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及颞骨的应用解剖_1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38515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96 大小:7.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耳及颞骨的应用解剖_1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耳及颞骨的应用解剖_1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耳及颞骨的应用解剖_1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耳及颞骨的应用解剖_1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耳及颞骨的应用解剖_1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耳及颞骨的应用解剖_1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耳及颞骨的应用解剖_1课件(9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0/5,1,耳及颞骨的应用解剖及生理学,2018/10/5,2,第一节 颞骨,颞骨成对,位于头颅的两侧,其上、前、后分别以骨缝与顶骨、蝶骨、枕骨相接。参与构成中颅窝和后颅窝的一部分。每块颞骨分五部分: (1)鳞部(2)鼓部(3)乳突部(4)岩部 (5)茎突,2018/10/5,3,颅底和侧壁一部分, 参与组成:颅中窝 middle cranial fossa,颅后窝 Posterior cranial fossa.,2018/10/5,4,鳞 部,一、内侧面:重直位、鳞状骨板,内面有脑膜中动脉的深沟,脑的沟和回印迹。 二、外侧面:光滑,外耳门的前方有呈水平位的颧突,其根部分前、中、

2、后三个根,前根呈结节状,中根为园锥形隆起,后根向后移行为颞线,颞线在外耳门上方的骨嵴,称乳突上嵴,与外耳道上棘之间的三角形浅凹,称筛区【道上三角】,相当于鼓窦的外侧壁,为乳突手术的重要解剖标志。,2018/10/5,5,颅底和侧壁一部分, 参与组成:颅中窝 middle cranial fossa,颅后窝 Posterior cranial fossa.,2018/10/5,6,五部分: 鳞部 、乳突部 、鼓部 、茎突 、岩部,2018/10/5,7,鼓 部,从前上向后方卷曲的四方形簿骨板,它构成外耳道骨部的前、下及后壁的一部分。(1)鼓沟:内侧端的窄沟,鼓膜附着。(2)岩鼓裂:鼓索神经、鼓室

3、动脉、静脉通过。(3)鼓乳裂:该裂内侧投影为面神经乳突段,乳突手术 及面神经手术的解剖标志。(4)茎突:位于鼓部的下面。(5)茎乳孔:位于茎突的后面。,2018/10/5,8,2018/10/5,9,乳突部,似园锥形,可分为内外两面 1、外侧面:粗糙 (1)乳突切迹:位尖部内侧【二腹肌】 (2)枕动脉沟:位乳突切迹的内侧。 2、内侧面:光滑而凹陷 乙状窦,2018/10/5,10,2018/10/5,11,岩 部,岩部似三面锥体形,故称岩锥位于枕骨与蝶骨之间的夹角内。分为锥基底,尖部、三面和三缘。内耳迷路位于其内。尖部与枕骨和蝶骨构成一裂隙,称破裂孔。,2018/10/5,12,1、 前面:平

4、滑,构成颅中窝底,解剖标志:(1)三叉神经半月节压迹;【减压术】 (2)弓状隆起;【上半规管】 (3)鼓室盖:位弓状隆起与岩鳞裂之间。 (4)面神经管裂孔:岩线大神经,脑膜中动脉分支通过。【过敏性鼻炎】 (5)面神经管裂孔外侧有一小孔:鼓室上动脉,岩浅小神经通过。 (6)岩浅大神经沟:,2018/10/5,13,2、后面:近似垂直面,近中部为内耳门(内耳道口): (1)弓下窝:有小血管通过,与内耳血供相连。 (2)前庭导水管外口:呈一裂隙,形状变化多。,2018/10/5,14,3. 下面:粗糙不平,腭帆张肌,腭帆提肌附着处 (1)颈内动脉管外口、内口、水平部。 (2)颈静脉窝:大小及深浅,个

5、体差异较大。少数人颈静脉窝深达下鼓室,前庭导水管外口和内耳道底。,2018/10/5,15,4、前缘:咽鼓管的骨部,上为鼓膜张肌半管。 5、后缘:岩下窦沟,外侧部与枕骨形成颈静脉孔。 6、上缘:岩上窦沟,内侧端有切迹,为三叉神经半月节压迹后部,上缘之岩尖部有一小管,有展神经和岩下窦通过。,2018/10/5,16,内 耳 道,位于颞骨岩部内,开口称内耳门,内耳道内有面神经、听神经、中间神经及迷路动、静脉通过,2018/10/5,17,茎突,茎突位于鼓部下方的中段,乳突之前。茎突呈细长形,伸向前下方平均长约25cm。茎突近端被鼓部的鞘突所包绕、远端有茎突咽肌、茎突舌肌、茎突舌骨肌、茎突舌骨韧带和

6、茎突下颌韧带附着。在茎突与乳突之间有茎乳孔,面神经管由此出颅骨。,2018/10/5,18,2018/10/5,19,耳应用解剖,外耳鼓膜以外的部分 中耳鼓膜-鼓室内壁 内耳颞骨岩部的部分,2018/10/5,20,第二节 外耳,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2018/10/5,21,2018/10/5,22,耳廓,1. 耳廓的正常位置:【整形】 耳廓长轴与鼻梁平行 耳廓上缘在眼眉水平线上 耳廓下缘在鼻小柱根部水平线上 2. 正常耳廓的外部解剖标志,2018/10/5,23,2018/10/5,24,外耳 external ear收集、传导声波,耳廓auricle: 在头部两侧向外突 皮肤特点:痛.

7、渗.畸.冻.,2018/10/5,25,外耳 external ear收集、传导声波,外耳道 长度 2.53.5cm 软骨部(外1/3) 耵聍腺【汗腺】毛囊皮脂腺 骨部(内2/3) 皮肤特点:疖.痛.,向后、外、上牵拉耳廓使外耳道变直,2018/10/5,26,第三节 中耳,中耳包括: 鼓室 鼓窦 乳突 咽鼓管,2018/10/5,27,中耳 middle ear声阻抗匹配传导、放大声波,鼓室 tympanic cavity 鼓窦ympanic antrum 乳突 mastoid rocess 咽鼓管 pharyngotympanic tube,2018/10/5,28,鼓室,1. 鼓室的解剖

8、毗邻关系概述 2.鼓室的粘膜概述 3.鼓室分三部分(中、上、下鼓室) 4. 鼓室为具有6壁的不规则腔隙:,2018/10/5,29,2018/10/5,30,中耳 middle ear鼓膜穿刺的位置及依据?,鼓室 鼓膜-内耳外侧壁之间的空腔 上、中、下3部【鼓膜紧张部上下边缘】 6个壁 内有听骨、韧带、肌肉,2018/10/5,31,中耳 middle ear 鼓膜穿刺的位置及依据?,鼓室【火柴盒】 外壁: 鼓膜、上鼓室外侧壁 内壁(内耳外壁):鼓岬【耳蜗底转】,前庭窗,蜗窗,匙突,面N管水平段,水平半规管 前壁:鼓膜张肌半管口、咽鼓管鼓口、颈内动脉管 顶壁:鼓室盖、鼓窦盖、岩鳞裂、 2颅中窝

9、 底壁:颈静脉球、颈内动脉管 后壁(乳突前壁):面N管垂直段、外半规管凸、锥隆起、鼓窦入口,2018/10/5,32,中耳 middle ear 鼓膜穿刺的位置及依据?,鼓室 鼓膜圆 椭圆 高9mm 宽8mm 厚度 0.1mm 三层45 角,2018/10/5,33,2018/10/5,34,(3)内侧壁(迷路壁):自上而下的表面解剖结构(标志): 水平半规管 面神经管水平段 前庭窗(卵圆窗) 蜗窗(圆窗) 鼓岬之表面有一纵行沟,称岬沟。 舌咽神经鼓室支过内壁的其他结构:【朱世杰】 岬小桥 岬下脚(骨嵴),2018/10/5,35,2018/10/5,36,(4)外侧壁(膜壁) 鼓环上有3个小

10、孔:鼓索小管入口、出口、岩鼓裂。 鼓膜的位置和形态结构:正常鼓膜像及4个象限。 鼓膜的组织结构:厚0.1mm,分三层。 鼓膜的血液供应及神经分布:,2018/10/5,37,镫骨肌,鼓膜,镫骨,鼓索,锤骨,砧骨,上鼓室,面神经,鼓膜张肌,咽鼓管,鼓索,鼓窦入口,鼓窦,乳突气房,2018/10/5,38,2018/10/5,39,(5)前壁:2个开口(下口为咽鼓管,上口为鼓膜张肌半管)颈内动脉壁 (6)后壁(乳突壁): 鼓窦入口 锥隆起 砧骨窝 面隐窝 鼓室窦:位于锥隆起内侧岬小桥和岬下脚之间的隐窝。,2018/10/5,40,颈内动脉管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cana

11、l,前壁,咽鼓管鼓口 ostium tympanicum tubae auditivae,鼓膜张肌半管口semicanalis orifice tensoris tympani,2018/10/5,41,颈内动脉管,鼓窦盖,鼓室盖,底壁:颈静脉球,顶壁: 鼓室盖-2颅中窝.岩鳞裂.,2018/10/5,42,5. 鼓室的内容物: 听小骨、 肌肉、 韧带、 粘膜、 皱襞和神经。,2018/10/5,43,(1)听小骨: 锤骨:分头、颈、柄、长突及短突。锤砧关节面,锤骨柄 砧骨:分为体和长、短两脚。体位于上鼓室后部,短脚位于鼓窦口底部,长脚基本与锤骨柄平行。砧镫关节、豆状突。 镫骨:形似马镫,测量

12、数据,高平均为3.43(3.46mm);前后脚长平均为2.92mm;底板长平均为3.05mm;宽平均为1.77mm.。,2018/10/5,44,锤骨malleus,镫骨stapes,砧骨incus,听骨链 ossicula chain,中耳 middle ear锤骨、砧骨、镫骨组成听骨链,2018/10/5,45,(2)鼓室肌肉(2条): 鼓膜张肌:止于锤骨柄及颈交界处(韧带)-三叉神经 镫骨肌:止于镫骨颈后面(肌腱)-面神经,2018/10/5,46,(3)鼓室神经: 鼓索神经:由面神经垂直段距茎乳孔约6mm处分出,走行:鼓索小管锥隆起外侧鼓室锤骨颈与砧骨长脚之间,鼓膜张肌腱上面岩鼓裂离鼓

13、室-舌前23味觉。,2018/10/5,47,鼓室丛舌咽神经+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丛中耳粘膜感觉,2018/10/5,48,咽鼓管,鼓室鼻咽部外侧壁,相当于下鼻甲后端,全长3.54cm,外1/3为骨段,内1/3为软骨段。 咽鼓管咽口的张开由三条肌肉起作用:腭帆张肌、腭帆提肌、咽鼓管咽肌。 该管最狭窄处直径仅12mm(峡部),平时关吞咽开。 咽鼓管的功能:保持鼓室与外界气压平衡;使中耳分泌物排至咽腔。活瓣作用,防液体由咽中耳防声,2018/10/5,49,鼓窦,鼓窦随乳突气房的发育而形成,实为较大气房,它通过鼓窦入口与上鼓室相通。婴儿已有鼓窦,若发生中耳炎乳突气房发育受阻,使之到成年人为板障型或硬化

14、型乳突。,2018/10/5,50,鼓窦,鼓窦入口aditus of antrum,乳突气房,上鼓室,鼓窦盖,乳突最大气房.通上鼓室.,鼓窦:,2018/10/5,51,鼓窦有6个壁: 上、下、前、后、内及外侧壁,上壁:鼓室盖,上为颅中窝; 下壁:乳突气房; 前壁:上为鼓窦入口,前下为外耳道后壁,面神经管垂直段上部。 后壁:乙状窦骨板,与颅中窝分隔; 内壁:外半规管凸和面神经水平段后部; 外壁:相当于外耳道口后上三角区(筛区),,2018/10/5,52,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分型:气化型板障型硬化型混合型,气化过程始于鼓窦,2-6岁完成.,Pneumatic type,Diploetic

15、type,Sclerotic type,乳突:,2018/10/5,53,面神经,乳突气房,鼓膜,锤骨柄,气化型乳突标本,颈静脉窝,2018/10/5,54,内耳 【机械-电能】,内耳埋藏于颞骨岩部,结构复杂而精细,故又称迷路。按解剖和功能分为前庭,半规管和耳蜗3个部分。从组织学上分为骨迷路与膜迷路,二者形状相似【轮胎内外胎】。骨迷路由致密的骨质构成。骨迷路内有膜迷路,膜迷路内有听觉与位觉感受器。,2018/10/5,55,内耳(迷路):Inner ear (labyrinth) 埋藏于颞骨岩部,复杂而精细,解剖和功能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组织学 膜迷路 骨迷路,2018/10/5,56,内耳

16、(迷路):Inner ear (labyrinth) 埋藏于颞骨岩部,复杂而精细,解剖和功能 前庭 半规管 耳蜗 组织学 膜迷路 骨迷路,2018/10/5,57,内耳(迷路):Inner ear (labyrinth) 埋藏于颞骨岩部,复杂而精细,解剖和功能 前庭 半规管外(水平)上(垂直)后(垂直)膜半规管占骨半 规管腔隙的1/4,2018/10/5,58,一、骨迷路,组成:耳蜗、前庭、骨半规管,耳蜗,前庭,前庭窗,蜗窗,前(上)骨半规管,外(水平)骨半规管,后骨半规管,前骨壶腹,外骨壶腹,后骨壶腹,蜗螺旋管(骨蜗管),总骨脚,2018/10/5,59,2018/10/5,60,骨迷路,骨迷路长约2cm,由前庭、半规管和耳蜗三部分组成,构成骨迷路的骨质比岩部其他部分致密而坚硬。在胎儿和新生儿期,半规管部分突出于岩部的上面,其周围为海绵骨构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