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_生_儿_感_染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743826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_生_儿_感_染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新_生_儿_感_染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新_生_儿_感_染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新_生_儿_感_染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新_生_儿_感_染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_生_儿_感_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_生_儿_感_染(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 生 儿 感 染,前 言,新生儿感染、围产期窒息、早产,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和重要死因。 在我国,新生儿疾病的首位是感染性疾病。 病原体主要包括: 病毒:CMV、HBV、HSV、风疹病毒 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其他 其他:梅毒螺旋体、弓形虫,感 染 方 式,产前感染(宫内感染):TORCH(CORTCHS) 途径:胎盘(血行感染) 肝脏 羊水(盆腔炎症或上行感染) 肺、消化道 产时感染:大肠埃希菌,GBS 阴道产,或宫内窘迫、胎膜早破 吞入污染的羊水,带菌的母血 产后感染:细菌为主(金葡菌),或混合感染 护理不当:手、飞沫、食物 院内感染:侵入性操作,发 病 机 理,是否发病及病情轻重取决

2、于: 病毒的毒力、趋向性、数量、侵入方式、时间及部位 受感染时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新生儿免疫特点:缺乏抗原刺激,不成熟,抑制状态易感染、易扩散 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薄嫩、脐残端 血脑屏障功能不全:易并发化脓性脑膜炎 LN发育不全 体液免疫功能不足:Ig、补体、调理素等不足;免疫耐受 细胞免疫功能不足:对病毒、胞内寄生菌易感性增高,临 床 特 点:病毒感染,死胎、死产、流产、早产、SGA (IUGR) 累及网状内皮系统 免疫缺陷 全身症状:类似败血症(发热、黄疸、反应差、肝脾肿大、出血性皮疹) 局部症状:间质性肺炎、小头、脑膜脑炎、白内障、小下颌、皮肤疱疹等,临 床 特 点:巨细胞包涵体病,

3、CMV感染、CID(死亡率30%) 发展中国家、女性、孕期发生率高 引起胎儿脑组织广泛损伤 智力低下 病理特点:巨细胞,核内、胞浆内包涵体 传播途径:垂直传播(乳汁),输血、手 临床表现: 黄疸、赶脾肿大,传单样症状 间质性肺炎、肾损伤 其它:溶血性贫血、脑室周围钙化线、消化道溃疡 后遗症:小头畸形、智力低下、耳聋,临 床 特 点:先天性风疹综合征,孕期是决定感染结果的重要因素: 孕早期,胎儿感染率50% 孕早期感染,3个胚层均受累,尤其是外、中胚层 病理特点:巨细胞,可形成胞浆包涵体 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多样化 先天性心脏病:PDA、PS、ASD 眼:视网膜黑色素斑、白内障(眼底镜检查) 耳

4、:耳聋(双侧) 其它:CNS损伤、血小板减少、骨骼生长障碍(长骨摄片),临 床 特 点:HSV感染,HSV型:新生儿感染、外生殖器感染HSV型:CNS、皮肤黏膜感染 病理特点:巨细胞,可形成核内包涵体 影响因素: 孕期感染、原发或再发感染、阴道产/剖宫产 临床表现:全身感染、局部感染 全身症状:与败血症类似,CNS损伤者60%死亡(后遗症:精神运动发育迟缓、脑积水) 局部症状:皮肤(单房性疱疹)、口腔炎、眼炎(结膜炎、角膜炎、视网膜炎),临 床 特 点:先天性梅毒(一),孕母血中的梅毒螺旋体,经胎盘(孕4月以后),进入胎儿血循环,感染胎儿。 新生儿梅毒死亡率:2530% 病理改变:脏器纤维化,

5、胎盘大而苍白 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早产、SGA、感染中毒症状 骨骼病变(90%):骨膜炎、骨髓炎、软骨炎 肝脾肿大、黄疸、滑车上LN肿大 皮肤黏膜损伤:天疱疮 神经梅毒:应常规筛查,多在生后3个月发生,新生儿期罕见,临 床 特 点:先天性梅毒(二),及时、早期诊治,防止发展为晚期 诊断要点: 父母性病史;(母)梅毒血清学试验 典型临床表现 辅助检查: VDRL、TPHA、FTA-ABS test;CSF检查;长骨摄片 治疗方案:首选青霉素 孕母的治疗:孕初3月内,妊娠末3月 新生儿治疗:早期充分治疗,预后良好;随访至少12月 预防:孕母血清学筛查;适当的驱梅治疗,发病率从90%降至2%。,临

6、 床 特 点:先天性弓形虫病(一),病情轻重不一,多为隐匿性感染: 先天性感染:脑、眼损伤,CNS先天畸形、智力低下 获得性感染:免疫缺陷者,内脏损伤、全身症状 感染途径:孕母原发感染原虫血症:胎盘炎胎儿 流行病学: 与猫、狗等动物密切接触;食用未煮熟的肉类、蛋、乳 胎儿传播率、疾病严重程度与孕期有关 CNS是先天性弓形虫感染最常见部位:大脑皮质(坏死、钙化、囊性变) 临床表现: 先天畸形:小头、无脑、小眼、无眼,或其它器官畸形 脑膜脑炎:引起脑积水、脑滩等后遗症 眼:脉络膜视网膜炎,视力损害,临 床 特 点:先天性弓形虫病(二),诊断要点: 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非特异性

7、辅助检查:确诊依据,TCA、弓形虫膜抗原抗体测定、PCR 治疗方案: 阿奇霉素 螺旋霉素,磺胺嘧啶+乙胺嘧啶,克林霉素 预防: 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孕期保健:孕早期感染终止妊娠,中、晚期感染应积极治疗,临 床 特 点:乙型肝炎,原发性嗜肝细胞病毒:HAV、HBV、HCV HBV:非溶细胞性;机体对HBV的免疫反应引起病变免疫力的种族差异性 感染途径:产时(90%),母血、污染的羊水 临床表现:多数为亚临床型 16个月,HBsAg阳性、ALT升高 新生儿肝炎:多呈慢性经过,少数呈暴发型 预防:乙肝疫苗+HBIG,使95%婴儿得到保护(不预防,90%婴儿在36个月成为HBsAg阳性),临 床 特

8、 点:细菌感染,由于母体免疫力、胎盘屏障功能,产前感染少见 产前、产时感染:症状出现早,较重 局部表现: 结膜、皮肤、脐部感染;隐匿部位感染 全身症状:无特异性 兴奋抑制(感染中毒症状) 精神、面色、哭声、吮乳、活动、体温、体重,新生儿脓疱疮,眼结合膜炎,临 床 特 点:新生儿肺炎,常见的新生儿感染 病原体:随感染时间、途径不同而易 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表现,尤其是疾病早期。 出现咳嗽、肺部罗音者,多提示病情较重,可伴有呼吸窘迫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 辅助检查:胸片、痰培养、其它。 治疗原则: 呼吸道管理:防止呛奶误吸,保持气道通畅;及时吸氧。 适当抗感染等。,病原体 病原体

9、吸入 血行肺 部 繁 殖 炎症反应 肺泡壁充血、水肿、炎性 支气管、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炎性 细胞浸润、肺泡内炎性渗出 渗出、分泌物增多、细支气管痉挛 脓胸、脓气胸 肺气肿、肺不张弥散障碍 通气障碍低氧血症 高碳酸血症 酸中毒 呼吸 心力 脑水肿 中毒性 肾功能 DIC 代谢衰竭 衰竭 肠麻痹 衰 竭 紊乱,新生儿肺炎(重症)病理生理,临 床 特 点:新生儿败血症(一),发病率、病死率较高 病原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GBS,李斯特菌;(近年)条件致病菌 临床表现:无特征性 特殊表现:1.黄疸; 2.皮肤表现:出血倾向; 3.休克; 4.呼吸窘迫或暂停; 5.中毒性肠麻痹 易并发脑膜炎 实验

10、室检查: 血常规:WBC、N、I/T;CRP 细菌培养,血清学检查,基因诊断,临 床 特 点:新生儿败血症(二),治疗原则: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纠正病理生理状态,防治并发症 静脉,联合用药:最好选用杀菌剂 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葡萄球菌,链球菌等G(+)菌 头孢菌素(cephalosporins):耐药菌,G(-)菌 万古霉素(Vancomycin):MRSA,MRSE 亚胺培南(泰能):广谱 甲硝唑(灭滴灵):厌氧菌 疗程足:至少10-14天;有并发症疗程应大于3周,临 床 特 点:化脓性脑膜炎,危害性: 婴幼儿常见; 死亡率高达 5%15%; 神经系统后遗症: 我国约1/3;

11、发达国家10%。 病原菌: 易发生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甚至绿脓杆菌等感染。 临床表现:不典型 感染中毒症状,微小惊厥 颅内高压表现:尖叫、皱眉、前囟饱满 脑膜刺激征:常为阴性,硬膜下积液(积脓);脑积水: 非交通性,交通性脑室膜炎各种神经功能障碍,临 床 特 点:化脓性脑膜炎,实验室检查: 一般项目:血常规、血培养及涂片 CSF检查:外观脓性、早期糖降低、蛋白明显增高、WBC显著增高且分叶核为主、涂片和培养找到致病菌。 治疗原则: 24小时内杀灭脑脊液中致病菌 针对病原菌用药, 多选用三代头孢菌素 疗程: 脑膜炎球菌7天; 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3周以上; 病原不明者,用药至少2-3周。

12、 肾上腺皮质激素:0.6mg/kg/d,2-3天。,临 床 特 点:新生儿破伤风,年月份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显示: 肺结核、狂犬病、艾滋病、乙型肝炎、新生儿破伤风。 病原菌:破伤风梭状杆菌(G+、厌氧菌) 发病机制: 破伤风痉挛毒素与GM结合 抑制性神经介质不能释放运动神经系统对传入刺激的反射强化 临床表现:旧法接生 出生后46d,少数早至2d迟至14d以上发病。 牙关紧闭、吸乳困难苦笑面容四肢强直性痉挛、角弓反张呼吸肌、喉肌痉挛可致窒息、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治疗:TAT,“痉挛关、感染关、营养关”,诊 断:病毒感染,一般检查: 血常规、长骨摄片、眼及听力检查 特殊检查: 血清学诊断:抗原

13、和/或抗体检测(IgM、IgG) 病毒分离、鉴定 (耗时长):分泌物接种、鉴别 基因诊断 (快速、特异、敏感):PCR、RFLP等 病理学诊断:光镜、电镜、免疫荧光 包涵体、病毒,诊 断:细菌感染,高危因素:孕母临产期感染、胎膜早破、产程延长、早产、VLBW、男婴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辅助检查确诊: 血常规:WBC、N、I/T 体液、分泌物涂片/培养 血清学诊断:K1抗原测定 基因诊断:PCR(16SrDNA) 其它:X线检查、CSF检查,诊 断 进 展,质粒分析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外膜蛋白电泳 聚合酶链反应(PCR) 酶解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CFLP) 缺口连接酶链反应(Gap-LCR),治 疗:病因治疗抗感染,抗病毒药物:新生儿期少用 HSV感染:疱疹净(局部)、阿糖腺苷(Ara-A) CMV感染:无环鸟苷 干扰素 抗菌药物:静脉给药,杀菌剂 敏感抗生素 按日龄、体重,确定给药剂量、频次 多为1530分钟内滴入,治 疗:对症支持治疗,退热、镇静止痉、呼吸循环支持 适当的液体、能量供给 纠正内环境紊乱 免疫支持 控制并发症,预 防,对孕母的防治: 孕期疱疹病毒感染:无环鸟苷;生殖道疱疹,剖宫产(破膜前) 爱滋病孕母:齐多呋啶 被动免疫 丙种球蛋白或特异性高效免疫球蛋白 主动免疫 疫苗接种:乙肝疫苗、风疹疫苗,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