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糖尿病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669642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妊娠期糖尿病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妊娠期糖尿病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妊娠期糖尿病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妊娠期糖尿病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妊娠期糖尿病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妊娠期糖尿病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妊娠期糖尿病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妊娠期糖尿病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景文艳,一.妊娠期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状况GDM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罹患GDM的妇女远期发生 2型糖尿病的机率明显增高,所以,许多研究显示GDM与 Type2DM发病机制存在相似之处,即环境因素及遗传因素共 同起作用,GDM存在更为严重IR或胰岛功能缺陷。某些基因 多态性与GDM发病相关性了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以往研究基 础上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此领域研究。,二.基于循证医学的GDM管理原则与评价许多研究已经表明,如果妊娠合并糖尿病者孕期得到较 好的管理,母、儿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严重合并症明显降 低。近年,许多研究者对轻型的糖代谢异常是否增加母、儿 不良结局以及

2、临床进行干预提出质疑,Greene(2005)进行了 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CT)表明,经过临床干预治 疗的490例GDM者其巨大儿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不进行 治疗的510例GDM。,目前关于GDM筛查方案,诊断标准等存在一定争议。在我国许多地区还没有进行GDM的筛查,以致GDM仍能导致严重母儿并发症发生,甚至并发了胎死宫内等,糖尿病才得以诊断。所以,我们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GDM筛查,及诊断和规范化处理,以减少孕期高血糖对母儿的近、远期影响。国内对GDM者产后管理以及远期追访等方面沿缺少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临床研究。,多数GDM的确诊需要借助OGTT,关于诊断标准

3、,目前国内学者借鉴国处的诊断标准,最常采用的有美国糖尿病资料小组(NDDG)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标准,ADA诊断标准明显低于NDDG标准,采用此标准GDM检出率增加54%,但母儿并发症无明显减少。我国妊娠期糖尿病协作组成立后,应根据循证医学的原则,确定适合我国的GDM筛查诊断方法和标准。,三.妊娠合并糖尿病规范化处理建议1.妊娠前糖尿病者的管理由于妊娠期前患有糖尿病者,不需要产科医生 进行诊断其管理主要目标通过加强孕前咨询控制孕 前血糖接近正常后再妊娠。美国妇产科医师学院 (ACOG),关于孕前糖尿病处理建议(2005年)明 确指出,糖尿病合并妊娠孕妇的临床处置经验还不 十分丰富,但是

4、孕前时行咨询具有重要意义。,维持孕前及整个孕期应用争取控制血糖至正常水平,可 减少自然流产、胎儿畸形、巨大儿、胎死宫内及新生儿度发 症的发生率。应在孕前或早孕期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肾功能 检查和眼底检查并在整个孕期严密监测其发展变化。维持孕 期血糖正常,母、儿严重并发症能明显下降,妊娠晚期不明 原因的胎死宫内也极少发生。国内学者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 的教育,对准备糖尿病患者妊娠前进行适当管理,通过妊娠 前咨询明确糖尿病的病情程度。怀孕前应停用降糖药物,改 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应在孕前或早孕期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肾功能检查和眼底检查并在整个孕期严密监测其发展变化。 维持孕期血糖正常,母,儿严重并发症能

5、明显下降,妊娠晚期不明原因的胎死宫内也极少发生。国内学者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教育,对准备糖尿病患者妊娠前进行适当管理,通过妊娠前咨询明确糖尿病的病情程度。怀孕前应停用降糖药物,改用胰岛素控制血糖。,2.妊娠期血糖的控制饮食治疗以及运动疗法基础上及时加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饮食调整35天后,在孕妇不感到饥饿的情况下,测定孕妇24小时的血糖。血糖控制不理想者尤其伴有胎儿大于孕周者应及时加用胰岛素。目前,常用的胰岛素为人工合成基因重组人胰岛素,孕期应用不易产生抗体。,美国有学者采用超短效胰岛素如Lispro与常规短效胰岛素(Regular insulin)相比,起效、达高峰时间较后者快,维持时间较短,餐

6、前即给药,使得孕妇依从性和满意度提高。国外一些研究显示,妊娠期应用超短效胰岛素控制血糖效果优于常规胰岛素治疗组。血糖控制正常后,仍连续监测血糖,根据血糖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应避免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在孕期血糖控制时监测餐后1小时或2小时血糖?以及孕期血糖控制目标等存在争议。美国Metzger等正在组织进行全球性10个国家参加,包括25000名孕妇的前瞻性研究,探讨孕妇高血糖和不良母、儿结局研究(HAPO)。HAPO研究临床对GDM干预管理程度提供极好的循证医学的临床参考依据。,口服降糖药在孕期应用近年来,研究发现2代磺脲类降糖药-优降糖胎盘通透性极低,2000年Langet等进行一

7、项随机对照研究(RCT)比较GDM孕妇,自妊娠中、晚期,口服优降糖(格列本脲)控制孕期血糖,与同期胰岛素治疗组相比,两组孕期血糖控制情况相接近,而且未增加母、儿不良结局。此项研究表明:孕妇于其胎儿器官形成后,接受优降糖治疗,并不增加胎儿先天性畸形的发生率.由于FDA还没有批准此药可用于孕妇,ADA(2001)建议应进行大样本研究,以确定此药的安全性。其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属于FDA的B类药物,目前国外已经陆续有许多关于此药在妊娠期应用报导,孕期应用此药并不增加胎儿畸形等发生,但缺少关于该药对胎儿远期影响的评价。最近ACOG建议,在孕期口服降糖药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完全证实前,临床上尚不能

8、广泛应用。,3.重视GDM产后随访与管理尽管大多数GDM患者产后糖代谢异常能够恢复,但2002年Kim等对全球1965年至2001年发表关于GDM产后追访文献荟萃分析发现:产后6周至28年,约有2.6%-70%GDM将发展为2型糖尿病。在产后五年内,由GDM发展成2型糖尿比例迅速升高,以后趋于平坦。Cheung等对近十年发表的关于GDM随访的文章进行了Meta分析,得出GDM远期发生糖尿病的总的相对危险度是6.0(95%CI4.1-8.8),产后持续糖尿病或糖耐量异常的患病率有种族差异,其中亚洲印第安人最高,为35%高加索人,加勒比海非洲人分别为7%.5%。GDM病人产后随访8年和随访22-2

9、8年,发生DM的风险无明显差异,RR值分别为5.2和7.1。目前我国人群中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不断在增加,为减少女性中2型糖尿病的发生率,产科医生应和内分泌医师联合加强GDM者产后规范化管理和追访。通过对具有GDM史人群及时开展教育宣传指导,如产后注意饮食结构合理,增加体育锻炼,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可以减少或推迟2型糖尿病的发生。,由于GDM患者可能包含一部分妊娠前存在糖代谢异常的患者,产后应进行血糖检查以重新进行糖尿病的分类。GDM者具有以下特征提示产后糖代谢异常持续存在,(1)孕20周前诊断出的GDM(2)孕期50gGCT在11.2mmol/L以上或空腹血糖(FBG)明显异常者(3)孕期胰岛素

10、用量大于100U/日。GDM产后恢复正常饮食后应尽早复查FBG,如果仍异常(7.0mmoi/L),应诊断为糖尿病合并妊娠.FBG正常的GDM者,产后6-12周进行OGTT检查,产后OGTT试验方法和诊断标准应与非孕期相同。产后OGTT正常者每2至3年至少检查1次血糖,产后IFBG或IGT者应该每年检查血糖,以便及时发现糖尿病,另外,GDM史者再次妊娠进GDM的复发率高达52%-69%,而且多发生于妊娠24周以前,因此再次妊娠时应用及早进行GDM的筛查。,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规范妊娠合并糖尿病,包括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础上合并妊娠或妊娠前患葡萄糖耐量受损,妊娠后发展为糖尿病(均称为糖尿病合并妊娠),以

11、及妊娠期糖尿病(GDM)。GDM是指妊娠期首次发生或发现的糖尿病,1979年WHO将GDM列为糖尿病的1个独立类型,包含了1部分妊娠前已患有糖尿病但孕期首次被诊断的患者.,诊断 一.糖尿病合并妊娠 1.妊娠期已确诊为糖尿病. 2.妊娠前从未进行血糖检查,孕期有以下表现者亦应怀 疑有孕前糖尿病的存在,待产后进行血糖检查进一步确 诊。孕期出现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不升或下降,甚至并发酮症酸中毒,伴血糖明显升高,随机血糖要11.1mmol/L以上者。 妊娠20周之前,空腹血糖(FBG)升高7.0mmol/L以上。,二.妊娠期糖尿病(GDM)50g葡萄糖负荷试验(50gGCT) 1、50gGCT的时间

12、所有非糖尿病孕妇,应在妊娠2428周,常规做50gGCT。 具有GDM高危因素的孕妇,首次孕期检查时,应进行 50gGCT。血糖正常者,妊娠24周后重复50gGCT。GDM的高危因素如下:肥胖、糖尿病家族史、多囊卵巢综 合症患者、早孕期空腹尿糖阳性、反复VVC、巨大儿分娩史、 GDM史、无明显原因的多次自然流产史、胎儿畸型史、死胎史 以及足月新生儿RDS分娩史等。,2、50gGCT的方法随机口服50克葡萄糖(溶于200ml水中,5分钟内服完),服糖1小时抽取静脉血,查血糖.血糖7.8mmol/L(140mg/di)为50gGCT异常,应进一步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小时血糖11.

13、1mmoI/L(200mg/di)的孕妇,应首先检查空腹血糖(FBG),FBG5.8mmoI/L,不必再做OGTT。FBG正常者,应尽早做OGTT。,(二) 75gGCT50gGCT1小时血糖7.8mmol/L-11.1mmoI/L或者50gGCT1小时血糖11.1mmoI/L,但FBG正常者,应及时做OGTT。OGTT前三天正常饮食,每日碳水化合物在150200克以上,禁食814小时后查FBG然后将75克葡萄糖溶于200ml300ml水中,5分钟服完,服葡萄糖后1.2.3小时分别抽取静脉血,查血浆葡萄糖值.空腹,服葡萄糖后1.2.3小时四项血糖分别为5.6,10.6,9.2,8.1mmol/

14、I(100,190,165,145mg/di)。,三.GDM的诊断符合下列标准之1,即可诊断GDM.1、两次或两次以上FBG5.8mmoI/L;2、OGIT四项值中二项达到或超过上述标准;3、3.50gGCT1小时血糖11.1mmoI/L, FBG5.8mmoI/L。妊娠期糖耐量受损或减低(GIGT):OGTT四项值中任何一项异常。,GDM的分级A1级:FBG5.8mmoI/L;经饮食控制,餐后2小时血糖6.7mmoI/L。 A2级: FBG5.8mmoI/L或者经饮食控制,餐后2小时血糖6.7mmoI/L,需加用胰岛素。,治疗 一.妊娠前咨询糖尿病患者妊娠前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包括血压、心电图

15、, 眼底,肾功能,确定糖尿病的分级,决定能否妊娠。糖尿病患 者已并发严重心血管病、肾功能减退或眼底有增生性视网膜 病变者应避孕,若已妊娠,应尽早终止。糖尿病肾病者,如果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小于1g,肾功能正常者;或者增生性视网 膜病变已接受治疗者,可以妊娠。准备妊娠的糖尿病患者,妊 娠前应将血糖调整到正常水平。在怀孕前使用口服降糖药者, 应在孕前改用胰岛素控制血糖。,二、妊娠期治疗原则门诊确诊为GDM者,指导病人控制饮食,并收入院.GIGT者, 可在门诊进行饮食控制,并监测FBG或餐后2小时血糖,血糖仍 异常者,收入院。 (一)饮食控制妊娠期间的饮食控制标准:既能满足孕妇及胎儿能量的需要,又能

16、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而且不发生饥饿性酮症。孕期每日总热量:18002200千卡,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55%,蛋白质2025%,脂肪2530%.应实行少量,多餐制,每日分56餐。饮食控制35天后测定24小时血糖(血糖轮廓试验)包括0点,三餐前半小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和相应尿酮体.严格饮食控制后出现尿酮体阳性,应重新调整饮食。,(二)胰岛素治疗根据血糖轮廓试验结果,结合孕妇个体胰岛素的敏感 性,合理应用胰岛素.孕期血糖控制的要求如下:凡血糖高于上限时,应用胰岛素或增加胰岛素用量. 胰岛 素调整后,复查血糖.血糖调整正常后,每周监测血糖变化,血 糖异常者,再收入院,重新调整胰岛素用量.,(三)酮症治疗:尿酮体阳性时,应立即检查血糖,因血糖高, 胰岛素不足 所并发的高血糖酮症,治疗原则如下: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 点滴,如果血糖大于13.9mmol/L(250mg/di),应将普通胰岛素 加入生理盐水,以每小时4-6U的速度持续静脉点滴,每1-2小 时检查1次血糖及酮体;血糖低于13.9mmoiL时,应用5%的葡萄 糖或糖盐,加入胰岛素(按2-3g葡萄糖加入1U胰岛素)持续静 点,直至酮体阴性.然后继续应用皮下注射胰岛素,调整血糖。 补液和静点胰岛素治疗后,应注意监测血钾,及时补充钾。 严重的酮症患者,应检查血气,了解有无酮症酸中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