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爱国人物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54125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1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代爱国人物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当代爱国人物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当代爱国人物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当代爱国人物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当代爱国人物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当代爱国人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爱国人物(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目 录 为香港回归呕心沥血 记国务院港澳办主任鲁平 身在异邦,心向祖国 记钱学森 赤胆忠心为人民 记孔繁森 用文学之笔沟通中国与世界 记翻译家叶君健 从码头工到发明家 记“抓斗大王”包起帆 走出黄土地 记艰苦创业 无私奉献的山村教师王思明 生命立起的丰碑 记原锦州市委书记张鸣岐 功垂中华 记新加坡籍华人陈和景 痴情土地的农民儿子 记香港“抽纱大王”翁锦通 圆梦者之歌 记弱智幼教工作者孙淑君 动人的微笑,真情的奉献 记北京市 21 路公共汽车售票员李素丽 原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鲁平口述香港回归原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鲁平口述香港回归 摘自:鲁平口述香港回归(鲁平口述、钱亦蕉整理) 香港三联书店

2、 香港回归 12 周年之际, 鲁平口述香港回归(鲁平口述、钱亦蕉整理)披露了一些当 年鲜为人知的史实,引人关注。鲁平,原国务院港澳办公室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起草委员会副秘书长、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中国福利会副主 席、上海宋庆龄基金会主席。本文摘编自该书。 千古罪人 彭定康一上任,就进一步大幅度地改变英国对香港的政策。两国围绕香港政制发展方 向的分歧,很快就演变成新一轮公开而严重的较量。他带来了一套足以引发震荡的政改方 案,对香港面临的 1994 年区域组织选举和 1995 年立法局选举完全搞了另一套设计。表面 上,这个方案仍然说要维持行政主导制;实际上,却要急剧

3、改变政制,迅速提高立法机构 的地位和权力。其主要措施有:把立法局的功能团体和选举委员会的间接选举改为变相的直 接选举;马上取消在香港行之有效的区域组织委任制,改变区域组织的非政权性质和职能。 这套方案不仅让中英之间达成的直通车安排彻底化为泡影,而且也让香港的平稳过渡遭遇 到了严重困难。 他这是个“三违反”的方案。一个是把功能团体的间接选举变为直接选举,按照基本 法的规定,为了平衡参与,立法会里应包括香港各界的代表。例如商界功能组别选出的议 员应在立法会辩论时反映商界的意见。而彭定康的方案把功能组别议员的产生扩大到由公 司和企业的全体职工一人一票选举产生。用这种办法产生的工商界议员很可能是一个不

4、能 代表工商界利益的一般的职员,因为职工的人数自然比老板的多。这是不合理的嘛。区议 会议员,原是部分委任,部分直接选举,彭定康改为全部直选。原来分四个部分,由 400 2 人组成行政长官推选委员会,也被他全部推翻,变为全部由直接选举产生的区议员组成。 事前也没和我们打招呼就公布了。我们发表声明:这个方案违反基本法 。 彭定康于 1992 年 10 月 7 日做了上任后的第一次施政报告,公布了他的政改方案。然 后才于 10 月 22 日到北京访问。他想以既成事实来要挟中方,要中方以他的方案为基础, 提出反建议。中央决定由我和他谈。一上来我就跟他说,你这个方案根本就把原来我们的 直通车方案全部推翻

5、了,整个破坏顺利交接、平稳过渡。他拼命推销这个方案怎么好,我 说这个绝对不行。那个时候我压了一张牌没打,什么呢?这个直通车方案是我们跟英国互 相经过外交途径磋商达成的协议,这里面有两国外长交换的七封信件为证明,有文字为据 的。我估计他不知道有这七封信,因为他跟外交部关系不好。最后我就把这张牌打出来了, 我说,彭定康先生,有个中英两国外长交换的七封信件,你知道吗?他听了,问旁边的人, 有吗?旁边的人说,有。他真不知道。这个人就是很强硬,他还坚持自己那个方案。 彭定康在北京与鲁平等人的会晤气氛很紧张,鲁平最后说:如果你坚持这样做的话,我 奉陪到底。彭定康走了,还没上飞机,鲁平就开了记者招待会。当时

6、他很气愤,他的话也 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彭定康这个方案提出来,是个“三违反”的方案,违反了中 英联合声明,违反了基本法,违反了中英两国外长达成的协议,整个破坏了我们平稳过渡、 破坏直通车。香港人是希望直通车的,我们这个直通车是得人心的,他这个是不得人心的。 “他这样做,实际上是蓄意在破坏这个谈判,是对香港采取了极不负责任的态度,根本不 考虑香港的利益。 ” “彭定康先生将来在历史上,要成为香港的千古罪人。 ” 现在我都不反悔,他的确是千古罪人。整个平稳过渡被他破坏了。给我们制造了很大 的困难。如果不是彭定康的话,香港过渡的情况更平稳。影响香港的不止是政治体制,还 有整个香港人的信心和经济

7、。 虽然彭定康和鲁平的会面不欢而散,但中方做到仁至义尽,还是和英方进行了 17 轮的 谈判。到了第 17 轮,彭定康单方面中止了谈判。1994 年 6 月,彭定康的政改方案在香港 立法局通过。彭定康要通过他的政改方案,到最后一刻还少一票,他通到梅杰那里,找来 怡和,对它在香港立法局的代表下了死命令,要他对彭定康的方案投赞成票(他原来是反对 这方案的)。结果方案在立法局以一票之差强行通过。在鲁平看来,这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 情。 香港立法局辩论这个方案的时候,我在北京。那时候有的立法局议员不断地给我打电话, 要我做工作,我说我怎么做工作,电话里。他们那个时候就差一票。这个给我打电话,那 个也给我打

8、电话,我说我也很难的,我怎么帮。 当然我们希望它通不过,通不过对彭定康是个很大的打击,对他的威信的打击。但是通 过了,我们也不担心,不怕。 另起炉灶。彭定康的方案有着深刻的背景,当时,中方为了应付可能到来的危机,做好 了两种准备:一方面采取坚定的立场,进行必要的斗争,争取维护双方合作的基础;另一方 面也要为最终可能出现的政制不衔接的情况,做好“另起炉灶”的准备。那时我的确非常 气愤。你彭定康作为一个港督,怎能打破两国外长达成的协议?后来七封信公布,真相大 白。在这种情况下,邓小平说:另起炉灶!既然不要“直通车” ,我们就只得另起炉灶,成 立筹委会的预备机构和临时立法会。 1994 年,港澳办的

9、墙上挂上了香港回归倒计时的牌子,而中英的谈判日趋紧张, “另起 炉灶”让鲁平的工作压力大大增强。鲁平变得更加繁忙,这时候一场生死的考验悄然降临 到鲁平的身上。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做的很多事情还得不到香港人的理解。特别是这些舆 论,不向着我们。我每天中午吃午饭的时候,就把昨天晚上的剩菜放在饭盒里热一热,我 就在办公室里面吃。这个时候,香港报纸就来了,我就一边看香港报纸,一边吃饭。越看 越生气,都是骂我们的,所以那个时候胃就不好了。 3 1994 年体检的时候,医生要我做个胃镜检查。我说我太忙了,没去理它。到了 1995 年 体检的时候,他说不行鲁平,你这次一定要做胃镜。做胃镜,旁边不是有个屏幕嘛,

10、他就 指给我看,你看有这么一大块黑影。他说,当然还得去化验,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百分之 九十你要动刀。他说你在家里等着,化验结果出来就给你动手术。我说不行,我明天要去 香港出差。我在香港的行程都安排好了,都向外面公布了,我不去怎么跟人家交待。 1995 年 5 月,鲁平从港澳归来,在北京进行了胃癌切除手术。因为考虑到会影响香港 回归问题,手术是秘密进行的。只是到了回归后多年,这件事才被人们所知道。 当时我换了一个名字住院,我的病历上就写了另外一个名字,后来很多香港记者到北 京来打听,北京医院说没有这个人,鲁平不在我们这里。我动完手术以后做化疗,做化疗 的时候很痛苦很痛苦,我的头发都掉光了。医生说

11、你要休息两个月,两个月以后再来第二 次化疗。我说我不来了,怎么可能呢?我的工作怎么处理、怎么交待啊?后来我就没再做 第二疗程。但是我再出来的时候,大家还是能看出来,整个人都变形了,头发都没了。但 是不管怎样,我还是挺住了。 鲁平中年就已满头白发,以前香港人给他起了“鲁白头”的外号。这次大病之后,鲁 平再出现在大众面前,显得虚弱而憔悴,但是为了回归这个必须完成的任务,他还是挺过 去了。 信心问题 由于港英政府的对抗态度以及舆论影响,香港回归前,部分香港人出现了信心问题; 国际社会也存在误解, 财富杂志还做了一个封面专题,叫香港已死 。为此我们做了 大量工作。为了解决香港人的信心问题,预委会、筹备

12、会吸收了不少香港人参加。我们还 聘请了一大批港事顾问、区事顾问,通过他们团结了广大的香港人,使他们认识到:“一国 两制”不是口头说说的,而是国策,是不会变的。我们还推动香港人成立了“一国两制” 研究中心,帮助香港人了解我们的政策。 另外一个, 财富杂志以香港已死作为封面专题。我们看了,不但得对香港人做 工作,在国际上也得做。于是推动香港人成立了“香港明天更好基金会” ,专门到各国去解 释我们对香港的政策。我们和香港朋友一起到欧美、东南亚各国,见了很多国家领导人, 向他们阐述我们对香港的政策。我记得我们有一次到美国国会找他们一些议员谈,这些议 员都是美国亚洲委员会的,应该是对中国的情况比较了解的

13、。我们去跟他们解释对香港的 政策的时候,我谈到我们对香港采取特殊政策,讲到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他们财政也是 独立的,司法也是独立的。我说将来这个香港,一个钱也不用上缴给中央,我们也不在香 港征税。这些议员听了很吃惊,说,真的吗?我说当然是真的,他们不相信。我们的基 本法早就公布了!照理这些议员是管香港、管亚洲的,他们应该很了解,事实上他们根 本不了解。 当时,鲁平针对香港人和国际社会的信心问题,曾提了一个设想:在一个中立国家如瑞 士设立一个保险公司给香港人投政治保险,如果企业由于香港回归的政治原因而造成什么 损失的话,我们包赔。对于这个政治保险,我们和银行、保险公司都研究过,他们觉得可 行,可

14、惜因为时间比较仓促,这个问题最后没有落实。因为这样的措施可以帮助解决信心 问题,有这样的作用。而且,如果包赔,我们是必赚的,百分之百赚。你保多少我赔多少。 你保一亿我赔一亿,你保一百亿我赔一百亿,稳赚的。因为我们有信心,绝对不会因为政 治原因让任何企业有任何损失。 这 11 年来逐渐地证明了我们的确是在香港贯彻“一国两制”的政策,所以很多移民到 外国去的香港人,1997 年以后纷纷都回到香港来。信心问题当然现在还有,但与 1997 年 相比就大不一样了。当然,我们还要做大量工作,尽量减少香港人的顾虑。在政策上多给 香港人一些倾斜。我想现在很少有香港人会担心香港会变成社会主义了。美国的财富 4

15、杂志也承认当时讲香港已死是错误的,做了检讨。 赤胆忠心为国家赤胆忠心为国家 人淡如菊成楷模人淡如菊成楷模 来源:上海市科技传播学会 钱学森,一个响亮而又荣耀的名字。他,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科学家?他是一位享誉 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被人们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钱学森早 年曾留学、工作于美国,在此期间,他创立了工程控制论、稀薄气体动力学理论,并提出 了高超声速流动的相似率。钱学森在赴美前说:“现在中国政局混乱,豺狼当道,我到美 国去学技术是暂时的,学成之后,一定回来为祖国效力。 ”这句话,贯穿他整个留美生涯。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了,远在海外的钱学森于 1950 年初获

16、得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他 欣喜若狂。在回国之前,他对导师冯卡门说:“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 我得知新中国成立了,那是机会到了,我应该回到祖国去!”但回家之路远没钱学森想的 那么简单。他被美国强行扣留,从早到晚,无论是吃饭还是出行,都有人盯梢。他的大量 珍贵手稿被美方夺走。美国国防部次长金贝尔说:“他(指钱学森)知道美国导弹工程的 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愿把这个家伙毙了,也不能让他回红 色中国去!” 机会终于还是到了。经过五年的漫长斗争和在周恩来的亲自过问下,钱学森终于回到了他 日思夜想的中国。金贝尔得到这个消息后,大发雷霆。他边拍桌子边大声咆哮:“放钱学 森回国是美国做过的最愚蠢的事!” 钱学森回国后,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和赤诚的爱国之心,投入到新中国火箭、导弹与航 天器的研究开发工作之中。江泽民评价说:“钱学森同志是一位具有高尚爱国主义,坚定 不移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战士。 ” 钱学森的一生对金钱看的非常淡漠。他当年放弃在美国的优厚条件,坚决要求回到个 方面都还很落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