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问答题库(三)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744900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问答题库(三)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中医学问答题库(三)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中医学问答题库(三)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中医学问答题库(三)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中医学问答题库(三)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问答题库(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问答题库(三)(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361、怎么理解“喜则气缓”? 答:作为七情病因之一的“喜”是为过喜,过喜可使心气涣散 不收,神不守舍,出现心悸、失眠,注意力不能集中,甚则出现失 神狂乱等症状。 362、情志伤肝可导致哪些病理变化? 答:肝主疏泄,性喜条达,情志伤肝则导致肝气疏泄功能失常。 363、思虑过度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答:1、思则气结,影响脾运;2、思虑过度,可暗耗心血。 364、恐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答:恐伤肾,使肾藏精功能有失常;2、恐则气下,恐惧过度, 可使肾气不固,气泄以下。 365、惊的致病特点是什么? 答:1、惊伤心、肾;2、惊则气乱。 366、饥饱失常可引起哪些病理变化? 答:一方面直接损伤肠胃;另

2、一方面形成食积。 367、为何劳逸不节能致病? 答:1、 “劳则气耗” ;2、劳神过渡,心脾两虚;3、房劳过度, 则肾精耗损。若过度安逸,可使气血运行不畅,脾胃功能呆滞。 368、过劳可分几种情况? 答: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太过三种。 369、过逸为什么也能导致人体发病? 2 答:一是由气血运行缓慢,脾胃功能呆滞;二是因气机阻滞可 变生痰浊、瘀血;三是由于气血亏虚而容易感受外邪。 370、外伤包括哪几种? 答:外伤包括创伤(如金刃、刀枪所伤) 、跌打损伤、持重努伤、 烧伤、烫伤、虫兽伤等。外伤主要是通过损伤气血、经脉、筋骨而 导致人体发病的。 371、为什么说痰饮和瘀血既是病理产物

3、又是致病因素? 答:痰饮和瘀血是在疾病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使水饮或血停 滞凝聚而形成,所以是病理产物。但痰饮和瘀血一旦形成并停留在 体内,就会引起气血运行阻滞而导致其它病证发生,这时便又成了 致病因素。 372、痰与饮有什么区别? 答:1、从性状看,痰比较稠厚,饮较为清稀;2、从病变部位 看,痰能游溢全身,饮则局限一处;3、从病情变化言,痰多变而饮 少变。 373、痰、饮致病可有哪些不同的临床表现? 答:痰饮形成以后,由于停滞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 一般地讲,饮多停积于肠胃、胸胁和肌肤;痰则随气升降流行,内 而脏腑,外而筋骨皮肉,影响气血运行和脏腑气机的升降,以致形 成多种病证。 374

4、、为什么说“百病多由痰作崇”? 答:痰饮停留体内,可随气机升降游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3 五官九窍,产生多种病变。 375、何谓瘀血? 答:瘀血是指体内有血液停滞,包括离经之血积存于体内,或 血运不畅,阻滞于经脉及脏腑内的血液。 376、 “血得温则行”为何热邪、火邪反能形成血瘀? 答:由天热甚,一方面能煎熬血中之津液,使血液粘稠,另一 方面,火热之邪盛又可灼伤脉络,迫血妄行,溢于脉外而成瘀血。 377、何谓正气? 答:是泛指整个人体的机能活动,如脏腑、经络、气血的各种 生理功能。同时,也包括机体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等。 378、为什么说正气不足是发生疾病的内在根据? 答:无论正气的素盛或素

5、虚,当其发病时,都存在正气相对不 足的内在根据。 379、怎样理解中医发病学中的邪正斗争? 答:邪正斗争,是指机体正气与病邪斗争。这种斗争关系着疾 病的是否发生,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 380、外环境与疾病的发生有何关系? 答:外环境是指体外环境,即人的生活、工作环境,包括气候 条件、地理特点、环境卫生和人际关系。 381、体质因素在发病中有何影响? 答:机体的正气强弱又与机体的体质、先天禀赋有关。 382、何谓病机? 4 答:病机,即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 383、何谓邪正盛衰? 答: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机体的生理 功能和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的相互斗争中发

6、生的盛衰变化。 384、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有何关系? 答:邪气盛者,其疾病为实;正气虚者,其病为虚;邪气盛而 正气又虚者,其病为虚实错杂,这即是邪正盛衰与疾病虚实变化的 关系。 385、如何理解“邪气盛则实”? 答:邪气盛则实,是实证病机的概括。 386、如何理解“精气夺则虚”? 答:精气夺则虚,是对虚证病机的概括。 387、何谓实和实证? 答: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 病理反映。在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亢奋有余的证候。 388、何谓虚和虚证?在何种情况下较多见? 答: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 种病理反映。临床上可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

7、的证候。 389、何谓病机虚实的转化? 答:虚实转化,指虚实两种不同病理状态之间的相互转化,主 要包括由实转虚和因虚致实两种病理机转。 390、虚实错杂主要的有哪几种? 5 答:一般可分为虚中挟实、实中挟虚和正虚邪实、正虚邪恋等。 391、何谓虚实真假? 答:指临床征象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出现与疾病病机不符的假象。 如病机是虚,而出现实的假象,即是真虚假实,病机是实,而出现 虚的假象,即是真实假虚。 392、何谓真虚假实? 答:真虚假实,是指疾病的本质是虚,但由于脏腑气血不足, 运化无力,因而在临床上出现某此假的实象。 393、何谓真实假虚? 答:真实假虚,是指疾病的本质是实,但由于实邪结聚,阻滞

8、 经络,气血不能外达,因而在临床上出现某些假虚之象。 394、真虚假实和真实假虚的假象出现,其机理何在? 答:真虚假实和真实假虚的假象,虽然不能反映疾病的本质, 但也有它发生假象的机理。如真虚假实的假实征象,其发生机理, 多由于脏腑的气血不足,机能活动减退,运化无力,从而发生胸闷、 腹满、腹胀、温温欲吐、便秘等假实征象。真实假象的假虚征象, 其发生机理,多由于实邪结聚于内,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从 而发生疲惫、神倦、懒言、少动、不思饮食、四肢厥冷、脉沉伏或 迟缓等假虚征象。 395、邪正盛衰变化与疾病的发展和转归有何种关系? 答:1、正胜则邪退,疾病好转或痊愈;2、邪胜则正衰,疾病 6 恶化

9、或死亡;3、邪正相持,则病势迁延或成慢性病证。 396、何谓“正胜则邪退”? 答:正胜则邪退,是指在爱好不同更好的消长盛衰的发展过程 中,由于患者的正气比较充盛,抗御病邪的能务较强;或因及时得 到正确的治疗,邪气逐渐消退,从而促使疾病向好转或痊愈方面转 归的一种情况。 397、何谓“邪胜则正衰”? 答:邪胜则正衰,是指在邪正消长盛衰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机 体的正气虚弱,或因邪气炽盛,机体抗御病邪的能力日 趋低下,不 能制止病邪的致病作用,疾病向恶化甚至死亡方面转归的一种结局。 398、何谓正邪相持? 答:邪正相持,指在邪正消长盛衰的过程中,邪正双方力量对 比势力敌,出现邪正相持互不退让的一种病理

10、阶段。 399、何谓阴阳失调? 答:阴阳失调,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 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从 而形成阳阳偏盛、偏衰,或阴不制阳,或阳不制阴,或相互损及, 或相互格拒,或亡失等阴阳失调的病理状态。 400、阴阳失调主要有哪几种病理状态? 答:1、阴或阳的偏胜;2、阴或阳的偏衰;3、阴和阳的互损; 4、阴阳的相互格拒;5、阴或阳的亡失。 7 401、何谓阳盛? 答: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一咱陈邪偏盛,阳的 机能亢奋,以热象为主的病理状态。 402、阳胜有何临床特征? 答:由于阳是以热、动、燥为其主要特点。 403、 “阳胜则阴病”的“

11、阴病”可能有几类? 答:从病机上分,其阴病必须区分阴的相对虚或绝对虚两类。 404、何谓阴盛? 答:阴盛,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邪偏的盛病理 变化。 405、阴胜有何临床和平特征? 答:阴是以寒、静、湿润为其主要特点 406、 “阴厜则阳病”的“阳病”可能有几类? 答:“阳病”的阳虚,仅表现为阳虚和程度不同而已。 407、何谓病机的阴阳转化? 答:病杨上的阴阳转化,是指阴阳失调的病机在一定的条件下, 可以由阳转阴和由阴转阳。即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可以转化 为阳证。 408、何谓阳虚? 答:阳虚,指机体的阳气虚损,或阳气的温煦、推动、气化等 机能减退,气、血、津液等运行迟缓,机体呈

12、现一派寒象和衰弱的 病理状态。 8 409、如何理解“阳虚则寒”? 答:阳虚则寒,是指人体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阴,则阴相对 偏盛,从而出现寒象,导致虚寒病证产生。 410、阳虚的临床表现有何特点? 答:阳虚的临床特征是虚而寒象。 411、为什么说阳虚多以脾肾之阳虚为主? 答:由于肾为“先天之本” ,肾中之阳气为诸阳之本,脾为“后 天之本” ,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水谷精微,全赖脾阳的运化功能。 412、何谓阴虚? 答:阴虚,是指机体的精、血、津液等的阴液不足。从而出现 阳气的相对亢盛。 413、如何理解“阴虚则热”? 答:阴虚则热,是指人体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阳,则阳相对 偏盛,从而出现热象,形成

13、虚热证。 414、阴虚的临床表现有何特点? 答:阴虚的特点是:“阴虚则阳亢” , “阴虚则热” 。 415、为什么说阴虚多以肝肾之阴虚为主? 答:由于肾为“先天之本” ,肾中之阴气为者阴之本,所以,肾 阴不足在阴虚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 416、何谓阴阳互损? 答:阴阳互损,是在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 展累及相对的一方,最终可形成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 9 417、何谓阴损及阳? 答:阴损及阳,系指由于阴液亏损,累及阳气使之生化不足或 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了阳虚,形成了以阴 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418、何谓阳损及阴? 答:阳损及阳,系是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

14、无以生,累及阴 液的生化,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导致了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的 阴阳两虚病理状态。 419、阴盛格阳的主要机理及其临床表现如何? 答: 阴盛格阳,阴寒内盛是其本质,但由于阴寒之邪壅遏于内, 逼迫阳气浮越于外,从而在临床上可出现真寒假热的复杂现象。 420、阳盛阴的主要机理及其临床表现如何? 答:阳盛格阴,阳热内盛是其本质,由于邪热盛极,深伏于里, 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则四肢虽厥,反不恶寒而 恶热。 421、何谓亡阴、亡阳? 答:亡阳、亡阳,是指机体的阴液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丧失,从 而导致全身机能突然严重衰竭,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 422、亡阴和亡阳如何相互影响?

15、答:机体的阴和阳之间存在着互根互用的关系。 423、气血失常包括哪几个方面? 答:气血失常,包括气的失常、血的失常和气血之间互根互用 10 关系失调等三个方面。 424、气血失常与脏腑生理活动有何关系? 答:气和血运行于周身,营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因此, 气血失常必然影响及脏腑的生理活动,从而导致脏腑的病变;反之, 人体的气血,又是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脏腑的病变又必然导致气 血的失常。这即是气血失常与脏腑生理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 425、何谓气虚? 答:气虚,是指人体气的衰少及其功能减弱,从而引起脏腑、 经络等功能活动衰退,抗病能力低下的病理变化。 426、何谓气机失调? 答:气机失调,

16、即是气的升降出入之间失去了协调平衡的病理 变化。 427、何谓气滞? 答:气滞,即气的运动流通郁滞不畅的病理状态。 428、易于发生气滞的脏腑有哪些? 答:脏腑的气滞,以肺气郁滞、肝气郁滞、脾胃气滞为多见。 429、何谓气逆? 答:气逆,指气机升降失常,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 430、何谓气陷? 答:气陷,是以气的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 431、何谓气闭? 答:气闭,多由于浊邪外阻较甚,或因气机郁结之极,气的出 11 入受阻,从而形成突然闭厥,昏不知人的病理状态。 432、何谓气脱? 答:气脱,多由元气的极度虚弱,或邪盛正衰,正不敌邪,导 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故气脱亦称虚脱。 433、何谓血虚? 答:血虚,指脏腑、经脉血亏或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434、何谓血瘀? 答:血瘀,指血液的循行迟缓和流行失畅的病理状态。 435、血瘀和瘀血有何区别和联系? 答:血瘀,是指血液运行不利、迟缓或受阻的病理状态,属于 病机的范畴;瘀血,是指凝结之血,是血液的病理产物。 436、何谓血热? 答:血热,是指血分有热。 437、气血互板互用的功能失调主要包括哪几方面? 答:气血互根互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