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5690321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历史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高三历史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高三历史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高三历史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高三历史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历史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历史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问题一 百家争鸣的时间、含义、背景、历史地位?,“百家争鸣”的含义,春秋战国时期,各阶级、各阶层的知识分子 (齐国:) 从维护本阶级(阶层)利益出发,宣扬自己的 政治主张,诘难、批驳其他学说,以确立自己 的学说,形成了学派和学说纷呈、思想文化繁 荣的局面。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各种力量在争衡、较量。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就必然会出现观点各异的现象;加上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百家争鸣”的背景,社会变革(根本原因) 1 经济井田制崩溃铁器牛耕 生产力 封建

2、经济2 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战乱 争霸 富国强兵 治国方针 3 思想文化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同时也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在社会上,一批以传播文化,发展学术为宗旨的社会力量被称为“诸子百家”。,百家争鸣影响(难点),1 促进思想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奠定我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形成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共同构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2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诸子百家”: 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 汉书 艺文志上主要分为儒家、墨家、 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 名家、纵横家

3、、兵家、小说家等; 各家中,以儒墨两派最有实力,当时有“非儒即墨”之说。,二、诸子百家,问题二:孔子的思想、政治主张及教育贡献? (一)儒家思想的形成 1 孔子(春秋,儒家学派创始人) (1)思想主张 “仁”与“礼”的学说,敬鬼神而远之,德治,人的全面发展(六艺) (2)文教 办私学 编六经 论语(言论),问题二:孔子的贡献,(1)思想:提出“仁”和“礼”: A、核心是“仁”的思想:“仁”者爱人;如何实行仁,要 “克己复礼为仁”(克制 自己,恢复“礼制”);主张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和民本思想B、维护周朝的“礼”,主张贵贱有“序”,这是他政治思想

4、中的保守部分。,(2)政治方面: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使百姓“足食”,使国家“足兵”,取得“民信”;主张逐步改良;) (3)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兴办私学,打破了教育由奴隶主贵族垄断的局面。(这与奴隶制“学在官府”、“礼不下庶人”的严格等级制度的教育有着质的区别,是划时代的进步。)教育名言: (4)整理文献:诗书 礼乐 易春秋,是为“六经”,即儒家的经典。,材料1,材料2,子曰:“仁者爱人。” 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论语雍也,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材料3,1.子曰:“有教无类。”

5、 论语卫灵公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论语颜渊,知识点拔,知识点拔,问题三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2 孟子(战国),“仁政”学说,“君轻民贵” ,“性本善” 3 荀子(战国)(1)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2)在天人关系上,他既强调“天行有常” ,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3)重视“礼”。,问题三战国时期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的思想主张?,孟子的思想(“亚圣”) 主要思想: A、继承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

6、出“政在得民”,反对苛政; B、将孔子“仁”的学说发展为“仁政”学说; C、发挥“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伦理观上主张“人性本善”,当代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孟子是儒家的理想主义代表,荀子的思想,(荀子,名况,战国晚期赵国人。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有两个学生,一位是杰出的学者韩非子,一位是秦始皇的丞相李斯。) (2)主要思想: A、主张“仁义”和“王道”; B、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C、主张“性恶论”; D、提出“天行有常”(自然界的运行变化有其固定的规律)和“制天命而用之”(即掌握自然的变化规律而利用它,造福人类)等唯物论思想。 E、提出学习的最高

7、目标是把握“礼”,冯友兰认为:荀子是儒家的现实主义代表,战国:,孟子(亚圣)、荀子,孟子的思想:,仁政学说,民贵君轻,人性本善,荀子的思想:,“天行有常” 和 “制天命而用之”,礼法并施,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是怎样形成的?早期儒家思想有何特点?,形成:从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经孟子、荀子的总结与发展,儒家思想体系逐渐完备。,特点:较为完整,带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没有严密的理论,多是道德规范和治国原则;开始与政治结合,但脱离现实而遭冷遇。,问题四:道家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主张?,道家学派的整体特点1 以“虚无”的“ ”为世界的根本,以因循自然的“ ”、“逍遥”为处世的方法。 2 道学的奠基:老子 时期思

8、想家 老子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演变,认为“道”是世界的根本,是永恒不变的。3 消极悲观的态度:“无为”和“ ” 思想4 朴素辩证法思想(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5 庄子(战国) 齐物论 崇尚自然 追求精神自由,道,无为,春秋,小国寡民,道学的形成 1、庄子,即庄周,是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著有庄子 2、主要思想: A、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提出“齐物”论(即任何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相同的,这充分反映了没落贵族完全丧失了探求客观真理的信心); B、发展老子的唯心哲学,主张世界是“我”的主观产物 C、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 D、鄙视富贵利禄。,问题五:法家韩非子的主要思想主张?,(主要代表人物:

9、李悝、吴起、商鞅、韩非) 韩非(战国末期) 集法家思想之大成,将法家理论系统化。 韩非主张加强 ,厉行赏罚,奖励耕战;政治变革和实行法治。,君主集权,2 法家思想理论影响,(1)法家理论为中国 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并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2)对秦统一全国和秦朝的治国,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秦朝的短暂而亡,也暴露了其局限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问题六:墨家墨子的主要思想主张?,1 .墨家的基本主张 “ ” 、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葬、节用等一系列主张。认识论和逻辑学上的贡献。 2 .代表小生产者利益。,兼相爱、交相利,非攻,儒家:这是品德问题,主张思想教育法家:这是违纪行为,

10、主张严格惩罚,道家:这是无意识的,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如何遏制学生自习课说话的现象?儒、法、道各家主张是,现实问题,某校的水电浪费现象严重,水电部门通知如果再超过一定的限度将停水停电。请从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主张出发分别给该校提出解决水电浪费问题的办法。,儒家:谁浪费水电就要找他谈话,给他讲道理,让他意识到浪费水电是一件很不道德的事情,只要内心意识到节约的重要性,并清楚浪费行为是不符合道德的规范的,这样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道家:采用无为的办法,再维持一段时间,等水电部们停水停电后自然就会让浪费者体会到浪费的后果,这样就会让其内心树立起节约的意识。 墨家:加强节约意识的宣传,树

11、立节约意识。要身体力行,做节约的模范,利用自身优势制作节约用水的各种工具。 法家:应该制定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措施,对浪费水电者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可以成立一个督查队,对浪费行为进行有效的监管,一旦发现就采取有力的惩罚措施。,儒学的兴起和儒家思想的发展,一、董仲舒的儒学思想 1 .思想 君权神授 大一统,天人感应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 “ 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同者而用之 。” 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的儒学思想,“大一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2、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加强君权的需要,“仁政”:限田、薄敛、省赋役,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仁、义、礼、智、信,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糅合道家、阴阳五行、法家思想改造儒家思想, 从而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儒学体系,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原因),1 .新儒学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 2 .汉武帝的尊儒措施:(1) 起用文学儒士参政(2)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教科书:儒家经典五经 教官:五经博士 儒学垄断教育 官办最高学府:太学,考试合格做官 凭儒学入仕 地方教育系统:郡县立学校 (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儒学独尊

13、,汉代教育,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表现,肯定董仲舒的儒学思想;起用文学儒者参与国家大政。 兴办太学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 郡县设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使儒学在开始处于独尊地位,(1)尊儒,(2)倡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 (1)消极:扼制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2)积极: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大一统促进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宋明理学,(一)理学的创立:程颐和程颢 1宋代形成一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理学,又称新儒学 。 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天理的核心就是“仁”。,(二)理学的成熟,南宋的朱熹全面总结了北宋以来理学成就,建立了庞大而严密的理学体系。,1 .朱熹的理学思想及其贡献,(1)在理

14、气关系方面 理先于气;(他认为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物之理终归为一,这就是“太极”。),(2)理学修养论:最高境界是“仁”。,(3)政治理论方面 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因为只有君心得正,才能正纲常、正百官,而后国治、天下平,(4)理学经典方面 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集为四书,并为之作注,使之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 “存天理,灭人欲”,客观唯心主义朱熹理学的地位:成为仅次于孔孟的一代宗师,其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影响后世六七百年,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第四节),一、明末清初思想活跃局面出现的原因1.政治 :阶级矛

15、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起义频繁;明清更替时期出现权力真空,具备了思想自由的政治环境。 2.经济: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与发展 3.思想:自然科学也有了一定发展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传入中国 涌现出一批进步思想家。,二、四位思想家的思想,1李贽的思想 (1)认为“理”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 (2)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批判儒家的虚伪和官场的欺诈。 (3)对社会现实大胆批判。,对李贽思想的评价,(1)在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明代,李贽将矛头直指封建正统思想和封建礼教,强调个性发展、思想自由,具有鲜明的叛逆色彩和战

16、斗精神。 其代表了中小地主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具有进步性。 (2)局限性:具有否定客观真理倾向。,2、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1)批判君主专制: 认为君主专制 是天下之大害 ,呼吁废除“一家之法”建立 “天下之法 ”,主张君臣 平等 (2)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学校 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3)经济思想:反对重农抑商,认为 “工商皆本 ” 评价: 为中国近代反专制主义 的思想家们提供有力的思想武器。,3、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批判君主专制和官僚士大夫的腐败,( 提出 “众治 ”的主张) 主张经世致用 ,最注重实学 。如著作天下郡国利病书 涉及实用学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评价: 脚踏实地的学风对晚清学者影响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