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3月青岛、济南高考化学课件2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670637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83 大小:19.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 3月青岛、济南高考化学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2018 3月青岛、济南高考化学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2018 3月青岛、济南高考化学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2018 3月青岛、济南高考化学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2018 3月青岛、济南高考化学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 3月青岛、济南高考化学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 3月青岛、济南高考化学课件2(8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心素养下二轮复习的思考,石家庄市第一中学 焦利燕,化学学科的发展走势,由宏观到微观 由定性到定量 由简单到复杂 由经验上升到理论,化学学科发展呈现的新特点,2,3,4,5,由单学科向多学科相互渗透、交叉、协同发展;有关社会问题的解决、跟自然界和谐相处、有关的伦理道德化学文化等 都开始进入化学的视野,绿色化学思想、技术进一步发展普及,1,由偶然发现向自觉寻找或发明发展; 由应用传统手段向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发展,由注重结构-性质关系向注重组成-结构-性质-功能关系发展,由研究简单反应体系向复杂体系以及高选择性反应,研究对象更加复杂(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介观体 系),领域进一步拓展各种生物

2、功能分子、独特功 能结构的天然产物分子、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2017高考试题解读,1.在继承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单旭峰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7 适度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学科素养 不断探索能力考查新思路 丰富信息 真实问题情境 新的设问方式在化学学科领域,创新思维能力的形式包括发现和合成新物质、阐释反应机理或新的结构理论、发现新的合成方法以及应用新的分析测试技术。今年高考试题对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推理实验现象、设计合成路线、阐释结构与性质的规律三个方面。 传递化学的价值和功能,发挥引导作用高考试题首个试题的情境素材均为化学与生活试题,启迪考生认识化学对生活的巨大贡献。除生活方面还包

3、括各种药物、新型材料、最新科研成果、新型能源或转换装备。让学生认识化学的价值。启迪学生的智慧之门,从而将他们引入神圣的科学殿堂。,2017高考试题解读,2.践行“一体、四层、四翼”的命题探索黄丹青 陈启新 中学化学教与学2017.11 体现学科特征,意在引导教学 试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彰显人文精神,呈现化学史实,化学实验经典方法和化学研究最新成果,引导学生关注化学研究的价值和科技发展前沿,激发考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一个真实的工业生产(或实验)为情境,要求考生在读懂相关原理、图表、装置、工业流程的基础上,分析思考如何通过优化途径、控制条件等解决相关化学问题,从而感知

4、化学学科的特点和价值,反映了我国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过程中化学学科命题的价值取向。 追根溯源,回归教学本真,复习的关键任务,知识融会贯通在新情景中的应用(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升),高三复习阶段安排 一轮复习:2017年4月中旬到2018年 2月初 细致全面、重落实、考纲、形成知识系统 二轮复习:2018年2月初到5月专题复习:查漏补缺、回归课本、对重难点知识的强化、必考点的梳理 三轮复习:5月以后形成答题技巧、时间分配、强化应试能力自命专题、套题 、回归课本,第一轮复习属于积累阶段,通过抓基础,系统复习所学知识,然后适当提高要求,初步构建知识网络; 第二轮复习属于爆发

5、阶段,通过抓提高,完善知识网络,把几个月的复习积累转化为卷面成绩,滚动提高; 第三轮复习则属于稳固再升阶段,其通过抓稳定,把一、二轮的复习成果稳固下来,并在练习和归纳中再提升。,整理高频考点、热点,设置针对专题,整理高频考点、热点,设置针对专题,二卷必考题题型稳定: 实验探究(性质、定量、有机) 无机综合(侧重元素),主要是无机流程 原理综合(侧重原理),1.化学与生活专题 2.无机实验专题 3.化学反应原理专题 4.工业流程专题 5.有机实验专题 6.物质结构专题 7.热重图计算专题 8.平衡常数计算专题 9.Ksp比较大小专题 10.控制变量实验专题 ,针对高考题型来设计专题,回归课本,重

6、点引导、反馈,课本素材包括教材正文、思考与交流、学与问、科学探究、实验、资料卡片、科学视野、脚注、课后习题等所有内容。 要引领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本。 同时重视对课后习题的改编。,回归课本,重点引导、反馈,2017全国I卷11.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源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C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 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 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 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较难题目,审题不仔细易错!,2017全国I卷12短周期主族元

7、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可用作制冷剂,Y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的,由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盐溶于水后,加入稀盐酸,有黄色沉淀析出,同时有刺激性气体产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X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B Y的简单离子与X的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C Y与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D Z与X属于同一主族,与Y属于同一周期,人教版必修一P99,回归课本,重点引导、反馈,(2016全国新课标2卷27),回归课本,重点引导、反馈,2016全国II卷28,【人教版化学(选修4)P87】,2016全国I卷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

8、的的是( ) A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 C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 D将Cl2与HCl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Cl2,C,本题A项与2013全国I卷第13题B项及2012安徽卷第10题A项考点相同;本题B项与2013安徽卷第8 题C项考点相同;本题C项与2015福建卷第8题C项考点相同;本题D项与2014大纲卷第10题C项及 2014天津卷第2题B项考点相同。为何学生不选C项?课本上是有描述的啊!,反应原理,人教版P57-58,苏教版P84,鲁科版P88均有介绍,【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能初步学

9、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针对第重要的题型或知识点,精耕细作,建立模型,锂离子电池,针对第重要的题型或知识点,精耕细作,建立模型,常见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六方层状结构:LiMO2(M=Co、Ni、Mn等) 尖晶石结构:LiM2O4 (M=Co、Ni、Mn等) 橄榄石结构:LiMPO4( M=Fe

10、等),例如:LiCoO2、LiNiO2、LiMnO2、LiMn1xyNiyCoxO2LiMn2O4 LiFePO4,针对第重要的题型或知识点,精耕细作,建立模型,(2011四川,14分)(4)用吸收H2后的稀土储氢合金作为电池负极材料(用MH)表示),NiO(OH)作为电池正极材料,KOH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可制得高容量,长寿命的镍氢电池。电池充放电时的总反应为: NiO(OH)MH=Ni(OH)2M 电池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 充电完成时,Ni(OH)2全部转化为NiO(OH)。若继续充电将在一个电极产生O2,O2扩散到另一个电极发生电极反应被消耗,从而避免产生的气体引起电池爆炸,此

11、时,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镍氢电池,总:Ni(OH)2M=NiOOHMH 阳:Ni(OH)2OHe = NiOOHH2O 阴:H2OMe=MHOH,针对第重要的题型或知识点,精耕细作,建立模型,下一代锂电池:,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柱形高温钠电池单体,储能电池备选:钠电池,钠离子电池,各种新型电池考查,其他如:各种燃料电池、光伏电池、光化学电池、等,121,白天?晚上?什么原理?,参考2010年江苏卷第11题,(2017全国卷 ),D,针对第重要的题型或知识点,精耕细作,建立模型,(2017全国卷 ),D,针对第重要的题型或知识点,精耕细作,建立模型,(2017全国卷 ),针对第重要的题型

12、或知识点,精耕细作,建立模型,(2017全国卷 ),D,针对第重要的题型或知识点,精耕细作,建立模型,针对第重要的题型或知识点,精耕细作,建立模型(无机流程),针对第重要的题型或知识点,精耕细作,建立模型(无机流程),针对第重要的题型或知识点,精耕细作,建立模型(无机流程),原料,目标产物,原料的 预处理,反应条件的 控制,产品的分离提纯,成本,环保,建 模 ,核心反应,1,2,3,92,思维导图是个不错的尝试,针对第重要的题型或知识点,精耕细作,建立模型(化学实验),常见滴定分析 中和滴定: 2016全国36题 ; 2014全国28题 氧化还原滴定:2016全国36题 ; 2016天津9题

13、2015全国28题 沉淀滴定:2016全国27题 ; 2014全国28题,主要考点指示剂选择滴定管使用滴定终点现象误差分析化学计算,2016全国I卷12298 K时,在20.0 mL 0.10 molL1氨水中滴入0.10 molL1的盐酸,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已知0.10 molL1氨水的电离度为1.3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滴定过程应该选择酚酞作为指示剂 BM点对应的盐酸体积为20.0 mL CM点处的溶液中c(NH4+)c(Cl)c(H+)c(OH) DN点处的溶液中pH12,D,此类试题最先出现在2010年江苏卷,其后11年安徽、12年江苏、13年浙江

14、、14年海南、15年山东、16年天津均考过,其实有规律可寻的!,可用排除法,也按10%可估算,便知D正确,在苏教版化学反应原理课本P66以正文形式给出并附有例题利用电离度求电离常数,在鲁科版化学反应原理教科书P80-81以拓展视野方式介绍了电离度及常见弱电解质的电离度,人教版并无介绍,一般会补充,类似于转化率!,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冯家梁老师公开课,针对第重要的题型或知识点,精耕细作,建立模型(晶体结构),针对第重要的题型或知识点,精耕细作,建立模型(晶体结构),高考试题的创新性,【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

15、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本题取材自真实的化学情境,有老师也去验证过,但对于考场上的学生来说,确实太难,早在2014年湖北模拟题中也出现,曾引起广泛的讨论,这次北京这道高考题引发更多全国同行的关注,2016年北京卷第12题,引北京东城区郑克强老师给出的高考本题得分情况,选D ?,答案确定是B,(2014北京卷)28用FeCl3酸性溶液脱除H2S后的废液,通过控制电压电解得以再生。某同学使用石墨电极,在不同电压(x)下电解pH=1的0.1 mol/L FeCl2溶液,研究废液再生机理。记录如下(a、b、c代表电压值):,(2)I中,Fe2产生的原因可能是Cl在阳极放电,生成的Cl2将Fe2氧化。写出有关反应的方程式_。 (3)由II推测,Fe3产生的原因还可能是Fe2在阳极放电,原因是Fe2具有_性。,(4)II中虽未检测出Cl2,但Cl在阳极是否放电仍需进一步验证。电解pH=1的NaCl溶液做对照实验,记录如下:,通过控制电压,证实了产生Fe3的两种原因都成立 通过控制电压,验证了Fe2先于Cl放电,NaCl的浓度是_mol/L IV中检测Cl2的实验方法_。 与II对比,得出的结论(写出两点):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