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就业指导_教学课件 陈桂芳 项目七 职场心理调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718858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生就业指导_教学课件 陈桂芳 项目七 职场心理调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职生就业指导_教学课件 陈桂芳 项目七 职场心理调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职生就业指导_教学课件 陈桂芳 项目七 职场心理调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职生就业指导_教学课件 陈桂芳 项目七 职场心理调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职生就业指导_教学课件 陈桂芳 项目七 职场心理调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职生就业指导_教学课件 陈桂芳 项目七 职场心理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生就业指导_教学课件 陈桂芳 项目七 职场心理调(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线教务辅导网:http:/,教材其余课件及动画素材请查阅在线教务辅导网,QQ:349134187 或者直接输入下面地址:,http:/,项目七 职场心理调适,项目引言 踏进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开始多姿多彩的职业生活,完成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是很多中职学生的急切想法。但是,俗话说:“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些生活的常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事先安排,提前计划,早做准备。中职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活就是一次挑战。在就业前只有形成对职场的正确认知,做好能力、心理的调节和适应等方面的准备,才能在面对挑战时积极应对,从而迈好职业生活的第一步。 项目目

2、标 1学会分析自身职业压力的来源,掌握化解职业压力的方法。 2调节就业心态,面对职业生活。 3找准角色定位,主动调适不良就业心理,加快职业适应。,任务一 找寻应对职业压力的方法,正确认识自身所面临的职业压力,学会分析压力的来源。通过学习,能够主动并积极地寻找适合自己的压力调试方法。,一、认识职业压力 压力是对精神和肉体承受力的一种要求,它的积累会降低人们的工作效率,影响身心健康。所以,能够从事自己喜欢并擅长的职业,并且学会调适自己的职业压力,对中职生尤为重要。职业压力是指职业环境中的威胁性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个体的一系列心理、生理和行为的紧张状态。职业压力又称为职业应激、工作应激或工作压力。

3、如就业竞争激烈、超负荷工作、岗位目标过高使体力精神双重透支等。职业压力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大量的现实研究表明,职业压力的消极作用甚于积极作用,如果处理不当,很容易形成职业心理问题,影响职业心理健康。 职业压力的消极作用表现在: 1)认知障碍,不能集中注意,难以承受工作压力,情绪困扰,自卑和感觉受歧视。 2)焦虑抑郁,忧虑和失落感,感觉职业前途暗淡,缺乏自我控制力。 3)不良爱好(如酗酒等),暴力倾向,自杀念头。 4)环境适应困难,人际关系困难,文化冲突。,但是,从积极作用来看,适度的压力可以使人注意力集中、思维反应敏捷、机体活力增强而提高活动效率,降低错误发生。中职生较早地开始接触社会,生活圈子

4、逐渐扩大,心理压力的来源也更加广泛。这些压力不仅来源于学业方面,更有对职业前途的担忧,以及就业初期的适应等方面。所以,面对压力的时候,我们应该分析这种压力的来源是什么?有哪些因素是我可以改变的,我是否有改变的能力,是现在改变还是未来改变。这样,才可以找到释放职业压力的方法。,二、调适职业压力的方法 1寻找压力源 所谓压力源,就是那些导致我们身心紧张状态的情境或事件,例如工作量较大、职业发展前景暗淡、人际关系紧张、情感问题等。弄清楚压力的来源后,就可以采取有效的行动来应对压力。如果是知识欠缺造成压力,那么就去充电;如果在人际关系方面,那就多向有经验的人学习,不断地弥补自身缺点,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

5、来克服职业危机,在职场上获得安全感,有效减轻职业压力。,2重新定义,调整心态 重新定义是一种重要的思考方式,就是换一个角度,用正面的思维去找到积极的情绪。下面就是一些中职毕业生的“麻烦”。在没有重新定义的情况下,大多数毕业生在遇到下面事情的时候会出现负面的情绪: 我的沟通能力不佳,不知道做什么工作好。 领导很挑剔,总是看我不顺眼,真是烦死了。 同事太难相处,一直对我指手画脚,说三道四,实在不行就换个地方吧。 这份工作的工资待遇很差,可是中职毕业又能找到什么像样的工作呢?闹心。 实际上,我们可以重新定义上面的负面情绪: 我的沟通能力不佳,但是我一定要努力锻炼、提升,也许我可以从事自由职业、技术类

6、职业等。, 领导很挑剔,这磨练了我的意志,也让我看到了自身一些不足的地方。 虽然那个同事很难相处,我是否可以退让一步,找到和他共同的志趣或话题。 中职学历的事实不可回避,由于学历的局限,工资待遇差也是情理之中的。但是,对于我们来说,积累经验和提高职业素养是最为迫切的。 经过重新定义后,也许事实仍然存在,但是心理的负担却会减轻许多,这是减负和释放压力的重要方法,凡事往积极的方面去定义,调整心态,冷静地思考问题,形成习惯,慢慢地,自然会轻松地面对压力。而且,人在没有压力的状态下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更容易做好每一件事情。 3调整自己的工作期望值 假如你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总是希望自己的工作做得十

7、全十美,而事实上,工作的结果让你很失望,那么,你就要正视现实,调整自己的工作期望值,修正完美主义观。要客观评价自我,正确定位,为自己设定的目标要与个人学识、能力和精力相吻合。过高的目标只能使人徒增压力感和挫折感。,4勇于改变自我 职业竞争就是个人能力的竞争,压力是在个人能力不能成功应对工作需求时的一种威胁。所以,不断吸收新知识、新信息,不断充电,提高职业能力,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为,转变认知,使自己应对自如,是减轻职业压力感的好策略。 5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体育运动不仅能增强体质,还可以消除压力反应中产生的荷尔蒙等物质,宣泄累积在身的不良情绪。当体育运动成为每天生活的一部分,会使人充满活力,精力充沛

8、,状态良好。锻炼健身无疑是释放职业压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此外,做一些工作之外,带有创造性的、自己感兴趣的事,如听音乐、唱歌、跳舞或登山、郊游,同样可以用来调节来自工作的紧张情绪和放松身心。,任务二 有效运用克服职业 倦怠的激励方式,认识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不良心理状态 职业倦怠,掌握克服职业倦怠的方法。通过学习,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克服职业倦怠的激励方式,营造良好的职业心态。,一、认识职业倦怠 一个人长期从事某种职业,在日复一日重复机械的工作中,渐渐会产生疲惫、困乏,甚至厌倦的心理,在工作中难以提起兴致,打不起精神,只能依靠着一种惯性来工作。这种心理就是职业倦怠。 职业倦怠症又称职业枯竭症,

9、它是一种由工作引发的心理枯竭现象,和肉体的疲倦劳累不同,它源自于心理上的疲乏。它是人们在紧张的工作中受环境、情感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一种身心不适、心理衰竭的亚健康状态。 职业倦怠症主要有以下症状: 1)对工作丧失热情,情绪烦躁、易怒,容易对前途感到无望,对周围的人、事物漠不关心。 2)工作态度消极,对服务或接触的对象越发没有耐心、不柔和。例如,教师厌倦教书、无故体罚学生,医护人员对病人态度恶劣等。 3)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评价下降,常常迟到早退,甚至打算跳槽或转行。,二、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师克里斯丁马思勒将职业倦怠的人称为“企业睡人”。据调查,人们产生职业倦怠的时间越来越短

10、,有的人甚至工作半年到8个月就开始厌倦工作。因此,对于刚刚步入职业门槛,缺乏经验的中职毕业生来说,职业倦怠的干扰和危害也如影随形。 诱发职业倦怠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种: 1)从事压力过低、缺乏挑战性的工作。 2)缺乏对自我的全面认识,没有找准适合自己个性和能力的职业。,3)盲目跟从,缺乏主见,造成职业错位。,此外,工作负担过重、缺乏工作自主性、薪资待遇不合期望、职场的人际关系紧张、强烈认为单位待遇不公或是和单位的理念不合,也都会变相引发职业倦怠。 三、克服职业倦怠的方法 尽管职业倦怠不是病,但是他对我们的负面影响是很多的,所以,我们就要积极主动地去应对职业倦怠,重新找回对工作的热情,努力营造良好

11、的职业心态。,1全面认识自我,充分认识自身价值 要充分认识自我价值,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预测自己职业倦怠的征兆,对可预见的诱发倦怠因素,如工作量较大、目标过高、工作中的人际关系压力等进行自我调整,主动设置缓冲区,从而避免这些因素给自己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不良影响。例如,有的学生不想当蓝领技术工人,总希望有一个轻松一点和体面一点的工作。一旦未能如愿以偿,就容易出现消极怠工,混日子的状况。所以,我们的中职毕业生迫切需要立足于根本,找准职业定位,避免就业后的一系列不良表现。 2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职业倦怠的免疫力 每一个毕业生在就业前都会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进行美好的憧憬。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积

12、极的心理暗示,但在此时心理暗示并不是最重要的。当务之急是对自己进行心理评估和技能充电。一方面要努力提升心理素质,为将来的职场生活做好积极储备。另一方面努力提高专业技能,拥有了过硬的技能,工作起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才能增强应对职业倦怠的能力。,3寻求积极的应对方式 1)运用心理暗示的策略。暗示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着很大的影响。积极的暗示可以帮助我们稳定情绪、树立信心及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当在工作中遇到麻烦、阻碍和挫折时,要用言语反复提醒自己:“别慌,一定会有解决的方法。”“积极的生活态度比生活本身更重要。”当面对孤独、寂寞、缺乏成就感的工作环境时,要学会奖励自己,为自己喝彩:“我做得很不错,努

13、力啊。”经常在这样的自我暗示下,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都能够鼓足勇气,全力应对。 2)换个角度,多元思考。遇到挫折时,要善于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可以运用自我安慰的策略:“条条大路通罗马”,“东方不亮西方亮”,“旱路不通水路通”不能过度地否定自己,要学会欣赏自己,善待自己。 3)积极地体育锻炼。运动能够调剂人的情绪,引发好心情,它起到宣泄不良情绪,保持心态平衡的作用,例如,游泳、跑步、打球等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4)主动寻求同伴支持。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阻碍、困难、挫折要敢于讲出来,可以主动地向同事、家人、朋友倾诉,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寻求他们的情感支持,也是缓解压力,远离倦怠的好方法。 5)及

14、时充电。职业倦怠在很多情况下是一种“能力恐慌”,这就必须有计划性地为自己制定“充电计划”,以适应来自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压力。,任务三 训练你的职场抗挫能力,明确自己的职业角色,克服不良的就业心理,掌握战胜职业挫折、提高职业适应能力的方法。自主完成任务实施的内容,在实践中训练抗挫能力,提高职业心理素质。,一、明确自己的职业角色 中职学生圆满完成学业走向社会的某个岗位后,准备开始工作,从这一时刻起,他的学生角色宣告结束,同时又担当起另一社会角色,这时就有一个正确认识角色转换和实现角色转换的过程。 1正确认识角色转换 学生角色与职业角色的根本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社会责任不同 学生角色

15、的主要责任是努力吸收知识,德、智、体全面发展。职业角色的责任,是以特定的身份去履行自己的职责,依靠自己的本领或技能去为他人服务。两种责任的履行所产生的后果也是有区别的。学生角色责任履行的如何,主要关系到本人知识掌握的多少和能力培养的程度;而职业责任履行的如何,影响到的范围更广。人们在评价职业角色时总是和单位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总是将其作为身负重任的工作人员来看待。,(2)社会规范不同 学生规范多是从培养、教育的角度出发,促使其以后能顺利成长为合格的人才,如怎样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怎样待人接物,怎样做人等。社会赋予职业角色的规范,则因职业的不同而不同。 (3)社会权利不同 学生角色的权利主要是依法

16、接受教育,并取得经济生活的保证或资助。职业角色则是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并在履行义务的同时取得报酬。,2影响中职学生职业转换的因素 (1)依恋性 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中职毕业生,在角色转换中容易出现怀旧心理。学生生活使学生们养成了一种习惯性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刚走上工作岗位,常常会不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学生角色的位置,表现出对学生角色的依恋,以学生角色来要求自己和对待工作,以学生角色的习惯方式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 (2)畏缩性 刚步入社会的中职毕业生,在角色转换中还容易表现出一定的畏缩情绪。面对新的环境,一些中职毕业生不知工作如何下手,缩手缩脚,前怕狼后怕虎,怕担责任,怕造成不良的第一印象,工作中放不开手脚,缺乏年轻人的朝气和锐气。 (3)自傲性 一些中职毕业生以为接受了正规教育,已经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已经是人才了,因此,看不起基层工作,甚至认为自己是大材小用,有失身份。实际上是眼高手低,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