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蔺列传复习学案h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5787345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廉蔺列传复习学案h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廉蔺列传复习学案h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廉蔺列传复习学案h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廉蔺列传复习学案h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廉蔺列传复习学案h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廉蔺列传复习学案h》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廉蔺列传复习学案h(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1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复习学案复习学案编写:侯晓彬 审核:申仕珍 日期:2013-9-27复习目标:复习目标:1、 梳理并把握文章整体思路,回顾人物写作手法,重点掌握对比手法的运用。2、 分析掌握人物形象。3、 回忆巩固文言基础知识,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等,这是复习的重点内容。4、 掌握了解有关的文学常识。 课前预习案课前预习案 (一)(一) 、课文内容梳理、课文内容梳理1作者介绍作者介绍司马迁(公元前 145公元前 87?)字子长,夏阳(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

2、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 ,原名太史公书 。 史记 ,我国第一部 体通史。共 130 篇,分为 , , , , 。它记叙了 至 时长达 3000 多年的历史,其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的先河。它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丰碑,给后人以无穷的启示和深远的影响,被鲁迅先生誉为“ , ” 。2背景介绍背景介绍本文节选自廉颇蔺相如列传 ,原传记叙了战国时赵国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四个重要人物的事迹。课文节选的是第一部分,集中描写了蔺相如由宦者令缪贤的一个食客而成为赵国上卿得经历,同时对廉颇也做了生动的记叙。战国末期,秦、楚、齐、赵、韩、魏、燕七国争雄,秦的实力最强。为达到统一中国的目的,采取了远交近

3、攻、各个击破的策略,积极对外扩张。其他六国中,实力比较强大得楚国和赵国成为秦实现企图的主要障碍。当时秦国正集中主要力量对付楚国,虽然对赵国也虎视眈眈,不时蚕食侵吞,却还抽不出力量来大举进攻。课文记述的事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3内容梳理内容梳理第一段,介绍廉、蔺的身份和地位。廉详蔺简突出二人不同的地位,对比鲜明,为二人下文的矛盾产生埋下伏笔。第二段到第七段,完璧归赵,功成加官第八段到第十段,渑池之会。第十一段到十二段,负荆请罪。4人物表现方法及性格特点分析人物表现方法及性格特点分析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2一是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

4、性格。课文选取了“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廉蔺交欢”三则典型故事表现两个人物的性格,尤其表现了蔺相如的智勇。蔺相如的智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审时度势之智。 (2)知人论世之智。 (3)随机应变之智。 (4)争取主动之智。他的勇主要表现在:(1)敢挑重担之勇。 (2)不畏强暴之勇。 (3)不怕牺牲之勇。 (4)隐忍退让之勇。二是在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作者始终将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是人物特征鲜明突出。三是以富有代表性的细节刻画人物性格。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 ,一个“视”字,刻画出蔺相如察言观色的情态和从容应对的神色。四是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刻画人物。 “璧有瑕,请指示王”

5、,出语平和,意态从容,诚恳机巧,因而才会达到“王授璧”的目的。接着一番话,则雄辩折人。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 ,先交代事情的缘起,指出是秦王首先求请,逼使对方不得无礼违诺。等等类似的地方,有理有节,轻重得当,有刚有柔,缓急适度,充分表现了蔺相如热爱祖国,不畏强暴,有勇有质智,能言善辩。五是运用对比衬托之法刻画人物。廉蔺二人,性格有同有异,一主一次,一详一略,相映生辉,使性格特征更加鲜明。另外,写秦王得璧时的得意,被蔺相如将璧骗回时的无奈尴尬,蔺相如请他击缻时的愤怒,不得不击一下时的难堪,以及秦王左右的种种表现,都非常有利地衬托了蔺相如的智谋和勇气。 (二)(二) 、基础知识巩固复习、

6、基础知识巩固复习一、给下列黑体字注音。1.臣等不肖肖( )2.刎颈刎颈之交( )3.广成传传舍( )4.缪缪贤舍人( )5.见臣列观观( )6.相如虽驽驽( )7.臣语语曰( )8.使人遗遗赵王书( )9.睨睨柱( )10.秦王不怿怿( )二、解释下列黑体词的含义。1.乃辞谢谢( )2.从径径道亡( )3.间间至赵矣( )4.臣请就汤镬汤镬( )5.左右皆靡靡( )6.为赵王寿寿( )7.秦王竟竟酒( )8.位在廉颇之右右( )9.一介介之使( )10.徒徒以口舌为劳( )三、在下列句中通假字下画一横线,并在括号内写出本字。1.可与不( )2.拜送书于庭( )3.召有司案图( )刚直不阿,留将

7、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34.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5.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四、写出下列词的含义和用法。于 1.闻于诸侯( )2.故燕王欲结于君( )3.归璧于赵( )4.使不辱于诸侯( )5.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 )6.苛政猛于虎也( )之 1.得璧,传之美人( )2.即患秦兵之来( )3.均之二策( )4.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5.至河伯娶妇时幸来告语之( )6.何陋之有( )对 1.何以知之?对曰( )2.对镜贴花黄( )请 1.璧有瑕,请指示王( )2.秦王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3.诸将请所之( )书 1.使人遗赵王书

8、( )2.秦御史前书曰( )3.军书十二卷( )许 1.宁许以负秦曲(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时人莫之许也( )4.曳屋许许声( )5.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 )设 1.乃设九宾礼于廷( )2.赵亦盛设兵以待秦( )3.设以炮至,吾村不齑粉乎( )奏 1.请奏瑟( )2.相如奉璧奏( )秦王顾 1.顾( )吾念之 2.相如顾( )召赵御史曰3.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 4.人之立志,顾( )不如蜀鄙之僧哉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4计 1.计( )未定 2.廉颇蔺相如计( )曰 3.可计( )日以待也拜:(1)拜( )为上卿。(2

9、)拜( )送书于庭。见:(1)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 )欺。(2)秦王坐章台见( )相如。(3)才美不外见( )。徒:(1)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大功,而蔺相如徒( )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2)召令徒( )属曰(3)徒( )见欺。因:(1)不如因( )而厚遇之。(2)相如因( )持璧却立。(3)因( )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幸:(1)君幸( )于赵王。(2)则幸( )得脱矣。(3)大王亦幸( )赦臣。(4)幸( )来告语之。负:(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 )秦曲。(2)秦贪,负( )其强。(3)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 )约不偿城。(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 )赵。(5)廉颇闻之,肉坦负

10、( )荆(6)胜负( )未定。请:.璧有瑕,请指示王( ).秦王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 ).诸将请所之( )五、请在下列各句中活用的词下画一横线,并在括号内标出由何类词活用为何类词。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动名)1.秦璧西入秦( )2.秦御史前书曰( )3.且庸人尚羞之( )4.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5.归璧于赵( )6.怒发上冲冠( )7.特以诈为予赵城( )六、特殊句式(1)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5(2) 而君幸于赵王 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使不辱于诸侯

11、(3) 求人可使报秦者 客有吹洞箫者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蚓无爪牙之力,筋骨之强(4) 君何以知燕王 王问:“何以知之?”(5)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会于西河外渑池拜送书于庭 故燕王欲结于君(6) 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 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学习反思】本文内容你掌握如何?还有哪方面比较弱?课中学习案课中学习案一、廉颇蔺相如的故事所昭示的“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的和合精神,对我们有哪些历史启示和现实意义呢?首先,要正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得层次性,清醒的意识到“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道理。其次,和合精神来自于容人之量,高层人物更要有容人之量。再次,和合精神作为化解群体内部矛盾的重要原则,这样的氛

12、围,需要大家来营造。最后,要团结合作,实践合作精神,周围从属性的因素也不可忽视。二、写作素材从赵王的角度提炼观点,概括论据。 观点 1不拘一格用人才。论据材料:赵王是值得我们赞赏的,他在人才的使用上不拘一格,并没有因为蔺相如出身卑贱而弃之不用,相反委以重任,体现了一代君王的用人之明。 观点 2宽容才能赢得下属的忠心。论据材料:赵王是大度的,他有容人之量,即使属下讲出要叛逃这样重女的事情,他也原谅了,正因为他对属下的宽容,属下才会对他吐露真情。 从蔺相如的角度提炼观点,概括论据。 观点 1位卑未敢忘忧国。论据材料:蔺相如的地位是低下的,但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有难之时,他挺身而出,并且不辱使命。 观点 2智、勇,成功的双翼。论据材料:完璧归赵,渑池会,蔺相如都成功了,其成功的背后,个人的能力是基础,可以说,智、勇,正是其成功的双翼。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6观点 3面子问题。论据材料:什么面子该争,国家的面子,国家的尊严一定争,渑池会蔺相如针锋相对,争得好;什么面子不该争,为了大局,个人的面手可以不要,因此身为相国蔺相如对廉颇一忍再忍,蔺相如是非分明。 缪贤的为国举贤,甘做人梯,廉颇的忠心报国,知错就该,也都可以提炼成很好的论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科普读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