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皖智高复201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

上传人:xh****66 文档编号:55775761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9.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合肥皖智高复201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安徽省合肥皖智高复201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安徽省合肥皖智高复201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安徽省合肥皖智高复201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安徽省合肥皖智高复201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合肥皖智高复201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合肥皖智高复2015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省合肥皖智高复安徽省合肥皖智高复20152015届高三上学期届高三上学期9 9月月考语文月月考语文试卷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第卷(阅读题,共卷(阅读题,共66分)分)一、一、 (9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题。 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城镇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新型城镇化应 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然而,以人为本的城镇化究竟意味着什么?文化在其中应发挥何种 作用?如何避免城镇化浪潮出现“去历史、去文化”现象? 千城一面已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广受诟病的一种现象。在相似的城市面孔中

2、,我们 看不到历史和文化对城市性格的塑造。城市有产业而无生活,有生活而无品质;传统的共 同体日益瓦解,邻里生活渐趋消失,进而导致人际隔膜、阶层隔膜、人心隔膜,社会信任 难以建立;青年人缺乏信仰支撑,社会缺乏共同伦理。这些现象与工业化和市场化相伴而 生,已成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副产品。关注城镇化,不仅要关注产业增长,土地制度变迁, 户籍制度改革,更要关注城市文化在城市社会变迁中的重要作用,直面文化命题。因为说 到底,人们聚集城市是因为追求美好生活,而城市文化则是一个城市能否赋予人们美好生 活的重要因素。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迅速进入工业社会,但成熟的工业社会的城市形态和文化形 态却并未随之确立。

3、中国人正在寻找工业化时代适合自身生存的文化形态和价值形态。与 此同时,新工业文明正悄然袭来,信息化、全球化正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与这种新型 工业文明相适应的城市文明,更是中国人所不熟悉的,为正如火如荼进行的新型城镇化带 来更大挑战。应对工业化和全球化的双重挑战,将为我们未来的城镇化带来巨大的想象空 间和更多的可能性。 如何涵养城市文化?在传统中国,政治和行政力量占主导。在当代市场经济社会, 市场力量业已无处不在。而在未来社会力量的生长将对城市文化产生日益明显的塑造作用。 因此,在讨论城市文化问题时,政府的规划与行政能力十分重要,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产业化 能力也十分重要;但仅有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

4、是不够的,还需要社会多元主体的自发参与。 否则城市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社会构造,文化就不可能多样,城市文化就缺乏生命力。 一座城市的文化精神最终形成,必然有一个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及互动的过程。 靠简单的行政命令无法形成城市精神,靠市场的无形之手也无法建构健康的城市文化。近 年来,社会力量在介入重大灾害事件进而塑造公民精神的过程中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因此,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及其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协调,是城市文化塑造过程中的一个 新命题。 所谓城市文化,说到底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它可以体现为城市建筑,也可以体现为 传统遗存的保护和文化产业的生长。但归根结底,它体现的应是一个城市的价值和精神。 如

5、此,城市才可宜居,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才可和谐,一代又一代的居民才可扎根, 经济发展才可能借此获得自己的文化面孔。 (选自杨平城镇化应直面文化命题 ,有删改)1下列各项表述,不属于“关注城市文化”原因的一项是( ) (3分)A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千城一面的现象让人看不到历史和文化对城市性格的塑造。 B与工业化市场化相伴而生的城市有产业而无生活等现象已成城镇化的副产品。 C中国虽进入工业社会但成熟的工业社会的城市形态和文化形态却未随之确立。D应对工业化全球化双重挑战将为未来城镇化带来巨大想象空间和更多可能性。 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第段先提出文化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

6、有何作用等问题,接着话题一转地指出新型 城镇化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从而引出下文对城市文化的议论。 B第段承接上文论证更要关注城市文化重要作用的观点,第段则重点从中国工业 化和新工业文明袭来的角度,进一步论证关注城市文化的现实意义。 C第段在上文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涵养城市文化的问题,指出政府、市场应 与社会多元主体协同作用,第段则进一步强调政府和市场是关键。 D第段指出城市文化的根本体现应是一个城市的价值和精神,只有如此城市才可适 合人居和经济发展,此段论述继续阐明社会多元主体参与的必要性。 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我国的新型城镇化目前还没有发挥城

7、市文化对城市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重要作用。 B在信息化和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人还不很熟悉与新型工业文明相适应的城市文明。 C社会多元主体参与城市文化的建设只是关系着社会构造完整和城市文化多样性。 D社会力量介入重大灾害事件进而塑造公民精神是城市文化塑造过程中的新命题。 二、(二、(333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47 7 题。题。 李崧,深州饶阳人也。崧幼聪敏,能文章,为镇州参军。唐魏王继岌为兴圣宫使,领 镇州节度使。继岌与郭崇韬伐蜀,以崧掌书记。继岌已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 蜀,教继岌杀崇韬,人情不安。崧入见继岌曰:“王何为作此危事?诚不能容崇韬,至洛

8、诛之何晚?今远军五千里,不见咫尺之诏杀大臣,动摇人情,是召乱也。”继岌曰:“吾 亦悔之,奈何?”崧乃召书吏三四人,登楼去梯,夜以黄纸作诏书,倒用都统印,明旦告 谕诸军,人心乃定。 师还,继岌死于道。崧至京师,任圜判三司,以内忧去职还乡里。服除,范延光居镇 州,辟崧掌书记。长兴中,明宗春秋高,秦王从荣多不法,晋高祖为六军副使,惧祸及,求出外藩。是时,契丹入雁门,明宗选将以捍太原,晋高祖欲之。延光等欲以康义诚应选, 崧独曰:“太原,国之北门,宜得重臣,非石敬瑭不可也!”由是从崧议。晋高祖深德之, 阴遣人谢崧,盖欲使崧终始成己事也。 晋高祖崩,出帝即位,以崧掌枢密。初,汉高祖在晋,掌亲军,为侍卫都指

9、挥使,与 杜重威同制,汉高祖耻之。其后汉高祖出居太原,重威代为侍卫使,崧亦数称重威之材, 于是汉高祖以崧为排己,深恨之。崧卒以重威将大兵,其后败于中渡,晋遂以亡。契丹耶律德光犯京师,德光素闻延寿等称崧为人,及入京师,谓人曰:“吾破南朝, 得崧一人而已!”乃拜崧太子太师。契丹北还,命崧以族俱行,留之镇州。其后麻荅弃镇 州,崧乃得还。高祖素不悦崧,又为怨者谮之,言崧为契丹所厚。故崧遇汉权臣,常惕惕 为谦谨,莫敢有所忤。 汉高祖入京师,以崧第赐苏逢吉。崧弟屿仆葛延遇为屿商贾,多干没其赀,屿笞责之。 延遇夜宿逢吉部曲李澄家。是时,高祖将葬睿陵,河中李守贞反。澄乃教延遇告变,言崧 与其甥王凝谋,欲因山陵

10、放火焚京师,又以蜡丸书通守贞。逢吉送崧侍卫狱,崧知不免, 乃自诬伏,族诛。崧素与翰林学士徐台符相善。后周太祖入立,台符告宰相冯道,请诛葛延遇,道以 延遇数经赦宥,难之。枢密使王峻闻之,多台符有义,乃奏诛延遇。(新五代史杂传第四十五,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领镇州节度使 领:管辖B辟崧掌书记 辟:征召 C崧亦数称重威之材 数:屡次 D多台符有义 多:称赞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 分) A阴遣人之蜀 寡人之于国也 B明宗选将以捍太原 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C乃拜崧太子太师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D欲因山陵放火焚京师 因人

11、之力而敝之,不仁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李崧自幼聪颖善文,在魏王继岌手下任职时,就曾率人假造朝廷诏书,成功化解继 岌因滥杀大臣而造成军心涣散的被动局面。 B明宗时期,晋高祖因惧怕朝廷内患殃及自己,趁外族契丹入侵之际要求出镇外藩, 当时正是李崧的极力荐举才得以实现。 C汉高祖起初在晋时,枢密使李崧因对与他同列的杜重威倍加赏识和重用,招致高祖 忌恨,为此他在汉时处事不得不小心谨慎。 D李崧在晋时得罪汉高祖,外族契丹对他的礼待,尤其是他与外甥、李守贞等人的谋 反行为是导致他最终被灭族的根本原因。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晋高祖

12、深德之,阴遣人谢崧,盖欲使崧终始成己事也。(3 分)(2)高祖素不悦崧,又为怨者谮之,言崧为契丹所厚。(3 分)(3)台符告宰相冯道,请诛葛延遇,道以延遇数经赦宥,难之。(4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完成8 89 9题。(题。(8 8分)分)鹧鸪天宋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8)请简要分析“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一句在景物描写方面的特点。 (4分)(9)有人认为这首词体现了作者被贬黄州之后苦闷、抑郁的心情,也有人认为本词展现了

13、作者贬居黄州后自得其乐的隐逸生活。你认同哪种观点?结合词的下片,说说你的理由。(4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甲、乙两题任选一题作答;如果两题都答,则按 甲题计分。 ) 甲: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 。 , , ;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乙: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 亦余心之所善兮, 。 (屈原离骚 ) 或因寄所托, 。 (王羲之兰亭集序 ) ,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 ) 开琼筵以坐花, 。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周邦彦苏幕遮 )三、三、 (2424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11414题。题。 大 地 毕飞宇在村庄的四周,是大地。某种程度上说,村庄只是海上的一座孤岛。我把大地比喻 成海的平面是有依据的,在我的老家,唯一的地貌就是平原,那种广阔的无垠的平整的平 原。这是横平竖直的平原,每一块土地都一样高,没有洼陷,没有隆起的地方,没有石头。 你的视线永远也没有阻隔,如果你看不到更远的地方了,那只能说,你的肉眼到了极限。 这句话也可以这样说,你的每一次放眼都可以抵达极限。极限在哪里?在天上。天高,地 迥;天圆,地方。我想我很小就了解了什么是大。大是迷人的,却折磨人。这个大不是沙漠的大,也 不是瀚海的大,沙漠和瀚海的大只不过是你需要跨过的距离。

15、平原的大却不一样了,它是 你劳作的对象。每一尺、每一寸都要经过你的手。在苍茫的大地上,每一棵麦苗都是手播 的,每一棵麦苗都是手割的;每一棵水稻都是手插的,每一棵水稻都是手割的。这是何等 的艰辛,何等的艰辛!有些事情你可以干一辈子,但不能想,一想就会胆怯,甚至于不寒 而栗。有一年的大年初一,下午,家里就剩下了我和我的父亲。我们在喝茶、吸烟、闲聊, 其乐融融。我的父亲突然问我,如果把现在的你送回到那个时代,让你在村子里做农民, 你会怎么办?我想了很长时间,最后说:“我想我会死在我的壮年。 ”父亲不再说话,整整 一个下午,他不再说话。我说的是我的真实感受,但是,我冒失了,我忘记了说话的对象 是父亲。我经常犯这样的错。父亲是那个时代活下来的人,我的回答无疑戳到了他的疼处。 我还是要说,父亲活下来了,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壮举。他老人家经常做噩梦,他在梦 里大声地呼叫。我能做的事情就是把他老人家叫醒,赶紧的。我相信,每一次醒来他都如 释重负。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科普读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