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管理-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管理部(PPT27页)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557530 上传时间:2017-03-2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员工管理-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管理部(PPT27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员工管理-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管理部(PPT27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员工管理-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管理部(PPT27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员工管理-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管理部(PPT27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员工管理-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管理部(PPT27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员工管理-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管理部(PPT27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管理-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管理部(PPT27页)(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安全管理部 来自资料搜索网 (海量资料下载 大纲 安全生产基础概念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本知识 公司生产特点简介 防火防爆知识 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生产区内十四个不准 1、 安全与危险 安全与危险是相对的概念。 ( 1)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忘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人们的承受程度。 ( 2)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害。 2、 危险源 :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一、 安全生产基础概念 3、 事故 :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 4、 事故隐患 :泛指生产系统中可导致事故发生的

2、人的不安全行为 、 物的不安全状态 和 管理上的缺陷。 5、 本质安全 :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 本质安全是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根本体现,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最高境界。 一、 安全生产基础概念 本质安全具体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 失误 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 故障 安全功能。是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和技术工艺本身固有的,即在它们的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3、。 一、 安全生产基础概念 6、 安全生产: 是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 7、 安全管理: 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技术标准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 一、 安全生产基础概念 一、 安全生产基础概念 8、 安全生产责任制: 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生产实际, 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该做的事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 安全生产责任制

4、的作用: 明确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其他负责人、各有关部门和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负的责任。 在各部门及员工间,建立一种分工明确、运行有效、责任落实的制度,有利于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使安全工作层层有人负责。 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本知识 (一)安全生产法 1、立法目的: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 2、适用范围: 时间效力: 自 2002年 11月 1日 起施行。 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 3、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二、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

5、例 自 年月日 起施行。 危险化学品单位从事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或者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活动的人员,必须接受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防护和应急救援知识的 培训 ,并经考核合格, 方可 上岗作业。 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基本知识 防火防爆的基本目的: 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 预防发生、限制扩大、灭火熄爆。 防火防爆的基本内容: 对于易燃易爆物质的安全处理,以及对于引发火灾和爆炸的点火源的安全控制 。 三、防火防爆知识 三、防火防爆知识 (一)基本概念 : 。 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 窒息 。 通常伴有火焰 ,发光和发烟

6、现象 . 燃烧 必须具备 下列三 个条 件 , 即 可燃物、 氧化剂 和温度 。 现瞬间火苗或闪光的现象。 燃液体的温度高于其闪点时,随时都有被火点燃的危险。 在瞬间以声、光、热、机械功等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叫作爆炸。实质上爆炸是一种极为迅速的物理或化学的能量释放过程。 爆炸 可分为 物理爆炸 、 化学爆炸 、 原子爆炸 。 爆炸 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爆炸点周围介质中发生急剧的 压力突变 三、防火防爆知识 (一)基本概念 : 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 (1)爆炸性物质; (2)氧气; (3)点燃源; 爆炸在化学工业中一般是以突发或偶发事件的形式出现的,而且往往伴随 火灾 发生。爆炸所形成

7、的危害性严重,损失也较大。 可燃物质 ( 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 ) 与空气 ( 或氧气 )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 三、防火防爆知识 (一)基本概念 : 三、防火防爆知识 (二)灭火的基本方法: 冷却法 :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可燃物上 ,使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自燃点以下 ,从而使燃烧停止 . 隔离法 :是将燃烧物与附近可燃物质隔离或者疏散开 ,从而使燃烧停止 . 窒息法 :即采取适当的措施 ,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 ,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中的氧含量 ,使燃烧物质缺乏或断绝氧气而熄灭 . (三)灭火的最佳时间 火灾通常

8、都有一个从小到大,逐渐发展,直到熄灭的过程,可以用一个变 化的曲 线 來表示 。 火灾随燃烧 時間的 变 化特 点 , 灭火的最佳时间( 5 7分钟之内)。 熄灭 時間 猛烈 发展 初起 下降 三、防火防爆知识 三、防火防爆知识 (四)报警时需注意的事项 拨叫 119火警电话报警 公司名称 起火时间 详细地址及附近较明显的建筑物 燃烧物的性质和火势扩散情况 人员伤亡及被困情况 派人到消防车可能来到的路口接应 从事化学品 生产、使用、储存、运输 的人员和 消防救护人员时应熟悉和掌握化学品的主要 危险 特性及其相应的灭火 措施,并定期进行 防火演习 ,加强紧急事态时的应变能力。 (五)防火防爆安全

9、管理制度: 1、严禁在生产区内吸烟。 2、严禁 未按规定办理动火手续 ,在 禁火区 内动火。动火时严格按操作规程执行。 3、严禁穿易产生静电的服装,带铁钉的鞋进入生产区。 三 、防火防爆知识 4、严禁使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可燃液体擦洗设备、用具和衣物。 5、严禁在生产装置、罐区及易燃易爆装置区,用黑色金属或易产生火花的工具敲打、撞击作业。 6、防止雷击和静电危害。 7、夜间装卸易燃易爆物品时,不准使用 普通灯具 ,应该使用 防爆灯具 。 8、搬运气瓶时,应该戴好瓶帽,轻装轻卸。 三 、防火防爆知识 (一)安全色:红、蓝、黄、绿 红色 表示禁止 、 停止的意思 。 黄色 表示注意 、 警告的意思

10、。 蓝色 表示指令 、 必须遵守的意思 。 四、安全色、安全线和安全标志 绿色 表示通行、安全和提供信息的意思。 黑色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和公共信息标志。 四、安全色、安全线和安全标志 四、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安全标志 : 安全标志类型: 禁止标志 、 警告标志 、 指令标志 、提示标志 禁止标志 的含义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图形标志 。 其基本型式为带斜杠的圆形框 。 圆环和斜杠为红色 , 图形符号为黑色 , 衬底为白色 。 禁止鸣喇叭 警告标志 的含义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正三角形边框。三角形边框及图形为黑色,衬底

11、为黄色。 注意危险 四、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指令标志 的含义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图形标志 。 其基本型式是圆形边框 。 图形符号为白色 , 衬底为蓝色 。 四、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提示标志 的含义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图形标志 。 其基本型式是正方形边框 。 图形符号为白色 , 衬底为绿色 。 六、安全色和安全标志 紧急疏散方向 五、生产区内十四个不准 1、 加强明火管理 , 防火 、 防爆区内 , 不准吸烟 。车辆进入应戴阻火器 。 2、 生产区内 , 不准未成年人进入 。 3、 上班时间 , 不准睡觉 、 干私活 、 离岗和干与生产无关的事 。 4、 在班前班中 , 不准

12、喝酒 。 5、 不准使用汽油等挥发性强的可燃液体擦洗设备 、 用具和衣物 。 6、 不按规定穿戴 劳动保护用品 ( 包括工作服 、 工作帽 、 工作鞋等 ) , 不准进入生产岗位 。 7、 安全装置不齐全的设备 、 工具不准使用 。 8、 不是自己分管的设备 、 工具不准动用 。 9、 检修设备时安全措施不落实 , 不准开始检修 。 10、停机检修后的设备,未经彻底检查不准启动。 五、生产区内十四个不准 11、 未办理高处作业证 、 不戴安全带 、 脚手架跳板不牢 , 不准登高作业 。 12、 石棉瓦 、 轻薄塑料瓦上不固定好跳板 , 不准作业 。 13、 未安装触电保护器的移动式电动工具 , 不准使用 。 14、 未取得安全作业证的职工 , 不准独立作业;特殊工种职工 , 未经 取证 , 不准作业 。 五、生产区内十四个不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绩效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