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776196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邻水实验学校邻水实验学校 20182018 年春高一下第三阶段检测年春高一下第三阶段检测地地 理理 试试 卷卷一、选择题(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1.51.5 分,共分,共 6060 分)分)下图为我国科考队在北极点放置中国结时拍摄的照片,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 该照片拍摄日期、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是( )A. 3 月 21 日、中国结影子指向正南B. 6 月 22 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东南C. 8 月 20 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D. 9 月 16 日、中国结影子指向东北2. 与图示地区相比,南极点及周边相应范围内( )1 月份冰层厚度大 3 月份累计昼长长 7 月份近地面

2、气压高 9 月份平均气温高A. B. C. D. 【答案】1. C 2. A【解析】试题分析:1. 图中照片在北极点有影子,是极昼时期,3 月 21 日北极点没有极昼现象,A 错。根据材料,中国结放在了北极点。在北极点看周围方向都是正南,拍摄者或中国结影子的方位都是正南,没有东南、东北方向,所以拍摄日期是 8 月 20 日、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C 对, B、D 错。- 2 -【考点定位】极点的方向判断,极点的自然环境特征差异。【名师点睛】影子朝向与太阳所在方向相反,但在极点地区较特殊,北极点四周都是正南方向。根据北极点有极昼现象,判断对应的日期是夏半年,春分日是分界,没有极昼、极夜现象。两极

3、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比较,要结合两地的实际情况分析。【考点定位】下图示意我国黄土高原某地林木的分布状况,图中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差均为 30 米。读图回答下面小题。3. 林木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相关,图中林木密集区位于( )A. 鞍部 B. 山谷 C. 山脊 D. 山顶4. 图示区域内东、西两侧最大的高差可能是( )A. 256 米 B. 178 米 C. 220 米 D. 255 米【答案】3. B 4. C【解析】试题分析:3. 根据黄土高原的特征,该区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于夏秋季节,加上地表破碎,土质疏松,水土流失较严重,地势较高的山顶、山脊、铵部的水分和养分流失,在山谷集聚,- 3 -

4、所以山谷植被覆盖率较高,林木密集。故选 B。4. 根据公式(n1)dH(n1)d,n 是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d 是等高距,H 是图示区域东西两侧的相对高度。图示区域东西两侧等高线条数相差最多是 7,图示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 d 为 30 米,则东西两侧的相对高差在 180 米-240 米之间,故选 C。【考点定位】等高线地形图局部地形的判读和相对高差计算【名师点睛】估算某地形区的相对高度:(1)公式计算法:如图所示,求 A、B 两点间的相对高度:A、B 两点之间有 3 条等高线,等高距为 100 m,利用公式(n1)d m乙 B. 丙乙 C. 甲丙 D. 乙丙【答案】13. C 14. D 1

5、5. D【解析】13. 考查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纬线的长度均不相等,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故线比线长,C 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合纬线的变化特点,故可排除。14. 考查经线和纬线的变化特点。经线的长度均相等,纬线的长度不相等,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故甲、乙两人从 G 点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故 D 项正确。15. 考查经线和纬线的变化特点。经线的长度均相等,纬线的长度不相等,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图中显示的甲、乙、丙所在网格面积大小为乙丙,D 项正确。读经纬网图,回答下面小题。- 8 -16. 设 A、B 两地和 A、D 两地之间的最短距

6、离分别为 S1 和 S2,则( )A. S10.5S2 B. S1S2 C. S14.1 S2 D. S13S217. 若 A、C 两地同时位于晨昏线上,则一年中这种情形会出现( )A. 1 次 B. 2 次 C. 3 次 D. 4 次【答案】16. D 17. D【解析】试题分析:16. A、D 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纬度相差 1的距离约为 111 千米,即 A、D 的距离 S2约为6660 千米;A、B 同位于北纬 60纬线上,在该纬线上,经度相差 2的距离约为 111 千米,即 A、B 的距离 S1约为 9990 千米,S115S2。17. 当晨昏线经过 A、C 两地且 A、C 之间为昼弧时

7、,这种情况出现在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时,直射点向北、向南移动时各出现一次;同理,当晨昏线经过 A、C 两地且 A、C 之间为夜弧时,也会出现两次。考点:本题组考查地图的基本知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光照图的综合判读。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8. 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气候 B. 水源 C. 地形 D. 土壤19.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 9 -中的比重最可能降低的是( )A. 稻田 B. 鱼塘 C. 果园 D. 菜地花圃【答案】18. C 19. A【解析】18. 根据图

8、示,该地地势西高东低,山麓脚下是鱼塘,往上依次是地形平坦地带是稻田、坡地是菜地花圃、山坡平坦地带是居住用地、再往上坡度较陡地带为果园,直接反映了地形对土地利用类型的影响。19. 城市郊区农业结构一般会随着城市布局结构的特征而发生变化。一般城市郊区农业中,因稻田占地面积广,产值相对较低,经济效益也不是很高;而鱼、水果、蔬菜及花卉等农业副产品的城市需求量相对较大,经济效益高。故随着城市的发展,城郊农业的生产规模一般会不断扩大,而导致了水稻种植面积缩小。【点睛】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在不断地变化。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它们通过对地形、光热、土

9、坡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地影响农业发展。下图是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0. 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 过度开垦 B. 过度放牧 C. 过度围垦 D. 过度养殖21. 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 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 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 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 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答案】20. A 21. D【解析】20. 由材料及图可知,该地区山地丘陵所占比重大,平原比重小,因此,其农业用地结构中林业所占比重应该大,种植业比重应该较小;但从农业用地

10、结构饼状图中可以看出,种植业- 10 -所占比重最大,而林业所占比重较小,由此可以推知,该地区是将大量的山地丘陵开垦为耕地所致,故选项 A 正确。21. 由于该地区地处江南丘陵地区,山区面积广大,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植被一旦遭到破坏,必然会导致水土流失,致使生态环境恶化;因此,要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降低种植业比重,提高林业的比重,其出路必然是要调整农业结构,大力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农业,故选项 D 正确。点睛: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

11、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

12、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下图为循环经济模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22. 下列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的是( )东北大豆和小麦间作 消费者选用具有环境标志的产品 我国农耕区谷物种植和- 11 -家畜饲养 城市垃圾用于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北京留民营村的生产模式 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 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A. B. C. D. 23. 有关 a 过程的结果,说法正确的是( )A. 提供新资源 B. 产生新的废弃物 C. 减少污染 D. 节约资源【答案】22. D 23. C【解析】22. 试题分析: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

13、发展经济。是一种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原则是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再循环。其生产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消费者选用具有环境标志的产品,有利于废弃物的排放,利于环境保护;北京留民营村的生产模式,利于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生产企业减少商品的过度包装,利用的自然资源减少,也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使废弃物循环利用,形成良性循环;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使在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故选 D。考点:循环经济点评:本题结合案例考查循环经济的判断,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理解循环经济的概念

14、、原则和特征。23. 试题分析:图中 a 过程是说明废弃物经过分类后再进行处理,这样能把可利用的废弃物再循环利用,进而减少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此过程没有新能源和新废弃物的的产生,也没有节约资源。故选 C。考点:固体废弃物点评:本题考查对废弃物的处理,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固体废弃物分类的优势。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科技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圈。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 -24. 、的含义符合该循环系统的是( )A. 种苗培育、饲料加工、排放、废弃物、饲料B. 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废弃物、肥料C. 种苗培育、水窖集雨、净化、废气、饲料D. 水窖集雨、饲料加工、供暖、

15、肥料、废弃物25. 该园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 )A. 小农经营 B. 集约化程度低 C. 商品率高 D. 科技水平低【答案】24. D 25. C【解析】24. 本题考查生产上的生态循环系统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框图的能力。分析这类框图时,应从自己最有把握的环节入手。图中的由“作物种植”指向“沼气池” ,显然是指农业生产中的“废弃物”作为沼气的原料,即代表废弃物,据此可知 D 项正确。25. 本题考查农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意在考查考生从图示内容中提取信息的能力。根据该循环系统可知,这一模式的生产环节较多,且对科技的要求较高,集约化程度也较高,不宜小农经营,但这种生产可以大大提高产品的商品率。分析下图人地关系的三种不同观点,完成下面小题。 - 13 -26. 下列有关观点一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观点一也就是自然环境决定论B. 观点一产生于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时代C. 观点一特别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D. 观点一认为人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27. 下列有关观点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观点二产生于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的现代B. 观点二以通过农业生产破坏自然环境为其主要影响C. 观点二以通过工业活动造成环境污染为其主要影响D. 观点二的后果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