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安全评估(液晶屏2017年84)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663787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3.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篇  安全评估(液晶屏2017年84)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第五篇  安全评估(液晶屏2017年84)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五篇  安全评估(液晶屏2017年84)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五篇  安全评估(液晶屏2017年84)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五篇  安全评估(液晶屏2017年84)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篇 安全评估(液晶屏2017年8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篇 安全评估(液晶屏2017年84)(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防工程师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 精讲班 233网校:黄明峰,第五篇 消防安全评估,第二章 火灾风险识别,第二章 火灾风险识别,学习要求:了解火灾风险识别事故致因理论的基本内容、火灾危险源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控制危险发生的措施,掌握第一类火灾危险源和第二类火灾危险源的分类方法,熟练辨识常见的第一类火灾危险源和第二类火灾危险源。,第一节 火灾风险评估概念辨析,一、火灾隐患与火灾风险,第一节 火灾风险评估概念辨析,二、火灾危险源与火灾风险源第一类危险源是指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载体。它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前提。没有第一类危险源就谈不上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也就无所谓事故。由于第一类危险源在事故时释

2、放的能量是导致人员伤害或财物损坏的能量主体,所以它决定了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第一节 火灾风险评估概念辨析,第二类危险源是指导致约束、限制能量屏蔽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它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如果没有第二类危险源破坏第一类危险源的控制,也就不会发生能量或危险物质的意外释放。所以,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难易程度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第一节 火灾风险评估概念辨析,火灾中的第一类危险源包括可燃物、火灾烟气及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成分;第二类危险源是人们为了防止火灾发生、减小火灾损失所采取的消防措施中的隐患。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应急广播及疏散系统等消防措施属于第二类

3、危险源。,第一节 火灾风险评估概念辨析,第一节 火灾风险评估概念辨析,三、火灾危险、火灾危险性与火灾风险,第二节 火灾风险来源,一、火灾发展过程与火灾风险评估,第二节 火灾风险来源,(一)火灾发生这一阶段的评估称为火灾危险源评估。 (二)火灾发生初期这一阶段考虑的是物质着火后,不考虑各种内外部消防措施和消防力量的干预作用,在纯自然状态下评估火灾可能引起的后果损失。这一阶段的评估称为火灾危险性评估。,第二节 火灾风险来源,(三)火灾发展中期火灾发生后,物质的燃烧受到建(构)筑物内自动灭火系统启动灭火、防排烟系统发挥防烟分隔和排烟功能、人员参与灭火等消防措施和内部消防力量的影响。根据这些因素共同作

4、用的效率,来衡量火灾可能造成的后果损失。这一阶段的评估称为狭义火灾风险评估。,第二节 火灾风险来源,(四)火灾发展中后期在物质着火后,除了上述建筑消防设施功能和单位相关人员能力之外,还考虑在初期火灾扑救失败之后,外部的消防力量(如消防部队、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等)进行干预,投入灭火救援工作,根据这些因素共同作用的效率,来衡量火灾可能造成的后果损失。这一阶段的评估称为广义火灾风险评估。,第二节 火灾风险来源,根据上述火灾发生发展的四个阶段,建筑防灭火工作大体上也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环节,即火灾预防、火灾报警、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其中,预防火灾发生是消防工作的首要任务。,第二节 火灾风险来源,二、

5、影响火灾发生的因素,第三节 火灾风险源分析,一、火灾危险源,第三章 火灾风险评估方法概述,第三章 火灾风险评估方法概述,学习要求:了解火灾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和常用风险评估方法,掌握安全检查表法和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技术特点,能够运用事件树和事故树分析法进行简单的事故致因分析,了解火灾试验方法在火灾风险评估中的作用。,第一节 安全检查表法,一、安全检查表的基本概念 二、安全检查表的形式 (一)提问式 (二)对照式 六、安全检查表的编制方法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一般采用经验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第一节 安全检查表法,七、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与实施 1确定系统确定系统是指确定所要检查的对象。 2找出危险点这一部

6、分是编制安全检查表的关键。 3确定项目与内容,编制成表 4检查应用 5整改 6反馈,第二节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一、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的基本概念火灾风险预先危险性分析也称初始风险分析,是安全评估的一种方法。它是在评估对象运营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火灾风险类别、出现条件后果等进行概略分析,尽可能评价潜在的火灾危险性。,第二节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二、分析步骤和分级1)调查、了解和收集过去的经验和相似区域火灾事故发生情况。2)辨识、确定危险源,并分类制成表格。危险源的确定可通过经验判断、技术判断和实况调查或安全检查表等方法进行。3)研究危险源转化为火灾事故的触发条件。,第二节 预先危险

7、性分析法,4)进行危险分级。危险分级的目的是确定危险程度,指出应重点控制的危险源。危险等级可分为以下四个级别:级:安全的(可忽视的)。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社会影响等。级:临界的。可能降低整体安全等级,但不会造成人员伤亡,能通过采取有效消防措施消除和控制火灾危险的发生。,第二节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级:危险的。在现有消防装备条件下,很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社会影响等。级:破坏性的(灾难性的)。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环境危害、社会影响等。,第二节 预先危险性分析法,五、危险性控制 (一)限制能量 (二)防止能量散逸 (三)降低损害和程度的措施 (四)

8、防止人为失误,第三节 事件树分析法,事件树分析法是由初始事件推论事故后果的方法。,第四节 事故树分析法,一、事故树分析法的基本概念事故树分析法是一种演绎推理法。这种方法把系统可能发生的某种事故与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种称为事故树的树形图表示,通过对事故树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找出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确定安全对策提供可靠依据。,第四节 事故树分析法,事故树分析法是具体运用运筹学原理,对事故原因和结果进行逻辑分析的方法。事故树分析法先从事故开始,逐层次向下演绎,将全部出现的事件用逻辑关系连成整体,对能导致事故的各种因素及相互关系做出全面、系统、简明和形象的描述。,第四节 事故树分析

9、法,第四章 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第四章 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学习要求:掌握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的概念以及可以解决的问题,熟悉如何确立消防安全目标及判定条件,了解烟气模拟计算分析手段和烟气羽流有关参数的计算方法,掌握烟气流动几种计算模型的适用条件;了解人员安全疏散计算模拟分析手段和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掌握疏散安全所需时间的组成和计算方法,熟悉通用疏散分析模型及特性;了解建筑结构的主要形式及其耐火性能的特点,掌握影响建筑构件耐火性能的主要因素,了解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火计算方法以及整体结构计算的方法和步骤。,第一节 概述,所谓性能化防火设计,是指根据工程使用功能和消防安全要求,

10、运用消防安全工程学原理,采用先进适用的计算分析工具和方法,通过对建筑环境中设定火灾场景的火灾风险量化和分析进而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方案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判断建筑抵御火灾的性能指标是否满足预设的消防安全目标,从而优化消防设计方案的工作方法。,第一节 概述,四、性能化防火设计核心内容 (一)整体评估建筑物的性能化防火设计是通过采用至少与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等效的方法来实现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目标,以解决现行标准与实际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或某些不完善的规定所带来的问题。消防安全评估既是为了验证其设计方法及其结果是否与现行规范的规定等效,或者是否能达到与该建筑相适应的消防安全水平,也是为了便于进一步修改和完善

11、现有设计方案。,第一节 概述,因此,任何一项性能化防火设计均必须在设计后进行相应的消防安全性能评估。此外,消防安全评估不仅局限于对新建建筑设计的安全性能进行评价,而且还可以单独对既有建筑或新建筑设计中采用的新材料等的消防安全性能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需要改造以及如何改造。,第一节 概述,(三)程序控制1)确定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建筑设计的适用标准。2)检查为实现建筑师的设计思想与业主的要求,哪些工程无法按现行标准中的规定要求实施,从而确定需要采用性能化设计方法进行设计的问题。3)进行性能化试设计和评估验证。4)修改完善设计并进一步评估验证确定设计是否满足所确定的消防安全目标。5)提交审查与批准。

12、,第一节 概述,五、性能化防火设计主要内容 (一)确定设计火灾场景与设定火灾 (二)不同类型建筑的火灾荷载密度确定 (三)烟气运动的分析方法 (四)人员安全疏散分析 (五)主动消防设施的对火反应特性分析 (六)火灾危害和火灾风险的分析与评估 (七)性能化设计与评估中所用方法的有效性分析,第三节 烟气流动与控制,二、烟气流动分析,第三节 烟气流动与控制,(一)火羽流的形成火羽流中心线上的速度在平均火焰高度以下逐渐趋于最大值,然后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 (二)顶棚射流烟气顶棚射流中的最大温度和速度是估算火灾探测器和喷淋头响应的重要基础。 (三)大空间窗口羽流,第三节 烟气流动与控制,三、烟气层有关参

13、数计算烟气层高度对人员疏散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人员在到达安全位置之前,应尽量保证疏散过程中不会在建筑烟气中穿过。封闭空间的烟气填充过程:直到烟气层界面下移到垂直开口的上边缘为止,烟气始终在封闭空间的上部累积。由于热膨胀,过量的空气被挤出封闭空间。当烟气层降低到开口上界面以下位置时,随着新鲜空气的进入,烟会流出封闭空间。,第四节 人员疏散分析,一、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的因素 (一)人员内在影响因素 1人员心理因素 2人员生理因素 3人员现场状态因素 4人员社会关系因素,第四节 人员疏散分析,(二)外在环境影响因素外在环境影响因素主要是指建筑物的空间几何形状、建筑功能布局以及建筑内具备的防火条件等因

14、素。例如:地上建筑或是地下建筑、高大空间或是低矮空间、影剧院或是办公建筑等;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建筑内安全出口设计是否足够合理,疏散通道是否保持畅通,消防设备是否处于良好运行状态,是否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等因素。,第四节 人员疏散分析,(三)环境变化影响因素火灾时现场环境条件势必要发生变化,从而对人员疏散造成影响。例如火灾时,正常照明电源将被切断,人们需要依靠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来寻找疏散出口;再如原有正常行走路线一旦被防火卷帘截断,人员需要重新选择疏散路线;又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启动后,在控制火灾的同时也会对人员疏散产生影响。 (四)救援和应急组织影响因素,第四节 人员疏散分析,二、人员安全疏散分析的

15、目的及性能判定标准 (一)人员安全疏散分析的目的人员安全疏散分析的目的是通过计算可用疏散时间(ASET)和必需疏散时间(RSET),从而判定人员在建筑物内的疏散过程是否安全。,第四节 人员疏散分析,第四节 人员疏散分析,(二)人员安全疏散分析的性能判定标准人员安全疏散分析的性能判定标准为:可用疏散时间(ASET)必须大于必需疏散时间(RSET)。,第四节 人员疏散分析,三、人员疏散时间计算方法与分析参数 (三)疏散运动时间 1行走时间行走时间是指行走到疏散线路上安全出口的时间。 2通过时间通过时间是指人流通过出口或通道的时间。,第四节 人员疏散分析,(四)疏散分析参数 1人员数量的确定 2人员

16、的行走速度 (1)人员自身条件的影响。 (2)建筑情况的影响。 (3)人员密度的影响,第四节 人员疏散分析,3出口处人流的比流量比流量是指建筑物出口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宽度的人流数量单位:人(ms),比流量反映了单位宽度的通行能力。,第四节 人员疏散分析,4通道的有效宽度大量的火灾演练试验表明人群的流动依赖于通道的有效宽度,而不是通道实际宽度,也就是说在人群和侧墙之间存在一个“边界层”。对于一条通道来说,每侧的边界层大约是0.15m,如果墙壁表面是粗糙的,那么这个距离可能会再大一些。而如果在通道的侧面有数排座位,例如在剧院或体育馆,这个边界层是可以忽略的。在工程计算中应从实际通道宽度中减去边界层的厚度,得到有效宽度。,第四节 人员疏散分析,疏散走道或出口的净宽度应按下列要求计算:1)对于走廊或过道,为从一侧墙到另一侧墙之间的距离。2)对于楼梯间,为踏步两扶手间的宽度。3)对于门扇,为门在其开启状态时的实际通道宽度。4)对于布置固定座位的通道,为沿走道布置的座位之间的距离或两排座位中间最狭窄处之间的距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其它考试类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