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呼吸道病毒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51780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7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课件呼吸道病毒_1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医学课件呼吸道病毒_1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医学课件呼吸道病毒_1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医学课件呼吸道病毒_1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医学课件呼吸道病毒_1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课件呼吸道病毒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课件呼吸道病毒_1(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呼吸道病毒,呼吸道病毒是指一大类能侵犯呼吸道引起呼吸道局部病变或仅以呼吸道为入侵门户,主要引起呼吸道外组织器官病变的病毒。拒统计,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该类病毒引起。,呼吸道病毒的分类,呼吸道病毒包括: 正粘病毒科 流感病毒 副粘病毒科 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 其他病毒科 腺病毒、风疹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呼肠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influenza virus),流行性感冒病毒,简称流感病毒,甲、乙、丙三型,引起人和动物流感甲型流感病毒是反复流行最为频繁和引起流感全球流行的重要病原体。,流感病毒的生物学性状,流感病毒呈球形或丝状,球形直径80-20nm,新分

2、离株丝状多于球形 有包膜,单链分片段的RNA病毒。,流感病毒的电镜照片,1,2,4,3,5,6,7,8,PB2,PB1,RNP,RNA,M2,M1,NA,HA,分节段的(-) SSRNA,PA,RNA多聚酶,核糖核蛋白(RNP),流感病毒的表面结构,血凝素(HA) 柱状,为三聚体,它基本上以 相同的间距覆盖了病毒的全部 表面 HA1(病毒吸附)HA2(核衣壳释放) 保护性抗原,血凝抑制抗体(保护性抗体) 神经氨酸酶(NA) 四个亚单位组成的四聚体,并 不平均分布在病毒表面,而是 聚合成群。与病毒释放有关。,流感病毒的内部结构,核衣壳 病毒分片段的RNA,结合有核 蛋白(NP)以及与复制和转录

3、有关的三种依赖RNA的RNA多 聚酶蛋白。呈螺旋对称。 基质蛋白(M蛋白) 覆盖在核衣壳外面,M蛋白抗 原性稳定,也具有型特异性。 M1(增加包膜厚度) M2(辅助HA2释放核衣壳) 外膜 来自宿主细胞的脂质双层膜。,流感病毒的结构,核心:,分节段的(-) SSRNA,核蛋白(NP),RNA多聚酶,基质蛋白(M蛋白):,具型特异性,包膜:,刺突,血凝素HA,神经氨酸酶NA,M1,M2,流感病毒的复制,病毒侵入遗传物质的释放病毒的复制与病毒蛋白的合成病毒的装配出芽,流感病毒复制过程示意图,流感病毒的分型与抗原变异,分型 据RNP和M蛋白抗原性分:甲、乙、丙三型 甲型根据HA和NA抗原性不同,再区

4、分为若干亚型(H1H15、N1N9) 乙型、丙型至今未发现亚型 命名:型别/宿主/分离地点/病毒株/序号/分离年代(HA与NA亚型号)(A/HongKong/1/68(H3N2),流感病毒的抗原变异,抗原漂移(antigenic drift)因HA或NA的点突变造成,变异幅度小,属量变,引起局部中、小型流行。 抗原转换(antigenic shift)因HA或NA的大幅度变异造成,属质变,导致新亚型的出现,引起世界性的暴发流行。,致病性与免疫,致病性:,传染源-病人或病毒携带者,致病机理-病毒不入血,病毒-呼吸道-毒素样物质进入血液,全身中毒症状,局部粘膜上皮炎症,同型有1-2年免疫力,免疫物

5、质为sIgA及中和抗体(IgG 、IgM),免疫性:,传播途径-病毒飞沫,呼吸道传播,流感病毒的其他生物学特性,培养特性可在鸡胚和培养细胞中增殖,但不引起明显的病变;培养液中加入胰液,促使HA裂解,可扩大培养细胞范围。 抵抗力不耐热,对干燥、乙醚、甲醛和乳酸等敏感。,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是英国人john huzxam在1743年创造的字,他依据意大利语中用来描述这个疾病起源的片语“un infuenza di freddo”,即“寒冷的影响 ”。它主要发生在深秋、冬天和早春季节。每年都有数以百万计的人群受到感染。,常见症状,发热 (up

6、 to 39) 畏寒 肌肉酸痛 出汗 咳嗽 鼻塞 咽痛 头痛 厌食 乏力,微生物学检查,病毒分离取患者咽漱液或鼻咽拭,接种鸡胚或培养细胞 血清学诊断血凝抑制试验、中和试验、补体结合试验、酶免疫测定 抗原检测直接从病人呼吸道分泌物、脱落细胞中检测抗原 分型鉴定核酸杂交、PCR、序列分析,流感的防治,药物治疗盐酸金刚烷氨、干扰滴鼻素、板兰根、大青叶接种疫苗流感病毒灭活疫苗病毒表面抗原疫苗减毒活疫苗,副粘病毒(paramyxovirus),与正粘病毒一样,核衣壳呈螺旋对称,有包膜的单负链RNA病毒,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 病毒体积大 (-)ssRNA不分节段 包膜刺突蛋白不同(HN、H、G、F蛋白),

7、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麻疹病毒是麻疹的病原体。临床表现为高热、畏光,结膜炎、鼻炎、咳嗽是三个主要的前驱症状。麻疹本身可自愈,但常引起严重的并发症而导致死亡。,麻疹病毒的生物学性状及免疫,包膜刺突为H蛋白和F蛋白 免疫力牢固,抗H抗体和抗F抗体可抵御再感染 恢复期主要为细胞免疫 母亲抗体可保护新生儿,麻疹病毒的传播,人是麻疹病毒的自然宿主 急性期患者为传染源 通过飞沫或鼻腔分泌物传播,麻疹病毒的致病机理,入侵(CD46为病毒受体),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入血(第一次病毒血症),侵入淋巴组织和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殖后再次入血(第二次病毒血症),多种组织、器官受累,表现为细胞融合成

8、多核巨细胞,核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等,麻疹的临床表现,潜伏期约1012天 体温略高、咳嗽、流涕、好打喷嚏及泪眼,症状持续35天 体温突然升高(达到4040.5C),口颊粘膜出现柯氏斑,随后出现红色班丘疹,从耳部开始,23天后遍及全身 4天后消退,脱屑,柯氏斑,麻疹的并发症,呼吸道最为常见,如肺炎、肺结核 消化道 腹泻、阑尾炎或盲肠炎 营养失调 神经中枢系统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麻疹的治疗,控制高热 保持室内湿度 及时补液 注意饮食营养 儿童应补充维生素A 注意并发症,麻疹的预防,鸡胚细胞麻疹病毒减毒活疫苗 我国接种年龄为8个月,发达国家一般为15个月 7岁时再次免疫 孕妇不宜接种疫苗

9、 紧急被动免疫用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腮腺炎病毒(mumps virus),有包膜,单链负义RNA 两种表面包膜蛋白HN和F蛋白 另外有四种结构蛋白,传播方式,腮腺炎病毒是流行性腮腺炎的 病原体,只有一个血清型,人是其唯一宿主 病毒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传播 咳嗽、喷嚏甚至说话都可传播病毒 学龄儿童为易感人群 出现症状前23天及症状消失后9天仍有传染性,致病性,潜伏期23周 在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内增殖 入血,病毒随血侵入腮腺及其它器官 主要症状为腮腺肿大 睾丸炎、卵巢炎及病毒性脑炎 病 可获牢固的免疫力,微生物学检查及预防,分离时可取患者唾液、尿液或脑脊液 在鸡胚羊膜腔、鸡胚细胞内培养增殖 血

10、清学诊断病毒特异性的IgM或4倍上升的IgG 血凝抑制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检测病毒抗原或抗体 预防可接种MMR三联疫苗,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scytial virus,RSV),包膜刺突为G蛋白 婴幼儿-细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肺炎 成人-上呼吸道感染 通过手、污染物品和呼吸道传播 易在冬季流行 是医源性感染的重要病原体,RSV的致病机制,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增殖 病毒不入血 支气管坏死物与粘液、纤维蛋白粘连在一起,易导致气道阻塞 可并发严重的细支气管炎和肺炎,RSV的免疫及预防,感染后免疫力不强,不能防止再感染至今未有有效的预防疫苗,腺病毒(adenovirus),线型

11、双链DNA,不分节段 基因组长3000042000bp,编码约30种蛋白 病毒无包膜,二十面立体对称,直径约7090nm 具12个顶角和纤维刺突,腺病毒的EM照片,传播途径,粪-口途径 呼吸道传播 接触传播 手-眼途径 性接触,致病性,咽炎 急性呼吸系统疾病 滤泡性结膜炎,流行性角膜结膜炎 咽结膜热 尿路感染(子宫颈炎、尿道炎、出血性膀胱炎) 无症状的持续感染,临床特征,潜伏期58天 通常为局部感染 一些病毒亚型可导致细胞病变(细胞肿胀、变圆,核内出现嗜碱性包涵体) 约5%的儿童急性呼吸道疾病及约10%的婴幼儿腹泻由腺病毒引起 脑膜脑炎可为腺病毒呼吸道感染的并发症,微生物学检查,取样用咽拭子、眼结膜分泌物 接种原代人胚细胞后传代Hela细胞等上皮细胞 初步鉴定可观察细胞的病变效应 酶联免疫测定、荧光免疫测定,预防及治疗,普通抗病毒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 感染后对同型病毒可产生牢固的免疫力 母亲的抗体对新生儿有保护作用 目前无理想疫苗,风疹病毒(rubella virus),单正链RNA,有包膜 包膜刺突有血凝性 核衣壳为二十面立体对称 只有一个血清型 人是其唯一自然宿主,致病性,儿童是主要易感者 呼吸道传播 局部淋巴节增殖后经病毒血症散播全身 可垂直传播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预防及免疫,自然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 母亲抗体可保护胎儿 接种风疹减毒活疫苗 三联疫苗(MM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