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评析及复习建议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695301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6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评析及复习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2015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评析及复习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2015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评析及复习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2015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评析及复习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2015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评析及复习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评析及复习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评析及复习建议(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江苏高考物理试卷评析及复习建议,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王永元 2015.8.15,一、总体评价,(一)总体分析 2015年江苏高考物理试题继承了去年物理高考试题的特点:与生活紧密相连,试题灵活多变。在题目中出现较多与生活相关的试题背景如核磁共振、闯关游戏等,同时也渗透了中国古代物理发现如引用春秋纬的记载。整张试卷能充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充分体现物理学科的特点,考查知识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考查内容多源于教材,考查的知识面广,重点考查物理的基本概念和主干知识,尤其考查学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难度上看,整体前易后难,学生入手容易,大题区分度高,保持了高考命题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一、总体评价,(二)试卷评析 1、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主要考察物理主干知识,难度不大。 选择题第1题考查变压器知识,难度较低。 选择第2题考查静电知识,引用了古书文言文的记载,学生不理解古文也不影响解题,属于容易题。 选择题第3题是每次高考必考的万有引力定律与圆周运动结合测中心天体质量,也属于平时训练较多的常规试题。 选择题第4题考查安培力,抓住导体的有效长度可以顺利求解。 选择第5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由于计算量较大,考生解该题可能花费较多时间。,5.如图1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s和2s。关卡刚放行时,一同

3、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m/s 2由静止加速到2m/s,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A、关卡2 B、关卡3 C、关卡4 D、关卡5,分析:试题表面上看似乎平淡无奇,考查的知识也非常单一,但由于解决问题过程中,需要学生创造性的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很多学生一筹莫展。 得到正确答案的考生,更多的也是采用逐卡试探的方法,解题过程思路繁杂,且解决问题的方案缺少普遍性。 较好解决问题方法是常用的“列表法”。,由运动关系可知,闯关同学的位移时间关系为: X () X (),比较上面两表,很容易得到,闯关同学到达关卡4时,关卡处于第2次关闭时间段。,上述问题解决中,发现列表法在整理信息时的优越性

4、,从“表格的结构” 中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容易搞清“问题的结构”,这是“列表法”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启示: 、试题表面上看似乎平淡无奇,其实暗藏玄机,触到了考生的软肋。 、重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策略研究,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要关注问题的解决,更要关注解决过程中思考方法。,一、总体评价,(二)试卷评析 2、多项选择题 多选题第6题考查超重失重知识,也属于常规试题,抓住加速度方向判断超重失重,抓住加速度大小判断压力极值可很快得到答案。 多选第7题考查电场及类斜抛运动,做出合外力及初速度方向,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多选第8题也是高考常考试题,考查电场中利用电场线判断电场强度和电势关

5、系,抓住电场线疏密表示场强大小,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本题就可选出答案;同时还考查了电场的合成知识,如判断cd场强大小需要用电场的叠加原理,判断cd的电势需要利用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关系,可能会漏选。,一、总体评价,(二)试卷评析 2、多项选择题 多选第9题是选择题中的难题,考查重点是牛顿定律及机械能知识,本题的关键是分析物体受力,得出物体上下运动过程经过B点速度最大,说明其加速度为0,可判断出加速度变化是先增大后减小;对A到C和C到A过程分别运用动能定理,再利用下滑和上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以及弹力做功大小相等即可求出克服摩擦力做功大小,最后再利用弹力做功与弹性势能的关系即可求出弹簧的弹性

6、势能;对于B点的速度可以利用下滑A到B和上滑B到A两过程进行判断,由于上滑时加速度大于下滑时加速度且在A点速度都为0,即可判断出上下经过B点的速度大小关系。,.两个相同的负电荷和一个正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1所示,c是两负电荷连线的中点,d点在正电荷的正上方,c、d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则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B、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 C、c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大 D、c点的电势比d点的低,分析:由图知,a点处的电场线比b点处的电场线密集,c点处电场线比d点处电场密集,所以A、C正确;过a点画等势线,与b点所在电场线的交点在b点沿电场线的方向上,所以b点的电势高于a点的电势,故B错误

7、;同理可得d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故D正确。答案为ACD。 本题有几个争议的点: 、上面三根电场线是否可以都画成直线? 、两点场强判断用电场线的疏密是否可靠? 、正负电荷的电量是否存在大小关系?,.两个相同的负电荷和一个正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1所示,c是两负电荷连线的中点,d点在正电荷的正上方,c、d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则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B、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 C、c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大 D、c点的电势比d点的低,、上面三根电场线是否可以都画成直线? 比较两侧直线上的点应由三个分场强叠加而成,正电荷的场强方向一定在这根直线上,但两个负电荷的合场强不可能始终都在这根直线上,

8、即不可能一定反向。,.两个相同的负电荷和一个正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1所示,c是两负电荷连线的中点,d点在正电荷的正上方,c、d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则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B、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 C、c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大 D、c点的电势比d点的低,、两点场强判断用电场线的疏密是否可靠?,思考:、两点场强判断用计算的方法是否可靠?,.两个相同的负电荷和一个正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1所示,c是两负电荷连线的中点,d点在正电荷的正上方,c、d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则 A、a点的电场强度比b点的大 B、a点的电势比b点的高 C、c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大 D、c点的电势比d点的低,、正

9、负电荷的电量是否存在大小关系?,从电场线的数量上可以判定正电荷稍大于负电荷的电量,所以本题的结论是没有问题的。,几点思考:,、学生是否都是这样思考的? 、两个独立的运动过程能否合并考虑? 、问题解决的过程实际是科学探究的过程,关注学生的想法是否比结果更重要? 启示:平时教学中要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他们学会反思,因为反思的过程可以使解决问题的思想得到了升华,重视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策略、方法的研究,对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总体评价,(二)试卷评析 3、实验题 实验题总体平稳,都是学生平时训练较多的类型。 第10题考查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及内阻,

10、题目考查电表读数、实验作图、数据求解及实验注意点,总体常规,较容易拿分。在实验数据求解上要注意U轴的起点不是从0开始,若没有注意到将导致内阻求错。 第11题实验是从测重力加速度实验演变而来,考查学生打点计时器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平均速度的计算,学生平时训练多,此部分没有太大问题。第(3)小问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不会分析,若未注意到速度趋于定值说明加速度趋于0,就无法得到阻尼趋于重力的结论。,一、总体评价,(二)试卷评析 4、选做题 选修3-3部分选择题只要概念清楚难度不大,(2)(3)小题与平时训练的题目相比计算量不大,应该可以拿分。 选修3-4部分选择题考查多普勒效应,填空考查波长波速关系及衍

11、射条件,都属于常见问题,与往年相比难度略降。计算题考查折射率计算只要数学过关也无难度。 选修3-5部分选择题、填空题考查常规知识点,属于概念性问题,学生很容易拿分。计算题计算结合能,考查质能方程的应用,物理知识难度不大,但计算量较大,相比去年试题,难度也略有下降。,一、总体评价,(二)试卷评析 5、计算题 计算题13题物理情景是核磁共振,本质是考查电磁感应、电阻定律和电热知识,总体难度不大,相信大部分学生很容易拿到分数。电阻的计算利用电阻定律即可算出结果,电动势只需利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带入数据即可求得,最后带入焦耳定律即可算出热量。,一、总体评价,(二)试卷评析 5、计算题 计算题第14题考查静

12、力平衡、圆周运动及机械能。本题体现了考纲的变化即圆周运动的受力不仅限于一条直线,难度大、综合性强,对于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要求较高。第(1)问考查静力平衡,只需分别分析小环和小球的受力,并注意到杆上的弹力沿杆方向,分别列出两物体的平衡方程,就可求出劲度系数k。第(2)问考查匀速圆周运动知识,利用小环在圆心其受力平衡,求出弹簧长度,从而利用几何关系得到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再分析小球受力,由于其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受力满足水平方向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竖直方向的受力平衡,就可以顺利求出角速度大小。第(3)问考查机械能,先利用(2)中的方法求出角速度大小,然后利用前后两个状态弹簧形变量一样,弹性势能

13、不变,根据功能原理,外力所做的功应该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加量即小球动能增加量、小球和小环重力势能增量,就可求出外力所做的功。,对本题思维方法的几点思考,、由静态表象分析因果关系,激活思维。 物理问题的解决往往都要从“受力分析和运动过程分析”这两个角度开始,而受力分析需要将问题定格在一个具体的状态,如初始状态、终止状态与临界状态等。通过分析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对于题目中的关键点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其它结果,利用这样的逻辑推理激活思维。,对本题思维方法的几点思考,、由静态表象分析因果关系,激活思维。 对第1小题可以设计以下3个问题。 问题:弹簧的长度为什么只是 ,不是其它的

14、数值呢? 问题、小球的受力有什么特点?上下两根杆是压力还是拉力?如何作出判断? 问题、小环的受力有什么特点?从球的受力能得到什么启示?,对本题思维方法的几点思考,、从静到动活化物理过程,培养动态思维。题目中的文字和图像都是静态的表象,在通过思维加工的基础上,在脑海中形成一幅“问题图景”,想象成在你面前有这样一幅真实的景象,并且要让它“动起来”,也就是将自己置身于问题之中,培养动态思维。有了这样一幅图景,此时的问题就有“生命”了,接下来就是你与它之间的“对话”,采用这种方法很容易确定运动的临界状态。,对本题思维方法的几点思考,、从静到动活化物理过程,培养动态思维。 对第2小题可以设计以下3个问题

15、。 问题:当整个装置缓慢转动的过程中,小环向上还是向下移动?为什么? 问题:弹簧长度缩短,两小球都在做圆周运动,是什么力提供了向心力? 问题3:当AB杆中弹力为零时 ,装置的几何关系与原来的状态有什么不同,如何表示向心力和转动半径? 启示:很多动态过程都是建立在原来静态的基础上,一脉相承。老师在原来认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问题图景”顺学而导,培养动态思维,让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找到需要的临界状态。,对本题思维方法的几点思考,3、从静到动活化物理过程,培养动态思维。 有时物体的运动过程比较复杂,没有确定的规律,此时可以将“动”转化到“静”去分析问题。 例如比较复杂的多过程问题要求运动的总路程时,利用

16、动能定理或能量守恒的思想,只需要确定初、末两个具体状态,即可实现化繁为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目的。,对本题思维方法的几点思考,3、从静到动活化物理过程,培养动态思维。 针对第3小题可以设计以下3个问题。 问题1:弹簧长度缓慢缩短到的过程中小球的运动可以描述吗?每个杆受到的力、合外力大小恒定吗? 问题2:弹簧长度缓慢缩短到的过程中小球、小环重力势能和动能如何变化?弹簧的弹性势能如何变化? 问题3:弹簧的长度从3L/2到L/2弹性势能的初始和终了状态有什么关系?这对我们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 启示:从“动”到“静”要比从“静”到“动”的思维层次要求更高,因为从动到静必须是在对问题本

17、质充分认识的基础上,运用归纳、整体、守恒等物理思想将问题简化,需要很高的分析综合能力。在平时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提升思维品质。,一、总体评价,(二)试卷评析 5、计算题 计算题第15题考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这类考题在往年考查过多次,学生一般情况下前两问可以做出来。第(3)问难度大,对学生的物理能力和数学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考到最后时间紧张,估计完成有较大难度。第(1)问很常规,粒子在电场中加速后进入磁场偏转,先用动能定理求出速度,再利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求质量,难度不大,完全可以拿到分。第(2)问根据第(1)问半径和电压关系,再利用半径范围即可求出电压范围。第(3)问利用第(1)问电压与半径关系,每次调节后将前面未打在有效区域的部分粒子调节到有效区域,可得到每次调节后的半径为前一次半径的5/6倍,从而得到调节后半径与次数成等比关系,再利用所有粒子的最小半径为L/2,列出不等式即可解出调节的最少次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