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危重症识别与处理与危重症管理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55701056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6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科危重症识别与处理与危重症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产科危重症识别与处理与危重症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产科危重症识别与处理与危重症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产科危重症识别与处理与危重症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产科危重症识别与处理与危重症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科危重症识别与处理与危重症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科危重症识别与处理与危重症管理(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产科危重症识别与处理 及危重症管理,引 言,产科保健的总目标是母婴健康 全球性的安全问题,每天有妇女死于妊娠相关的疾病 责任重大,风险更大,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保障孕产妇安全分娩 孕产妇死亡率以年为基础下降 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孕产妇死亡率降到万,婴儿死亡率降到,措 施,重视妇女保健,提供优质孕期和产期护理,包括产科急救护理 孕期和产期加强产科急症的识别和处理 必须有完善的设备设施 加强女性教育,促进两性平等,急危重症的范畴,通常指病人的脏器功能衰竭,包括“六衰”,衰竭器官越多,说明疾病越危重,(两个以上,称多脏器功能衰竭),最危重莫过于心脏骤停 专业特点:突发性,无法预测,病情难辨别,综合

2、因素太多;救命第一,先稳定病情再弄清病因;时限紧迫,病情紧迫,预后差,应争分夺秒;注重器官功能,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必须全身综合分析和支持治疗,产科急危症内容,产后出血 子痫抽搐 羊水栓塞 急性心衰 产前出血 胎盘早剥 感染 血栓性疾病(肺栓塞等),主要死亡原因,产后出血 严重高血压疾病 羊水栓塞 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后出血仍然是导致产妇死亡 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张力性70%,宫缩乏力 损伤性20%,软产道损伤 组织性10%,胎盘因素 凝血性1%,凝血功能障碍注意有时多种因素常常伴随存在!,早期诊断产后出血应注意 早期预防是关键,早期识别并重视引起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重视产妇出现

3、的任何症状,并仔细分析 严格评估产妇的生命特征,警惕早期产后出血的产妇生命特征可能仍在正常范围 准确测量产后出血,尤其要注意少量持续出血,发现不及时后果更严重 注意隐性出血的发生,处理原则,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 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 防止感染和并发症,存在严重问题?,出血量严重估计不足,始终警惕:血压与出血量不成比例的休克 羊水栓塞?腹腔内出血?,休克SHOCK,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处理 谨记 :时间是金THE TIME IS GOLD 早期简单措施就有良效(补充血容量即可)。随病情进展,要考虑更多,而进入ICU时间更长、花费更高。,始终警惕:血压与出血量不成比例的休克 羊水栓塞?腹腔内出

4、血?,产后出血救治路径,静脉通道12条,给氧,监测生命体征,留置导尿,记出入量,求助,病史,体查,估计出血量,抗休克同时进行初步诊断,按摩子宫,宫缩剂促进子宫收缩,检查软产道,胎盘,凝血功能,宫缩乏力,按摩子宫宫缩药物宫腔填沙,盆腔血管结扎或介入栓塞术,胎盘因素,排空膀胱处置胎盘宫缩药物,软产道裂伤,迅速查找出血部位,清除血肿缝合裂伤压迫止血,凝血功能障碍,明确病因补凝血因子抗DIC输液输血,严密监测,及时会诊或转诊,子宫切除,广谱抗生素,防治心肾衰竭,温馨提示:1、预防出血比最好的治疗方法更重要。2、呼叫院内抢救小组,血压下降产后出血患者严重并发症,可接3P原则处理预测(Predictive

5、),预防(Prevention),个体化(Personnalized)。3、表示有条件时采用。,抢救原则,临床考虑羊水栓塞,应边抢救边做辅助检查以确诊 抢救需迅速而果断 以纠治呼吸循环衰竭为主 恰当进行产科处理 警惕 千万不要把羊水栓塞导致的 产后出血误诊宫缩乏力性出血,延误抢救治疗,正确识别妊娠及分娩期子宫破裂,妊娠期子宫破裂多见于中期妊娠以后,如妊娠有下列症状及体征者应想到子宫破裂的可能, (1)有与异位妊娠相同的临床表现; (2)腹胀腹穿有血液; (3)胎心、胎动消失; (4)血压下降,脉搏加快或扪不清; (5)子宫轮廓不清; (6)不明原因的血尿,排尿困难; (7)不明原因的昏迷。,重

6、度子痫前期,【定义】:患者血压160/110mmHg,蛋白5g/24小时,出现头疼、眼花、恶心、呕吐等先兆抽搐症状 【观察重点】 1、每12小时1次或按照医嘱测量血压,密切注意头疼、眼花、恶心、胸闷等主诉的变化。 2、观察水肿及尿量变化。 3、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注意宫缩及宫口扩张情况,勤监测胎心音。 4、注意观察硫酸镁的输入量及速度,有无毒副作用。 5、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处理,镇静 解痉 降压 合理扩容 必要利尿 密切监护母胎情况 适时终止妊娠。,原则,子痫前期- 住院,重度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的表现 1 血压:收缩压160-180mmHg,舒张压110mmHg 2 肾脏: 尿蛋白 5g/24

7、hr (300mg/24hr)少尿110次/分,呼吸20次/分。 夜间端坐呼吸,阵发性呼吸困难 肺底持续性湿罗音,咳嗽后不消失。,妊高心的处理,去除诱因:妊娠晚期心衰,心衰控制后终止妊娠;内科治疗无效的心衰,边控制心衰,边终止妊娠。 降低心脏负荷:硝酸甘油,硝普钠,酚妥拉明,心痛定,拉贝洛尔 加强心肌收缩力:地高辛,西地兰 利尿:注意水电解质平衡,左心衰的抢救程序,立即通知医生,准备抢救物品并安慰患者 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 双腔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最初氧浓度100%,流量6-8升/min,用30%-50%酒精湿化,持续或间断吸入;严重缺氧者可用面罩加压给氧,吸入氧浓度40%-60%协助患者取坐位

8、或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 急性肺水肿是内科急症,必须及时诊断,迅速抢救,左心衰的抢救程序,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镇静、利尿、强心等药物。 皮下或肌肉注射吗啡5-10mg或杜冷丁50-100mg。对老年人,神志不清,已有呼吸抑制,休克或合并肺部感染者禁用。 速尿2040mg静脉注射2分钟内推完,血管扩张剂多用硝普钠或酚妥拉明静脉滴注以降低肺循环压力。但应注意防止或纠正大量利尿时所伴发的低血钾症和低血容量。,左心衰的抢救程序,西地兰0.4mg静脉注射,也可加20ml糖水注射。(房颤者不用) 氨茶碱0.25g加入10葡萄糖液20ml稀释后静脉缓慢注入,可减轻支气管痉挛,扩张冠状动脉和加强利

9、尿。 地塞米松10mg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亦有助肺水肿的控制。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呼吸困难程度、咳嗽咳痰等变化并及时记录;限制液体的量和速度,严格记录出入量;监测血气分析及电解质变化;静脉点滴硝普钠时,注意避光并现配现用,防止低血压发生。,子痫抢救临床路径,呼抢救小组,病情告知签字等,了解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及胎儿情况,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记出入量,药物治疗,吸氧、吸痰,防声光刺激,防坠床上开口器,镇静,安定10mg+10%Gs20mL,静脉慢推,仍有抽搐两者取其一,安定10mg静脉滴注(速度5min或肌注,冬眠1号 1/3量+10%Gs 500mL静滴亦可全量肌注,解痉,未用

10、药,已用药,25%硫酸镁 20mL(5g)+5%Gs 100ml快速静滴(30分钟内);亦可25%硫酸镁20ml(5g)+5%Gs20mL静脉慢推 25%硫酸镁30ml(7.5g)+5%Gs500mL静脉滴注12g/h 监测腱反射,呼吸,尿量,备好10%葡萄糖酸钙拾抗镁中毒,25%硫酸镁30ml(7.5g)+5%葡萄糖Gs500mL静滴12g/h,降压,降压指征: 舒胀压110mmHg或平均动脉压140mmHg,酚妥拉明或其他降压药物,保护重要脏器功能,20%甘露酎如心肾功能不好,则呋塞米2040mg可6h后重复,预防感染,对肾毒性小的广普抗生素,胎儿宫内缺氧,难控制的抽搐可用大伦丁,还可用硫

11、喷妥钠,抽搐停止后2h停止妊娠,产科危重症的管理,如何提高产科服务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这不仅是产科医护人员需要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孕产妇的特点:,1、年轻,多数没有基础病,代偿能力强。 2、病情急,发病快,好得快。 3、正常向异常转换在顷刻之间。 4、诊治处理关系到母子两条命。 5、出现问题病人不理解,纠纷多。 6、既有妊娠并发症,又有妊娠合并症。,护理人员在危重症评抢救的作用,危重症病人病情复杂多变,护士是最早最直接获得病人第一手资料的人,在观察和护理过程中,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变化,给予快速、准确、有效的急救措施,对防止和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12、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如何执行?,一、护理人员基本素质要求: “五勤”:勤巡视、勤观察、勤询问、勤思考、勤记录 二、护理安全管理要求 1、护理安全管理内容: 常用护理设施、器械、仪器的使用管理 护理急救技术、抢救程序、抢救药品使用 常用药、毒麻药品管理,护理人员如何执行?,2、急救的设施及管理要求 急救器械:应备急救车、氧气、吸引器、无影灯、心电监护仪、有条件的医院可备人工呼吸机、心电图机、气管插管用物、输液泵、推注泵。 急救治疗包:导尿包、静脉切开包、产包器械包、各种引流管及敷料、开口器、舌钳、各类输液器、输血加压器及注射器等。 急救药品:应备有抗休克、强心、解痉、降压、利尿、镇静、抗惊厥、宫缩剂、止血、抗凝、激素、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降颅内压的急救药品。,护理人员如何执行?,3、管理要求 1)成立产科危急重症抢救小组: 总指挥:由产科主任担任 行动组:实施抢救的医生和护士 监测组:医生、护士同时记录,定时监测并向总指挥汇报病情。 外勤组:由青年及熟悉各程序、环境、人员的护士担任。 注:各组人员分工合作、密切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