分地写出了“我”儿时的天真活泼和独特的生活情趣。 (幼小心灵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感情)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写出内容 1 分,写出理由 2 分。(三)解释下列多义词。(三)解释下列多义词。1、【以】徐喷以烟 用 以丛草为林 把 2、【为】凹者为壑 当作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表示被动,可译为 “被” 项为之强为(i):介词,表原因,因为 3、【而】拔山倒树而来 连词,表修饰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承接关系 便”“就而忘操之表转折,但是、却而置

4、之其坐 承接关系 4、【其】必细察其纹理 它的,指“藐小微物的”使其冲烟飞鸣它们,指蚊子常蹲其身代词,相当于“自己的”神游其中代想像中的山林 5、【之】故时有物外之趣 结构助词“的”心之所向 助词,没有实在意义昂首观之代“群鹤舞空”的景象项为之强代“昂首观之”的动作 观之正浓代“观二虫斗草间”的情景驱之别院代“观二虫斗草间” 的情景 至之市 到去 何不试之以足 结构助词、不译6、【观】昂首观之 看 作青云白鹤观 景象、景观 7、【察】明察秋毫看到、看清 必细察其纹理 观察 8、【神】定神细视 精神、注意力 神游其中 感受、想像力 9、【时】余忆童稚时 时候 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 (四)、翻译句子

5、(四)、翻译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心中想像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的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着的蚊子便 果真(觉得它们)是鹤了。 2.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 3.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4、故时有物外之趣。 所以我时常有观察物体本身以外的乐趣。 5、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 夏天蚊群的飞鸣声像雷声一样,我把它们比作鹤群在空中飞舞。 6、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目细视。经常蹲下自己的身子,使身子与花台一样高,定睛细看 7、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蛤蟆)舌头一伸,两只虫子就全被吞进肚里 8、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 我那时年纪还小,

6、正看得出神,不禁“唉呀”地惊叫一声,感到害怕;心神安 定下来,捉住蛤蟆,鞭打它几十下,把它赶到别的院子里去了 (五)填空(五)填空1.本文开头总说“物外之趣” ,然后记叙了三件趣事:_观蚊如鹤 神游山林 鞭 打蛤蟆描绘了四幅图画,这四幅图画依次是群鹤舞空图 、青云白鹤图、_神游山林 图、鞭打蛤蟆图。2文章第一段总领全文的句子是:故时有物外之趣 3文章第二段主要记叙了观蚊如鹤的趣事,描写了群鹤舞空和鹤唳云端(青云白 鹤)两个画面,表现了童年生活的乐趣。 4文章第四段主要记叙了鞭打蛤蟆的趣事,描写了蛤蟆捉虫和鞭打蛤蟆两个画面, 表现了童年快乐的生活。 5文章题目为幼时记趣,记趣是什么意思?包含一种

7、什么样的感情?答:趣、情趣记录下来。题目本身就蕴涵着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留恋 6通读全文,思考归纳本文的作者为什么会有物外之趣?答:产生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作者有强烈的好奇心,爱好观察并观察细致,想像 奇特 7“物外之趣”反映了作都什么样的童心童趣?答:反映了作者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纯真的童心和观小为大、想像奇特的童 趣。 8请举例赏析本文简朴、生动、自然的语言特点。答:(1)“冲烟飞鸣”中的“冲”字,使用权人想见蚊群在弥漫的烟雾中乱 飞乱闯的情状。(2)“鹤唳云端”中的“唳”字,仿佛使用权人听到鹤翔云 端高亢的鸣叫。(3)“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细节描写,表现了观赏群鹤 舞空的专注、入迷。(4)“一

8、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中“吐”、“吞”两个动 词,表现了蛤蟆用舌头捕捉小虫动作的迅速、准确,极为传神。(5)“拔山 倒树”形容蛤蟆扑来的气势和力量,虽然在成人看来违背事理,但以儿童的眼 光看却是自然、贴切,所以真实、生动,使人如见如闻。(6“定,捉蛤蟆, 鞭数十,驱之别院”,这里连用“捉”、“鞭”、“驱”三个动词,表现了惊 恐方定,随即惩罚蛤蟆,驱除强暴,同情弱小的急切心情。 9作者记述儿时获取乐趣的方法,可以给我们怎样的启迪。答:仔细观察事物并产生丰富想像,在平常的事物中也能获得无穷的乐趣。大 自然有吸引童心的宝物,是引发童趣的源头。 10.课文的描写充满童真童趣,找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说你喜

9、欢的理由。 答: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理由:正当“我”看得格外入神时,癞蛤蟆破坏了“我”的兴致。恼恨之极,却并不想 伤害它,仅以鞭打示惩。这充分地写出了“我”儿时的天真活泼和独特的生活情趣。 (幼小心灵惩罚强暴、同情弱小的朴素感情) 三、课外文言文及对比阅读三、课外文言文及对比阅读 ( (一一) ) 楚人学舟楚人学舟 楚楚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疾徐,惟舟师之是听。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 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鼓径进,亟犯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大

10、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 柁柁。 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注】 楚:古国名。折:调头。旋:转弯。亟:突然。犯:碰到。柁:同“舵” 。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 其始折旋疾徐徐( 慢 ) (2)乃四顾顾胆落( 看 ) (3)亟亟犯大险( 突然 ) (4)岂非前日之幸幸( 佼幸、得意 ) 2 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句子。 (1)遂以为尽操舟之术。_于是就认为已经完全掌握了驾船方法。_ (2)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然而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吗? 3请找出本文的主旨句。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前日之幸乎?然则以今日之危者,岂非

11、前日之幸乎? 4本文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学习、工作不能浅尝辄止(或学习、工作不能自满, 或学习、工作应该不断进取) (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 地为蛇,先成者饮酒。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吾能 为之足!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引酒且饮之 引:_拿、举。 夺其卮曰 其:他的_遂饮其酒 遂:_于是、便。 终亡其酒 亡:丢失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画它的脚呢?(2)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那个给蛇画脚的人,最终失去了到手的酒 3给这篇文章加一个标题: 画蛇添足 4你从本文中得到了什么启示?用简洁的文字表述出来。_做多余的事情,有时出力不讨好;做事情要把握好分寸,否则好事会变成坏事。(三)(三)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曰: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科普读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