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认识几和第几》教案苏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45912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上册《认识几和第几》教案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认识几和第几》教案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认识几和第几》教案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认识几和第几》教案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一年级上册《认识几和第几》教案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上册《认识几和第几》教案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认识几和第几》教案苏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上册认识几和第几认识几和第几教案苏教教案苏教 版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16 页的例题,第 1617 页“想想做做”的习题。教材简析“几”和“第几”实际上是基数和序数的浅显说法,“几”表示事物有多少, “第几”是事物排列的顺序号。例题先通过排队买票的场景,让学生直接观察、数数,看到一共人在买票,戴帽子的小孩和不戴帽子的男孩各排在第几个,让学生认识“几个”和“第几个”的区别。“想想做做”让学生在涂色、观察、数数、交流等活动中,进一步认识“几”和“第几”的区别,培养学生用数表示个数或顺序并与同伴交流的能力。教学目标1?经历观察、活动、交流的过程,初步理解“几”和“第几”的不同含义。能区

2、分几个和第几个,并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2?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知新知1?出示排队买票图。2?谈话。图上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请小朋友数一数戴帽子的小男孩排在第几?不戴帽子的男孩排在第几?反过来,排在第 2 的是谁?排在第的是谁?这里的第 2指的是几个人?第指的是几个人?指出:这里的第 2、第不是 2 个人和个人,而是指排在第 2 个或第个的那个人。看了图你还可以说出什么?HT适当提示,如排在前 3 个的是哪几人,后 4 个的是哪几人,谁排在第 4评:紧密结合排队买票的情境,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到几和第几的不同,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进

3、一步感悟新知1?“想想做做”第 3 题。讲述:森林里的小动物们听说山那边有场精彩的比赛,正兴高采烈地去看比赛呢!教师读题后学生口答。除了这几个问题外,还想到了什么?2?“想想做做”第 4 题。提问:山那边在举行什么比赛啊?从图上你能说出什么呢?交流:1 号车前面是号车;号车前面是 2 号车;1 号车后面是 4 号车和 3 号车;前 3 名的是 2 号、号、1 号车;最后一名是 3 号车追问:刚才说的前 3 名和第 3 名一样吗?为什么?3?小结。“几”和“第几”是不一样的, “几”表示一共有多少个, “第几”只表示其中的某一个。评:每个画面都引导、组织学生充分地说、自由地说,在说的过程中感悟几

4、和第几的不同,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学生交流合作的形式,使学生学会了肯定自己和听取别人的意见,从而补充、完善自己的认识。同时,把“想想做做”第 3 题和第 4 题整合成学生喜爱的连续的动画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堂气氛更显得生动活泼。 三、巩固深化1?摆一摆。教师口述,学生摆放。摆个正方形,从左数起第 3 个换成圆片,从右数起第3 个换成长方形。同桌互练。2?涂一涂。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 1 题。同桌相互说一说:4 个和第 4 个有什么不同?评:这一环节是对前面新知感悟的检验,对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教师及时进行辅导。 四、应用拓展1?“想想做做”第 2 题。

5、哪只猴子比较特别?它是第几只猴子,你是怎么数的?交流得出:可以从上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 2 只,也可以从下面数起,戴帽子的是第 4 只。2?“想想做做”第 2 题。讲述:小女孩住在第几层呢,你是怎么数的?指出:一般楼房的第几层,是从下往上数的。3?“想想做做”第题。小组讨论:小动物们的家住在几楼几室呢?说说你们是怎么看的?交流:竖着看有几层,也就是说几楼。横着看有几家,也就是说几室。小兔家竖着看在楼,横着看在第 1 室,所以它家住楼?1 室。?4?你能说一句带有几和第几的话吗?在我们身边找一找!引导:自己的座位是几排几座,红花榜的排名,自家住房是几楼几室等等。评:把数学知识拓展、应用到生活中来,与实际生活相联系,逐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用数学、学数学的能力。 五、总结评价通过今天这节,你知道了什么?安排学生相互说一说,再?交流。?总评本堂分三步走:由买票情境图的初步感知,到连续的动画情境的再感悟,最后是动手操作的深化巩固,由易到难,步步深入,层次很清晰。在拓展应用中注意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也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学知识的魅力。练习中,采用了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人人参与、人人表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总之,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轻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