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上课用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5677530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涉江采芙蓉上课用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涉江采芙蓉上课用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涉江采芙蓉上课用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涉江采芙蓉上课用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涉江采芙蓉上课用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涉江采芙蓉上课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涉江采芙蓉上课用(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魏晋诗三首,涉江采芙蓉,文学常识 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所编的文选,大约在魏末晋初,流传着一批魏、晋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抒情诗,既无题目,也不知作者,被笼统称作“古诗”,萧统从中选取十九首编入文选,并加上一个古诗十九首的题目。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大约都是东汉末年中下层文人.,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外戚擅权,官僚集团垄断仕途,上层士族结党营私.在这样的形势下,中下层士子为了谋求前程,只得奔走交游.他们背景离乡,辞别父母,然而往往一事无成,落得满腹牢骚和乡愁.,古诗十九首时代背景,从内容上看,主要抒写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之情,突出地表现了当时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以至玩世不恭、颓唐享乐的

2、思想情绪,真实地从侧面反映出东汉后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艺术上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所以不但善于运用比兴,而且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标志着我国古代五言抒情诗已经成熟, 被称为“五言之冠冕”。,新课导入,钟嵘在诗品中曾评古诗十九首说:“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芙蓉f rng 遗wi 青衿jn:代称秀才 呦呦yu:鹿叫声 鼓瑟s吹笙shng 可掇du 越陌m度阡qin 契阔谈 qyn 吐哺b 羁鸟j 守拙zhu 树荫y

3、n 荫庇yn 暧暧i:昏暗,模糊 樊笼fn:关鸟兽的笼子。比喻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 墟里x:村落,通假字,词类活用 名词的活用 名动词,6古今异义,涉江采芙蓉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芙蓉:荷花的别名。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 遗(wi):赠。 远道:犹言“远方”。还顾:回顾 旧乡:故乡。 漫浩浩:犹“漫漫浩浩”,形容路途的遥远无尽头。 同心:感情深厚,今:齐心 终老:终生。,课文译释 涉江采芙蓉 渡河去采摘芙蓉,沼泽地里长着许多芳香的花草。采来芙蓉想送给谁?思念的人远在远方。回头望故乡,道路漫长没有边际。感情深厚却异地分

4、居,(只好)忧伤地度过晚年。,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诗歌赏析,2怎样理解“赠花”的行为?,表达对“同心”者的关怀,思念和祝福,欢欣洋溢,花草娇嫩美丽,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有关怀、思念,也有表达了美好祝愿.,3、诗歌描写“芙蓉“多芳草”和“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芙蓉,即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感情的纯洁和美好。,3、诗歌描写“芙蓉“多芳草”和“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这是环境描写,芙蓉,即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营造了清幽、高洁

5、的意境,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感情的纯洁和美好。,4、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寂寞凄清,伤心失望,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4、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寂寞凄清,伤心失望,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

6、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又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诗歌鉴赏品味,、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诗歌鉴赏品味,涉江采芙蓉诗意图,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问题探究,本诗主旨,本诗写一位女子采芙蓉送给思

7、念的丈夫,而丈夫不在身边.脸,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表现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以及花草无从送出的痛苦与惆怅.,7、这首诗有什么艺术特点?,以乐衬哀 意境高洁、清幽; 含蓄不尽,余味悠长。,(2)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雄才大略,“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对历史的发展有不可泯灭的功勋。作为军事家,指挥了官渡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书。,作为文学家,曹操精音律,善诗歌,即使在鞍马劳顿中,也常常横槊赋诗,随章命题。他的诗歌内容较为丰富,风格苍劲悲凉。有反映战乱和民生疾苦的蒿里行等;有反映个人政

8、治抱负的短歌行;有写景的观沧海和抒情的龟虽寿等。他以海纳百川的胸襟,招集当时的许多著名文人,集中在邺下,形成一个文学集团。曹操自己的文学路线和写作态度对于其他作家起着更具体的领导和倡导作用,促进了建安文学的繁荣。,(3)陶渊明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东晋文学家,浔阳柴桑人。二十九岁时开始出仕,任江州祭酒,不久归隐。后陆续做过镇军参军、建威参军等小官,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四十一岁再出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去世以后,友人私谥为“靖节”,故后世称“陶靖节”;因曾任彭泽县令,后人又称为“陶彭泽”。,陶渊明是这一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他的出现不仅成为中

9、国士大夫精神的一个象征,而且在古典诗歌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里程碑,他所开创的田园诗以及“平淡自然”的诗风,把诗歌艺术提高到一种美的至境,标志着汉魏以来古代诗歌所能达到的高度。 (4)“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并且发展为泛指后来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即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体“古诗”诗体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涉江采芙蓉里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表达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品味情感时要注意结合芙蓉(荷花)这一意象的品性来理解,做到抓意象品情感。 答案:芙蓉即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常被用作高尚纯洁品德的象征,采摘花草送给远方的亲人表达了主人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