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整合科学史教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5669751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2.3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教学整合科学史教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生物教学整合科学史教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生物教学整合科学史教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生物教学整合科学史教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生物教学整合科学史教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教学整合科学史教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教学整合科学史教育——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10/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生物教学整合科学史教育,广东省2012中小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说课比赛,指导教师: 参赛人: 单 位:,2018/10/3,2,教学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教学思路 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特色 教学反思 谢谢指导,说课内容,2018/10/3,3,1教材分析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必修2第3章第1节。 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 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 极佳素材。,2018/10/3,4,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习,具备了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细胞学基础 ,了解了生物生殖发育过

2、程,掌握了染色体、 蛋白质与 DNA的化学组成等相关知识,熟悉同 位素标记技术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这为 新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2018/10/3,5,1教师教法 以“自主探究科学发现的过程来学 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为设计理念,采用 “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发挥学生的 主体作用,渗透科学方法教育。,2018/10/3,6,2学生学法 学生可采用观察、阅读、讨论,比 较法,归纳法等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 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2018/10/3,7,知识目标 总结“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科 学探索过程。 知道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同位素 标记法”研究噬菌

3、体侵染细菌所采用的 方法,是目前自然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018/10/3,8,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 设计思路,逻辑思维能力得以提高。 通过“同位素标记法”来研究噬菌 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由特殊到一般的归 纳思维能力得以提高。,2018/10/3,9,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总结DNA是遗传物质的科学探索 过程,学习科学家善于总结他人经验、 在工作中互相合作,严谨求实的科学态 度以及对真理追求不懈的科学精神。 遗传物质主要是 DNA,也有RNA,强 调了生命的物质性,树立辩证唯物主义 世界观。 认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二者相互促 进,相辅相成。,

4、2018/10/3,10,教学重点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难点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和结论。 如何理解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探究科学发现过程和学习科学研究方法。,2018/10/3,11,多媒体教学课件,噬菌体侵染大 肠杆菌的Flash动画。,1课时。,2018/10/3,12,2018/10/3,13,1通过生活事例,发现问题,2018/10/3,14,2回顾所学知识,由已知引入未知,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证明了生物的性状是由 控制。,基因,染色体,摩尔根通过果蝇实验证明:基因位于 上。,蛋白质和DNA,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组成成分:。

5、,染色体在遗传上的连续性和稳定。,设计意图:以史导史,认同科学是一个过程。,2018/10/3,15,过程探究1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等,活,死,活,R型活菌无毒,S型活菌无毒,加热杀死的 S型菌无毒,死,体内有 S型活细菌,2018/10/3,16,活,死,活,R型活菌无毒,S型活菌无毒,加热杀死的S型菌无毒,死,体内有 S型活细菌,R型 活 细菌,S型死 细 菌,+,S型 活 细 菌,(某种物质),存在“转化因子”,过程探究1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等,2018/10/3,17,设计意图:以史激趣,促使学生“乐问”。,2018/10/3,18,过程探究2寻觅“转化因子”?,2018/10/3,1

6、9,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技术手段、预测结果),过程探究2寻觅“转化因子”?,1小组合作,设计实验,2018/10/3,20,S型活细菌,蛋 白 质,多糖,脂质,RNA,DNA,分别与R型活细菌混合培养,R,S,R,S,2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等科学家。,过程探究2寻觅“转化因子”?,实验能说明什么问题?,如何使结论更可靠?,艾弗里等科学家成功的原因?,2018/10/3,21,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研究方法预测结果),进行实验,哪种物质是“转化因子”?,2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等科学家。,过程探究2寻觅“转化因子”?,2018/1

7、0/3,22,设计意图:渗透科学方法,引导学生“析问”。,2018/10/3,23,设计意图:指出实验局限,促使学生“再问”。,2018/10/3,24,过程探究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1实验材料的探究,2研究方法的探究,2018/10/3,25,过程探究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3.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2018/10/3,26,预测实验结果,DNA和蛋白质,蛋白质,DNA,2018/10/3,27,3.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2018/10/3,28,裂解,子代噬菌体没有35S,子代噬菌体有32P,裂解,3.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2018/10/3,29,2018

8、/10/3,30,学生质疑:,2018/10/3,31,设计意图:培养科学素养,引导学生“解问” 。,2018/10/3,32,科学家为什么能成功地揭开遗传物质的神秘面纱?,(1)成功的前提: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2)成功的基础:实验思路的巧妙设计。,(3)成功的关键:实验材料的正确选择。,(4)成功的途径:科学方法的恰当运用。,(5),设计意图:揭示成功原因,树立科学的价值观。,2018/10/3,33,【案例介绍】科学家通过大 量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生 物的遗传物质是DNA,但RNA 病毒只含有RNA和蛋白质( 如烟草花叶病毒),它的遗 传物质是RNA。,设计实验:证明

9、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 物质是RNA。,学以致用,2018/10/3,34,DNA是主 要的遗传 物质。,2018/10/3,35,一、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一)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思等结论:存在“转化因子”。 (二)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等结论:“转化因子”是DNA,DNA是遗传物质。 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赫尔希和蔡斯结论: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三、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烟草的实验结论:RNA是遗传物质。 四、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2018/10/3,36,一立足用史,而非单纯学史。,二较好地把握科学史素材的深度和广度。,三、利用科学史的过程性和探索性,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2018/10/3,37,1.课的设计能贯彻新课程理念。 2.教学中发现的问题。,2018/10/3,38,因科学史教育而丰盈, 因科学史教育而深刻, 因科学史教育而精彩!,生物教学:,2018/10/3,39,谢谢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