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月儿童中医药管理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646146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5.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个月儿童中医药管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个月儿童中医药管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个月儿童中医药管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个月儿童中医药管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个月儿童中医药管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个月儿童中医药管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月儿童中医药管理ppt课件(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0-36个月儿童中医药保健管理服务技术规范,2,目录,目 录 一、概述 二、服务流程图及说明 三、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四、小儿体质形成的相关因素 五、小儿体质中医分型标准 六、小儿体质调查表 七、儿童中医保健方法和技术 八、小儿体质的中医调理方案,3,一、概述,一、概述在小儿群体中,同一年龄的孩子不仅高矮、胖瘦形态各异,或喜热怕冷或喜冷怕热,及饮食偏好、性格等方面有差异,而且在同样的致病条件下,也会有有病无病、病热病寒、预后好与差之别。这些现象与多种因素有关,中医学认为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由小儿的体质特点即个体体质的差异所决定的。体质理论针对不同的个体,因人制宜,以人为本防病治病,体现了中医

2、“治未病”的思想。中医儿科学的体质理论是中医体质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小儿的发病学、治疗学、预后学等密切相关。,4,一、概述,一、概述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主要是针对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和主要健康问题,通过对家长开展中医饮食起居指导、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改善儿童健康状况,促进儿童生长发育。,5,服务流程图及说明,二、服务流程图及说明,6,二、服务流程图及说明,二、服务流程图及说明(一)预约儿童家长 在儿童 6、12、18、24、30、36 月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二)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 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

3、点,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三)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 在儿童 6、12 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在 18、24 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迎香、足三里穴的方法;在 30、36 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7,三、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三、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一)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指五脏六腑;娇指娇弱,不耐攻伐;嫩,指柔嫩;形指形体结构、四肢百骸、精血津液等;气指各种生理功能;充指充实旺盛。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概括地说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脏腑的形态未曾成熟、各种生理功能未曾健全。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小儿的机体无论是形态结构

4、,还是生理功能方面,都在不断地、迅速地发育成长。,8,三、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三、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二)病理特点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由于小儿不够成熟、不够完善的生理特点,形成的御邪能力较弱,抗病能力不强,容易被外邪所伤,出现病情多变而迅速传变的特点。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与成人相比,小儿对各种治疗反应灵敏;并且宿疾较少,病情相对单纯,因此,病情好转速度较成人快,疾病治愈的可能性也较成人大。,9,四、小儿体质形成的相关因素,四、小儿体质形成的相关因素(一)先天遗传因素:先天禀赋是决定与影响体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在依据,父母的体质特征往往对后代产生重要影响。 (二)后天环境因素1.生活环境因素

5、:地理环境、社会环境等。2.日常调护因素:调护失宜,饮食失节等。3.疾病因素:治疗不当或治不及时,致小儿体质越来越差,日久可改变体质。4.医药因素:由于临床诊疗不当,不辨寒热,妄投攻下、温补,久治不愈,迁延伤正。,10,五、小儿体质中医分型标准,五小儿体质中医分型标准(一)均衡质:形体中等匀称,神情活泼,面色润泽,饮食、睡眠、二便均正常,舌色淡红,舌苔薄白或白,平素较少患病。(二)不均衡质,肺脾不足,肺肾不足,内热型,气阴两虚型 气虚型 痰湿型,阴虚型 阳虚型,11,五、小儿体质中医分型标准,(二)不均衡质 1、肺脾不足:A、出生体重3kg,B、现身高体重达标;C、有汗多、大便或溏或秘、易感冒

6、等其中一项者。再根据阴阳的偏颇分为气阴两虚型和气虚型。(1)气阴两虚型:在上述3项基础上,有生长发育情况一般或稍差,形体偏瘦,脾气较急躁,睡眠欠安,眠中易汗,大便多干结,唇红,舌质红、少苔或花剥或少津者。(2)气虚型:在上述3项基础上,有生长发育情况一般或稍差,形体虚胖,面色萎黄,动则汗多,大便不实或先干后溏,舌质淡红、苔白或腻者。(3)痰湿型:平素多恣食肥甘厚腻,或自身或其家族多有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等家族遗传倾向病史。形体虚胖,或嗜食肥甘、大便易溏,舌多胖、苔多腻。易发湿疹、哮喘、水肿、泄泻等疾病。此类小儿感受外邪后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病程多较长,以夜间及晨起咳嗽增多,或白天活动后咳嗽加重

7、,咳甚呕吐痰涎。,12,五、小儿体质中医分型标准,(二)不均衡质 2、脾肾不足:A、出生体重3kg;B、现在身高体重不达标;C、易病。根据阴阳的偏颇也分为阴虚型和阳虚型。(1)阴虚型:在上述3项基础上,有形体瘦小或偏瘦,面红唇红,喜动易怒,睡卧多汗,食少便结,舌质红或干,少苔或花剥苔者。(2)阳虚型:在上述3项基础上,有生长发育情况较差或异常,面色晄白,精神不振,少动少语,胃纳不佳,大便不实,舌质淡、苔白或腻者。,13,五、小儿体质中医分型标准,(二)不均衡质 3、内热型:小儿形体多瘦,少数偏胖而壮实,唇面多赤,脾气急燥好动,精神亢奋,口干喜饮,食少便结,或食多易汗,睡眠不宁,磨牙,手足心热,

8、小便黄而臊臭,口中气臭,舌红苔黄黄燥,脉数。,14,六、小儿体质观察表,六、小儿体质观察表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既往史,过敏史,主要症候精神、面色、口唇咽、心肺腹查体、脊柱四肢查体舌质、舌苔、脉象汗出、饮食、偏嗜、情志睡眠、大便、尿床,主要症候,15,小儿体质观察表,16,七、儿童中医保健方法和技术,七、儿童中医保健方法和技术(一)饮食调养(二)起居调摄(三)推拿及方法,17,七、儿童中医保健方法和技术,(一)饮食调养1. 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 2.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 3. 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

9、多样。 4. 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18,七、儿童中医保健方法和技术,(二)起居调摄 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4.春季注意保暖,正确理解“春捂”;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避免保暖过度,提倡 “三分寒”,正确理解“秋冻”;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以增强体质。,19,七、儿童中医保健方法和技术,(三)推拿及方法 1. 摩腹 (1)位置:腹部。

10、 (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 13 分钟。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指摩法,掌摩法,摩腹,20,七、儿童中医保健方法和技术,(三)推拿及方法 2. 捏脊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2)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见图2-1)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

11、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 46 遍。,2-1捏脊柱手法示意图,21,七、儿童中医保健方法和技术,2. 捏脊 从第 2 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在第 5 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肤,用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础上,提拉一下。捏拿第 6 遍结束后,用双手拇指指腹在儿童腰部的肾俞穴处,在原处揉动的动作中,用拇指适当地向下施以一定的压力,揉按结合(见图2-2)。(3)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

12、经络的作用。,图2-2 捏脊操作意图,2-2捏脊柱操作示意图,22,七、儿童中医保健方法和技术,3. 按揉足三里 (1)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 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见右图) (2)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 13 分钟。 (3)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按揉足三里操作示意图,23,七、儿童中医保健方法和技术,4. 按揉迎香穴 (1)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见右图) (2)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 13 分钟。 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 (3)

13、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按揉迎香穴操作示意图,24,七、儿童中医保健方法和技术,5. 按揉四神聪穴 (1)位置:在头顶部,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 1 寸处,共 4 穴(见右图)。 (2)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 13 分钟。 (3)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按揉四神聪穴操作示意图,25,七、儿童中医保健方法和技术,(三)推拿及方法 6. 注意事项 (1)根据需要准备滑石粉、爽身粉或冬青膏等介质。 (2)操作者应双手保持清洁,指甲修剪圆润,防止操作时划伤小儿皮肤。 (3)天气寒冷时,要保持双手温暖,可搓热后再操作,以免凉手刺激小儿,造成紧张,影响推拿。 (4)手法应柔和,争取小儿配合。 (5)局部皮肤破损、骨折不宜按揉。,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