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5783396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3.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三化学第十一单元课题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氯化钠 1、俗名:食盐2、用途:调味品、制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选种、腌渍蔬菜、融雪剂3、化学性质:AgNO3+NaCl=AgCl+NaNO3注意: 粗盐的提纯:(粗盐中含有泥沙等难溶性杂质和 MgCl2和 CaCl2 等可溶杂质)溶解、过滤只能除去难溶性杂质,不能除去可溶性杂质。(1) 、步骤 溶解 过滤 蒸发 结晶 转移称量,计算产率(2) 、玻璃棒的作用:溶解时,搅拌,加速食盐溶解。过滤时,引流。蒸发时,防止液体飞溅。稀释浓硫酸时,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3) 、蒸发时要用_玻璃棒_不断搅拌,以防_溶液沸腾飞溅_,当蒸发皿中出现_白色固体_时,停止加热。利用_余温_使滤液蒸干

2、。(4) 、除去可溶性杂质 MgCl2和 CaCl2分别用 NaOH 和 Na2CO3,对应反应方程式为:MgCl2+2NaOH=2NaCl+Mg(OH)2 CaCl2+ Na2CO3 = 2NaCl + CaCO31. 氯化钠溶液中溶有少量碳酸钠,下列物质中可用来除去碳酸钠的是A.锌粉 B.氢氧化钙溶液 C.盐酸 D.硫酸2.粗盐提纯的操作步骤有:溶解;蒸发;过滤;结晶。正确的顺序是( )。A. B.C. D.3.我国某地曾发生把白色工业用盐误作食盐食用引起的中毒事件。这种工业用盐可能含有( )A.KMnO4 B.Na2CO3 C.NaNO2 D.MgSO44.下列有关玻璃棒在“粗盐提纯”实

3、验中,操作错误的是( )。A.捣碎研细 B.搅拌溶解 C.引流粗盐溶液 D.搅拌防溅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请往菜里加点盐”中的“盐”特指食盐B.体温表中的水银不是银,是金属汞C.生活中,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H)2D.生活中常用的铁制品都是铁的合金6.粗盐提纯实验的部分操作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6.、食盐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市场上出现了“加碘盐” 、 “叶绿素锌钠盐” 、 “低钠盐”等。某种低钠盐由 NaCl、KCl、MgSO4三种物质组成,用它进 行以下实验(假设每步均恰好完全

4、反应)。(1)写出步骤的化学方程式: (2)当 x 是 AgNO3时,白色沉淀 C 是 ,当 x 是 NaOH 时,白色沉淀 C 是 二、Na2CO3、CaCO3、NaHCO31、Na2CO3 俗名:纯碱、苏打 用途:制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2、CaCO3 :石灰石、大理石、蛋壳、水垢的主要成分。 用途:建筑材料、 补钙剂3、NaHCO3 俗名:小苏打 用途: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治疗胃酸过多4、碳酸盐的化学性质(1) 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CaCO3+2HCl=CaCl2+H2O+CO2 碳酸盐(含 CO32-或

5、 HCO3-的盐)的检验:取被检验的物质少量,加入稀盐 酸,若有气泡产生,且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为碳酸盐。(2)与碱的反应Na2CO3 +Ca(OH)2 = 2NaOH + CaCO3(该反应用于除去 NaOH 中杂质 Na2CO3、或用于除去 NaOH 中杂质 Ca(OH)2)1、食盐、食醋、纯碱等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你能完成的实验是( )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鉴别食盐和纯碱 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A. B. C. D. 2、蒸馒头时,在发酵的面团里加入些纯碱,其作用是 ( )A、使馒头变白 B、 既除去生成的酸,又使馒头轻而体积大C、加快面团的发酵速度 D、产生的二

6、氧化碳使馒头质量变大3、取适量某白色固体依次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已知该固体可能是碳酸钙、碳酸钠、氯化钠、硫酸铜中的一种,则依实验结果判断白色固体是( )实验 现象 (1)加水观察其溶解情况 易溶解,得无色溶液 (2)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溶液无变化 A.CuSO4 B. NaCl C.Na2CO3 D. CaCO34.下列常见的物质中,不代表同一种物质的是( )。A.氯化钠、盐 B.氢氧化钠、苛性钠 C.氧化钙、生石灰 D.碳酸氢钠、小苏打5.某种物质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也是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这种物质是( )。A.NaOH B.NaHCO3 C.CaO D.NaCl

7、6、现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 NaCl、Na2SO4、Na2CO3、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现做如下实验:取少量粉末,加水溶解得无色溶液;另取少量粉末,滴加稀盐酸,无明显现象。(1)由实验可确定原粉末中一定没有 ;由实验可确定原粉末中一定没有 。(2)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得出原粉末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3)为进一步确定原粉末的组成,另取少量粉末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在AgNO3、Ba(NO3)2、BaCl2溶液中选择两种作为 A、B 试剂,且 A、B 的阳离子不同原粉末的成分是 ;试剂 A 为 ;试剂 B 为 。(若有多种 情况,只需写出其中一种)7.下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据此请

8、回答下列问题。(1)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_。(2)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 _ (写离子符号)。(3)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其理由是_。三、复分解反应1、概念: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表达式:AB+CD=AD+CB2、复分解反应的条件: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常见的有:Mg(OH)2、Al(OH)3、Fe(OH)3、Cu(OH)2、AgCl、BaCO3、CaCO3、BaSO4常见的气体有:CO2、NH3 3、复分解反应的范围:

9、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反应,除碱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外,其余均为复分解反应。 酸+盐+ H2O 如:NaOH +HCl=NaCl+H2O 酸+盐酸+盐 如:HCl+AgNO3=AgCl+HNO3 酸+金属氧化物盐+ H2O 如:Fe2O3+6HCl=2FeCl3+3H2O 碱+盐碱+盐 如:3NaOH FeCl3 =Fe(OH)3+3NaCl: 盐+盐盐+盐 如:BaCl2+Na2SO4=BaSO4+2NaCl其中、两类物质间的反应条件,除了要满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外,另外,反应物还必须可溶。4、酸碱盐的溶解性规律(1)钾盐、钠盐、铵盐、硝酸盐全溶(2)难溶碱:Mg(OH)2、Al(OH)3、

10、Fe(OH)3、Cu(OH)2、难溶盐:AgCl、BaCO3、CaCO3、BaSO4(3)其中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AgCl 与 BaSO4 。(4)沉淀颜色:Cu(OH)2蓝色、Fe(OH)3红褐色,其余均为白色。离子颜色:Cu2+蓝色、Fe3+黄色、Fe2+浅绿色、MnO4-紫色记忆口诀:钾、钠、铵盐水中溶,硝酸盐入水无影踪,硫酸盐除了钡、铅皆能 溶,氯化物不溶银、亚汞。1、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HCl 和 Ca(OH)2 B、Na2CO3和 H2SO4 C、AgNO3和 BaCl2 D、KCl 和 CuSO42、下列物质中,能跟 CuSO4、FeCl3、Mg

11、(NO3)2、Na2CO3四种溶液都发生反应的是A、AgNO3溶液 B、BaCl2 溶液 C、 Ba(OH)2 D、稀盐酸3、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不产生沉淀、也不产生气体,且能得到无色溶液的一组是A、氯化钡溶液和稀硫酸 B、氧化铜粉末和稀硝酸C、石灰水和稀盐酸 D、氯化铁溶液和烧碱溶液4、鉴别氯化钡、硝酸盐、碳酸钠三种无色溶液时,最好使用的一组试剂是A、稀硝酸 B、石灰水 C、稀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5、下列不适合制取硫酸镁的一组物质是A、镁和稀硫酸 B、碳酸镁和稀硫酸 C、硝酸镁和稀硫酸 D、氧化镁和稀硫酸6、用括号内的试剂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碳

12、酸钠(石灰水) B.硝酸铜溶液中混有的硝酸银(铜粉)C.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氢氧化钠溶液) D.氧气混有的水蒸气(浓硫酸)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CO2 CO2 B.2H2O2H2+O2点燃 通电 C.3CO+Fe2O32Fe+3CO2 D.HCl+AgNO3 = AgCl+HNO3高温 8.由 Na、Ca2、OH、Cl、SO42-五种离子里的两种构成的物质中属于盐的共有A.二种 B.三种 C.四种 D.五种9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aCO3BaCl2CaCl2BaCO3 BK2CO32NaOH2KOHNa2CO3C2Fe3CuSO4Fe2(SO4

13、)33Cu DCu2AgNO32AgCu(NO3)210、现有甲、乙、丙、丁四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是稀盐酸、氯化钙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银溶液,按下表中实验顺序两两混合进行实验,现象如表所述。(提示:反应中生成的碳酸银难溶于水)请写出它们的化学式:甲 、乙 、丙 、丁 实验顺序 溶液编号 实验现象 1 甲+乙 有气体产生 2 甲+丙 有沉淀生成 3 丙+丁 有沉淀生成 4 乙+丙 无明显现象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通过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反应均可得到水 C酸、碱中一定含氢元素,碱、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 D两种化合物反应得到两种化

14、合物的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12.关于化学反应 A+B=C+D,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生成物 C 和 D 分别是盐和水,则反应物一定是酸和碱B若 C 是单质、D 为化合物,则 A 和 B 中一定有一种是单质,一种是化合物C若 B 是酸,则 C 和 D 一定有一种是盐D若 A、B 各取 10g 混合,使其充分反应,则 C、D 质量的总和一定等于 20g四、常见离子的鉴定方法。 离子鉴定方法现象H+方法一:取少量石蕊溶液滴入被测溶液变红 方法二:取少许溶液加入锌粒有气泡产生NH4+加入少许 HCl 溶液,加热,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变蓝Cu2+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有蓝色沉淀生成Fe3+滴入氢氧化钠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科普读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