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报告4篇

上传人:k*** 文档编号:55752181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德经读书报告4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道德经读书报告4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道德经读书报告4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道德经读书报告4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道德经读书报告4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道德经读书报告4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德经读书报告4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道德经读书报告道德经读书报告 4 4 篇(一)篇(一)记得以前总听到别人提及道德经,当时就只感觉道德经很玄、很空、很虚,它是上古典籍,深奥难懂。所以我只能敬而远之,不敢正眼瞧一下,更不用说拿起来翻阅了。没想到的是现在却要来深读这本古籍,还未翻开就已觉得心神疲惫了。道德经开篇就是给人费解的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如果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的“道”了,可以用言词说出来的“名”也就不是永恒的“名”了。何谓“道”何谓“名”,老子只说“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万物存在的根本,无形无色,却主宰着一切。“道”可看成是事物发展的一种客观规律,它虽看不见,无法被表达,但却确确

2、实实地存在着,用哲学上的概念来说就是一种实在的物质。围绕“道”,老子阐述了他的哲学观:因为有美的存在,人们知道了丑的存在,因为有善,人们知道了恶的存在。“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行,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世间万物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对立统一是普遍的规律;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以退为进,外柔守静,委曲反而能够保全;“道”虽虚而不见,但它产生于天帝产生以前,是万物的宗主,支配着一切事物,无穷无尽、不会枯竭所以,人要依“道”而行,虚怀以待,以水为典范,选择谦卑,心胸深沉宁静,致虚守静,与世无争,宠辱不惊;统治者更应做到无为,少私

3、寡欲。“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同时,身为万乘之主,不可身轻天下,轻率就失去根基,躁动必然丧失主宰。由“道”而生“德”,“德”有上下之分,符合“道”的“德”便是上德,反之则是下德。具有上等品德的人,不在于表现为形式上的“德”,因而才是真正的有“德”,具有低等品德的人,表现为拘泥形式的“德”,表面上不失德,而实际上是没有“德”,上仁、上义、上礼同上德一样,顺其自然,非故意而为之。老子所谓上德与下德之分,似乎是看表现出“德”的动机是否纯净。出自本善的内心的有“德”即为上德,为德而德动机不纯,即使结果表现为“德”也因过程的不纯动机为下德。“明道若昧,进道若

4、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道如果不被人嘲笑,那就不足以成其为道了,“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矛盾具有普遍性,老子道出了辩证法的真谛。除此之外,老子告诉人们福祸相依、慎终如始、天网恢恢,治国若烹鲜统治者治国的上策应是无为而治,报怨以德等。老子生于春秋战国的乱世,诸侯间混战不断,局势迷离,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各士大夫都在为这个社会出谋划策。百家争鸣,各种政治主张在华夏大地上争妍斗艳。老子道德经应运而生,所有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都在为政治服务。由“天道”而到“人道”,由“自然”而到“社会”,老子在提出他的政治主张之时不乏有可贵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出现,

5、它们是老子思想中的精华部分。五千言的道德经是流传下来的几千年前的文化经典,是历史淘金淘出来的珍贵典籍,评价这部经典的价值应放在特定的年代里。有些在当今看来是消极糟粕的部分在当时都有其出现的理由,如“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抛弃聪明和才智,人民才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和义,人民才能回归到孝慈的天性,抛弃伪诈和财利,盗贼就会自然消失,所以要达到没有忧虑的境界,就要减少私欲,抛弃所谓圣智礼法的学问。老子的这种想法在今天看来是愚昧的,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文明进步)的落后想法,但置于战火纷飞的春秋末期,老子的这种看法无可厚

6、非,战事频繁下的百姓生活艰辛,倡导回归原始社会,远离人事纷争、尔虞我诈,以静制动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即使是一种倒退的理想,但至少可给人提供一种精神安慰。是精华还是糟粕,除了历史和时代原因之外,还有经典解读的问题。古籍的内涵解释很大程度上将影响我们对它的评价,但更影响我们对它的理解,对作者原意的理解。用上古文言写成的道德经历经几千年流传到现在,对其的意义解读也必随着时间的累积有所隐去,有所曲解,如何做最恰当的解释使之最符合老子的原意,是个经典解读一直存在的问题。现代人多从道德经中得到涉及修身、养性、管理、治国等方面的内容,更有人从老子的思想中得到经商之道。老子绝对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后人在对其经典

7、之作作理解之时便不可避免地加入了主观的臆断和各种社会观念,而这使得读者解读文本后心中产生的另一个文本与原来的文本间就有个较大的断层或说是较远的距离。主观臆断和社会观念渗入这两者中,尤以社会观念的影响最大。社会观念是一种意识形态,是民族或阶级的精神反映,它对读者解读文本有直接的影响。此外,读者自身的主观感受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以及文本本身存在着的某些特性,都使得人们对文本的解读出现千姿百态的局面。以道德经为例,特别是古籍,由于上古的文言距今太远,字词的意义、组合及语言结构等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作品意义的表达。作者在提供一个客体道德经时,作品的意义就存在于文本特殊的结构里,意义的最终实现也依赖于读

8、者与文本的交流,即解读的过程,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特定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不同的观念通过主观的读者渗入到文本解读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就一直存在,读者心中的千万种文本和第一文本也就永远很难完全相符合。况且在第一文本与读者心中的文本差异之前,还有老子脑中的文本与第一文本之间的差距问题。如果把老子脑中的文本称为“原文本”的话,由于“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虽然老子能把他大部分的思想成功地表达出来,但仍存在某部分无法用言词完全、明晰、准确诠释的东西,这部分东西就成了上下两个平面、两个文本间无法传达的一条空心通道。“道”是什么?老子其实心知肚明,只不过他无法让别人完全明白地理解他的意

9、图,所以他不得已说,“道可道,非常道”,如果能用言语说出来的“道”就不是“道”了;在第四章里,老子又说,“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我不知道“道”是如何产生的,但它确实是显现在天地之先的。这种作者脑中的文本与创作出来的文本之间的断裂是必然存在、无可避免的现象。挖掘作者的本意中涉及作者的时代背景、所处环境、作者生平经历及个人意识等,所以也难以坚持“作者中心”的立场。文本是作者意思表达的载体,又是读者所要理解的对象,文学中的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如何通过正确的文本解读使得读者和作者能实现超时空的联结?既然“作者中心”无法坚持,那“文本中心”如何做到让“文本与理解”即“存在与诠释”的关

10、系问题更真实地凸显作者的本意?如何更有效、更合理地实现文本意义的实现?美国文艺理论家赫施说:“隐藏在文本深处的具有不透明性和不确定性意义的灰姑娘,需要通过读者、批评者的意义诠释穿上一双合适和漂亮的水晶鞋把自己彰显成来”。什么样的“水晶鞋”才是灰姑娘需要又合适的呢?这双“水晶鞋”是否就是诠释?若是,赫施的意思应该就是怎样做到真实、真正地解释文本。如何真实、真正地解释文本是诠释学的研究范围。诠释学最开始的任务是追踪文本背后隐藏的作者意图,进行意义考古。众多的诠释学家们的各种观点层次不穷,海德格尔分析了“语言是存在之家”,但他没有说明主体应如何通过语言这一中介理解存在本身;利科更进一步,认为对语言符

11、号所表达的各种意义文本的漫长的、反复的理解过程是一种语义学意义上的说明和阐发的过程,是对“自我”存在的理解;诠释学发现一种存在的方式,这种存在自始至终都处于被理解和被诠释的状态,借助反思,读者的文本理解能力才能够得到提升。在每一次的反思中,理解不断地挖向文本深处,诠释也不断地发现关于存在的新发现,诠释学下的“文学含意本体论”(它的出现和构建不是一个主体性问题,而是一个时间性问题)探讨的是一种关系,即文学和存在的复杂关系,它认为,由于人类生存的历史性和时间性,对文学文本的解读必然是多元的,有时甚至是相互矛盾的。道德经读书报告(二)道德经读书报告(二)作为充分体现中国古代朴素辩证法神韵的道德经,用

12、不多的字数,阐述了道家对宇宙本原和基本存在方式,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及社会观、人生观的基本思想。虽然文章大部分用近乎诗体的语言,有些晦涩难懂,但用“博大精深”来形容它丝毫也不过分。我对道德经的理解主要是讲求“无为”,“尊重规律”。第一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说作为世界本源的道是可以用语言来形容的,但并不是永恒的。“名可名,非常名。”说的是可以称呼的名不是恒常的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说天地刚刚呈现时是没有名的,万事万物逐渐出现时才有了各自的名(但并不永恒)。“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意思是之所以经常在没有欲求时来探究它的奥妙,有的时候探究它

13、的倪端。“此两者,同出而异名。”是说有和无这两方面都同出于道却有不同的名称。“同谓之玄”都同样可以被认为深远微妙,难以把握。“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里指的是这种玄而又玄的道是一切奥妙的门径。这一段作为道德经的起始,详细阐述了老.对规律的理解。在道德经里,道指的就是规律。而道家思想对规律的最根本的见解就是“规律是自然的,变化的,不为人所控制的。”对待规律的根本态度是“充分尊重规律,然后才是利用规律。”这是一种非常朴素的辩证思想。全面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思考,而这种探索与思考不是盲目的,是非常有计划、有科学根据的,它不仅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也远远超出了中国的范

14、围。老.认为坚持按规律办事,一切都会顺利,而违背规律会得到大自然的惩罚。在第三十九章中,他是这样阐述的:“昔之得一者”古来大凡按规律办事的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天下正。”这句话承接上句举了很多例.证明尊重规律的好处。上天尊重规律可以清澈,大地尊重规律可以安宁,神灵尊重规律可以带来安宁,河流尊重规律可以水满,自然界万事万物尊重规律就可以生生不息,君侯大王尊重规律就可以得到天下。“其致之”推而言之。“天无以清,将恐裂;地无以宁,将恐发;神无以灵,将恐歇;谷无以盈,将恐竭;万物无以生,将恐灭;侯王无以正,将恐蹶。”说的是天空不清澈就可能会爆裂,

15、大地不安宁就可能会塌陷,神明不显灵就可能会消失,河流没有水就可能枯竭,万事万物不能生长就可能灭亡,君王不能统治天下就可能颠覆。“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所以富贵以穷贱作为根本,高贵以低下作为基础。“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 X,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这局是举例说明上面一句,意思是所以说侯王都用孤、寡、不 X 这类贬义词自称。这难道不是以贱为根本吗?难道不是吗?“故致数舆与舆。世故不 XX 欲如玉,XX如石。”这是对上面的申论与例证的总结,说的是所以最高的荣誉就是没有荣誉,于是不要要求像美玉那样美丽,像石头那样坚硬。由此可见,以老.位代表人物的道家学派对规律是十分尊重的,这在几千年前的中国是很

16、难能可贵的,这种辩证法虽然很不健全,但却具有非常强的科学性,这对现在我们的唯物论十分有帮助,为后来人们对唯物论的更深一步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十分坚实且广泛的基础。而且,从这一段中,我们也可以体会到老.对无为的崇拜。在现实和一些文艺作品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云游四方的道人,他们虚幻而飘渺,空灵且高傲。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飘逸,感受到的都是那种无为。老.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智。”所以说圣人的治理方法是让人谦虚,让人博学,减弱人的志向,增强人的体魄,让百姓没有知识和欲望,所以智者也不敢滋事妄为,以自然无为的态度治理天下便没有做不好的事。关于无为老.在道德经第七篇里举了一个例.。“天长地久。天地所以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